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史映紅微詩評三篇(之六)

史映紅微詩評三篇(之六)

 

高處的羌塘,羌塘的父兄

——淺析覺乃?完瑪才讓詩作《羌塘牧人》

 

作者:史映紅

 

  寫草原、牧民的詩歌作品難以計數,但是能夠寫出一種鮮明特色,寫出一種獨特精神,能夠雨露般沁入讀者心田的作品比較少,也比較難。名家歌德曾說:“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系,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覺乃?完瑪才讓的《羌塘牧人》單從架構和行文上看,似乎并沒有特別之處。但在反復品讀中,便能從相對平淡和樸實的文字間,讀出一種異于他人的味道,一種耐人品嚼的內涵,一種隱藏于平常日子里的生命感悟,這種感覺或者說感悟描寫的深刻逼真,原因是詩人的熟悉,熟悉習慣、方式、環境和節奏等。

  第一節,詩人僅僅通過三行詩的簡潔勾勒,就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真正原生態的自然之美、自然之靜的氛圍:夕陽之下,晚風呼嘯,“吹過牛羊和野花”,“遠處的天供起圓月”,多么接近自然,多么富有生活氣息。給讀者一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的靜謐與壯美;也有一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南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遼闊與美麗,可謂詩中有景,景中生情,動靜結合,情感交融。在覺乃?完瑪才讓巧妙的、智慧的的詩歌語言的描摹中,達到了令人信服的、向往的、心領神會的大美之地。能清晰地看到詩人善于從事物表面入手直達內里的高超能力。

  覺乃?完瑪才讓這首詩在語言呈現方式上,并不全是我們通常認定的那種抒情方式,從始到終,都是一種看似冷靜和傳統的敘述和鋪陳。但在一些節點,也不經意間使用意指,比如“拉薩是海上壘起的城堡”、“羌塘草原是湖上生活的部落”。我們從這些詩句中不僅讀出幽深的詩意和詩蘊,也品味出潛藏于生活深處的感悟與真諦。正是這樣的“弦外之音、弦外之意、話中有話”的方式使用,有了一個出其不意的閱讀效果。

  第三節個人認為是這首詩的亮點,詩人通過“草原上,望向哪里都是方向”,那種空曠、遼遠,那種靜謐、撲拙,那種宏達、美麗躍然紙上。緊接著“帳篷里,糌粑與奶酪是一場宴席”,把高原牧民悠閑、恬淡、舒適、幸福的生活描寫和表達的淋漓盡致,仿若眼前。結尾“聽這里的老人說,格薩爾王的駿馬一直是活在羌塘的魂”,這一句,就表達了只屬于藏民族的、游牧民生活的特有的在場感,格薩爾王的傳說,格薩爾王的故事,格薩爾王的駿馬,千百年來,給廣袤的羌塘賦予了靈性與魂魄;而這一靈性與魂魄,又給這片高天厚土之上生活的人們以堅定的信念,以無窮的力量。

  個人淺見,文學就是人學,是人性,是人們內在的一種精神需求,人們寫詩、讀詩、愛詩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精神需求,而這些諸多元素的構成就是真實,就是不忽悠、不做作,發自內心和心底。

 

羌塘牧人

 

作者:覺乃?完瑪才讓

 

地平線或天地接壤的地方

晚風呼嘯的吹過牛羊和野花

遠處的天供起圓月,少了狼的嘶鳴

 

拉薩是海上壘起的城堡

羌塘草原是湖上生活的部落

沒有薰衣草的色,草地披上格桑花

 

草原上,望向哪里都是方向

帳篷里,糌粑與奶酪是一場宴席

將一株雜草含嘴里,聽這里的老人說

格薩爾王的駿馬一直是活在羌塘的魂

 

在羌塘的湖邊,我欲攜云朵寄情遠方

從香格里拉摘下一朵杜鵑種在這草原

 

色林措,嵌入高原的寶石

——淺析羅桑梅朵《難忘色林措》

 

作者:史映紅

 

