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黃埔文學新軍四章

黃埔文學新軍四章

 

作者:顧偕

 

半生戎馬半生情

——趙緒奎軍旅詩歌讀后

 

  約在七、八年前省作協的一次新春茶話會上,詩友向我們這桌引來了位清瘦卻不乏英武之氣的軍人。記得當初詩友介紹完一位作者,那軍人立馬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此情著實令在場的感動,也著實讓人好奇的要記住這樣一位其實也一直在寫詩的軍人。軍人叫趙緒奎,知道他的名字后,竟而也斷斷續續讀到過他的一些作品。七、八年后的某天,沒料趙軍人乍然又閃現在了我辦公室門口,幾乎山水又相逢般戲劇性地轉業到了我們區的文聯,如此怎不使人嘆服所謂的世界,其實真的還很小。

 

  由是自然有一番暢談,自是也捧讀到了他贈送的兩部厚厚的新著《城市花開》和《雄性部落》。

 

軍旅詩歌我讀得不多,新時期有印象的,也就只有雷抒雁、周濤、王久辛等幾位。讀得少一是因為語境不同,二是大致以為其經歷與我們慣常的生活有一定隔膜。此番陸續讀了些趙緒奎的詩后,想來以上的這些感覺,無疑算是誤解了。任何人生的好詩,只要是心靈的感知,只要其崇尚和張揚的是生命最真情的激蕩,不管它屬于那種類型,想來都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讀來自然也會讓人覺得生動和親切。

 

  趙緒奎的從戎生涯一晃便是二十八年,如此漫長的戎馬閱歷,究竟是個什么歲月的概念,又究竟能為一位征塵中的詩人,留下什么樣的美學感悟,我想只須細讀一下緒奎同志的《生在清明》、《女人的定義不止一種》、以及《邊走邊唱》和《走向壯麗》等這些壯志如火、溫情彌漫的男兒熱血詩篇后,你就會看到一種堅強,在引領著一位當代軍人的人生;一種英雄情結的責任,無時不在以充沛的精神個性,回應和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命運。

 

  大我的情,是祖國情是民族情,也更包括女人情和母親情。沒有熱情的詩歌可以說是死亡的詩歌,沒有領略和感悟的詩歌,同樣也應當說是蒼白和盲目的詩歌。從緒奎同志的軍旅詩歌中,我們除了讀到了起碼的將士豪情唱大風外,還品味到了一種奔放中包含的細膩,陽剛中蘊藏的柔美,甚而還有每每于吟唱記敘中別具詩意的那種智慧的奇巧與機智。趙緒奎的詩歌言說方向一直是浪漫而又壯懷激烈的,它不像當下名派繁多的那些詩,讀來總讓你眩暈和障礙,讀來老叫你深陷于一種夢囈和絮語,老在一些欲望的細節中掙扎。趙緒奎的軍旅詩歌,雖不能說全是鏗鏘戰歌,其精神之光更不能說全都是在折射一個時代,但它總體的人生入境之味,卻是明麗而又散發著濃郁的軍旅之情的,也更是以一腔充滿敬意的追求,在其戎馬的廣闊空間,在其所有意境的維度,為我們無私的奉獻了感懷了他半生的眼中景、心中情的精神資源。這些頗顯功力和張力的軍旅詩歌作品,既是詩人在某一特別環境身體力行的修辭和言說,是在某個時期感情記憶最真實的瞬間印記,也一樣更使我們于他那些敏銳的視角上,于那些動人心魄的穩健情韻中,意外而榮幸的傾聽到了另一種剛強生活的履音,聽到了一種樸實生命純真感受的表達。

 

  現在不少詩歌遮蔽了精神,掩蓋了崇高,一味耽溺于瑣屑的日常化“提煉”,仿佛唯有如此,方可彰顯“靈性”,做到創作的極致。其實詩歌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深奧與華麗,不在于一些極端的依托。好的詩歌既是情感記憶的再度體驗,是柔情的理性闡述,也更是一種歷史充滿能量的簡潔的呈現。趙緒奎的軍旅詩歌作品,其中心主題,其語言形式,甚至一些情感和意象,均是我們看不到多少復雜的白描手法。但正是這種隱去了“重彩”的平平常常的“唯美”,倒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作者內在文化的含量,一種絕無浮躁的較為高潔的詩歌人文內涵。

 

