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小說是現實的邊界

 1


小說是現實的邊界

讀長篇小說《阿吾的理想國》

 

作者:沈根明

 

  什么是真相?


  作家亦夫2020年的新著長篇小說《阿吾的理想國》[1],講述了煙虛鎮上發生的一系列荒誕離奇的故事。一場紫色的大霧,彌漫著煙虛鎮。大霧散發著一種“類似水果腐爛的氣味,讓人有一種如同酒后般淡淡的眩暈質感”。大霧彌漫,大地轟鳴,“仿佛空氣都跟著顫動。”人們閉門絕戶,堵門封窗,即使萬不得已要出門,也必披盔戴甲,甚至裹上笨重的防護服,步履蹣跚,滑稽可笑。傳說中古鐘樓“鐘鳴日落”的奇觀重現;頭人會的頭領殷伯,在路過草叢時發現一具死因和身份都無法確認的男尸,雖然尸體高度腐爛,卻不見附近有一只蒼蠅;老鼠幾近絕跡,貓餓成了瘦猴;不只是蒼蠅,其他昆蟲也十分罕見;半根蘿卜一鍋菜,茄子大得像西瓜;阿吾原本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子,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高燒,一夜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2]

  阿吾站在荒灘上一座破舊孔窯前,面對圍擁著他看熱鬧的人群,苦苦思尋:究竟自己是一個從外鄉的孤兒流浪到了煙虛鎮,還是一直和寡母一起生活在面前這座破舊的孔窯里?自己的名字究竟是叫胡正坤還是阿吾?究竟是自己的腦子壞掉了,還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

  煙虛鎮是阿吾記憶中的理想國,如今卻變得面目全非,匪夷所思;也許是作家亦夫為他虛構了一個并不存在的烏托邦?理想國也罷,烏托邦也罷,阿吾決意要找到真相。

  什么是真相?尼采在《論真理與謬誤的超道德性》一文里寫道:[3]

  “真相(筆者加)是一支由暗喻、借喻和擬人的修辭組成的隊伍:簡言之,是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用詩意和修辭手段強化后的綜合體。是經過蛻變(metamorphosis)、增色和長久使用之后變成的,一個民族特有的、權威式的、有約束力的東西;是那些被遺忘了的、虛妄的虛妄;是無法左右我們感官的東西;是用舊了的比喻。”

  在尼采看來,真相即比喻。那么什么是比喻?亞里士多德把比喻定義為:“給事物起一個屬于別的事物的名字”。[4]也可以用數學公式表達為:X=Y。比喻分明喻、暗喻或隱喻、借喻、反喻和博喻。這些是修辭學研究的范疇。限于篇幅,筆者不做贅述。

  在小說《阿吾的理想國》里,令人提眉的比喻比比皆是:

  老女人(阿吾的母親),“像一個模糊的影子一樣,在遠處忙碌著各種各樣的瑣碎事情”;[5]

  “四周忽然響起了一陣沉悶的轟隆聲……空氣仿佛都跟著顫動起來”;[6]

  “殷伯的背影在紫霧中漸漸隱去,像是駕了祥云一樣消失在遠方”;[7]

  “黃狗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臥在名叫‘千須洞的主洞旁,不動也不做聲,像一個萬念皆空的出家者”;[8]

  古鐘“像一個吃了敗仗的巨人”;[9]

  “夕陽像耗盡了油的燈光一樣越來越微弱”;[10]

  鎮上黃昏時分,各家各戶零散的燈光,“如同巨大墳場中的幾點鬼火”;[11]

  姜執賢對章疑所抱的期望, “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肥皂泡忽然間炸裂開來”;[12]

  “兩個完全不同性格注定尿不到一個壺里”;[13]

  “老女人像太陽下的一堆雪一樣,正在慢慢地化去”;[14]

  老頭“親切得像個拾柴撿糞的鄉下老人”。[15]

  亞里士多德認為,擅于比喻,是天才的象征,因為它顯示了在差異中發現相似性的洞見力。[16]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根據他本人的經驗以及對其他數學家的調研,發現偉大的創造性突破,是長期、艱苦、勤奮的努力之后,不期而遇的突然爆發。他寫道:

