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英雄兒女傳》講好“黃河故事”,凝聚精神力量
作者:曹矞
在當代文學史上,反映抗戰的經典作品不少,如:《呂梁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等。近幾年,反映川軍抗戰的作品也層出不窮,然而反映陜軍抗戰的文學作品卻一直沒有出現。十幾年前,執掌陜西文學帥旗的陳忠實先生多次呼吁陜西作家應該沉下心來為陜軍抗戰在文學史上濃墨重彩地書寫一筆。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陜西省澄城中學郭軍平先生的長篇小說《黃河英雄兒女傳》,正是一部應運而生、講好“黃河故事”,凝聚精神力量的時代精品。
這部作品共25萬字,洋洋灑灑,引人入勝。小說反映了秦晉豫黃河英雄兒女尤其是陜西冷娃奮勇抗日,團結御侮,保家衛國,與日本鬼子、土匪、國民黨反動勢力、漢奸等斗智斗勇,歷經重重苦難、百般曲折終于取得勝利的故事。小說主題集中鮮明,人物形象豐滿,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愫。
眾所周知,小說的“三要素”是環境、情節和人物。小說的中心任務是塑造個性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通過曲折離奇、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和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來形象化地揭示出一個深刻的主題思想。作者深諳其理,構思精巧,布局完整,情節緊湊,采取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多點輻射式的藝術手法。前后照應,過渡自然,不僅成功塑造了郭飛、葉劍、韓誠、韓曉梅、玉茹、“賽貴妃”等正面人物形象,也很好地塑造了穿山甲、薛半仙、秦一鳴、伊藤、黃仁和、曾萬頭等反面人物形象,為我國當代長篇小說的藝術畫廊增添了新的藝術形象。
小說一開始就濃墨重彩地描寫狙擊手郭飛的藝術形象,一下子將讀者帶到那戰火紛飛、殘酷血腥的戰爭年代,激發了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面對一路燒殺搶掠、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郭飛膽大心細,機智過人,臨危不亂,身手矯健,只身一人,潛入山坡密林里,憑著多年的戰斗經驗和熟悉的地形條件,與十五、六個鬼子周旋,最終將一個個鬼子送上了西天……郭飛貫穿于整部小說的始末,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給讀者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
此外,小說還成功地塑造了郭飛、葉劍、韓誠、韓曉梅、玉茹、“賽貴妃”等人物形象。其中葉劍是共產黨領導的陜南游擊隊政委,曾參加過南昌起義,是一位意志堅定、革命斗爭經驗豐富的指揮員。夜襲風陵渡、蒲趙大捷等著名戰役都是在他一手精心策劃指揮下取得勝利的。小說通過共產黨人葉政委在黃河岸邊、中條山下發動群眾、組織民間抗日武裝積極參加抗日的事跡,藝術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群眾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小說環境描寫頗見功夫。自然環境描寫擅長于將自然山水風光與當地名勝古跡、古典詩詞、歷史故事等融合起來,頗見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愈顯歷史文化積淀的悠久與厚重。社會環境描寫,既有對日寇侵華局勢的描寫,又有對陜軍奮勇抗戰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發動的民間抗日武裝力量的描寫,生動細膩,畫面感人。
當代著名作家、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贊譽:“表現陜西冷娃抗戰,寫得生動活潑,填補了陜軍抗戰的歷史空白,是很有價值的,值得一讀。”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題寫了書名;著名軍旅作家王宗仁為該書題詞,贊道:“黃河咆哮中條騰躍,中華壯士勇出奇兵”;著名作家劉成章為該書作序,在序中贊道:這部小說所集中寫到的陜軍冷娃熱血抗戰的精神,可歌可泣,填補了陜軍抗戰的歷史空白。這是非常可貴的,它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首先就表現于此。
這部小說的出版,如一場及時雨,既響應了國家講好“黃河故事”、凝聚精神力量的號召,也告慰了陳忠實先生的遺憾,可嘆可贊。
作者簡介:曹矞,原名曹可智,陜西山陽縣人。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山陽縣首批優秀拔尖人才。系中華當代文學學會、中國散文家協會、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全國中小學新課標無障礙經典閱讀專家團隊專家。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