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映紅微詩評(之十五)
一場戰役的呈現
——淺析高揚詩作《滿江紅?還我祥和》
作者:史映紅
近半個月以來,通過“西藏衛視”“西藏日報”“西藏新聞網”“悅享拉薩”等宣傳媒體和網絡公眾平臺,看到曾經凈土西藏一些地市縣區出現了新冠疫情,并以較快的速度蔓延,讓人寢室難安、心急如焚。看到西藏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迅速做出卓有成效、切實可行的對應措施,傾盡全力尋找傳染源,斬斷和管控疫情蔓延。看到眾多白衣天使、抗疫戰士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奮戰在抗疫前線,他們兢兢業業、殫精竭慮、爭分奪秒。也看到來自北京、上海、山東、甘肅、黑龍江等眾多省市的醫療隊伍晝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前往疫情傳染區、肆虐區參加戰斗。
還從“作家網”“西藏文學”“西藏作家”“雪域萱歌”“格桑花開”等文學公眾平臺上看到大量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作品,為抗疫戰事發聲,為抗疫將士鼓勁,為抗疫成果歡呼雀躍。這些作品拒絕偽裝掩飾,沒有矯揉造作,更沒有花里胡哨,正真做到情不自禁,撫景傷情,有感而發。這種在疫情面前的相扶相攜,不離不棄,同舟共濟的偉大精神,讓我想起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里的一句話:“吾覺得中國的詩在中國代替了宗教的任務,蓋宗教的意義為人類性靈的發抒,為宇宙的微妙與美的感覺,為對于人類與生物的仁愛與悲憫”。這些眾多作品,雖然質量有高有低,但“為人類性靈的發抒”和溢涌在字里行間的“仁愛與悲憫”,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感同身受。
高揚詩作《滿江紅?還我祥和》就是眾多作品里的其中一首,我們一起來品析,第一節前三句:“高原染疾/遙望去/魂飛故里”。表達詩人對西藏疫情蔓延的憂心忡忡和心急火燎,是的,不管是詩人自己,還是普通民眾,或多或少都有一種惶恐心里,“魂飛”一詞尤為精準傳神。
緊接著詩人寫到:“黨領導/抗疫決策/有條不紊”。不管是國殤時刻、全民心痛,還是災難橫行、百姓受苦之際,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優越性就體現無遺,黨中央正確而堅強的領導,各級政府的雷厲風行,人員集結、裝備集結,空中、地上、水上支援,風馳電掣,流星趕月;總有很多逆行者舍小家顧大家,沖鋒在戰爭的最前沿,沖鋒在最危險的地方,國旗獵獵,紅旗招展。
“各族各屆齊上陣/街道村委步步跟/逆行者/奔千家萬戶”。第一節,詩人高揚惜字如金,用寥寥四十七個字,描摹了高原疫情的突然來臨和廣大民眾的措手不及;進而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群策群力,安撫民眾;濃縮了打響抗擊疫情的逼真場景和動人場面;整個詩作結構分明,思路清晰,走筆流暢。
第二節前四句:“新冠毒/哪里遁/查源頭/休肆虐”。法國象征派詩人瓦雷里曾表述:“詩人的任務并不在于表達或者甚至傳達詩的情緒,而是應該激發這種情緒。只有那些能夠并且善于用詩來激發這種情緒的人才是詩人”。高揚用簡潔精煉的文字,表達斬斷傳染源、阻擊疫情擴散的決心和信心;語言果斷,語氣凌厲,語調堅決,很好的“激發這種情緒”;行文字字珠璣,斬釘截鐵;給讀者以堅持的力量和必勝的信念。
詩人繼續寫到:“一盤棋/層層聽指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堅可摧”。與其說是幾句詩,還不如說是一個個刻骨銘心的畫面,或者讓人印象深刻的視頻,發布會、通氣會、動員會、誓師會;志愿者、醫護人員、各級官員、馳援者;救護車、消防車、運輸車、飛機;方艙醫院、街道村委、千家萬戶、牧區帳篷;一切井井有條,一切忙而不亂;沒有槍炮的戰事爭分奪秒,沒有硝煙的戰爭持續推進。
詩人高揚在這首精致精煉精巧的作品里,帶著一種對凈土西藏疫情傳播的憂慮之心,一種對廣大各族人民群眾健康的關愛之心,一種心懷天下的赤誠之心,敞開心扉,吐露真情;語言凝練沉實,遣詞精準慎重,走筆從容自如。把疫情之下人們的情感心態和逆行者的精神風貌加以呈現,非常具有現場感和震撼力。而這種濃縮與呈現,在很多常態生活下根本看不見,這種對文字和時局的高超駕馭能力,令人稱道。
滿江紅?還我祥和
作者:高揚
高原染疾,
遙望去,
魂飛故里。
黨領導,
抗疫決策,
有條不紊。
各族各界齊上陣,
街道村委步步跟。
逆行者
奔千家萬戶,
暖民心。
新冠毒,
哪里遁?
查源頭,
休肆虐!
一盤棋
層層聽從指揮。
一方有難八方援,
眾志成城堅可摧。
喜展望,
還西藏祥和,
再騰飛。
作者簡介:史映紅: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