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與詩情——磅礴交響中的動人樂章
讀海田詩集《劍指蒼穹》
作者:程步濤
讀海田詩集《劍指蒼穹》
作者:程步濤
海田為自己這部詩集起的書名是《劍指蒼穹》,這當然是因為收在這部詩集中的作品,都緊扣著一個主題——火箭兵部隊的戰斗生活與指戰員們的胸襟情懷。
這些年,像海田這樣緊扣一個主題去創作的軍旅詩人已經不多了,但海田一直在堅持這樣做。這不僅僅因為她自己就是火箭兵部隊的一員,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海田是一個有使命感的詩人,從她站到火箭兵陣列里第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的目光全部投向了她置身其中的這個龐大軍陣,并且一刻也沒有移開過。這在她此前出版的其他詩集和在報刊發表的詩歌作品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她愛她所在的這支部隊,她愛這支部隊的指戰員,她懂得這支部隊指戰員們的心,懂得他們對黨、對國家、對民族的無比忠誠。因此,她知道他們的精神需求和怎樣才能寫出為他們所喜愛的詩行。對自己的寫作,海田有著為提高部隊的戰斗力服務的明確定位。她把為部隊吟唱視作使命,她清楚地知道怎樣寫才能使自己的詩行融進指戰員們的心中。
詩歌是時代變革的一面鏡子,是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與辨析。在時代出現巨大變化的今天,詩歌創作包括軍旅詩歌創作也出現變化當屬自然。遺憾的是,詩人為之所進行的探索努力與詩歌所呈現的整體現狀卻并不如人意。一些詩人寫作的自我、任性、矯情、自戀,使當下的詩歌寫作和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產生了距離,與時代脈搏和民族情感產生了距離。更為遺憾的是,對于這樣的疏離,許多詩人并不自覺。
《劍指蒼穹》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這就是海田始終沒有放棄作為一個詩人的使命和自覺。劉洪彪先生在為海田的這部詩集所寫的序言中,這樣評價:“與礪劍戰隊之頻繁碰觸與密切往來,其詩膽不斷磨礱淬礪,其詩魂得以陶熔鼓鑄”,于是,她也“如歲月流轉將血氣方剛之新兵濯磨成秉節持重之謀將,如風刀霜劍將清靈純素之藝者冶煉成義薄云天之俊豪”。這個評價是準確的,在這部詩集中的作品中,海田不僅繼續表現著自己對創作的執著,更表現出了自己思想與藝術的成熟和獨到。
認識和感受生活,是詩人寫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遵循。只有親歷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才能真切地表現生活,使自己的作品產生感染讀者的魅力。在這部詩集中,海田把自己寫下的六千多行詩作分成上篇和下篇。上篇中十八組作品,有十組都是以《向邊關》為題。下篇中的十二組作品,則是寫給火箭兵部隊某一個單位或某一位典型、模范、戰友的頌詩。這樣的編排,突出體現了自己的使命擔當,也使自己的創作追求更加鮮明。這些年,海田走遍了火箭兵部隊,不同于一般的采風,海田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心沉在了哪里。她理解廣大指戰員的所思所想,她知道怎樣發現當代軍人的情愫并變成自己的詩行。在親歷部隊礪劍的同時,她也礪煉出獨屬于自己的詩歌品質。在十組題為《向邊關——獻給戍邊的戰友》之一中,有一首題為《遺落》,其中有這樣的詩句;“離開了,才發現/我的心丟了/誰撿到并不重要/因為是落在了娘家”。部隊即家,離開了,心卻丟在了家里,還有什么樣的詩句比這樣的句子更打動人心!之五中有一首題為《忽然》,其中寫到:“忽然發現/愛上一棵樹/便愛上了你的森林/愛上一身軍綠/便情陷你的營帳”。一句“情陷你的營帳”,把對部隊的熱愛表現得生動而又形象;之八中,有一首題為《小寒》,其中寫了這樣的句子:“小寒時節/心頭又多了一層雪/覆蓋了期盼、記掛/擔憂之上的/是嗔怨”。用“嗔怨”二字表現后方對前方的惦念,可謂女性詩人獨有的細膩。如果沒有對生活深入細致的體察,沒有對指戰員真摯深切的的感情,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而這樣的句子,在收入這部詩集的其它作品中,處處可見。
崇尚“詩教”是我國的重要文化傳統,體現著中國詩歌的社會價值。每一個詩人都在不同的社會位置上擔當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所創作的每一首詩,都是詩人對自己社會角色的認知。當詩人瞬間的生活體驗轉換成一種藝術形式,蘊含某一種思想表現和某一個社會主題時,詩人的使命也就呈現了出來。《劍指蒼穹》這部詩集便是最好的證明。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