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一幅黑白木刻畫般的故鄉

一幅黑白木刻畫般的故鄉
——讀程遠非虛構散文系列《記憶•故事》
 
作者:甲乙
 
  一個往日小鎮的復原和呈現。它像一幀黑白木刻畫,綿密刀痕雕刻出心靈的遠鄉。
 
  這組《記憶•故事——程遠非虛構散文系列》,是作家程遠以自己童年視角,寫出東北小鎮樹基溝(現為遼寧省清原縣北三家鄉樹基溝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間的往事。一個孩子眼里的小鎮變遷,因相隔了久遠的時間和空間,現已成為作家的記憶庫存。這里融入生與死的磨難,恒常的生活苦痛與歡欣并存。還是一份懷想故鄉,同時追懷童年命運的“非虛構”記事。

  從衛星地圖看,樹基溝處在遼東條條魚脊狀山脈的隙縫中。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兒算得上是地老天荒。程遠就出生在這遙遠的樹基溝。歲月線條經由命運的刻刀,鐫刻在他的心靈。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所處的環境。孩子是由父母生育的,同樣也具有社會時代的屬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像出生長大的時代。這樣的樹基溝也一樣屬于那個年代。
 
  我對程遠的“樹基溝”似乎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樹基溝是少年程遠的小鎮。只不過比程遠稍早幾年,我在遼西的大虎山鎮度過少年時代。這兒同樣山脈環繞,大地漫漫。解放戰爭時期,慘烈的黑山阻擊戰就發生在此地。還有馬車、火炕、冰河、墾荒地等等,都成為我后來寫作的出處。我覺得,樹基溝和大虎山這兩個相隔不過二百公里的小鎮,具有某種相似的樣本屬性。所以在一些方面,我能夠理解程遠“記憶•故事”的況味。
 
  但每個人的“小鎮”終歸不同。“記憶•故事”顯示的是程遠獨有的敘事特征和思想源泉。當然,這一定和“樹基溝”有著深潛的關聯。一般說,我們對一個作家可能很好奇,他為什么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哦,程遠的小鎮就是一個例證。“記憶•故事”算是一種解答。
 
  1983年3月15日,“作家萌芽期”的少年程遠,自制了一個筆記本,筆記本上有四十首詩詞習作,其中四言二首、五絕六首、七絕十首、五律一首、七律三首、排律一首,詞七首,漢排五首,新詩五首,題名《東風第一枝》。并附有題記:“近日嘗學詩詞,間有小作,暇輒拾理,積久漸多,整理成則。本中前作,多為師閱,丑陋之處,今已做補,羅列與共。游思信筆,不知所言,謬誤之處,悉請正之。”——他打算請班主任老師孟德義批閱點撥。
 
  次日,心懷忐忑的程遠將本子交給孟老師。幾日后,老師將本子還給他,上面留下了幾行瀟灑自如的批語:“初習舊體詩,能至于此,可謂長足進步!望爾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必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有一點,你要引起注意,即無論敘事、抒情、狀物,都要心有所真感,然后再訴諸筆端,這樣才能真切、感人,否則便會誤入歧途,以致游離其詞,令人難以捉摸。會給人以不知所云之感。”
 
  “敘事、抒情、狀物,都要心有所真感,然后再訴諸筆端,這樣才能真切、感人”,其中道出了散文寫作的真諦,尤其對一個初始修文的孩子而言。這一席話,估計對后來程遠的散文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恩師的這段話語至今他仍記在心頭。
 
  程遠“記憶•故事”這組散文,分別題為《前山》《后山》《大道》《鐵道》《水井》《河套》《玻璃》《臺燈》《菜園》《下院》《路燈》《郵局》等,都是往日小鎮存在的“物象”。它們是靜止和沉寂的,有如一組出土文物,意味深長地在時光中打坐。你可以長久凝視,而不用擔心它突然消失。敘事方正、篤實、沉靜,寫景狀物線形清晰,方寸分明,光斑錯落,有著黑白木刻般的畫面感。筆下十分節制,恰如其分而不拖泥帶水。
 
  程遠早年曾經迷戀雕刻和繪畫,這種歷練可能會不知不覺間融入到他的寫作中。對于語言的鋪排形意,他仿佛手操一把刻刀,在木板上一刀一刀鏤刻,刀痕間表現出對象質地,且具拙樸之風。這樣的文體,有一種內在的,甚至惹動心魂的力量。看似平淡,卻極耐咀嚼,越品越有味道。這里有人生真義,也有藝術之道。
 
  樹基溝,這個“大山褶皺里的小鎮”,日子起起落落,生生死死。看似平淡無奇,但偶爾也會突起波瀾,而且不乏慘烈。但不過激起片刻漣漪而已,很快一切又戛然而止。作家寫到小學同學王貴富的死,寫到父親跳火車腿膝受傷等,都是簡略幾筆,卻有觸及心魂的力道。假如以木刻比擬,這是一種“陽刻”,即布白守黑,蹤影雀痕。
 
