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跨越人類困境,創造生命價值
作者:周瑟瑟
一、世界從深圳出發
深圳,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藝術深圳,當代美術從這里出發。“世界從深圳出發”--藝術從藝術家的靈魂出發,在藝術家看來,藝術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藍色星球,藝術棲息人類孤獨的靈魂。
新潮流,新觀念,新態度,周藝文當代美術全球個展定于2023年4月16日在中國深圳木星美術館拉開巡展序幕,并將在美國、迪拜、法國、英國、瑞典、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上海、北京等地進行12場巡展。展覽以“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架上繪畫為主體,同時嵌入裝置藝術、元宇宙全息光影藝術、城市民謠、唱詩、音樂劇、脫口秀等藝術形態,開創中國當代美術展覽的先河,這不僅是近年來中國藝術家最大的個展,更是引領中國當代藝術走向未來的一次劃時代的展覽。
二、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
在過去三年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以仿生美學為核心,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進行了藝術再創造,誕生了周藝文當代藝術裝置經典作品“綠馬”,將當代水墨作品以機械裝置藝術的形態呈現,感動了無數人,給困頓中的人以奔跑的激情,給灰暗的生活帶來了鮮活的綠色生命意識,表達了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跨越困境、創造生命價值的理念。
周藝文是當代著名畫家、詩人、童話作家、藝術教育家。中國“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的發起人與代表畫家。他是繼趙無極、吳冠中之后出現的一位劃時代的中國藝術家,他將中國畫的意境與西方的視覺融合為一種新的藝術,創造了具象繪畫的抽象性表達。
周藝文主要美術作品有“詩與遠方”、“羽·造境”、“時間·化境”等系列,連續十年以來,作品在中國保利、瀚海等拍賣公司以高價落槌。關于他的美術創作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文藝報、中國美術報等都有評論與介紹。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詩的國度,周藝文是一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創作的詩人,同時是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童話作家,創作了《冒險小王子》、《巴啦啦小魔仙》、《魔法小公主》、《摩爾莊園》、《英雄賽爾號》等系列“新童話主義”作品,被粉絲稱為“童話爸爸”。他的童話與幻想文學作品暢銷15年,總發行達3000多萬冊,陪伴了中國近兩億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帶來愛的教育,給孩子一個對未來世界的想象與啟蒙。他將詩、畫、童話融為一個藝術世界,開創了“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
“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是以詩意與童話語境的繪畫圖式,表達中國人的情感與觀念,撫慰后疫情時代焦慮的靈魂,用世界語言講述東方故事,用東方元素架構人類理想,重構了中國當代美術與中國傳統美術、西方藝術的內在關系,是中國當代美術在全球化世界的一種新的走向?!?/span>
“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完全迵異于傳統水墨圖式,周藝文將東方意象的神奇疊加與多種繪畫技法的創新,歷史敘事與當代觀念的雙向傳達。虛與實,明與暗,周藝文將中國傳統水墨嵌入當代藝術,他創造了“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的觀念、圖式與結構,這是一種人類精神羽化的當代美術。
