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里的青春寫意
──北喬長篇小說新作《新兵》簡評
──北喬長篇小說新作《新兵》簡評
閱讀北喬長篇小說新作《新兵》,可以體察到他兄長般的愛兵胸襟與執著的文學情懷,有時也會觸及俗世里的真情與困苦和生命中的豁達與苦樂。他十幾年持續對武警普通士兵生活的耐心敘述與描摹,是對寫作的執著,也是對軍營中的士兵們兄弟般的關愛。北喬描寫武警普通士兵的作品有系列散文集《營區詞語》、小小說集《口令的味道》、系列散文集《天下兵們》和長篇小說《當兵》以及20多萬字關于營區物品的散文。北喬講過小說創作的緣由,“我用散文去回味和守望曾經的歲月,以小說去體驗軍人共有的心靈,借文學評論去透視他人紙上的軍人生活。之于我的創作生活,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與我的現實生活共同凝結成為我的人生”。北喬以軍營為陣地,用一系列的軍旅作品還原普通士兵們的生活,書寫他們青春質樸的韶華,為他們曾經的“軍旅人生”明證。
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成為北喬文本書寫的核心。于是,長篇小說新作《新兵》繼續傳承了這個寫作“靈魂”。北喬如此耐心與細致地講述和描摹武警普通新兵的生活,我覺得正是源于作家對自己軍旅生活的親身經歷和深切體驗凝結而成的這句俗語,這句俗語后來又幻化成詩的意象,這意象與北喬的生命體驗與文學領悟重疊在一起,召喚著他的創作思路。正如作品的結尾部分寫道:“人的一生都有童年時代,新兵連就是軍人的童年時代。新兵連是每個軍人營區生活的第一站,也是他們記憶最為清晰,日后回憶談論最多的話題。苦痛已被時光沖淡,那些當初自認為尷尬丟人的笑料,已成為溫馨的最值得珍藏的細節。”這段飽含深情的質樸文字正揭示了北喬一以貫之的創作初衷。“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北喬的軍旅生活中隨處可見,內含了對“橄欖綠”摯誠的愛戀與不舍的深情。這點燃了他寫作的激情并持續了十年之久,至今戀戀不舍。這身“橄欖綠”有他青春的記憶和成長的痕跡,正如文中說過的部隊是個“大熔爐” ,熔鑄了青年人的鋼筋鐵骨,也融進了青春歲月的理想和信念。主人公吳加林、唐志剛、賈海濤、陶有財、章大強、白小柱等,他們本有著不同的人生和目標,從祖國各地聚到了“新兵連”這樣神奇的地方——“老百姓與軍人之間隔著一條河,新兵連是一座飛架兩岸的橋;新兵連是一個加工廠,殘酷無情地粉碎兵們的自我,生產標準的軍人;新兵連是盛產笑料的豐沃土壤。在橋上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的新兵,又都是出色的喜劇演員。 ”在這里他們經歷了嚴格的新兵訓練,分享著彼此的喜樂與哀愁,體驗著軍營中的溫情與鐵律,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士和密不可分的一家人。作者沒有空洞的抒情和臉譜化的描寫,每位新兵性格鮮明,在極普通的日常生活和訓練中體會著自己的成長變化。這是一部不太注重故事、更注重新兵的真實體驗的長篇小說。閱讀著這些有溫度的文字,就像生活在這些可愛的新兵的身邊,見證著他們的故事,陪伴他們一起憂愁與喜悅。這就是北喬對戰士深切的情感以及他獨特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思想帶給我們的獨特體驗。
北喬的寫作正是以對軍營生活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體驗顯示出其獨特的理性與判斷力,以生活化的語言、平靜的敘述來書寫軍人作為普通人的人性光輝,用以“小”見“大”的敘事策略恰如其分地展現出軍旅文學獨特氣質一一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去觸發生命的激情和對軍營生活的逐漸熱愛,以小人物內心的現代生活焦慮感激發起關于倫理、責任、自我與他人等關系的思辨與求索。小說中不時出現訓練、打球、吃飯、看《新聞聯播》等日常生活場景,穿插在這些場景中,塑造出立體而飽滿的人物形象。在章節的遞進中,人物的思想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思考的過程和思想的變化的。從對軍營的新鮮感到訓練的疲憊感再到“讓一個我和另一個我坦誠地交談、會診”,獲得“高效率的思考帶來豐厚的回報”,在一步步的認識提升中,吳加林、唐志剛、賈海濤等人,最終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確認“我們都是兄弟,部隊就是咱們的家”。《營區詞語》是對武警營區和普通士兵生活的整體性的概括描述;《天下兵們》作為《營區詞語》的延伸與擴展,細膩而生動地描摹了一組組基層官兵的群像,人物形象生動鮮活,而且整體上給人一種血氣飛揚之感;《新兵》則是隱去了宏大敘事的言說方式,將個體經驗日常的、世俗化的娓娓道來。我認為,北喬的創作風格延續下來,他擅于選取軍營生活的側面,通過個體及其事件建構了軍營的整體性之外的士兵生活格局,以文學創作的新思路實現了對展現強軍文化、軍人格局、職業光榮等復雜主題的更為崇高的超越,以寫意的姿態描摹軍營里小人物真實可感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呼應著有靈魂、有血性的史詩式敘事和深植其中的愛國情懷、英雄氣概以及生命哲學的重建。
當前,世俗化與欲望化的文學語境下作家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成為常常被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北喬對此也有一個基本判斷,他應該以什么方式書寫他所熟悉的營區生活?他的關于軍營生活的寫作又能產生多大價值與社會意義?這些我們在對《新兵》閱讀中有所體會。小說中的人物的活動舞臺仍然是軍營,而普通人從老百姓到成為一個真正的戰士的心理行為都受到這個軍營的影響。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軍隊傳統和社會生活都對當代軍人產生著巨大影響。可以說北喬對于營區中士兵的描寫,既有著軍隊生活的獨特性,又有著歷史和社會的豐富性。因此,北喬的作品是同時具有閱讀體驗價值和思想認識價值的。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朱凌 鄭潤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16/c404030-3205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