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尋找美
作者:鐘梅芳
讀喻虹的書,我總是會被感動。因為讀她的文字,總能發現很多美,美的環境,美的人,美的故事。
《飛舞吧白鶴》是她新出的一本書。書里面的小雁很普通,不,甚至比普通還糟糕。因為她成績不好,因為她走路一拐一拐,因為她的爸爸還在坐牢。
但她身上散發著美的光芒。
公益演出時,一群女孩以“白鶴”為元素表演的舞蹈《愛的使者》,讓小雁忍不住流淚,她情不自禁地對江雁老師說:“我被感動了!”
被感動,源自于她心里的愛。她熱愛白鶴,從骨子里愛。
從書中,我跟著小雁經歷初見白鶴,保護白鶴、種蓮藕留住白鶴、尋找剩下的鐵夾子等事件,也看到蘭花河邊的白鶴由兩只、三只、四只到一群白鶴飛舞的美好。
小雁因為舞蹈中的一只只“白鶴”而感動,而我因為文中的一個個美好而感動。
故事的開頭從美麗的蘭花河開始。“河水在石頭與石頭之間奔騰歡笑,偶爾濺起一些水花,好像無論什么也阻止不了它們向前奔一樣,那些阻礙反而形成了另一道美麗的風景……那些波光又隨著河水的奔騰而流動,晃得人的眼里河心里都是一蕩一蕩金光閃閃的。”也許是經常指導學生進行整本閱讀的緣故,我沒有錯過這段精彩的環境描寫。我感受到蘭花河的美麗,哪怕是枯水期。石頭與石頭之間歡騰的河水,午后的陽光,河邊的叢叢樹林,以及波光粼粼的河面,一切,因為陽光的照射充滿生機。我甚至敏銳感受到,這條河暗示了書中的故事一定是曲折精彩,主人公小雁一定經歷了很多困難最終走向了堅強美麗。這樣的開場容易引起讀者的猜想,會讓你迫不及待地閱讀下文去印證自己的猜想。從環境描寫中猜想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似乎成了我與學生共讀整本書的法寶之一。
這條河從故事的開頭,一直流淌到結尾,經歷春夏秋冬,經歷枯水漲水,逐漸清澈,逐漸優美。就如書中的故事,逐漸明朗、溫暖。當然,書中還有許多令人遐想深思的事物,比如無處不在的陽光代表著無私的愛,蓬勃生長的樹木代表著無限生命;還有媽媽繡在鞋墊上的映山紅、樟樹、白鶴……這些都象征著什么?每一處的描寫和故事的發展又有什么關系呢?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我想,每個人就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收獲了。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還看到美好的人物。我看到勤勞的媽媽,她用一雙巧手繡出了蘭花河的美,有潺潺的蘭花河,嬌艷的映山紅、蒼翠的樟樹,還有飛舞的白鶴,她用針線無聲地在描繪蘭花河的美麗,傳遞當地人們對大自然樸素的熱愛;我看到用愛做教育事業的胡老師,她用照片里的白鶴巧設教學內容,讓孩子輕松掌握了知識,潤物無聲地教育孩子去愛鳥,去與自然和諧相處;還有秋生叔叔、江雁老師、余伯伯……甚至自私、一心想發財的舅舅、舅媽,最后都匯成了蘭花河中奏響愛的旋律中美的音符。
從書中的許多插圖,我也看到美好的畫面。白鶴是江西的省鳥,它體形優美,顏色潔白,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長壽。插圖里的白鶴,或立或飛,或低頭覓食,或嬉戲踱步,每幅圖都有著美好的故事。我想,“飛舞吧白鶴”這本書名,也是作者對白鶴美好明天的祝福。這本書,是小雁的成長故事,也是蘭花河村環境的變化史。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傷害,而愛才是治愈和溫暖心靈的最好良方。每個人的心里,應該都有一個“白鶴”,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呵護才能讓它飛舞。正如喻虹在文中所寫,“每一只美麗的‘白鶴’,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每一雙腳的蛻變,都是一只‘白鶴’的成長。”
暖暖的陽光,清清的河,茂密的樹,自由飛翔的白鶴,是蘭花河這幅“畫”里最有生命的色彩,而“愛”是這本書里最有靈魂的文字。我想,當我帶著孩子們走過蘭花河,像發現寶藏似的去解碼文中的許多美好和秘密時,閱讀,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了。
一本讓人感受到許多美好,又引起讀者無限猜想的書,我喜歡。
鐘梅芳:江西省作協會員,江西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執教的錄像課、優質課、說課多次獲國家級、省級一等獎;輔導青年教師、學生參賽數十次獲省一、二等獎。作品散見于《中國教育報》《光華實報》《江西教育》《小學生之友》等報刊雜志,并多次獲獎。出版教學專著《左手文學右手教學》,參與編寫地方教材多本。
注: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