  “在大腦完全放松的狀態下,思維的原子是靜止不動的;這么說吧,它們仿佛是被掛在了墻上。經過一段時間明顯且無意識的休息,有些原子從墻上掉下,開始轉動起來。它們穿越空間,全方位閃光就像一群蠓蟲它們之間的互動會產生新的組合。(大腦)在此前有意識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很明顯是調動了某些原子,把它們從墻上弄下來,讓它們開始轉動。經過我們有意識的搖動,這些原子不再回到先前的安靜狀態。它們開始自由地舞蹈。”[17]

  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拉丁原文是:cogito ergo sum。這里cogito(思考) 的本意,是“震動、搖動、一起動”的意思。[18]亦夫大學伊始,即筆耕不輟,有十幾部長篇小說問世,堪稱“搖動”的高手。

  長篇小說《無花果落地的聲響》[19]講述了一位旅居東瀛的中文作家與東京女子哀戀的故事。兩種異域文化碰撞;一對原本不可能發生相遇的男女,相識、相知、并走向哀戀。兩種文化、兩個生命個體,何嘗不是那“掛在墻上的原子”,被作家亦夫“搖動”之之后,開始震動,穿越空間,光亮閃爍,最后變成自帶生命的文學作品。[20]小說題目本身,也是一個巧妙的比喻。無花果并非食來甜美長在無花果樹上的果子,而是暗指一種不能有預期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情感。明明不可預期,卻偏偏發生了。世間的意外與離奇,在亦夫的小說里,似乎是永恒復現的主題。荒誕與虛無,隨處存在。見所不能見,及所不能及,是亦夫的本事。

  小說《生旦凈丑的愛情物語》[21]的主人公鐘占壽,一輩子都在舞臺上演繹他人的愛情與悲歡,自己卻在遲暮歲月害起了單相思。殘酷的現實告訴他:那位“優雅、高貴”而“柔情似水”的對象,其實是個毒癮纏身的婊子和詐騙犯。故事發生地“旋臺河”也是作家子虛烏有的獨創。然而,故事里的人物(爺爺,兒子和孫子三代)和他們的經歷(愛情幻想與生活現實)卻令作為讀者的我們,不能不相信,類似荒誕的事情,也完全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閱讀《生旦凈丑的愛情物語》的樂趣,在于它讓讀者穿越現實,進入一個貌似子虛烏有的嶄新的可能。

 

  辯論是一場比喻之戰


  在《阿吾的理想國》開篇,殷伯對著正在人群中發懵的阿吾說:“年輕人,你瘋了”。阿吾對此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不僅不認為自己瘋了,而且還“對自己的腦力做了全方位的自測”,證明自己依舊保持著“非凡的清晰和理智”。但是令阿吾更感困惑的是,相依為命的老母親,也說他是“因為前幾天突然好端端地發了一場高燒”,把“腦子燒壞了”。究竟誰對誰錯,阿吾莫辨一是。

  煙虛鎮的居民對最近發生的諸多怪事也莫衷一是,各執一端。有關“鐘鳴日落”的虛實,有些人將信將疑,更多的人則認為是阿吾的朋友章無為憑空捏造的謊言。[22]這場彌漫數月之久的紫霧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會帶來什么后果?煙虛鎮住民陷入了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持久論戰。科學和理性派認為,是太陽光在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折射;神秘派則堅信它是神諭。[23]煙虛鎮居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認知糾結(或曰認知僵局),其實是人類的本能之一。在我們的大腦里,有一個專門負責理解比喻的機制,隨時處于運行狀態。心理學實驗Stroop[24]的結果顯示,相比于理解字面意義,人們更難理解比喻的意義。比如:“有些工作是監獄”和“有些鳥是羅冰鳥”,對心理實驗的參加者來說,難度差不多。參與者能夠很快理解“所有外科醫生都是屠戶”這句話是不正確的。但要理解“有些外科醫生是屠戶”,卻需要更多的時間,因為后者在比喻意義上是正確的。而且,如果碰巧有些外科醫生正好也賣肉的話,那么這句話在文字意義上也可能是正確的。只要比喻在,我們大腦里的相關機制就會立即行動起來,各種自由組合,樂此不疲。事實真偽與否,反倒不那么要緊。莎士比亞將羅密歐比作太陽。我們知道羅密歐是人,不是太陽。但是我們還是會認同羅密歐是太陽的比喻。理性的辯論,是一場比喻的戰爭。攻守各方,用比喻攻防,爭取勝利。[25]比喻是思維的內核,是探索、解構和重建世界的基礎。

