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黃河英雄兒女
——讀《黃河英雄兒女傳》
作者:崔玉娟
每次閱讀抗日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情感的波濤騰涌不息。侵略者罄竹難書的罪惡行徑令人怒目切齒,抗日軍民保家衛國的英勇無畏又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崇敬與感動。而捧讀郭軍平老師的《黃河英雄兒女傳》,在交織著滿腔憤怒、痛心與敬仰的情感之中,更多的是無限的感慨與熱愛!
傾聽著這部歌頌黃河英雄兒女的贊歌,沉浸在這部描寫陜西冷娃抗戰的字里行間,耳畔是咆哮的黃河,是英雄的吶喊,眼前掠過的是一幅幅與國土共存亡、奮起抗爭的頑強畫面。因為無數英勇的黃河兒女,心中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母親河的滋養給予了他們深沉博大的胸懷、不屈勇敢的精神。透過這一幅幅畫面,我看到了赤誠而高尚的愛!
這是黃河兒女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中條山下,秦晉豫英雄赤膽忠心,以錚錚鐵骨守衛著黃河大地,他們出生入死,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用生命捍衛著祖國的尊嚴。這也是一幅英雄的群像,他們生為人杰,捐軀為國。因為他們深深懂得,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是每一位華夏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驅賊寇,守家園,才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這是黃河兒女對中華文明的熱愛:奔流不息的黃河,承載著浩瀚博大、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塑造了黃河兒女質樸、淳厚、無畏的偉大精神。美麗的蒲州風光旖旎神奇,在主人公郭飛心中,這曾是一片富庶的沃土,人杰地靈。古城,樓闕,歷史文化的遺跡,無時無刻不激蕩起他內心深處的熱愛,而面對眼前國破家亡,山河破碎,他怎能無動于衷!耳畔那慷慨激昂的蒲州梆子,高亢激越,悠久的樂音,傳唱出黃河兒女心中多少奔放熱烈、無所畏懼的豪情壯志!一處處文明的印跡,一聲聲悲憤的疾呼,喚醒的是華夏子孫未泯的良知和義無反顧的誠摯與奔赴!
這是黃河兒女對真情的熱愛:真情,是春日里的微風,更是嚴冬里的暖陽。它讓迷惘的人找尋到方向,讓暗夜的人覓到光明。韓誠兄妹的親情是永恒的。這種血濃于水的情感讓他們在流離失所中相互取暖,相互鼓勵,相互進步;郭飛和曉梅的愛情是高尚的。保家衛國的共同革命理想,讓他們成為最親密的伴侶,也成為戰場上彼此信任能以生命相托付的盟友。他們用純潔和眷戀,英勇與無畏,澆灌了一朵明媚的愛情之花;英雄兒女建立在家國之上的友情是崇高的:孤膽英雄郭飛與韓誠在國難當頭之際因“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和使命感而惺惺相惜,一見如故。有勇有謀的游擊隊葉政委與開明進步的國民黨孫司令同仇敵愾,勠力同心,共同譜寫了一部正義愛國、抵抗侵略的壯烈的詩篇……這些崇高的情感,是鐫刻于心的執念,是義無反顧的響應,是一絲不茍的默契與配合,是足以燎原的星火!
一邊品讀飽蘸著熾熱情感的文字,一邊與郭老師筆下的英雄兒女相識,相知到崇敬。郭老師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默默耕耘,他跟他心中的英雄一樣,對母親河以及母親河滋養過的土地,懷著同樣的熱愛之情,用虔誠與敬畏的筆觸去描寫他們的形象,刻畫他們崇高的靈魂,讓他們走進我們的視線,再走進我們的心靈。他們的一言一行極具個性化,精妙逼真的對話,是人物思想的具化。情節的敘述或樸實清新,或含蓄精美,或深沉厚重,或情濃意滿,創造出一種文采飛揚、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另外,郭老師還善于側面描寫、間接烘托,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英雄人物的敬仰。鬼子漢奸對郭飛和游擊隊的聞風喪膽,伊藤雄文情不自禁地贊嘆“中國戲曲妙不可言”,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癡迷,侵略者對蒲州乃至神州大地的垂涎,都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武力侵略和文化侵略的強盜行徑與罪惡本質!
在郭老師典雅而蘊藉的筆墨里,在跌宕有致的敘述中,每一位英雄,每一個侵略者,甚至每一個反動派、土匪、漢奸都紛紛真切登場,如在眼前,并且,人物形象的境界差異,產生了行為的強烈不同,從而,產生了人物的強烈對比,深入人心。
歲月無言,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精神不朽,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黃河英雄兒女傳》所發散傳遞出的熱愛,是一束束火焰,能點燃每一位讀者的愛國情懷,溫暖團結奮進、追求和平的中華兒女的赤心。熱愛,更是明媚的希望,灑滿這片神奇的土地,讓新時代的黃河兒女踏著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染紅的足跡,繼續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作者簡介:崔玉娟,山東德州武城人。中學高級教師,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華夏精短文學學會會員、簽約作家,武城作家協會會員。在教育核心雜志、文學報刊及公眾號發表文章多篇。一個行走在文字光陰里的普通人,一個用文字書寫美好的教書者,一個靠文字化妝的素顏女子。愿與您分享文字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