“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在觀念藝術之外開辟了一條通向未來的路,東方文明以全新的姿態面向世界,這是周藝文對美術發展的貢獻,在亞洲引起較大的關注,獲得廣泛的贊譽。
三、老子騎青牛出關
公元前491年,老子騎青牛出關,一團紫氣從東方飄來。中國古代思想家如天上的星月,照耀人類文明。
公元2023年春天,“世界從深圳出發--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展全球巡展”深圳首展即將在木星美術館開展。文明的霞光,從海上升起。
周藝文以世界視野講述中國故事,用東方意境造人類未來之境。他創造了一扇通向人類心靈的藝術之窗--輕微的羽毛,幽暗的光譜,在中國傳統水墨的歷史語境下,繞開眾聲喧嘩的當代水墨,走向冥想、幽微與羽化的元界山海,表達他“造境”的當代美術思想。
藍色的羽毛翻飛,布滿了整個畫面,并不見撕裂的世界的傷口,站在畫框邊的人仿佛聽到了大鳥沖破畫面的叫聲……
甜蜜的櫻桃,自畫面傾瀉而下,一只孤獨的鳥,或一個三星堆剛剛出土的沾滿泥土的面具,或一個色彩鮮艷的京劇臉譜,被畫面淹沒,然后緩緩浮現……
無數的游魚,畫面是折疊的波光與灰暗的水面,紅魚從生命的源頭上升……
周藝文的畫筆觸及到了人類的精神困境,但他在幽暗中給出一道光,給人們在畫面后留下了一條通向東方新人文啟蒙的路。
世界問老子:什么是“道”?“道”是最初的本源,是元,是“太一”。但什么也不是,又什么都是。
一片飄在茫茫宇宙中的羽毛,何不是你我微小的孤獨的生命?讓我們來到周藝文的藝術現場,讓我們屏住呼吸,久久凝視,你會從周藝文的新人文美術作品里看到整個世界,看到你自己。讓我們進入周藝文的當代藝術世界,像一片羽毛一樣感受生命的輕盈與呼吸的重量。
四、開創歷史敘事與當代藝術新的美學邏輯關系
周藝文部分作品釋義:
《守望溫暖》:藍色的羽毛布滿畫面,大面積的藍給視覺上造成巨大的沖擊。一只灰色的鳥被藍色羽毛包圍,將鳥的孤獨緊縮于愛的溫暖中,體現了周藝文的新人文關懷精神。
《守望甜蜜》:櫻桃山上一枯枝,枯枝上懸掛一盞馬燈,馬燈里點燃橘黃的燈光。畫面背景用濕筆渲染出往下流動的霧氣或水波,周藝文在歷史敘事中疊加當代生活,馬燈與櫻桃相互映照,愛與溫暖的意象凈化人心。
《綠馬之一》:在全球化疫情時代,天地之間一綠馬,一輪紅日高懸,巨大的眼睛如云層裂開的縫隙。周藝文具有高超的造境能力,他將東方文明具象化,將“綠碼”生活轉化為英俊的綠馬。從本相到異相,綠馬在他作品中反復出現,已經成為周藝文在疫情之下的精神象征。
《綠馬之二》:天地之眼,綠馬達達而行,太陽高懸,這是一幅背景蒼茫如幕,而又透露出寧靜與希望的作品,片片綠色的羽毛飄然而下,意境深遠,令人沉思,是周藝文將傳統水墨融入當代藝術之舉。
《青澀》:青綠的櫻桃沐浴晨光,鮮艷的生命潛伏于畫面,大膽的鮮紅與溫潤的青綠,生命的熱烈與青春的生長,形成了視覺的反差,構成周藝文造境藝術的鮮明特色。
《幸福過程》:櫻桃是周藝文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的情感符號,它象征愛與溫暖。畫面右下方一雙草鞋的出現,把人從甜蜜、幸福帶入苦難、貧窮的記憶。周藝文的新人文美術作品在歷史敘事中消解當代觀念,飽含細膩的情感與審美。
《我之境》:藍櫻桃熟了,白色的羽毛,孤寂的紅鳥。周藝文以靜制動,從自我到忘我,表現出禪定的生命境界。
《寂靜的春天之一》:紫紅的花瓣纏滿了枝條,枯藤吐出紅色的花苞,白色的羽毛降落,畫面疏朗,錯落有致,營造出欣欣向榮的氣象。周藝文的新人文美術作品自然結構清新,而又古意盎然,色彩明暗關系對比顯明,而又極具現代氣息。
《寂靜的春天之二》:寂靜的春天,枯藤綠了,羽毛翻飛,紅魚靜靜游動,此時無聲勝有聲。萌動的生命,復雜又流暢的線條,明暗折疊的光影效果,無不是周藝文水墨處理的技藝與新人文觀念的體現。
《寂靜的春天之三》:濃墨的枯藤托起一窩明亮的鳥蛋,這是湖湘生活給周藝文的情感財富,在寂靜的春天轉化為愛與溫暖的新人文關懷。
《寂靜的春天之四》:蒼勁的枝條與柔弱的枝條交織,翻飛的羽毛與降落的花瓣相互映襯。周藝文創造了一種水墨波光的運動與疊加的藝術,給現代觀者帶來豐富的光影想象。
《寂靜的春天之五》:虬枝自天垂下,粉紅的花瓣給了枯枝生命,這是周藝文帶給人們審美的愉悅,在寂靜的春天聽到靈魂復活的心跳。
