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辍方议_了一段塵封的紅色歷史
張宏圖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報告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當下對《渤?;辍返脑u論已經不少,而且《文藝報》還發了評論專版,我再寫評論似乎有點多余,但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現就談一點我的閱讀體會吧。
許晨是一位能夠發現問題并鄭重、嚴肅地提出問題的報告文學作家。發現并提出重大問題是優秀報告文學作家必備的素質之一。在許晨獲魯獎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第四極》中,他就提出:生命真的只是來源于“光和作用”嗎?在漆黑的數千米大洋深處,照樣有海洋生物存在,陽光透射不到的地方,生命為何會存在?此次,在《渤海魂》中他們又提出:在齊魯大地乃至全國,在人們的紅色記憶中,有膠東老解放區、有沂蒙革命老區、有冀魯豫革命根據地,為何獨少見或不見渤海革命根據地?以楊靖遠烈士命名的“靖遠縣”;以馬振華烈士命名的“振華縣”;以吳匡五烈士命名的“匡五縣”;以楊忠烈士命名的“楊忠縣”;以黃驊烈士命名的“黃驊縣”“黃驊市”;以馬耀南烈士命名的“耀南縣”等??谷樟沂康膶嵖兙蜌v史地擺在那兒,這在全國也是少見的壯烈殉國者,全國有何處能像渤海地區有如此之多以革命先烈命名的縣?足見渤海根據地當年的英勇與壯烈,而后人為何很少提及?是無意的疏忽還是政治的詭異?
再從戰斗實績看:“五堡戰斗,敵人死傷200多人,活捉日軍參謀和顧問3人,劉佩忱倉皇撤回滄州,抗日救國軍首站告捷……”[①]
燈明寺一戰“總計消滅200多日軍和200多偽軍,繳獲步槍400多支,機槍4挺和大批糧食、服裝。”[②]
“大宗家突圍戰,是八路軍自平型關大戰以后,第二次對陣日軍板垣師團,也是整個冀魯邊抗戰時期打得最慘烈的一次戰役?!瓝魯腊ò蔡锎笞粢韵?00多日軍,打出了邊區抗日部隊的威風。”[③]
劉家井子戰斗“創造了斃傷日軍井口司令以下七八百人的戰績,光是打死的日軍就有400多人,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擴大了我軍的影響?!?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PC-20201011BQRT/Desktop/%E3%80%8A%E6%B8%A4%E6%B5%B7%E9%AD%82%E3%80%8B(1).docx#_edn4" name="_ednref4" title="">[④]
更有利津戰役的巨大勝利,我不再一一引述。許晨和劉樹松告訴我們,1938年5月下旬,中共山東省委改稱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6月,渤海區第四支隊一團東進沂蒙山開辟根據地。還告訴我們“黃河以北的渤海區是山東唯一未被國民黨軍侵襲的地區,成為華東戰場的可靠大后方和戰爭物資供給地?!?a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PC-20201011BQRT/Desktop/%E3%80%8A%E6%B8%A4%E6%B5%B7%E9%AD%82%E3%80%8B(1).docx#_edn5" name="_ednref5" title="">[⑤]這些輝煌戰績為什么不宣傳?就因為是渤海根據地的戰績嗎?要不是許晨、劉樹松告訴了我們這段歷史,歷史的誤導,在一般青年的心目中就會形成八路軍只會打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扒鐵路、端炮樓,哪里會打運動戰、陣地戰?歷史真相不容歪曲,更不容遮蔽。許晨、劉樹松干了件恢復歷史本來面目的大事情。千秋功業,不容埋沒!
