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紀實文學創作的重大收獲
——《追夢記》讀后
作者:肖俊志
——《追夢記》讀后
作者:肖俊志
今天能夠有機會參加我市青年作家鄭薇的長篇紀實文學佳作《追夢記》的研討會,能夠有機會見證我市文學事業薪火相傳,接力前行,感到非常高興。
先說說《追夢記》的主人公曹學海。大家知道,曹學海是我們徐州市一位很重要的作家,是一位很有才氣很有實力很有成就的作家,是一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奮斗特別能出作品的作家。近50年來,曹學海勤奮苦學,筆耕不輟,推出了500多篇優秀文學作品和新聞佳作,為我市文學和新聞事業的發展繁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借此機會,我們向曹學海同志表示由衷的敬意。令人感佩的是他的愛女鄭薇傳承父業,酷愛文學,也是一位追夢的人,也是一位很有才情且創作頗豐的作家。
現在來談談《追夢記》這部作品。坦誠說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因為很好讀,很耐讀,能讀出很多正能量,能讀出很多引人遐思的東西。讀后很感慨,很不平靜,甚至有些震撼。我總體感覺《追夢記》是一部沉甸甸而非輕飄飄的上乘之作,是一部怡人心靈,催人奮進的勵志之作,因此可以說《追夢記》的面世也是我市近年來長篇紀實文學創作的重大收獲,理應引起我市文學界和新聞界的關注。紀實文學的特征一是紀實,非虛構;二是文學,非通訊。作者鄭薇調動諸多文學手段,十分真實地記述了曹學海在文學和新聞的道路上不斷逐夢不懈奮進的閃光足跡,飽含深情地謳歌了主人公敢想敢為和敢為人先的可貴品格,多角度深層次地開掘了一種鼓舞人心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力量,具體說來《追夢記》有以下幾個特色,也是我讀后的幾點感想。
其一,《追夢記》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立意高遠,思想之美,是一切文學作品重要的審美特征?!蹲穳粲洝分斜姸喙适聼o不閃爍著思想的火花,28萬字向我們傳遞的是精神的力量。通讀全書,主人公那種負重前行,忘我奮斗的歷程,使人難以忘懷。掩卷思之,主人公那種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精神,實屬常人難及。因為愛好寫作,被人連刺數刀,生命垂危的主人公在病房里仍然頑強地堅持寫作。為遵命將12000字的文章改成3000字,兩天一夜不合眼猛抽10包劣質香煙。寫作成了曹學海生命的一部分,成了難舍難分的“戀人”,這是什么精神?出于一種記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們國家尚未提出開發西部戰略的時候,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難,奔赴西部數省考察,回來時向國家相關部門呈上《關于開發西部的建議和構想》,并建議設重慶或西安為國家直轄市。這又是什么精神?如果說今天眾人皆知的“西部大開發”是曹學海的功績有些言過其實,但如果說西部大開發與曹學海毫無關系也有失公允和不實事求是吧??傊裁唇欣斡洺跣?,什么叫不忘使命,什么叫擼起袖子加油干,《追夢記》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答卷。
其二,《追夢記》是一部人物形象豐滿感人的作品
讀《追夢記》,我們可以讀到一個極端好學的人。曹學海的好學非一般的好學,他把“好學”二字詮釋得淋漓盡致。少時家貧,家徒四壁,他竟在土墻上挖出個長洞,存放書籍和作業本,并用白紙剪裁制作成書狀置于洞中,稱之為“書洞”,這使人想起古代窮學子鑿壁偷光的故事。令人欣慰的是當年的一張張白紙,今天變成了曹學海十多部貨真價實的專著。一個初中未畢業的學生,憑著不滅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讀完了大專讀本科,讀完了本科40歲又闖入北京讀新聞系的研究生。曹學海并不滿足于僅向書本學習,數年來他拜名師學文的故事精彩紛呈,也是他人生的壯麗華章。正是因為曹學海青燈苦讀,學養有素,加之數年的烹文煮字,落于筆端的文章方能有豐贍的意蘊和斐然的文采。
讀《追夢記》,能讀到一個追逐夢想的人。中國夢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當是波濤壯闊的實踐。實現中國夢靠的是像曹學海這樣的實踐者和奮斗者,靠的是國家的夢想和個人夢想的有機結合。《追夢記》全書緊緊地圍繞一個“追”字,主人公不敢有絲毫懈怠,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去追逐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最終實現了作家夢和名記者之夢,實現了他為之奮斗了大半輩子的人生價值。
讀《追夢記》,能讀到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徐州人講究,重情重義是徐州人固有的品格?!蹲穳粲洝返闹魅斯軐W海是土生土長的徐州漢子,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好男人。在農村掛職鍛煉的日子里,他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為貧困交加的村民韓大娘奔走呼號,終于讓這位老人走出了困境。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商愷是新聞界的泰斗,也是曹學海的恩師,商愷的夫人病重,曹學海抬著擔架將師母從樓上抬到樓下,火速送往醫院。商愷病逝了,曹學海悲痛萬分,含著淚水收集整理回憶商愷的資料,出版了24萬字的《永遠的商愷》一書。
其三,《追夢記》是一部很溫暖的作品
也許作者是曹學海令愛的緣故,也許作者是一位女性作家的緣故,《追夢記》有很多情節讀來很溫暖,很親切。有一點我相信,如同在研討會上作者談起父親來淚流滿面一樣,書中有些故事作者肯定是噙滿淚水寫成的。曹學海當了記者要把握時間,其父親四處借錢為兒子買來手表和自行車。父母不在了,曹學海的寫字臺上至今仍安放著兩位老人的遺像,幾十年了,這是親情,讀來令人動容。在赴西部考察時,曹學海與同學岳文厚同甘共苦,親如兄弟。停薪離職后赴京進修深造,斷了經濟來源的曹學海一家生活拮據,友人見此情景送來掛面和雞蛋,這是友情,讀來讓人感動。曹學海初學寫作時因出不了大成果而迷茫徘徊,老師劉瑞年書信一封,語重心長,學生閱罷如沐春風,一掃陰霾。曹學海給恩師商愷送些禮物,恩師聲色俱厲,欲斷絕來往,但不久商愷便來信致歉。這是師生之情,君子之交的故事讀來讓人心動,發熱。正是因為全篇凝結著一個“情”字,使人讀來溫暖如春,同時也為這部作品增添不少色彩。
順便說一句,《追夢記》在創作手法和藝術構思上有些突破,紀實文學特別是傳記文學,有些作品不注意剪裁,枝枝蔓蔓,小情小感,流水賬一般瑣碎繁雜,讀之無味。而《追夢記》一書記敘的是主人公親歷親為的重大事件,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這就使得作品厚重而深刻,凝練而干凈。當然,《追夢記》也不是盡善盡美,文學技巧若運用的更多一些,精辟的思辨文字若更濃一些,作品或許會更具感染力,更具深度。
?。ㄐた≈緸樾熘菔形穆?、徐州市作家協會原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名譽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