  紫色是浪漫的,霧讓人視覺模糊,不辨前途。被紫霧包圍的煙虛鎮,是封閉的,卻又自給自足。一切都在變換,一切似乎又都在原有秩序下繼續。對一連串離奇古怪的神秘現象的來龍去脈,阿吾相信,一旦大霧散去,時間自會給出答案。亦夫筆下的煙虛鎮,需要讀者去探索、解構和重塑。

 

  亦夫的詩情畫意


  宋代周密有詞曰:“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26]和詩詞一樣,小說的意趣,也在文辭之外。亦夫小說的場景大多在遠離大都市的鄉鎮。故事里的人物,原本過著稀疏平常的日子,卻突然會做出匪夷所思的荒唐之舉。這樣的故事發展線索,也許更符合讀者的期待。我們寧可相信荒唐離奇,也不愿跟從平庸冗長的現實。小說里的人物苦苦追求的所謂高尚理想,也許不過是一場虛妄的虛妄;他們刻意規避的日常,也許才是現實的本來。小說家亦夫,在這個意義上,更像一位詩人。詩人,見者。

  法國詩人蘭波曾經說過:“詩人,通過長期、自由、系統性地顛覆感官,構建出一種包羅萬象的語言:其中有香水、聲相、色彩以及一個又一個互相糾纏的觀點。詩人是自成的預言家。”[27]

  《阿吾的理想國》正是這種感官顛覆的范例。請看這句:

  “書寫讓阿吾如同母親整理舊物一樣,記憶深處落滿灰塵的往事都被翻找了出來,散發著濃烈的舊時光的霉味。”[28]

  這里,“書寫”讓“記憶散發著濃烈的舊時光的霉味”,書寫變成了生命體。“記憶”“散發著霉味”。這樣濃烈的視覺味覺混同的多重比喻,非高手不能玩。

再看這句:

  “阿吾有時看著她(老母親)在坪壩上行走時輕飄飄的樣子,恍惚間覺得這個老女人像太陽下的一堆雪,正在慢慢地化去。”[29]

  太陽底下的雪,是閃亮的,視覺刺激是白的。白色給人干凈和純潔的感受;雪中的空氣,給人以清新的嗅覺。在兒子阿吾的眼里,老母親像太陽底下的雪一樣正在化去。在作家筆下,或細心的讀者眼中,老母親的老去,正如雪在太陽底下融化那般自然。太陽每天升起,每天落下。

  老學究章疑管老婆叫“半斤”。用重量來比喻女人,立顯女人能吃、壯實。“半斤八兩”,暗指老夫老妻不舍不離。用度量單位的成語,用通感來傳達感情,新鮮而獨特。

  詩人華茲華斯說,兒童是人類的父親。[30]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從一歲到兩歲開始,就開始通過假戲真做的方式來顛覆感官,以構建他們所理解的世界。比如: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杰發現,他的幼女將樹枝比喻成“一根會加油的機器”。[31]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假戲真做的游戲是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兒童的假戲真做,和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詩人通過比喻系統,將通常意義上的事物進行解構:抽象的和具體的,物理的和心理的,相似的和不同的,一切都通過不同尋常的解構方式,重新被建構出來。詩人見人所不能見,及人所不能及。通過詩人的重建,事物不再是原來的事物。在詩人那里,一切皆可見,一切能見。在蘭波看來,一切必須被見。被見者,即他者。維特根斯坦說,一切必須的可能,必然可能。[32]

