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梅寧是誰?以及我與朱力平的通信

梅寧是誰?以及我與朱力平的通信

 

作者:金鋒

 

  題記:今年十月初,在錦溪的“蘇州詩院”,祁國給了我一本朱力平先生的小說-《梅寧的選擇》。祁國說,你讀下這本書。我回到工作室之后,這本書一直在我的書桌上擱著,似乎我在等待一個閱讀的時機。直到最近,我突然拿起了這本書,開始翻讀,書沒有序言,只有后記。后記很短,是朱力平自己寫的,但這“后記”已經死死地吸引我了。我花了三天時間,把這本接近24萬字的小說讀完了。小說的文字簡直太棒了,雋妙、幽默而老辣。馮唐的文字很出色,我覺得朱先生的文字功力在馮唐之上。我開始琢磨著怎樣寫出我的感受與心得。最后我選擇了書信的形式,想與這位未曾謀面的先生做個交流。下面就是我們的通信。

 

11

梅寧的選擇/朱力平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111

朱力平寫的后記

 

給朱力平的一封信

 

力平兄:


  見字如晤。

  我們未曾謀面,就直呼為兄,好像很是唐突,其實非也!我是讀了你的《梅寧的選擇》之后才這么決定的。《梅寧的選擇》是你的詩人朋友祁國給我的,他希望我認真讀一下你的書。我是不僅讀進去了,而且喜歡得不是一點兩點,是愛不釋手了,這才有了非常走近你的感覺。我只是在想,怎樣把“讀后感”告訴你呢?我覺得書信的形式還是大致體面的。我跟許多人寫過信,不過都是故人,比如丟勒、龐加萊,比如蘇格拉底、希爾伯特,我跟這些人不可能謀面。我覺得,跟未曾謀面之人寫信、交流,心里踏實。如此,我也把這種的習性延續到你這里了。

  我是先讀了你的后記,才靜下心來進入了你的文字。你簡短的后記,是撩撥我進入你文字的誘餌,你說寫這本書,“像一個手藝人或老奶奶衲鞋底子一樣享受了過程”,而當別人問你,這本書究竟寫了什么?你居然“無言以對”,你“只想描述生動的生活之美,或者干脆說只想寫下一堆堆盡可能好的文字”,這種直露心扉的實話,一般讀者也許費解,但我很明白。我是作為一個藝術家在讀你的作品,我會很細膩地用我的固執攪拌到你的文字里去,或者把你的文字誤讀到我的偏執里面來。我這樣說,表達不同,意思一樣,就是在你的小說中要讀出我來。你是玩文字的高手,字跟詞好像都是有磁性的,相互吸附得那么調皮,那么的不落窠臼。但我看到了你的艱苦卓越與頑強好斗,你是把文字反復打磨得像一件精致的玉器之后,這才放心地讓它們問世的。我高興的是,你的漂亮的文字不是一堆裝飾的死肉,它們都恰如其分且非同凡響地坐落在自己該在的位置上,它們都得體、優雅、孤傲地示眾著自己。文字,這些字與詞,它們曾經都被規定在詞典里,大部分的字、詞也都未曾謀面,字跟字以及詞跟詞能成為搭檔,并且透露出嶄新的含義,這是你碼字的智慧與勞作,是你的“使壞”,讓詞與詞的“通奸”獲得了全新的合法身份,這是最吸引我的部分。

  作為小說,梅寧選擇什么,這已經不是最要緊的追究了。一個苦逼的讀書人,只有把他安放在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位置上,他的靈與肉在坐標上的點,才能構成一個可以分析的函數,雖然不夠獨特,但也不至于無解。我寧肯喜歡你所呈現的梅寧,不造作不裝逼,他的美學正好夠得上意淫,又恰巧有量子纏繞般的沙沙與娜娜這樣的存在,再加上一個只會顧家的傻老婆,這樣,故事想怎么說,就可以怎么說了,即便把故事說到事故的程度也是不難的。但小說的結尾:“快進來吧,二德子!”這個意外結果完全躍出了我的判斷,這個構思是來之不易的。我說的“使壞”正是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小動作”,它撐起了整部作品的段位。這個結局,讓讀者的意識一下子失重了。墜落,或者下沉,二選其一。

