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質樸與銳利的穿越,抵達詩的遠方——讀孫大梅的詩

 
質樸與銳利的穿越,抵達詩的遠方
——讀孫大梅的詩
邢海珍
 
 
 
知道孫大梅是在許多年前,她是一位詩人,讀過她的一些詩,記住了這個名字。如今讀她的詩雖然已經喚不回當年的零星記憶,但這些擺在眼前的詩卻能夠讓我與一個曾經相見的名字重修舊好。在漫漫的詩之長路上一直行走且能走到今天,雖然或許時有停頓,對這些人我的心中總是充滿敬意,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持久的生命耐力而讓詩性不斷閃現光芒的創造與追求。
憑著作品說話,孫大梅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讀她的詩,總有許多不同尋常的文字讓我的眼睛亮起來。她的詩質樸而銳利,一種靈氣,一種精神,總是不絕如縷地撲面而來,穿過薄紙,穿越時空。比如《紙條》《桃子》《長白山下》《大龍灣水庫》等詩篇,一讀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紙條》中,詩人通過“紙條”的含藏來拓展詩意:
 
我珍藏著一些紙條
夜里我聽見它們翻身的聲音
 
里面有我的一些塵封往事
連著我青色的部分人生
有的人走了
留下一頁空白
白的似雪,依舊給我雪夜里的溫馨
有些人還在路上
 
靠這紙上的燈光
照亮那些沒有電的空曠
我喜歡它們散發草木一樣的清純
從低處而來的愛,不會脆弱
連著地氣也連著人心
 
野草的力量,如此蓬勃、如此純真
一次次悄然穿越復蘇的紙上
 
詩人選取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來透視人生和愛情,是對一個清純而隱秘世界的感悟,有很強的情感穿透力。著名詩人張燁這樣點評此詩:“‘紙條’隱喻塵封往事,青澀年華的人生。‘從低處而來的愛,不會脆弱/連著地氣也連著人心’這神來的一筆,既指向卑微低下任人踐踏而頑強不屈的草木,也指向底層平民抑或貧苦淳樸鄉村少年的友情、愛情。全詩通過‘青澀部分的人生’‘雪’‘紙上的燈光’‘野草’幾個意象的轉換,來貫穿人生,對接時空變幻,穿越人性的種種復雜、生存的滄桑與艱辛。人都有一段消極悲傷的日子,而勇者猶如歷盡苦難始終生氣蓬勃的野草,將自己的草根精神,自由奔放的野性之美,青焰般熊熊燃燒的力量,鋪向一望無際、通往未來的遼闊。”張燁的經典性剖析,簡潔而透辟。
孫大梅的“紙條”,是人生青春期掩埋的具有隱忍、遙遠的痛感與甜蜜的意象,那些紙條“翻身的聲音”在塵封的“往事”中回來,盡管一切都將失去,“有的人走了”,“有些人還在路上”,但那些“草木一樣的”清純之愛,仍是“一次次悄然穿越復蘇的紙上”,詩人的一顆敏感之心讓世界重拾美好的記憶。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對“意境”的論述中說過:“凡屬文之人,常須作意。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氣之前,巧運言詞,精煉意魄。詩有意闊心遠,以小納大之體。如‘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論文意》)這里的“意”指的是想象力的揮發,意緒磅礴的大氣象,“意闊心遠”,“以小納大”,講的是主觀性的運思,實現以小見大的張力效應。孫大梅的詩就是在“天海之外”凝心,是在“元氣之前”用思,寄意、內斂,小小的“紙條”負載了人生世界的生命景觀和內外彼此的乾坤氣象。
《一年又過去了》是一首對于疫情災難的感懷之作:“天空落雪了/瞬間染白了大地/在這張一塵不染的白紙上/此刻適合祭奠超度/那些因疫情無辜遠去了的生命//借一場無邊無際的大雪/愿他們安息在一個沒有紛爭的世界/教堂圓頂上的十字架/贊美詩和祈禱聲都被高處的神靈悅納/雪白的鴿群啊,又飛來飛去/一年又過去了。”詩人寫疫情但不泥實于疫情,而是另辟蹊徑,向虛向遠,是敞開了“天海”之心,是打通了“元氣”之思。著墨于大雪、白紙,寫意的教堂圓頂,“一年又過去了”,以留白之“無”構成更為博大的境界。
讀孫大梅的詩,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襟抱的空闊與自由,不是那種“寫詩”的拘謹與刻意而為之。我從中讀出了低調和謙虛,讀出了一種空茫中的大氣,她心靈的氣象彌漫向遠方,不是裝出來的達觀和誠意,深深地打動了我。她是一個真性情的詩人,正所謂率性寫開去的詩,她應該是那種“無邊光景一時新”的詩人,真真具有“等閑識得春風面”的自然、綽約之氣度。
你看《長白山下》寫得多么從容自然,思維不是多么復雜,是簡筆寫心,毫無忸怩和造作,甚至不憚于單薄簡陋之嫌:
 