  比喻是理解迷宮一樣的現實的必要途徑。理解比喻的過程(比如讀亦夫的小說),仿佛是漫步一座深暗的森林。林中路徑曲折,彎道復雜,聯系密切。你意外地拐進了一截低矮的灌木從,卻又突然踏進一個兔子窩。路標像風向標一樣搖擺不定。只見深林,不見樹木。突然間,你走進了開闊地。比喻即是彎道,又是目的地。[33]

 

  比喻是用故事呈現的寓言


  哲學家狄德羅的朋友贈了他一件漂亮的暗紅色睡袍,結果卻使得他債務纏身。因為狄德羅換了睡袍之后,感到家里其他的東西都頓然失色。于是,他將舊搖椅換成了摩洛哥真皮沙發;寫字臺換成了更昂貴的臺子;墻上的復制畫也換成了奢侈的真跡。等錢花到入不敷出的時候,狄德羅這才意識到,朋友送的亮麗的睡袍,其實是一只“被投了毒的高腳杯”。為此,他還寫了一篇題為《丟棄舊睡袍之后的悔恨》的寓言式論文。狄德羅感嘆道: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改善,比如買部新車,找個新情人,可能會讓我們更加欲求不滿,入不敷出,陷入危機。[34]

  寓言將虛構的故事和生活的真實并列在一起,賦予其教育的意義,讓我們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寓言《農夫和蛇》,告誡我們忘恩負義的可惡與可怕;《太陽與風》的故事則提醒我們,最好的教育不是依靠強力,而是要讓受教者被感化。

  惠子做了梁國的宰相。有人對梁王說:大王你如果不準惠子打比方來闡述他的觀點,那么他就不知道說什么了。

  第二天,梁王對惠子說:

  如果你有什么要說的,就請直說,不要打比方,可以嗎?

  惠子說:假如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彈,大王對他說“彈像彈”,那個人他會明白大王的意思嗎?

  梁王答:那不會。

  惠子說:如果你對他說,‘彈像弓,但是是用竹子做的弦’,他會明白嗎?

  梁王說:那他會明白。

  惠子說:要解釋不明白的東西,通過把它和人們已經明白的東西進行比較,讓人明白,這是必要的。[35]

  梁王說:你說得對。

  惠子雖是比喻高手,卻被莊子用寓言教育過一番。莊子前往看望惠子。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搜尋莊子,用了整整三天三夜。

  莊子再次見到惠子的時候對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宛雛,你知道嗎?宛雛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這時一只鷂鷹尋覓到一只腐爛了的老鼠,宛雛剛巧從空中飛過,鷂鷹抬頭看著宛雛,發出一聲怒氣:‘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唬我嗎?”[36]

  寓言是濃縮的比喻。故事是生活的排演。我們讀故事的時候,大腦里構思著故事中發生的一切。從人物所處的位置,到人物和環境的關系,以及人物的情感訴求和行動目標,盡在大腦的構想之中。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或者觀察到某些事件時大腦活躍的相關區域,在閱讀故事的時候,也同樣活躍起來。在理解比喻的時候,大腦對比喻所刻畫的人或事加以模擬,通過想象和排演,從而理解比喻。[37]

  煙虛鎮被紫霧籠罩,人們閉門鎖戶,出門必披盔戴甲,帶上防毒面具。蒼蠅消失。千年鐘樓重現。鐘樓上突如其來的鐘聲,“如同一張掛在墻上多年的陳舊狗皮,忽然間發出了清晰可聞的吠聲”。矗立在夕陽余暉中的古鐘樓, “像一個吃了敗仗的巨人”, 殘破而孤獨。“夕陽像耗盡了油的燈光一樣越來越微弱。”本當萬家燈火,“卻只能看到零星分散的燈光時隱時現,如同巨大的墳場中的幾點鬼火”。大地“心跳般”“地鳴”。[38]在讀到這些充滿比喻的文字時,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們和阿吾,和他的鄉黨,和作者一起,經歷著煙虛鎮正在發生的一切。

  煙虛鎮的故事,和至今仍在肆虐全球的大瘟疫何其相似。各種傳聞(“假消息)不斷,真偽難辨。阿吾發瘋前所處的世界,也是他熟知的世界,雖然科技發達,生活便利,但“人心不古,貪婪成性,欲望橫流,只有靠法律和各種各樣的社會約束,才能勉強維持社會的正常秩序”。大地怒了。紫霧彌漫。怪相層出,不一而足。我們所處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

