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童的《尋找旅行者一號》是一首交響曲,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文學力作。作者借尋找旅行者一號,將地球家園的人生、四季、科學、藝術、宗教等各個層面展現出來。詩卷穿越古今,詩意刻錄著人類生活的各種形態,詩情彩虹般在天空高懸。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王童獻給人類和蒼穹的一份文學厚禮。
作品結構宏大,構思迷幻,元氣旺盛,詞語節奏如波濤洶涌,我相信任何一個閱讀者,從中都會獲得美妙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詩人大多是喜歡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的,從中國的屈原到西方的但丁,莫不如是。王童把他的詩集命名為《尋找旅行者一號》,我想更多的可能是暗喻隨著詩人的步伐,探尋外邊繽紛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浩瀚與奇特,追求美的意境、詩的絢麗。這乃是“天空的美學”。
王童的詩篇從陸地起飛,直刺藍天。他是從仰望的目光、向往的心靈,從一片云彩飄拂的氣流,從一顆流星飛過的光焰開始的。一個人的目光、見識與情懷,是要達到屋頂、樹梢,還是伸向云層、群星和更遠的蒼穹,就看一顆心把他帶到哪里去。《尋找旅行者一號》告訴我們:生命像天空一樣無限遼遠,詩意和夢想如飛鳥、氣流與風靈動自由,詩的意境、氣象和情懷,也應該有著天空一樣的遼闊,近而把詩人飛翔的心帶向更高的云層、天空和繁星閃爍的銀河。
1977年9月5日,人類向外太陽系發射了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上面附帶著尋找外星文明的地球光碟。這個近半個世紀前發射的探尋宇宙之音的外層空間探測器,寄托了人類的希望與冥想,也體現了詩人對人類生存命運的無限關注,以及對自然界不盡的探索與追尋。由此,王童便將童年時代就開始的構思,衍成了這系列長詩。除此之外,《尋找旅行者一號》又融入了王童的詩體小說《懂事的年齡》,及其他類型的詩文,更加充盈了他的思想情感與人生追求。王童在這些詩篇中,傾注了他的全部熱情,展示了他的非凡才華,構成了他極富想象力的浩瀚蒼穹。
當《尋找旅行者一號》擺在面前時,讓我感到了震驚。航天組詩洋洋灑灑占了詩集的三分之一多,算了下應有四五千行。我既感到了興奮,又感到了意外,想不到詩還能這樣寫。作品布局獨特,時而大開大合,時而細致入微,把時間與記憶還原成作者自己制造的圖像和場景。太空與人類、天上與地下,天宮實驗室對接、量子衛星、暗物質衛星、外太陽系等等。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奇,讓讀者感受到了詩歌別樣的光亮。這簡直是一部狂書!是狂想的人,懷著巨大激情,開闊宏觀視野,透過宇宙空間,運用語言形體,鑄成的一部航天史詩。
當代的中國詩人,不僅要抒寫與生命體驗息息相關的“個人之詩”,更要抒寫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的“民族之詩”,抒寫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人類之詩”。中國需要一些國際視野的文學作品,王童在此進行了努力,《尋找旅行者一號》也點晴而出。
(《尋找旅行者一號》王童/著,作家出版社)
來源:文學報
作者:尹小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2/c404030-3200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