誰還記得,在東北的長白山下
高大筆直的白樺林中
有多少年輕的戰士
為迎接新中國的禮炮聲
倒在了
那片寂靜的長白山下
只有風雪穿過的白樺林中
 
我站在這片,沒有名字的墓地前
和秋天經歷風霜后的白樺林
一齊向你們低頭、致敬
獻上一枚枚
從高處落向大地的金色勛章 
 
面對長白山、白樺林,緬懷獻身的戰士,在和平的歲月想起那些犧牲的人,詩除了結尾營造了“金色勛章”之外,幾乎全是“直言之”的呈現,但是一種清新之境撲面而來,給人的是洗卻繁華的真誠,是質樸的情思流動,不事雕琢卻有一種直來直去感染力。像《大龍灣水庫》也是一首抒寫情懷、不彎不繞的簡近之詩:“童年生活的岸邊,大龍灣水庫/原諒,我已把你淡忘/你卻無數次,闖進我跌宕的夢鄉/今天,我又站在了你的岸邊/水庫依舊,幾朵白云漂浮在水面/劃船的人,以及遠去的帆影/從他們中間飄來了依稀熟悉的聲音/卻被風拽走、被雨淋濕/我捋一下風吹亂的秀發,發現/我已是被時光擠出來的影子。”回到童年故地,回到一座水庫邊,面對此情此景,詩人的無限感慨都化入簡要的景物再現之中,其心機與匠心均在勾勒的形象里,只是不露痕跡。比如依稀的聲音“被風拽走、被雨淋濕”,比如“被時光擠出來的影子”,都表現出直覺的敏感和悟性,是來自心靈故鄉的獨特感受。
作為詩人,孫大梅有明顯的前衛的追求,但我并不否認她還是傳統積淀中走出來的,她不是趕風潮的機會主義,更不是食洋不化販賣者。她的詩自適、通透,內外暢達而不故意阻塞,有意境,重意蘊。在意境創造上從容自然,極好地溶解了自我的心性。人們有時習慣了把意境理解為“意”與“境”分開來看,這只是一種“分析”的方法,其實二者本質上是分不開的,而是合則兩利,必然成為一體,分開就成了子虛烏有。《桃子》一詩的頭一段是描述為主,寫桃樹開花,蜜蜂飛來盜走“秘密”而有了“幸福的期盼”,桃花也因此而“嫵媚動人”。后一段是“即使——也”的句式:“即使這樣/也不要用手觸碰它/一碰就是一個經年不忘的傷口”主觀性強,具有一定的推理色彩,趨向于哲思和理性。但是作為意境又不能拆開來說,前后是一體,分開就無所依憑。“不忘的傷口”這個亮點,離不開前邊的描述內容。
詩的深度追求,幾乎是每一個詩人的必然歸途。孫大梅的深度不是直接的陳說某種理性,而是注視感性的具象事物或景觀,或與之對視或沉入其中,打開生命的悟性之門,找到屬于自我的靈魂覺悟的出口。《山坡羊》是一首心性自如、詩思寬廣的詩篇,詩所抒寫的生存感悟和善性情懷悠遠而深邃:
 
雨不停地下著:試圖喚醒
山坡上那些沉睡的羊
一片片鈣化的石頭
白色、灰色、也有少量的黑色
雨中我看不清它們的眼睛
 
六月的個舊
野花跑到了山坡的邊緣
望而卻步
樹木和野藤纏綿得幾乎窒息
它們為忽然降臨的黃昏
沾上一點繽紛中的不安
那些永久沉睡的羊啊
構成了晚風中瞬間的明暗
 
兩個相依的事物
在生命的盛宴與饑荒中
有的去了另一個世界
有的依舊在記憶深處呼喚著
咩咩的名字
 
是寫石頭,還是寫羊?或者二者是互維的,是互為確證的關系。石頭是羊的形體的鈣化與沉睡,羊是石頭的生命的動感和覺醒。詩人沒有站出來說教,沒有赤裸裸的哲理性的思想表白,而是引領“石頭”和“羊”的神魂說話,是詩人的自語,也是物性內蘊的釋放。石頭和羊的生命的互轉,是詩的喻指和象征,是詩人主觀激活世界物質性的本能,這也是哲學中物質與精神轉化的一種形態,即主觀驅動的詩意形成。
把客觀的、主觀的一體化,并模糊其確切的邊緣,是孫大梅走向詩意表達深度的一個基本策略。這也是虛化,實與虛的相反相成,走向寫意與幻想的升華,客觀的事物就不再具有明顯的獨立性,甚至成了主觀的一個組成部分。詩人寫“六月的個舊”,出現了一個真切的、可觸摸的實體,但是個舊的景觀則被詩人大幅度地虛化了,比如“望而卻步”,還有“幾乎窒息”“不安”“構成了”等詞語都有著主觀的指向性,主觀但不抽象,詩人閃轉騰挪,有匠心而無匠氣,實現了深度表達的目標,又可看出技術層面的幾分老練。
孫大梅詩歌的深度還體現在對善性的準確理解和對悲憫精神的充分表達。比如說《紙條》中所展現的博愛之心,已剔除了感情中可能潛藏的偏見和雜質,提煉出最真實最純粹的人間善性,準確地理解了人的初心與本色。比如說在長白山下的無名烈士墓地前,面對那些沒有名字的犧牲者,我敢說詩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失去了兒子的母親們,推己及人,以己度人。詩人心中的善性之根在詩意的土壤里生根長葉開花結果,成了詩之生命最本質的屬性。《野草莓》一詩是童話式的情景構擬形態,詩人情感深處最為柔軟的部分訴諸一種小小的植物:
 