 

  閱讀小說是愉悅的


  意大利哲學家維柯[39]認為,比喻不僅在語言進化的過程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在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中,也同樣不可或缺。早期人類用手勢或者實物來指稱所要表達的東西,也可以稱之為早期的語言。人類使用的第二種語言,是英雄式的象征符號,比如:明喻、對比和視覺形象等。這個時期是英雄的統治。人類學家研究發現,今天有些部落仍舊大量使用英雄式的象征符合,規制它們的生活。第三種語言是人性化或者文明的語言,使用約定俗成的詞匯。早期的語言,大量采用身體部分或感官進行表達。比如:河口、瓶頸。人類逐漸將實物轉化成要表達的抽象概念或精神。

  維柯認為,比喻不僅在哲學上有重大意義,而且還能人帶來極大的愉悅感。比喻的愉悅,在于比喻源體(source)和比喻對象(target) 之間暗含的聯系紐帶。維柯稱這個紐帶為“捆綁”(ligamen, 源自拉丁文ligare)。

  作家創作的美,需要讀者去發掘,要通過“捆綁”這個理性的紐帶,才能呈現出來。機智的讀者發現了“紐帶”之后,故事會變得更加愉悅。因為故事給讀者搭建了一座通往新的可能性的橋梁。

  讀者和作者是比喻的共謀。高明的作家,喚起讀者共鳴的重要手段,用詩人T.S.艾略特的話說,是找到一組相關目標、一個場景和一些列的事件,使它們成為喚起情感的條件因素;而這些外部條件,一旦出現,就必須立即喚起讀者的相應情感。[40]讀者努力尋找比喻源體和比喻目標之間的神秘聯系,讓比喻變得有意義。作者創作比喻,讀者解讀意義。

  作家的生活經驗是創作的富礦。作家要調動讀者豐富的情感體驗,就必須提供真材實料。正如詩人門羅說的那樣,想要營造出想象的花園,花園里得擺上真的蟾蜍。[41]小時候生長在陜西腹地的亦夫,通過悉心觀察和長期積累,為其創作儲備了豐富的真材實料。他的小說仿佛是西北風土人情世故的百科全書。場景、人物、事件,都具備鮮明獨特的西北特色。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他的花園里擺上蟾蜍、蟋蟀、黃狗、花鳥魚蟲、土戲、斗雞、耍猴、皮影、摸牌、以及五花八門的民俗。真材實料,信手拈來,如數家珍。[42]

  比喻給人帶來的愉悅,在于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比喻里的“紐帶”,理解其中蘊含的貌似無用的智慧。這種智慧經久不衰,光亮閃爍。比如:“經驗是大自然贈予禿子的一把梳子”[43],要求我們把“經驗”和“有一把梳子的禿子”聯系起來。禿子要梳子何用?打這個比方的人,在“大自然”和“禿子的梳子”之間建起了某種聯系,讓我們去尋找。亦夫筆下飽經滄桑的老女人(阿吾的母親),成了“太陽底下正要化掉的雪”。作為讀者,我們需要和作者一樣,找到“老女人”和“正在太陽底下融化的雪”之間的聯系。且不論這個尋找聯系的過程有多復雜。我們不難理解的是,對天底下的母親,最自然的事情,莫過于做母親這件事本身。歲月的風霜,會讓年輕美麗的女子,變成老女人,直到她最終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這個自然無情的過程,就像太陽底下的雪,會化掉一樣,那么自然。讀到如此獨特有趣的比喻,作為讀者的我們,大腦立即活躍起來。這樣的心理運動,可以改善我們的情緒,鍛煉我們的智慧。心理學家觀察到,聽笑話時活躍的大腦區域,和吃飯和做愛時的大腦活躍區域相同。難怪有人說,我們思維,吃飯和做愛,用的是同一個器官。