  情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除火熱與奔放之外,其實也不乏內斂與冷靜。也許,它的顯眼之處,有時是我們看不見的風景,但正是這種內在的輝煌,讓我們足以回味地領略到了詩人寧靜的睿智與想象,甚至讓我們于詩人專注的那些事物中,看到了人性激情的本真。

 

  已是中國作協會員的趙緒奎詩歌作品,便讓我們欣慰地讀到了這些。

 

201093日于廣州科學城

 

  注:詩集《城市花開》和《雄性部落》,分別已由花城出版社和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一路向南:在散文中安家

——王國省散文新著《一路向南》讀后

 

  連續兩個下班時刻,我在眾人散去的辦公樓,頗有興致地讀完了一部王囯省將出的新著《一路向南》(花城出版社)。那種瑣碎成章的親切的表述,那種平常心燃就的熱愛的火花,可能不會刻意地去強調什么更高的文學價值,卻能讓你于一方并無多少增色的精神領地及靈魂花圃,欣慰望到一幕幕真誠的細膩,以及儼然比生活更貼切的一些濃烈文字所展現的命運的故事。如果樸實情懷也是能夠產生“經典”樣式之一的話,同樣流暢便不再是優點,恐怕進一步能為我們帶來敬畏之心的,仍然應是生活中提煉的思想,是無數多于感慨的認識后的思考,尤其還該是由一種以內容為“家”而夢想卻又一直繼續在飄逸的心靈的超然。

 

  王國省的“生活散文”《一路向南》首先就使我讀到了這些。

 

  在場式寫作是近年散文運動中出現的一種較富深層寓意的理論建構模式。它通常指的是用貼近式寫法,直接求取現實中的原態面貌,充分調動作者的感知系統,借由日常細節,從而讓讀者強烈地觸撫到人性的溫度,并由此于一些事物中產生對本質的追問,從審美上主觀覆蓋那些生活中的真摯經驗。王國省為求生機和事業的發展,懷揣一顆悲憫之心,多年來由最初的燕趙大地“一路向南”,步履不停地也一直在自己文學視角的穿透下篤行不倦,斯種無疑投入了不少身心的真情寫作,從不慌亂之中,自是要凸顯所有表象之下的思考之“重”,并在其筆力融匯的人情之美上,必定也會大張一種自然主義的豐盈,生動地再現出生活的質感。如書中“永遠的親情樹”、如“馨香回憶”、又如“父親進城”和“農耕年華”等。

 

  散文作為一種非虛構文本,發展和延伸到了今天,幾乎于外形體裁上不會再有多大的文體建設以及所謂的全新特征。因此,怎樣在一些經驗常識中,尋找、整合出篇什的縱深感,怎樣能在尋常敘事里于自己發出的聲中讓人領略到一種單純的豐富和語境的深度,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相近趣味,至于到了今天,倘若一味地再在那些“原生性”上只是洋溢起更多斑斕的感覺,其作品必然就難繼續感動人心,也不可能再讓讀者從中獲得較高體悟的意味。因此王國省的這部散文新著,似乎是在明白了一些真實狀態后的內涵圖景,才關注起眼前這些嬗變的表征和浸潤著無數親情真情的鄉事和鄉情的。那種離鄉人的情懷,已不簡單再是種剛烈之士的粗放豪氣,此時的寫作一如靈魂的壯游,滲透著某種文化情感和了然于胸的精神層面的思考,故而其修辭亦似一股激世清流,由精彩點滴的匯聚,直至居高聲遠,終于書寫出了視野深處的一些意義,乃至情感連接中個別鮮活的深刻度。

 

  就篇目來看,無論是“戴帽子的村莊”、“頸上風物”、還是“一個人的西湖”或是“冰河之戀”,作家王國省幾乎都不是在局限的描摹人生。這些感悟型的散文,已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指導方向,即便是些悲苦的社會議題,也由諸多共性中反應了不少正常或非正常的世道人心,進而在作者首先的“省思”中更助人深思。所以說一種好的散文質地,今天的優劣標準及其影響力,肯定不再會是那種“軟”質文字的虛張聲勢抑或溫情脈脈,它必須對本質和人性有所眷顧,必須在萬事情理之中有處可說,必須有詩性意識和允許哲學問題的存在,這樣的散文,如此因為有了自由,夢想則亦愈發無疆。而所有這些具有現代文明功能的修為,即使作品屬性強烈與否,一樣都會較鮮活的體現出一名散文作家的創作造詣。