  我覺得,這個世界,每個男人都分沾著梅寧,每個女人也都分沾著沙沙與娜娜,每個詩人分沾著胡州,每個官員都分沾著高正人,每個老板都分沾著何有情……我們都分沾著這個社會最不想描述部分,沒有例外。梅寧的靈與肉是分離的,只有分離了,才有一般或常規地活著的共同體。其實,大家背地里不可告人、不可交流的忙碌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共同體,體量極大,但構不成威脅,因為這是一個散裝的共同體,在小心思上還是各自為政的。

  梅寧最后的選擇,我的猜測,是讓一部分肉體先死掉,換回一部分靈魂,由此獲得心理上的安寧,好像有一種歸宿是可以換算的,我想說說這種換算。

  小說中,你在幾處地方都提出了一個難解的疑問:你們這樣活著,錢是從哪里來呢?在詩會上,梅寧問過一位首席詩人:“我是說你的經濟來源,你靠什么維持生活?”而首席詩人的回答等于沒有回答。我們都是分沾了“首席詩人”這樣的生活,試圖把精神世界看得很重,而實際上壓根兒就沒有能力維持這樣的生活。維持理想也是需要高額付出的,這就回到了一個基本的問題:選擇。我覺得“活著”不是靠換算能夠持久下去的,我說的“活著”,是有意義的對獨特人生的認定與選擇。梅寧到最后有所選擇,大致是看到了自己還能做些什么的可能性,但他的選擇還不是殘酷與終極的。那位首席詩人更不是。選擇獨特的活法,實際上也同時選擇了怎樣死去。只有對死亡敬畏,才能從殘酷的倒逼來安排自己的“活著”。何有情、沙沙、娜娜、高正人都是不想死的,他們都只是常規的等死之人,只有梅寧隱隱覺得不能將就活著,所以,梅寧要“選擇”。

  通常,小說的結局,作者為了“一己私利”,是可以讓主角死去的,就像《包法利夫人》,福樓拜安排愛瑪的自殺一樣,好像作者是可以掌握人物的生殺大權的。但你沒有讓梅寧死去,只是安排了他為時已晚的“選擇”,也許你覺得,這種活著是更加煎熬的,是生不如死。當然,我這樣解讀不一定符合你的意思,我只是讀出了我的理解與期望。“你靠什么維持生活?”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其答案已經在“選擇”的認定里了。

  小說中不經意之處所貫穿著的哲思語言,我也是很喜歡的。我猜測,這些語言也許是自動寫作中的自然流露,但我感受到了某種猶疑與停頓,因為這里“有事”,這里需要“轉折”或是“拿腔拿調”,這里需要新感性……所以,你碼出的所有帶有運思的語言,也都是經過打磨的,小說與哲學的混搭,它們串著味兒地一起“詩意”,而這種“詩意”是陌生化的,更是沉重的。比如:“存在不能離開感知,沒有不被感知的存在”;比如:“信念就是對不確定的追求”;再比如:“意義不是給出的,知覺本身就是意義,離開生存無意義。”在人物的對話中,在對人物的心理描述中,在人與物之間的距離中,這種哲思語言在其中的穿梭與攪拌,我感受到了一種語義上的厚度。至于你的俏皮的文字,我就不多說了,因為太多了。

  你不是觀念寫作,所以不會在一個批判的框架中對人物預先設置。我猜測,你的興趣是在小說中寫小說,所以,你的人物是在過程中逐漸清晰的。你也許把批判轉換成了一種張力,它體現在人物之間心理上。我從自己的創作中,只是在你的小說里看到了一種平面,是一種現代主義意義上的“平面”,你的好奇與興趣,或者說你的工作重點,是把這個“平面”整理得更干凈、更優雅、更高級以及更理性。而這一切,你都做到了。

  你通過梅寧之口,實際上是自己要說:我一直推遲真正意義上的寫作。我理解,這個“推遲”,也是對“選擇”的不確定,其中包含著“遲到”或是“放棄”。我想,只有沉默難耐,你才成功地流放了你的言說。所以,你覺得天使與魔鬼都暫時放過了你,我理解你說這話的更為深層的含義。

  好,我就說上這些。

  我喜歡梅寧,喜歡《梅寧的選擇》。

 

金鋒

20221123

于上海名企公館191

 

朱力平:致當代藝術家金鋒

 

金鋒兄:


  您通過當代著名詩人祁國兄轉給我的信收到了,信中言辭懇切,高山流水,直覺老友相逢,喜出望外,感謝您對拙作《梅寧的選擇》的厚愛!小說家渴望一個知音,正像果戈里遇見普希金。

  您信中說給許多已故大師寫過信,我清楚是表示喜歡通信這種形式,不過我很高興您這次是在和一個活人通信。

  《梅寧的選擇》的創作雖歷經十年,卻仍有許多缺陷,尤其是經偉大的藝術阿羅漢祁國先生的斧評,許多問題要到再版修訂時解決。

  比如您敏銳地注意到的“選擇”問題,就頗有值得商榷之處,也許它是現實或哲學中最緊要的問題,卻不一定是小說藝術的首要問題,小說的上帝視角決定了人類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各種哲學思潮都只是小說的素材,小說家不能干預,只能如實呈現。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是極好的。正如您的來信所說:“作為小說,梅寧選擇什么,這已經不是最要緊的追究了。”而《梅寧的選擇》引起了您對選擇這一存在主義本質核心問題的重大思考,則是對作者的最高獎賞,也是小說獲得專業界認可的標志之一。

  感謝您在信中提到了我的藝術上帝福樓拜和他不朽的《包法利夫人》,他說“離開文體無作品”,這也是我追求語言和形式的動機。另一方面這也顯示出我的笨拙和缺乏靈感,靈感這種事我聽說過,卻從來沒有遇見過,正如福樓拜所說,流暢的詩,艱苦地寫。

  小說中的“哲思語言”的出現的確是“經過打磨的”,“這里需要新感性”,需要“沉重”和 “厚度”,您作為著名藝術家和評論家,自然逃不出您的眼光。我在小說的第一頁對讀者實施了語言轟炸,只有過關者才有可能繼續讀下去。這對讀者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效果不一定好。小說的歸小說,哲學的還是歸哲學家的好。

  關于觀念藝術問題,也被您在信中極為專業的提出:“你不是觀念寫作,所以不會在一個批判的框架中對人物預先設置。我猜測,你的興趣是在小說中寫小說,所以,你的人物是在過程中逐漸清晰的。”

  對極了!我以為,觀念藝術是詩歌和繪畫的命門,因為這些藝術形式本身就是世界觀就是哲學就是形而上學。小說則不同,小說不是說,而是呈現。小說不像散文那樣是我手寫我心,而是盡量把作者隱藏起來,盡量把作者的真實意圖隱藏起來,隱藏得越深越好,甚至正話反說。觀念藝術的主題先行對詩歌和繪畫的鮮明性是至關重要的,對小說卻有可能造成重大傷害,它會造成人物臉譜化和情節簡單化,從而有悖社會、生活和人性的復雜化。真正的小說家多么希望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搬到小說中來,而對這種小說的闡釋又是多么的無窮無盡啊!

  最后,我要說,您對梅寧一直推遲真正意義上的寫作的分析,達到了心理學家的程度。不過需要提醒您的是,梅寧不是我,他是小說中的人物,即便在他身上有作者的痕跡,也不能對號入座把梅寧等同于作者,小說是虛構,作者必須以藝術為第一位。

  再次感謝您高屋建瓴熱情洋溢的來信!

 

朱力平

20221124

于北京雅園

 

金鋒:給朱力平的回信

 

力平兄如晤:


  你的回信經由祁國之手轉到了我這里,認真拜讀了。我想,現在這封信回函,一切客套的應和都免去了,直奔主題,繼續說說我的思考。

  來信中,你說出了你對“觀念寫作”之“觀念”的理解。你認為,“觀念藝術是詩歌與繪畫的命門……觀念藝術的主題先行對詩歌和繪畫的鮮明性是至關重要,對小說卻有可能造成重大傷害,它會造成人物臉譜化和情節簡單化,從而有悖社會、生活和人性的復雜性……”你說出了你的擔憂以及對“觀念”的警惕,這也解釋了我在你作品中期待“觀念”而不得的原因。也正因為這樣,我在信中說:在你的小說里看到了一種平面,是一種現代主義意義上的“平面”……你把“觀念”與臉譜化聯系在一起,這是一種現代主義思維。但我又覺得你的寫作不是“現代”,而是“當代”的,為什么我會這樣說呢?因為,在你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某種“非小說”,它是由多種文本構成的,比如,敘事、哲學與心理學,是它們的匯聚在給我期待。這些我把它暫時叫做文本的“材料”,它們只是“能指”的“原材料”。假如,它們不能被“觀念”對接上一個開放而激烈的“所指”,那么,這些“能指”原料還只是在“小說”里丟圈圈,它還是“小說”,而不是“非小說”。我是試圖想在你的小說中完整地把“非小說”像套現一樣套出來,結果沒有實現。所以,我理解了你在后記中說的,你的寫作,首先想到的不是意義。

