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其樂無窮。人生如列車,一路奔跑,一路向前,終能到達一個遠方,在無言中給人一種啟迪與感悟。《人在旅途啟迪》系列就是作者在旅途中,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也有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就如作者所言:行走于神州大地之間,別樣的景致讓人心生別樣的感受、別樣的啟迪。
旁征博引,思想在旅途中游弋。在《皇陵終歸土》一文中,作者驚詫于皇陵的詭異與神秘,對皇陵的歷史,皇陵的傳說介紹甚是詳細,旁征博引中足見作者閱讀涉獵的廣泛性,詩詞的選用也是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在旅途中又有思想的碰撞,不單只是好奇與敬畏,還有心靈的叩問,方能體會出帝王的自私與殘酷;帝王的短壽與無助;淚目于于人臣王承恩的忠貞節烈,這些何嘗不是作者靈魂深處思想的智慧?在《西游僅一夢》中更是極致,整篇文章都能見得作者對外國小說以及中國古代名著的涉獵之廣,程度之深,特別是對《西游記》以及《大唐西域記》的解讀更是深刻,讓人震撼。
歷史熟稔于心,看盡旅途中風景的前世今生。皇陵的歷史、包公祠的歷史、安史之亂、母親河、三山五岳、哪怕是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至清朝結束的2000多年的歷史,在作者的筆下,時光如流水,讓人置身于穿越一般,把當時的歷史場景、歷史畫面看了個盡,畫面感十足。然而看過了歷史,歲月卻有聲,作者會在封建王朝興亡更迭之中發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小小老百姓就是這么無奈和悲哀。”的感傷;也會對中國千年古鎮發出“在婺源江灣古鎮,粉壁黛瓦馬頭墻式的徽派建筑古民居讓人賞心悅目,凝視江謙三省堂等江姓學士名流祖居地遺址,其極為講究風水的生命風采光彩奪目,而汪口村精美絕倫的俞氏大祠堂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慨嘆。
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承載著愛情的靜好時光。在《初心永不改》一文中,直接明了地寫出了“妻子向真的秉性一路相伴。”,更是用“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詩句有形容作者兩夫妻之間的愛情,深刻足以令人感動。在《山川依舊在》一文中,也寫到了作者與愛妻新婚的足跡,《廬山戀》的經典愛情早已成了世界紀錄,而作者與愛妻的愛情何嘗不是呢?兩篇文章對妻子的描述并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夠看出作者對妻子愛之深,思之切,以至于旅途走到哪里,似乎都有愛妻的如影隨形,人生旅途之中,應當更是攜手共進,相敬如賓。
人生旅途之悟,更是人生靈魂的叩問。《人在旅途啟迪》系列作品,每一篇都發出作者內心深刻的自省,也寫出作者對歷史對人生難得的體悟,是作者思想的集中體現,更是對現實人生的叩問。在《皇陵終歸土》一文中,作者在最后一段結尾道:“但我常想,在時間的長河中,百姓草芥也罷,皇上皇陵也罷,終究不也是一抔黃土么?”;在《浮華煙消去》倒數第二段中寫道:“有哪個封建王朝逃出了這個歷史周期律呢?”;在《山川依舊在》一文的第二個小標題的最一段中作者結尾道:“而陶淵明以廬山康王谷作為背景,創作了廣泛流傳的《桃花源記》,文中描繪的理想世界不正是我所景仰和孜孜以求的么?”;在《初心永不改》的第二個小標題的最后一段中作者結尾道:“這樣的初心在腦里、在心里、在骨髓里,又怎能忘記一個普通自然人、一個普通社會人、一個普通黨員的使命呢?”;在《西游僅一夢》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更是連續發出三問,層層疊進,發人深思。一句“這是每一個人必須嚴肅而認真思考的人生課題。”何嘗不是這一系列作品的總述?《人在旅途啟迪》系列作品可以說就是作者發人深思的智慧碰撞,一個個問號都是深入人類靈魂的叩問。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人在旅途啟迪》一系列作品,是作者眾多作品的冰山一角,我也只能從這冰山一角中去管中窺豹,也是從這管中窺豹里窺見了我們現代人智慧的亮光,在滾滾的歷史長河里,我們民族的興衰昌盛,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依我之見,作者就是在中華文化國學文化滋養出來的一朵奇葩。(作者:羅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