 

  在曲折性中有著不同的超越,在遵循生活邏輯基礎上理解后的藝術突破,依托一些戲劇感從而生成出更富生命氣息的修辭品相,在廣闊中介入迷離的欲望,在當代問題和社會矛盾中捕捉出啟示的韻味,王國省正是運用了這樣一種情感載體,通過洞察、訴求,通過枝微末節的直接呈現,甚至通過眾多思維細部凝結點的忠實撥高,“一路向南”地為現世文壇送來了他滿是愛與呵護的表達,送來了他自己必須做到的一份始終保持著真誠的心靈的記錄。可能這本書中文中不一定全是奇思崢嶸,但因了其情義和品格的激蕩,相信一切執著都有機會說明什么是偉大。


  一路向南,塵埃不會落定,征途永遠在路上,而精神故鄉則當一直在身邊。愿王囯省繼續風行水上,永葆自然成文之勢。

 

2017.6.27午后于廣州科學城

 

  注:《一路向南》已由花城出版社2017年出版。

 

惟有浩然氣  方有萬古情

——劉榮基《清溪詩稿》讀后

 

  《清溪詩稿》的作者全然不似其書名那般俊秀。這位早年體育系科班出身的黑皮壯漢,終日腆著彌勒佛一樣的大肚,很難讓人相信他還是位文武兼修的真秀才,不僅練得一手好字,且能寫出一手好詩。據說蘿崗永和自古方圓幾十里地,大凡有志者屈指可數就只那么幾個,榮基以布衣之軀心懷天下,足見民間的理想也是燦爛的。

 

  現代人作舊體詩,應算是一種“新韻古詞”。常言道“時移音律改,豈是昔時聲”,這就要求今天的作者除了能夠革故鼎新,在創作上由景及事及人,還需更加敞開思維,煥發新的時代活力。而立意高遠便是指襟懷開闊,不僅于個性追求的表達空間,要做到心靈與情境的融通,于出新的意義層面,還得更多地展現出豐富的思想意蘊與華彩。當然這是對古詩詞創作的一種較高的要求及衡量。所幸榮基在他托物言志的發抒中,以其豪放與柔情的融合,以其從尋常自然萬物中發現的開闊氣象,憑借自己的虛靜心和真性情,已使作品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舊體詩雖是種古已有之的特殊形式,但其內容和風格,并不說明已然運用殆盡或寫盡。藝術生命永遠在于創造,而詩詞又是漢字的藝術,為此如何創造和釋放漢字的巨大能量,如何使得具有現代意識的舊體詩創作,在繼承與發展上臻于圓滿,這就需要作者在捕捉意象、營構意境、釀造韻味時再作些多元探索,并于創作實踐中更好地以自己的激情與希望,為新的藝術觀念注入鮮活的文采與意境。舊體詩創作盡管有音韻、平仄、對仗等一些基本格律之講究,但我們也不必一味仿效復古派,尤其切忌過量堆砌詞藻和典故,把一首詩弄得艱澀、生僻、甚至別扭。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不講格律的古詩存在,只要不完全游離那些詩詞的大致特性,同樣有著豐富的時代精神及音律、意境、語言之美,這樣的舊體詩,想來無論從認識還是悟性上講,依然是有著創新的活力和其藝術價值的,甚至它在能讓讀者看懂、接受、喜愛和普及的層面上,由于其思想情感表現的奔放或壯美,它一樣也是深刻的。如作者的《迎虎年》、《戍子參加迎奧群眾活動》、《贈父親》及《紀念碑》等等。

 

  優秀的詩詞作品不外乎是心路里程的寫照,但又絕非是種心靈的獨白。它必須于經驗與修辭中獲得一種靈魂的訴求,甚至在詩性思維中,在對現象與遐想的發揮時,還得映射出一種人生態度,彰顯出內心與視野的頓挫力。如此作品于精神觀照下才會于審美情趣中,樹立起格高氣渾的詩詞命脈,并使一些豐富的內涵越發呈現出藝術的張力來。一首好的詩詞作品誕生,必然會具備智慧、風骨、胸懷以及操守這些涵蓋了可貴信息的人文要素,倘無這樣一種生命意識與高度的凝結,沒有了一種想象與靈感神蒼骨勁的支撐點,再怎么絢麗或淡雅的吟詠,也是缺失深度和廣度的。即使偶有意味醇濃的一面,其實質也不過是語言的游戲。因此,僅有雅意是不夠的。詩到窮處句自工,歷來千古絕唱或是那些瑰麗篇章,無不均是以省察精神價值而為先決條件。所謂升華,指得往往就是緣情言志的意義拓展狀態,一些特殊視角的超越現象,更包括對一些氣象抒懷的創新。而榮基的作品,如《捕鼠賦》等,以其對事物的觀看居游,以其對前人不朽名篇的自由汲取,以其豪情對生活的結合,甚至以其對時代的一些詩性沉思的擔當,對世間真愛力量無限的贊美,由此不少句子,已使我們讀罷不禁要唏噓動容,深感某些參悟之作確也充盈了不少清麗與柔婉,圓潤及超拔。

