雨中的風帆
——肖勁風散文詩作品印象
作者:宗鄂
——肖勁風散文詩作品印象
作者:宗鄂
讀一個人的作品能夠洞悉其對人生的感知,和他的心路歷程。散文詩人肖勁風的處世原則和他的文風是一致的——文如其人。
我與肖勁風相識已有多年。他做事的風風火火和超凡的組織策劃能力令我驚訝,并且,感觸到后生可畏。他對工作、事業的沖擊力使我尤為感慨。再翻看他的作品集更有一股大氣厚重的感覺。
肖勁風的散文詩創作大約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個時期的作品流露的是輕盈、空靈和飄逸,似乎欠缺思想性。諸如,《白洋淀》、《雪月》、《夜魂》等作品,文字細膩,通感、象征、比擬等造句技巧洋溢在字里行間。這時期作品有中國古典文學婉約派的斧鑿之痕。進入到九十年代初期,他的作品有了質的飛躍,作品《菊殤》、《天葬場》、《錯行的柳》、《窗外那片火炬林》等,淡淡的哀思,悠悠的情愁,繾綣的回味緩緩流淌在紙上。“文以載道”的思想似乎告知我們,肖勁風心靈深處有許多“化蝶”的故事在盤旋。
九十年代中期,我們很難在出版的文學刊物上找到肖勁風作品的身影。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然進入到如火如荼的狀態。文學的邊緣化,文學青年的困惑和感傷,覺醒與迷茫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肖勁風經過痛苦地沉思后選擇了商海一搏。這期間,他做過官辦“三產”公司的CEO,和區域較有影響的飯店總經理。“下海”,他沒有淹成落湯雞,也沒有成為富翁。這段經歷卻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人生的歷練成為文如泉涌的源泉。他的哲思、抒情、感悟如同火山般噴涌而出,這得助于他對社會的深思和觀察。
世紀之初,肖勁風創作的《黃河月》、《筆殤》、《雪中胡楊》、《鶴魂》及《三里屯酒吧》等作品既有晶瑩的筆觸,又有深邃的理念,還有對理想的憧憬和對散文詩藝術的探索。如《黃河月》中:駿馬奔淌游弋在溫馨的草原/月亮掠出一縷鵝黃/霧幔輕輕敲打在半個臉龐/古樸的黃河大橋在月光中成長/……黃河在奔淌,在尋找大海的胸懷/飄曳的明月把思念罩在古樸的河床。再如《雪中胡楊》的句子:茫茫的大沙漠沒有一絲綠意/春姑娘幾個世紀前早已凍僵/只有你把春天的紗巾圍裹在年輪/任憑歲月的恣肆/皓首白發的胡楊樹/你倔強的性格指引著穿越沙漠的駝隊/你號令日月星辰以你為坐標。而《鶴魂》中完全是對散文詩藝術的一種新的探索。蕩氣回腸完整的故事,舒暢輕盈的語句,構成一幕散文詩短劇:陽光下/頭戴斗笠/身著藍衫的少女撐著竹篙/白鶴在下沉/少女的心在震顫……白鶴抖著雙翅飛上藍天/群鶴歡鳴/藍衣少女在下沉/逐漸消隕在泥潭/鶴鳴止了/鶴群在高空盤旋/不肯飛離/片片飛羽伴著葦絮落在靜息的泥潭。藝術的最大魅力在于創新,也許這種探索會失敗,但是,這畢竟是令人鼓舞的嘗試。
肖勁風的散文詩作品還存在種種不足。譬如語句的錘煉,意向的繁多,語句的艱澀等,但是,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他作品中把中國古典文學藝術與海外文學藝術有機的融合與革新,是傳統與現代結合后的升華。
我們祝愿肖勁風駕馭著時代的航標,迎風破浪,以他的思想為風帆,以他對待文學的赤誠心,在人生的風雨中磨練意志,感悟繆斯的回報。
作者簡介
宗鄂,當代著名詩人、畫家。歷任《詩刊》編輯部主任、編委,編審。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敘事詩《禮花贊》(合作),抒情詩集《野薔薇》《悲劇性格》《紅豆》《宗鄂專輯》(詩配畫)、《西爿月》。代表作:《江南寫意》《失火的森林》《北方風俗畫》《休眠的火山》,編輯《當代青年詩一百首導讀》、十卷本"玫瑰詩叢"、十卷本"青年詩叢"、五卷本"經緯詩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