許晨是位退伍軍人,有著豐富的部隊生活體驗,所以在《渤?;辍分形覀兛梢钥吹?,凡是戰斗場面都寫得非常成功,場面生動、激烈、熾熱,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身臨其境。成功的場面描寫是報告文學作家必須具有的文學素質之一。因為只有成功的場面描寫才會產生畫面感、現場感、在場感、逼真感、真實感,而場面描寫的生動與否直接關系到作品的優劣,所以這是應給予充分肯定的。但對于戰爭場面的描寫并非人人能為,因為自先秦,文人遠離戰場,他們在《左傳》《戰國策》中都是以烘托為主寫戰爭的準備,戰前的布局,戰爭一旦打響,勝負自見分明。后來“邊塞詩”出現了,文人們到了前線才逐漸有了戰爭場面的描寫?!霸潞谘泔w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敝钡健度龂萘x》《水滸傳》《說岳全傳》我們才真正看到正面戰場的生死搏殺。而當下的文人一般缺少現代戰爭的生活體驗,所以寫好戰爭場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本書作者當過兵,有一定的軍事知識,但畢竟沒有歷史在場,他們憑借資料和別人的講述加之個人的生活積累、軍事常識,能寫到如此地步已屬不易。
例如:對“燈一明,就得死”的燈明寺戰斗描寫;鏖戰大宗家的戰斗場面;小清河伏擊戰的巧妙安排;作為魯中人民打響抗戰第一槍的矮槐樹村戰斗;劉家井子戰斗和馬耀南犧牲的場面;“太河慘案”的詳細發生過程;血戰“東王文”的激烈場面;魏家堡伏擊戰的火攻;最早的“董存瑞式英雄”;利津戰役的戰斗場面描寫;喋血金門的慘烈。都讓人看到硝煙彌漫、生死拼搏、驚心動魄的戰斗場景,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除了戰爭場面,其余的場面描寫也是成功的、感人的;如對出生僅3天,全國最小烈士的描寫;馬振華偶遇妻子、女兒要飯的場面;吳匡五巧扮瓜農,殺敵人哨兵的場景;景曉村、王夢林新婚后第一個春節的記敘;牛頭鎮警衛員王來西智救楊國夫的感人場面;李人鳳、劉孟被風吹跑試卷的天作之合的戀愛故事;胡清河用兩個籃球內膽偷渡海峽的故事等等,也都寫得至情至性生動感人。可以說準確、生動、鮮活感人的場面描寫是該作的成功因素之一。
《渤海魂》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延伸性書寫,全書不僅全面介紹了渤海根據地的歷史,還寫了北上、南下、西征和金門之戰,用現在流行話語說叫后續報道,或者叫鏈接。
延伸性書寫不是畫蛇添足,更不是狗尾續貂,它是一種主題性的延伸和補充。渤海根據地是一片土地,是一片熱土,更是一群人,一個群體。是這群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不怕犧牲、奮勇拼搏、浴血奮戰,才有了這片根據地,這片土地是無法移動的,但創造這片根據地的人會繼續改寫著歷史。這些革命事業的締造者不會停下他們的歷史腳步,他們將走向何方?又會創造出何等輝煌?
北上——渤海根據地先后進行了四次較大規模的參軍運動,約有17.2萬渤海兒女應征入伍,占山東同時期參軍人數的28%以上,1945年10月,楊國夫率領渤海子弟兵一個師攻克并扼守山海關,阻止了國民黨搶先進入東北的圖謀,并順利進入東北戰場。這是歷史的關鍵點,要緊處!
南下——按照中央部署,山東解放區抽調1.5萬名干部隨軍南下,渤海根據地抽調了5000名干部南下,占全國南下干部的九分之一,占山東的三分之一,他們接管了上海郊區十個區,僅接管浙江衢州的就有648人。新政權的建立,他們功不可沒。
西征——我們不說歷代的邊疆治理,也不說林則徐、左宗棠的豐功偉績,只要你跟墾二代、墾三代聊一聊,他們崇拜的都是王震、張仲翰、陶峙岳,新疆建設兵團的基礎就是張仲瀚率領的一萬多名渤海子弟組成的“獨立六旅”和陶峙岳率領的新疆警備司令部的起義部隊。建設兵團的歷史作用至今也是無可替代的,人們都知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但又有幾人知道他們竟來自渤海根據地?
喋血金門——由華野十縱改編的28軍,全是渤海軍區的子弟兵,解放了福州、漳州、廈門、平潭島,然而在解放金門的戰役中,經過三天三夜的浴血奮戰,打得天昏地暗,血光沖天,直到彈盡糧絕。登島部隊(其中士兵8736人,船工民夫約350人)共9086人,不是壯烈犧牲,就是負傷被俘,無一能夠返回!這些來自冀魯大平原不習海戰的渤海兒女,是在輕敵思想的錯誤指揮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因為是失敗,大家三緘其口,更難知道這些犧牲者大多是渤海兒女。
北上的戰略意義,南下的政治意義,西征的歷史意義都是巨大的,史詩性的。因此,這樣的延伸性書寫自然也是有重大意義的,不寫反而會造成歷史的遺憾。它們都是扭轉歷史的重大行動,至今仍在顯示著歷史的正確性與必然性。至于喋血金門則是對先烈們的應有追憶與祭奠,我認為這種書寫方式不僅是新穎的,而且是必須的、正確的。
由于種種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渤海根據地未能像沂蒙山、晉察冀、太行山、大別山等革命老區那樣聲名遠播,人所共知,因此,我們要感謝許晨和劉樹松為我們揭開了一段塵封已久的紅色歷史,歷史是不容刻意遮避的!也是不容隨意省略的!歷史就是歷史。
[①] 許晨 劉樹松:《渤?;辍罚綎|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第27頁。
[②]許晨 劉樹松:《渤海魂》,山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48頁。
[③]許晨 劉樹松:《渤?;辍?,山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56-57頁。
[④]許晨 劉樹松:《渤?;辍?,山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188頁。
[⑤]許晨 劉樹松:《渤?;辍?,山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366頁。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