 

  榮基是位自覺之人。他似乎早已懂得了要對滋養他的這片土地,須以畢生熱愛而回報。故他的作品,總是情不能已地要為那些生生不息的家鄉風物反復吟誦,并試圖以多樣的角度和節奏,來闡釋自己心靈的風景以及能為他提供精美佳作的眾多外在的景象。其實創作的資源不完全僅有這些。許多藝術空間不單可以從生活中提煉,同樣也能于抽象的事物里去提取。藝術創新的動力源也許就隱含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它也一直等待著我們能以探索的方式去嘗試,只是詩家們對此很少懂得去如何激發罷了。

 

  “絕壁懸崖萬丈峰/飛泉直下霧濛濛/蕩舟欲問猿啼處/江岸忽來太白風”(劉榮基:《賦得猿啼懷李白》)。詩歌是人類最高精神的仰望,無論是養心種德,還是像孔子那樣曾幻想能以“詩教”化育蒼生,作為一名詩人,即使處在光明時代,他的作品除了頌歌,同樣還是需以積極的姿態去觸諷時事、胸中常懷一種興亡之感的。甚至不妨多一些哲思凝聚,在憂世憫俗時,閃現出更多的世界的生動來。這樣的作品作者涉獵得雖不多,但就讀到的,卻已然顯出了較厚重的歷史感和頗具力度的思想沉穩了。

 

  欣聞榮基的這部《清溪詩稿》不日就將出版行世,囑“序”太隆重,拙文權當一篇讀后感吧。

 

2012.12.26于廣州科學城

 

  注:《清溪詩稿》20137月已由長江出版傳媒崇文書局出版。

 

境界決定散文的生命

——喜讀孫仁芳散文集《拾花入夢》

 

  我對孫仁芳的出書一直是期待的。

 

  不僅僅是這位纖長秀麗的閩南女子,華僑大學甫一畢業,25年前便敢于遠別泉州故里獨闖廣州,幾經風霜終于做了一家皮具品牌店的老板;初為人母又當起兩個孩子的人妻時,文學初心居然依舊熾烈,長久忙里偷閑總還徜徉在文字與夢想的記敘中。這便有了今日這本不俗的《拾花入夢》,一切過往都是情,溫情、激情以及愛情,自是在其真純感觸之下,情懷蕩漾,不時會要視野開闊地美唱一曲。

 

  我很欣慰的想說自己讀到是一種小女人散文大女人的襟懷。無論是家常瑣事還是鄉風俚俗,抑或女性物語,但凡仍是一些閨蜜夜話,這些作品均是篇短而完整,寫得細膩周全,尤其行文灑脫,每每多見文化底蘊的滿紙充盈。有思考而不朝心儀之處盲目的恣意汪洋,有活力又能做到絕不模糊地傾吐出命運的深心,且在現實與事物躁急和忙迫中,安然自由地發出一種較為澄明的真話的認識,使之身邊周遭習焉不察的平凡萬物,由此都能顯現出本真的濃度,這就是寫作的意義,任何釆擷著生活碎片的散文的自然追求,也更有了自身于物化世界生存下去的深沉魅力。

 

  當然這里講的是有著一定層次的文化散文,如集子中的《愛的眼睛》、《使君子的花事》、《青花之思》、《花樣人生》、以及《父親》、《老街印象》等,作者的藝術感應能力,一俟與高度縮略化的事物兩相遇合,并使大多精神狀態都能從人性的角度得以透亮的開掘,一種大化的感覺既已做到了質文平衡,這樣自是也就形成或產生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價值。

 

  所幸孫仁芳寫的正是這樣的散文作品。

 