  尋找比喻本體和比喻目標之間那個讓我們感受到愉悅的神秘聯系,是人類大腦的一個重要功能。臨床心理學家康士坦丁..伊克諾莫(Constantin von Economo)發現,負責處理這類信息的腦細胞,位于人腦的島葉(fronto insula cortext, FI)和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而前扣帶皮層只有人類、大猩猩、某些白鯨和大象的大腦里可見。在處理比喻或者笑話這樣的刺激時,島葉和前扣帶皮層開始活躍起來,而前扣帶皮層與發現錯誤或者含糊不清的信息有關(即:處理認知不協調)。自閉癥患者島葉細胞和前扣帶皮層細胞比平常人的少。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自閉癥患者理解比喻有障礙。[44]

  心理學家要求兩組實驗對象,讀卡夫卡的《鄉村醫生》。故事相同,但結果不同。第一個版本故事按照傳統的方式發展,第二個版本的故事不遵循常規線索發展,中間有很多不合邏輯的事件發生,插圖也與故事不相干。結果發現,讀第二個版本的人對卡夫卡的原作理解更為準確。不遵循平常邏輯的故事就像笑話一樣,含了包袱,刺激大腦去尋找答案。故事越是離奇,我們越是努力要找到答案。[45]

  煙虛鎮的紫霧究竟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蒼蠅和昆蟲都不見了?干涸的河灘上早已破敗不堪的古鐘樓為什么會突然敲鐘?我們迫切地想知道這究竟是發生了什么?又如何結束?

  比喻好比是作家給讀者準備的霧化玻璃。[46]讀者通過鏡片來觀看作家展現出來的東西。鏡片過濾了某些內容,讓另外一些內容清楚地呈現出來。比如:在“人是狼”這個比喻里,源體是“狼”,比喻目標是“人”。讀者需要在我們已知的關于人的信息和關于狼的信息中建立聯系,讓兩者發生聯系。關于狼的信息,諸如:狡猾、捕獵、饑餓、兇險等特點被過濾出來,需要被讀者發現;而另外一些特點,諸如:四條腿、有毛、生活在叢林里等特點則被淡化掉。西塞羅將這個智力活動過程稱之為“比喻最主要的愉悅原則:

  “如果是一個好比喻,那么它會給人帶來極大的愉悅。我認為個中原因,或者是因為從顯而易見的東西,跳到很是牽強的東西,是聰明的表現;或者是因為(比喻的)讀者的思維被引導到別的事情上去了,但也不至于偏離太遠,這是一種十分愉悅的感受。”[47]

 

  小說是現實的邊界


  “鷹是鳥中之獅”這個比喻里含有貌似互不相干其實驚人相似的特征:鷹是猛禽,有羽毛、在天空中飛翔、體大;獅子是猛獸,棲居在非洲、體大強壯。讀者通過在鷹和獅子兩者之間建起共同的聯系,從而理解這個比喻。與其說是比喻讓讀者去發掘兩者原有的某種聯系,不如說是這個比喻創造了兩者的相似性。比喻能走多遠,現實就能走多遠。人腦對于人或事物之間的不協調,會非常積極地消除它,努力尋找相似或相同,建立聯系。 理解比喻的能力,需要背景知識的儲備。換句話說,需要經驗。經驗越豐富,理解比喻的能力也越強。 德國詩人海涅慨嘆道:“經驗是一所好學校,可惜學費很昂貴。”[48]

  科學發展的歷史,也是比喻的歷史。法國科學家傅里葉把氣候變化稱之為“溫室效益”。這已成了當今新聞頭條常見的詞語。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將量子原理比喻成樂器上震動的弦。愛因斯坦則將這類創造性思維稱為“組合游戲”[49]

  “詞匯與語言,它們在寫作或者言說的時候,貌似在我的思維機制中起什么作用。這些物理特征,作為思維的元素,是一些確定的符號和或多或少清晰的圖像,它們可以“自愿”復制和組合這樣的組合游戲看上去思維產生的重要特征。