  “原來那天下午,父親與他班上的同志坐在運礦石的車斗里,從北岔出發,不久,發現車閘失靈,幾節車廂靠慣性行駛。……如果火車中途脫軌,或一任到底,后果都將不堪設想。面對生與死的抉擇,在一個山腳轉彎處(距我家門前不遠),父親和他的同志毅然跳下了車……后來知道,父親不是最慘的,因為一個外號叫李土籃子的叔叔再也沒有醒來!……母親說,父親之所以選擇在家門前跳車,是有深意的”《鐵道》。
 
  “我們就會將被褥鋪在車板上,讓母親躺著或坐著,一人套著繩子在前面拉,一人緊跟車后推。從家門前到大道是一段下坡路,省力,過糧站小橋上大道,往溝里的醫院走就是一條長長的慢坡了,一行三人,遂成一道風景,使路人側目”《大道》。
 
  “現在,我已經記不清那天跟哥哥們去莫日紅山的情景了,也不知道是否尋找到可做菜板的樹木。但那一定是個冬天,寒冷的早晨,我們急行軍一般,沿著學校后山的小路,很快就到了山頂,哥哥們抽煙歇息,我則氣喘吁吁地俯瞰山底:原來,這是一個比樹基溝更大的溝!不僅平坦寬闊深遠,而且村莊毗鄰,群山相擁,遠處裊娜的炊煙,揮手一般召喚我們”《后山》。
 
  程遠的小鎮文字,沒有太多情感上的拉拽,可以直接抵達事物的本質。通過文本敘述,它變成個人獨有的呈示,讓世界數不勝數的小鎮又多了一種形態。
 
  關于寫作這組散文的源起,程遠這樣表述:“小鎮名叫樹基溝,我老家。1983年前,我生活在那里,倏忽已是上世紀的事了,之所以想起路燈,且還動筆,一定又是犯了懷舊的病。人到中年,這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事情。”——故鄉,這是寫作者一個恒常的主題。他們下意識或有意識的去追述故鄉往事。有的注重直覺記憶,有的試圖通過“返思”,得出某種答案。讓思想回歸源頭和總結人生之路,二者并行不悖。
 
  童年總是有一些缺憾,一些不解,還有深切的心靈疼痛。在我們長大成年,乃至進入中老年時代,總在試圖自我解答童年的疑問,這是感懷時空遷變,也是人性本質使然。
 
  如果說威廉•福克納終生寫作的奧克斯福鎮如一張“郵票”。那么程遠的樹基溝就是一方木刻。二者的美學意義和思想范疇相通。這讓我們得知,世界有多少個作家,就有多少個小鎮。當然,這是精神漫游,赤子歸心的小鎮。
 
  程遠的這組系列文章計十二篇,散見于《福建文學》《北方文學》《江蘇散文》《草原》《芒種》《海燕》《中國文化報》《解放日報》等,部分收入年度選集。
 
  甲乙簡介:

  甲乙,本名葉衛東,編輯、作家,現居北京。作品曾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部分作品獲國家性獎項及收入選本。著有散文集《去黑山》《通往河流的門》《寄存在故鄉的時光》《去江南散步》《鮮花地》以及中短篇小說集《夏日的漫游者》、網絡隨筆集《心隨網動》等七部作品。《通往河流的門》獲第五屆安徽文學獎。所撰寫《宜城防洪工程建設記》《黃梅戲會館記》《金沙江截流記》等多篇古文由有關機構鐫刻于城市景觀墻,或由國內著名書法家書寫成百米長卷。曾編著《百年安慶》等文史書籍。
 
  程遠簡介:

  程遠,編輯、作家、文旅策劃人、水墨愛好者。現居沈陽。文學作品散見于《山西文學》《福建文學》《北方文學》《鴨綠江》《小說林》《草原》《西湖》《芒種》《當代中國生態文學讀本》《南方人物周刊》《中國文化報》《解放日報》等全國數十種報刊,部分作品在報紙連載、開設專欄、收入年選或獲獎。著有非虛構文本《底層的珍珠》。執編散文隨筆集《活著,走著想著》獲遼寧省首屆最美圖書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又大又硬又爽又深免费看|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9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潘多拉铂金刊33刊无圣光|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免费一级毛片在播放视频| yellow字幕网在线|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天天5g天天爽永久免费看欧美|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eeuss免费影院|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乡村大乱淫交换第一章| youjizcom亚洲| 白桦楚然小说叫什么| 在线观看污污网站|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1000部拍拍拍18免费网站|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日韩美女乱淫试看视频软件|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中文在线观看国语高清免费| 黄色免费网站网址|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午夜三级黄色片| a级片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xxx|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三上悠亚电影全集免费|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