  緣情而起卻不乏精神訴求,隨興所至又能擺脫模式束縛,常以自己獨到的實話流連和領會一些辟創的新境,由是《一張古早眠床》,在過程與影子里,讓疲憊的現代人又體悟到了距離的品格與靈魂;《小時觀書記》讓書齋洋溢起的生命流轉,仿佛即刻又流露起了時代曾經難忘的那些豐滿。《隔著一個郵筒的情誼》更是在喧騰年月,有著誠摯情懷需要保留一種溫馨理想的珍貴,而《記憶里的金魚巷》,即便不再是心弦新音,不是重又洞察中還可陳述出的社會急劇變動的鮮活面,但思想的電光一閃,畢竟還是能為今天這種類似思與詩的言說,于境界上明確地表達出滄桑就是生活的升華刻痕!

 

  散文不是歷史,可有了一定的境界,散文又可成為歷史,那便是空間賦予了它綿延的生命。因此開放的散文,必定也會是問題和觀念的守護者。它不會讓語言僅僅流淌于一些耀眼的原型,不會把軼聞傳奇之類,繼續矯飾再現成文藻綺麗的天堂。好而知性的散文雖然具有智慧和理性,卻也同樣不是知識堆砌的嬗變和胡侃體式的豐滿繼而流于空洞。一切深刻造就都不會源于刻意追求,天然便是最好的提煉。因此在孫仁芳這些并無多少文法規約的散文作品里,漫無邊際卻浸潤著個性與目標的飽滿;有時的不成陣勢,恰恰于幽深率直中,不羈地書寫出了經驗與主體需要找尋的豐采:就像《春半月》、《碼頭晨曲》,還有美侖美奐的《園子里》,散文詩般的《入畫大吉沙》等,其境界指涉不單只是諸如《一株美物》和《七里香》那么簡潔和不簡單,那種瑣碎中的詩意及其更多不光是懷戀里的珍視,在事物的延伸性上,同樣更有著值得我們期待和重視的一種精神與靈魂的意味,一種思想活性原素所能賦予讀者清新的感受。重要的還有,就是作者已然能夠給予我們的,其實都是平凡生命必須懂得的一些并不驚世駭俗的啟示,如美好必須牢記和遵循,無畏將戰勝一切荒謬與貧瘠等等。

 

  這些年合并后的黃埔區可謂才女繽紛創作壯麗,孫仁芬在這當中算是出現較晚的,但后蓄之勢卻能光彩奪目,上得陣來就起筆不凡,剛健和文雅之間,均可能不同程度有著較高的發揮。此女子雖然未能做到篇篇天籟,但就這輕輕的“拾花入夢“,愿大家都能聞之天地有聲。

 

2021.6.8午后于廣州

 

  注:《拾花入夢》已由長江文藝出版社集團祟文書局2022年出版


0710_1 

  作者簡介:顧偕,上海市人,當代著名詩人,中國作協會員,廣州市作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代表。曾為廣州市文學創作研究所、廣東省文學院專業作家,在《芙蓉》《花城》《湖南文學》《詩神》《人民日報》《文藝報》《文學報》《南方日報》等全國大型報刊發表長詩近30部,著有《顧偕長詩選》《太極》(英文版)等詩集九部,電子版新作詩集、評論集兩部(中詩網發布)。詩作曾被拍攝成電視詩、電視音詩在中央電視臺、香港等全國30余家電視臺播出,多部詩集被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香港圖書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收藏。長詩作品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三年詩選》等多種專家選本,多篇詩歌評論在國際知名人文社科前沿期刊《中文學刊》刊載(全球發行)。獲“第五屆中國長詩獎·最佳文本獎”及其他文學獎項多種。曾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隨張賢亮、徐懷中團長出訪日本、巴基斯坦進行國際文學交流。1996年起《詩探索》雜志、中國作協《文藝報》社以及廣東省作協和廣州市文聯等先后三次聯合在京召開其“作品研討會”。相關作家名和作品篇目內容被《中國新詩編年史》《中囯當代文學發展史》《中國作家大辭典》及“百度百科”辭條等寫進和錄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交车上性配合享受视频|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 岳一夜被你要了六次|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日本24小时www|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青柠在线观看视频hd|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乡村乱妇一级毛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很黄很黄的网站免费的| 日韩午夜r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hdjapanhdsexxx|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午夜老司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影视下载| 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的动态图1000 |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亚洲色欲色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