  比喻的奇妙組合,將已知的關系和新發現的關系巧妙地聯系起來,讓前者揭示后者,從而產生新的認知。科學發現的步驟,往往是先有理論假說,然后去加以證明。理論假說的第一步,便是將現有的理論聯系起來,找到其中的合理性。一種理論不成立,再找別的理論。如果新的推論是正確的,但卻沒法解釋清楚,科學家就需要進行類比或比喻。薛定諤用同時存在的“非死非生的貓”解釋量子坍塌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作家亦夫沒有交代阿吾的理想國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小說的主人公阿吾認為,有那么一個理想國,只不過不是現在的樣子。紫霧彌漫的煙虛鎮發生了太多不可思議的怪事。那里現在不適合人畜生存。阿吾的理想國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呢?小說讀完了,讀者還會繼續思考。小說里的故事,也許是荒誕的。但這種荒誕是基于當下人們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用文字構建起來的可能,比現實更生動。小說家也許不能證明什么,卻可以直擊人性的軟肋。通過閱讀小說,我們可以構建一個比現實更加生動的世界。亦夫數十年筆耕不輟,創作了十幾部挑戰智力和想象的佳作,給讀者奉獻了一場場精神盛宴。

  小說是現實的邊界。現實,用詩人華萊士的話說,是我們借助比喻,得以逃離的陳詞濫調。[50]


  注釋

 

  [1]《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

  [2]同上第1-3

  [3]  “What therefore is truth?” Nietzsche, Friedrich. “On Truth and Falsity in The Ultra-moral Sense.” The Complete Works of Friedrich Nietzsche. Levy Oscar,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11, pp. 183-184

  [4] 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14

  [5]《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1

  [6]同上

  [7]同上

  [8]同上

  [9]《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2

  [10]同上

  [11]同上

  [12]《阿吾的理想國》亦夫第28

  [13]同上

  [14]《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33

  [15]《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34

  [16] 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p.14

  [17]同上,第16

  [18]同上

  [19]《無花果落地的聲響》亦夫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8月第一版

  [20]關于思維觀念自帶生命的論述,參見:《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著2018 年中信出版社;Jack Balkin, Cultural Software,A Theory of Ideolog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1]《生旦凈丑的愛情物語》亦夫著金城出版社20178月第一版

  [22]《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2

  [23]《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3

  [24] 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87

  [25]Jack Balkin, Cultural Software, A Theory of Ideolog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p.247-248 

  [26]《清平樂·橫玉亭秋倚》(宋)周密

  [27]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6

  [28]《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33

  [29]同上

  [30]見:William Wordsworth, My Heart Leaps Up (1802)

  [31] 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42

  [32]關于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參見:Michael Morris,Wittgenstein and the Tractatus. Routledge(2008)

  [33]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14

  [34]同上,第132

  [35]劉向《說苑.善說》

  [36]《莊子.秋水》

  [37]同上,第133

  [38]《阿吾的理想國》亦夫著第2-3

  [39]見:“When pagan peoples had just embraced civilization…” Vico, Giambattisa. New Science. London: Penguin Classics(2001) p.22

  [40] The objective correlative, Eliot, T. S.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2, p. 145

  [41]“Poetry.” Marianne Moore’s poem is available at   http:www.poemhunter.com/poem/poetry/.

  [42]見亦夫的小說:《阿吾的理想國》、《土街》、《生旦凈末》、《役媾》、《生旦凈丑的愛情物語》等。

  [43] 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102

  [44]同上p.104

  [45]同上,第105

  [46]同上

  [47] “Metaphorical terms give people much more pleasure…” Cicero. De Oratore. Vol 2, pp.125-127

  [48]James Geary, I Is an Other, The Secret Life of Metaphor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 2011, p.

  [49] Hadamard, Jacques. The Mathematician’s Mi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42

  [50]Wallace Stevens, The Necessary Angel: Essays on Reality and the   Imagination.Vintage. 1965


注:本文由路漫推薦發布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大荫蒂女人毛茸茸图片| 波多野结衣教师在线观看|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露脸大学生视频|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激情偷乱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不卡|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扒开老师挠尿口到崩溃刑罚|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xxxxx亚洲|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激情按摩肉体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看| 好男人好资源影视在线4|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视频aavvmm国产野外|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香蕉| 国产一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爱搞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