在童年的山坡上遇見你
還是喜歡叫你小托盤
指甲般大小的紅
上面蓄滿了密集的小刺
第一次把手伸向你
你突然紅了臉
用密集的小刺
刺入我最先觸摸你的指甲中
你讓我懂得了
最卑微的草芥
也有自己的尊嚴
 
在一個小情節中,野草莓弱小但它用自己的“小刺”維護著自我生命的尊嚴,詩人的情懷寄托是一種充滿了人情人性中善性的理解和尊重,使得一首小詩內蘊豐足,具有了應有的思辨深度。許多時候,詩是小的,有時要表現為細枝末節,但說起來,善良和悲憫不是小情調,而是詩與詩人的大事端,是本然與根性,是一種心與靈魂的擔當,具有著決定的意義。
正如詩人邰筐說的那樣:“我覺得所謂‘擔當’,應該是大擔當,不是小擔當。不是當御用文人,不是對時代的投懷送抱。而是對這個世界要有一顆寬容、隱忍和慈愛之心,猶如黑夜里的燈盞,疾病里的藥丸。當你擁有了這樣一顆心,你對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觀照也就有了心靈的溫度,從而達成了與這個世界的和解。”(《詩話》)孫大梅的詩包含的悲憫精神,其實質是指向了責任與使命,必然煥發足夠深刻的精神亮度。
在《梅河口站前餐廳》中,詩人以詩的形式記下了這樣一頁人生經歷的場景:“離火車進站還有兩個小時/這是我最后一次,走進站前餐廳/醒目的廣告:24元自助餐/雞鴨牛羊肉樣樣俱全,各種水果另有多種山野菜水餃……/幾個低眉斂目的人,每次走到/肉食攤位的前面,躲避著/那些飄來蕩去的白眼,而他們的/眼睛里,卻閃現著蒼涼的卑微/火車上,我懊悔為什么沒有/為他們:刷一次卡,余生的夢里我會不會因虧欠故鄉的情:驚醒。”當一群因無錢而陷入窘境的人們受到白眼的時候,詩人心底的自尊首先受傷,這些人眼里閃現的“蒼涼的卑微”成為生命反思和自省的記憶,竟因沒有為他們“刷一次卡”而深深懊悔。這樣的悲憫和善性,這樣的心靈懺悔是對生命的清淤和洗滌,是詩意達成深度的重要一維。
許多年過去了,許多詩一旦出手就成了歷史,它們離開并且漸去漸遠,成為獨立于作者之外的一種存在。作為有了幾十年寫作經歷的詩人,孫大梅的詩歌創作在面向時代和社會的同時,也為自我的心靈空間拓展了一片開闊的天地。通過熟練的抒寫,修煉與陶冶自是一種生命與精神世界的純化與提升,已有的成就和續接而來的心性求索雖然未必是“棲居”的最好方式,但我們可以欣慰的是創造畢竟給了一種機會,僅此就夠了。我想,人生尚有余年,進取是未有窮期的,無論能走到哪里、達到什么高度,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主要在于進取本身。
我說孫大梅的詩很出色,當然提升還有空間,唯有前行才是出路,無論對誰而言都是如此。讀她的詩,質樸、單純又很深邃,靈性、銳利又有厚度,寫進了靈魂的故鄉而實現穿越,從而抵達詩的遠方。
2021/9/1
 
 
作者簡介:
邢海珍,黑龍江海倫人。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曾在《詩刊》《星星》《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詩作。創作之余兼及詩歌理論和評論,出版專著多部。曾獲黑龍江省文藝獎、《中國詩人》年度獎等獎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綏化學院中文系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子伦一级在线观看高清| 午夜伦伦影理论片大片|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一级特色大黄美女播放网站| 黄色三级电影网|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动漫视频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越南大胆女人体337p欣赏|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va天堂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不卡| 我把小yi子cao了小说|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亚洲国产视频网|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香味在线观看6080|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_妓院_一钑片_免看黄大片| 欧美人与性囗牲恔配|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极品唯美女同互摸互添|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暖暖视频在线|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