《暴雨將至》:蒼茫的大海,雨燕剌破畫面,仿佛聽到了它們的叫聲,這是生命的意志,這是暴雨將至的一瞬,是藝術家周藝文先生激烈情感的渲泄。
《藝文荷塘之一》:沒有見過黑色的荷葉吧?周藝文運用墨的原色,給生命留下濃重的一筆,而紅色的游魚暗藏水底,水波蕩漾,白色花苞冒出水面,顯示出周藝文大膽的想象力與高超的筆墨控制力。
《藝文荷塘之二》:荷塘是中國人居住的美學構成,但并不見蓬勃的荷葉與荷花,周藝文強調的是枯藤與枯藤上的繁花,是荷塘水下的游魚,映照中國人溫潤的情感。
《藝文荷塘之三》:枯荷梗密集于幽藍的水面,只留一朵紅蓮,秋已深了,再熱烈的愛也趨于冷靜。周藝文畫出了凋零的荷塘的另一番靜美,自然四季的更替,蘊含著命運的輪回。一方荷塘,全是美的記憶與愛的表達。
《藝文荷塘之四》:畫家捕捉自然的每一絲細小的變化,荷塘既是生活的意象,又是情感的寄托,點點白色的墨痕如虛幻的生命,具象的羽毛與模糊的荷葉,波光暗影,無不是自然對人情感的傾訴。
《生命狀態之一》:整個畫面呈現上升的狀態,紅櫻桃緩緩上升,紅色的游魚上升,唯有波浪橫呈,將畫面左右拉開,紅櫻、紅魚與波紋,甚至波紋里的白色肌理,造成了畫面的三重或四重結構,生命鮮活而內在的狀態躍然紙上。
《生命狀態之二》:幼小的生命游向鮮艷的母體,波光閃耀,一個生命更大的容器,那是愛的世界,是生命的宇宙向你敞開。
《生命狀態之三》:生命是自由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感嘆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周藝文并沒有在其中添加任何人物,而將筆墨都給了魚與羽毛,給了流動的時間。
《羽化之一》:周藝文新人文當代美術浸染于藍色夢幻中,豐膄的線條,起伏如山丘,現代觀者在幽藍的畫面前仿佛聽到了一曲生命的音樂。
《羽化之二》:鴻蒙初開,天地之眼看見了愛神,大手筆的水墨肌理,形成了狂飆突進的巨浪,那是美在羽化的象征,那是周藝文新人文美術啟蒙的思潮涌動。
《羽化之三》:醬紫與暗紅混合,白羽與白光交融,密集得天衣無縫,擁擠得恰到好處,唯有下方的留白透出潔凈的底色,上方人體的綠色形成了整個畫面的反差。羽化成仙或許只是一個夢,而藝術最大的功能是夢想成真。
《羽化之四》:甜蜜的櫻桃撲面而來,這是美好的日子,這是精神羽化的時刻。虛與實,明與暗,周藝文將傳統水墨嵌入當代藝術,他創造了新人文美術新的觀念、圖式與結構。
《甜蜜的鄉愁》:櫻桃自畫面左上方向右散落,一隊螞蟻自右下方向上爬行,細微的觸須清晰可辨,甜蜜的氣息彌漫。周藝文畫出了當代生活的寧靜與文化鄉愁的滋味。
《歸巢》:紛亂的線條,濃重的虬枝,夜色里歸巢的鳥兒,它們在悄悄對話,而魚在傾聽。周藝文畫出了魚和鳥的情感。
《甜蜜與孤獨》:周藝文轉換顏色語言,以金粉為基本調性,夾雜醬紫與鮮紅,畫面飽滿,櫻桃明暗交疊,人體靜靜潛伏,象征了人類情感的甜蜜與孤獨。
《給未來的信之一》:金粉的基調,醬紫櫻桃熟透了,綠銹斑斑的三星堆出土面具,觸目驚心。白色羽毛點綴,多種東方意象疊加,實現了周藝文新人文當代美術的核心:歷史敘事與當代觀念的雙向傳達。
《給未來的信之二》:畫面彌漫的櫻桃代表了我們的當代生活,而三星堆出土的面具代表了我們的歷史與傳統。如果面具開口說話,那一定是前世今生的傳奇。周藝文開創了歷史敘事與當代藝術新的美學邏輯關系。
《給未來的信之三》:甜蜜的櫻桃中間浮現出一幅京劇臉譜。周藝文的新人文美術完全迵異于傳統水墨圖式,在當代觀念藝術之外開辟了一條通向未來的路,東方文明以不可回避的姿態面向世界。這是周藝文中年美術變法的意義與貢獻。
《八大山人的遐思之一》:層次豐富的幽深畫面,荷花綻放,鮮艷的女神潛伏于畫面下方,畫面中間是一只孤寂的鳥,鳥的形象來自八大山人,這是一種藝術精神的傳承與認同,是周藝文將水墨傳統與當代觀念嫁接后發生的奇妙審美反應,是他向古代大師的致敬之作。
《八大山人的遐思之二》:一朵盛開的紅蓮,一只仰頭的孤鳥。周藝文發明了水墨浸染的獨到技法,從而脫離了中國傳統水墨,凸顯出西方油畫的質感。他將熱烈與寧靜集于一身,禪意幽深,令人遐思。
《八大山人的遐思之三》:周藝文復活了古代大師的生命,他通過一只孤寂之鳥在當代語境里開口說話,說出他潔凈的精神態度。翠綠的嫩荷開放,經典文脈萬古長青。
周藝文“新童話主義當代美術”作品:
周藝文:精神·羽化
周藝文:歲月的束縛
周藝文:詩與遠方之N
周藝文:詩與遠方之X
周藝文:故鄉印象
周藝文:關于和平之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