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古稱長樂,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置縣。僻陋偏陬,雖鮮見車馬駢闐之盛,然有文化之鄉、工匠之鄉、足球之鄉、中華詩詞之鄉諸譽加持,亦足資砥礪吾儕。厚植根基之地,毓秀鐘靈,積淀深渥。南粵文化發祥地、中國釀酒文明發源地、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之謂,其來有自,實至名歸。歷史文化熏陶之下,人才輩出,允文允武,實屬自然之理。
五華素重師教,文江學海,淵藪流布久之,遂有鸞翔鳳集、臥虎藏龍氣象在焉。蓋自北宋以降,邑中克明克哲如李藩、盧逮、巫三祝、張慎、江童茂、魏成漢、李威光、魏大斌、賴鵬翀、曾瓊琲、溫訓者,尚武宿學,淹貫群倫,可謂代不乏人,于今尤眾。
忝為末學后進,余甚以文事為念,與邑中文朋詩友時相過從,偶有唱酬。旬日前,詩書方家張榮輝自省城馳電,囑為耄耋詩翁葉乃新遺著《葉韻心聲》作序。言次垂珠,漱玉堪聽,意為葉翁在日所愿,亦其根嗣延慕之請。
似此楚惻托咐,卻之不恭。依違有頃,晚生訥口允膺。
余與葉翁乃舊識,彼此敦悅詩詞歌賦,綣繾高韻有年。曩日嘗促膝談麈,頗感春風入懷,揄揚化雨,快哉深晤,獲益良多。揮別猶昨,不意葉翁未幾竟遽爾登仙。哲人其萎,音容宛在,余曾撰挽句“白夜悲吟長,霜晨泣葉公。”托請五華詩社古從新社長轉呈吊意,以志唁勞。小吏吾曹,肩荷衙職,碌碌沸羹,耽于蜩螗,未能脫身執紼恭送詩翁末程,悵惘半日,不勝惋傷痛切,引為憾疚。
斯人駕鶴西去,頑蔽如我,展讀遺韻,如見流水行云,蕭曼淡泊。葉翁年逾九旬,矍鑠奕奕,齒發皆未疏豁,其善目慈眉淹雅器量,歷歷如在眼前。中夜思暱,復又覺暖心如昔。
“九十悠悠轉眼過,酬天欣有樹婆娑。離家少小尋禾黍,效命成年似馬騾。每把梅魂藏夢寐。曾憑正氣對風波。留痕泥爪吟聲伴,喜望雛鷹續放歌。”(《九十抒懷》)。九秩詩翁,德隆望尊,回望前塵,漫憶履跡,不悔以一身正氣冷眼風波、笑對塵凡,其去留隨意、寵辱無驚之態躍然詩行,令人頓生閑看花開花落、笑對云卷云舒之慨。
“少小胸懷堅國運,球場鐵腳世間聞。詩詞一卷浩然氣,文武雙全孰與倫?”(《懷念球王李惠堂》)。李惠堂籍貫五華,乃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畢生進球逾千,屢建奇功,其戰績彪炳球壇,向為國人津津樂道。民國有“看戲須看梅蘭芳,看球必看李惠堂。”之說。葉翁詩頌球王,歌其愛國情懷,嘆其精湛球藝,詠其鐵腳功德,贊其浩然詩卷。字里行間滿溢逸氣豪情,讀之頗見閎肆氣概、赤子情懷。
縱覽葉翁卷帙,斷無淵玄之感,雖多酬唱之筆,然其不拘繩墨,輕重得體。用情至察,尤見素心。鶼鰈羨愛,至性可掬。淳厚交誼,山高水長。愛國情愫,拳拳在抱。人生感悟,樂善含真。其用典精當,自出機杼。鏤句雕章,前有浮聲,后重切響。可謂素風習習,怡目愜心,沐人腑臟。葉翁詩風樸茂,其情殷摯,頗能匡益愚魯。殆志節高躅之屬,澡身浴德,不喜浮滑,慣于尋常巷陌,予人平實面目也。
歲次辛丑仲夏夜
佛山石墾村 南華草堂
簡介
張況,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書法家,1971年生,廣東五華潭下南華村人。當代新古典主義歷史文化詩歌寫作的重要代表之一,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已出版史詩三部曲《大秦帝國史詩》《大漢帝國史詩》《大隋帝國史詩》等31部,主編詩文選30部,獲2018年度十佳華語詩人獎、2019年郭小川詩歌獎,代表作有100000行21卷《中華史詩》。與陸健、程維、雁西并稱為“中國詩壇四公子”。業余工書法,中國硬筆書協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廣東省硬筆書協副主席,現居廣東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