  通透靜謐、幽藍碧綠,在這個炎炎夏天,讀這樣的文字,似乎能感受到一縷縷清涼拂過,一絲絲愜意圍繞。我沒有緣分像羅桑梅朵一樣觀賞色林措,但是有幸欣賞過巴松措,那里的水是綠的,綠的幽深,綠的輕盈,綠的透亮,像滿盈盈的一湖翡翠。那水是靜的,靜的像新生兒的酣睡,靜的像冬日暖陽下那位老人緩慢的時光,靜的還像鄉村深夜里那一輪冷月、滿天明明滅滅的繁星。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詩人帕斯捷爾納克說:“詩歌不必到天上去找,要善于彎腰,詩歌在草地上”。羅桑梅朵就體現出了“在草地上彎腰”的效果。瞬間的感受,此刻的凝目,內心的諦聽,羅桑梅朵面對靜臥于天地間的色林措,用“誤闖仙境”來形容,的確很逼真、傳神,這幅精美的高原畫卷就印在我們腦海。

  第二節,羅桑梅朵詩歌里的女性氣質就顯現出來:寬容、真誠、慈悲、輕靈。詩人通過“虔誠懺悔、萬物生靈、凝視、洗凈、感化”等詞匯運用,不僅把“藍天白云間”色林措的清透澄明、碧波輕漾躍然紙上;也把詩人內在的高雅與溫厚,氣質上的恬淡與高潔流露而出。  

  每每遇到驚艷的風光,奇絕的景致,真可謂讓人應接不暇,流連忘返;照片拍了又拍,景色看了又看。面對色林措,羅桑梅朵也是如此,她用“眼目拂過”“深情的色林措”,也“拂過湖邊的山石”。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何嘗不是?我美,天地才美,我美,世界才美。同時,這首詩不管是文字,還是文字所描摹的景致,或者說畫面,用一個意思表達就是“清純、清冽、清澈、干凈”,在這個嘈雜無序的滾滾紅塵里,在這個物欲橫流、許多人索求無度的世界,一方清幽清凈、一塵不染的去處,一個恬靜悠然、淡泊從容的內心,還是靜謐優雅、雋永輕盈的文字其實并不多;作為詩歌創作者,不跟風、不湊熱鬧,不一味求高求大求上,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自然就會得到生活的回報。

  世界其實并不復雜,復雜是因為被復雜的人所操作成這樣而已。我個人在處世上、人際交往上非常簡單、簡潔,在寫作上、閱讀上也是如此;故而我是喜歡羅桑梅朵的這首詩的。文字、結構、節奏等,比如最后一節,“感恩大自然這神奇的饋贈”“瑞澤高原萬代”兩句,讓我們印象極其深刻,詩歌語言的洗煉干凈之美,色林措珠撒玉墜、驚艷天地的恬靜之美,詩人醇厚高潔的心靈之美,和藏民族敬天憫人、慈悲向善、孝悌仁義的天性表露無遺;許多的許多,基本上都有了。

  羅桑梅朵的詩輕盈卻不失分量,精巧卻詩蘊深厚;既像讀詩,又像賞畫,在她的作品里沒有柴柴草草,沒有雞零狗碎,簡潔明朗,干凈純粹,能給讀者以淡然、悠然和寧靜。

 

難忘色林措

 

作者:羅桑梅朵

 

看不夠你的靜謐

幽藍碧綠浸透呼吸

誤闖仙境的此刻

美幻超越了傳奇

 

色林

你還在湖底虔誠懺悔嗎

藍天白云間

雪峰凝視著你

千百萬年里

湖水洗凈了你

崗呢羌塘的萬物生靈

是否感化了你

 

不舍

深情的色林措

我的眼眸拂過歲月

拂過湖邊的山石

 

難忘

動人的色林措

天空之鏡

嵌進了人們的心房里

魂牽夢繞

 

感恩

感恩大自然這神奇的饋贈

瑞澤高原萬代

守護

守護第三極這亙古的壯麗

永遠浸潤

中華大地

 

悠悠古道

——淺析楊飛詩作《馬幫,古道》

 

作者:史映紅

 

  慢慢品閱楊飛的詩《馬幫,古道》,有些親切,因為數年前我也寫過有關茶馬古道這一題材的文字,勾起了我對人跡罕至的雪山峽谷,神奇神秘的幽谷叢林,浩浩穿行的馬幫馱隊的想象與回味。也有些驚喜,這樣的作品與題材,是一個永遠值得回味、謳歌的不過時的元素。各民族兄弟在祖國大西南萬山深壑、原始叢林,用一兩千年的時光挑戰生命,敬畏自然,書寫壯闊,這是一曲歌謠,唱出了生命的樂章,唱出了靈魂的回音。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只要寫出實情,即于中國有益,是非曲直,昭然具在,揭其障蔽,便是公道耳”。茶馬古道并不單單是一條商貿交流之道,它的歷史意義、人文精神的價值更是不可估量。一千多年來,它既是一條橫貫歷史的生命線、各民族之間的友誼橋梁,還是一條文化交流溝通的大動脈。在這條漫長的、蜿蜒盤旋的路上,灑滿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聚焦和記錄了無數人的悲喜憂愁。

  楊飛在這首作品里并沒有使用多少修辭手法,但從字里行間不難看出投入了真情實感,故而文字真摯真誠,他筆下的“斷崖峭壁、深壑絕壁、沙漠、高山”等環境描寫,襯托出大西南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發展中不畏艱險、勇于抗爭、書寫悲壯的偉大精神;這是茶馬古道精神,是大西南各族人民的團結協作精神,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詩人通過“露宿的篝火、和衣而眠的靜夜、粗獷的吆喝、清脆的鈴聲、瘦弱的馬背、不動的韁繩、明確的歸期、回望的茫然”等細節描寫,很讓人感同身受。曾幾何時,我們一直認為世界是喧鬧的,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人們總是把目光聚焦在一些改天換地、扭轉乾坤的英雄豪杰身上,因為在他們身后,的確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是我又想說,世界也是靜寂的,生活著、忙碌著、奔波著無數渺小如蟻的人們,他們自生自滅、任勞任怨,隨著歲月流逝,如塵埃般消失在這個喧鬧世界。而曾穿行在漫長的茶馬古道上的人們,就是無數平凡、普通的人,他們有喜怒哀樂,有聚散離合,有堂上雙親,有膝下兒女……而我更愿意相信,真正的人類歷史、人類文明就是由無數這樣的人來書寫、來推動。

  濟慈曾說:“詩的天才必須在一個人的身上尋求它自己的出路;它的成熟不能依靠法則和概念,只能依靠自身的感覺和警覺。凡是創造的東西必須自我創造”。不難看出詩人楊飛的創作視野比較寬闊,既有切入生活的縱深,又有橫及歷史時空的的寬泛,他能從多角度、多層次描寫和濃縮茶馬古道上的平凡小事,動人情景,汗水淚水和所見所聞;靜靜品味,給我們以愉悅感、流暢感、震撼感,可謂回味無窮;當下,我們急需要這樣的文字。

 

馬幫,古道

 

作者:楊飛

 

鹽運的古道

蜿蜒在

密林的深處

斷崖峭壁的崎嶇

時明時暗的古道

傳來馬幫

悠悠的馬鳴

彎曲的馬背

馱負著

一路艱辛……

 

遙遠的行程

露宿的篝火

和衣而眠的靜夜

驚醒之后

每一次

回望的茫然

以及

牽馬人

粗獷地吆喝

韻和著馬頭上

那聲聲清脆的鈴聲

在老人

講述的故事里

一遍一遍地聆聽……

 

試著去牽引

那條不動的韁繩

沿著祖輩

留在古道上

模糊的標記

繞過高山

穿越沙漠

卻找不到

明確的歸期……

 

己經瘦弱的馬背

裝滿的不只是

生活的向往

鹽和鹽的故事

傳播著

契而不舍的精神

和博大的深情……

 

古道

載著馬幫

漸漸地消失

而遺留在

深壑絕壁上的幻影

分明印證著

那段

艱苦而凝重的歷史

每一個

深深淺淺的腳印

印記著

血和淚的跋涉

感天動地……

 

馬幫和古道

己經是

遠去的名詞

往后的歲月

有誰能把它

精確地詮釋

深深地銘記……

 

走南闖北的馬幫

崎嶇的古道

還有多少情節

己被我遺忘

消失在記憶里……

 

  史映紅:男, 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在线免费你懂的| 欧美成人aaa大片|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尤物视频在线看| 有没有毛片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香蕉97超级碰碰碰碰碰久|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女性高爱潮有声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看| 最新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天仙tv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国产真实乱xxxav| 日本xxxx69|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产日韩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2021|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百度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