  所以,這里,我想跟你交流一下對“觀念”的理解。我們的工作領域不同,但對問題的思考應該有許多“交集”的。你擔憂的觀念,在藝術史中屬于現代主義中的“概念藝術”,把握它的關鍵點,就是能指對接的所指,這個所指還在藝術的內部,屬于藝術上的“閉環”,“為藝術而藝術”,就是早期現代主義的“閉環”。而當代的觀念一定是走出藝術的,它的“所指”是藝術外部更激烈、更棘手的現場,對于這樣的現場,觀念是提供“思想力度”的,使得“能指”智慧地對接到社會現場的“所指”中來。所以,“非小說”中一定是用觀念來撬動語言的,而且,“非小說”一定不會輕易地讓觀念成為單一的臉譜化的觀念。

  在“觀念”上,政府的手筆一直是有力度的。比如,疫情中,百姓是能指,健康嗎是所指,核酸是觀念。從文學或者藝術的角度看,這個觀念拉平了什么?它拉平了一切的“在地性”,使得所有城市都是無性格的,形式上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這就玩出了在病毒中超越病毒的全社會的“新感性”。“非小說”就應該這樣吹漲與起腫,在平常中顯出異常,你說呢?所以,要謙虛地向政府處理棘手問題的手段學習。這在我這里,也在你那里,或許都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深刻命題。

  在小說的地盤,以及我自己工作的地盤,如何像政府那樣玩轉一切?想清楚這個問題,其實是不容易的。我期待的“觀念寫作”,是處理生活中更大的麻煩,更大的遭遇,更大的苦難,是把外部包括政治的一切都納入其中的獨特寫作。讓“能指”千變萬化且不擇手段地去切割、篡改、攪動與擾亂所有的媒介。這樣,小說、哲學、政治、心理學混搭著攪拌,作品才有型,才有更有力。我覺得,只有在觀念的冒險中,小說才是大于一切的。觀念是理論裝置,它拉平了思想創造與語言創造之間的不同,使得語言帶著哲學味兒自己在言說,既出賣自己,又有能力獲得對自己回收。我想,在這樣的境地中,梅寧想要沾點葷腥、趟點渾水,怎么做都是可以的。但是,僅僅把哲學置換成了心理學,它就不可能理直氣壯地覆蓋政治,人性的東西就回不了家。

  我感受到了你對激烈寫作的藏捏,藏匿了寫作者,甚至藏捏了虛構的密碼。假如,激烈的理論與激烈的詩,在不戴套的情形下彼此激越,小說的“所指”,那個獨特而激烈的觀念,才會給生活本身以有力的打叉。設想一下,一切臉譜化與簡單化的形式,在這樣的寫作中會有存在空間嗎?我想是不會有的。

  當然,上面這些,也是我個人的一點思考,不一定帶有普遍性。我只是喜歡在里面琢磨一些可以起哄的出口,以便撬動我們身上的羅格斯。

  好,就寫這些,談的有些跑題。

 

金鋒

20221126

于上海名企公館191

 

朱力平的回函

 

金鋒兄:


  26日來信收悉,正在看世界杯,生命爆發出來的活力令我驚訝。看,我對生活的理解總是很“平面”,實在談不出多么高深的東西來。

  我以為,一個作者談論自己的小說是不合適的,一個人不可能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既是廚師又是營養學家。創作更多的依賴的是跳動的脈搏,而不是按圖索驥的理論概念。一個足球運動員在踢球時不會想到這有什么意義。

  可見,評論家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他們的專業眼光能從作品中挖掘生發提煉出無窮生盡的意義。

  本來可以就此打住,不過我想再多啰嗦幾句。

  從新小說派鼻祖福樓拜的沒有主題到高行健的沒有主義,強調一個小說家聲稱自己有一套體系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創新永遠在路上。其實,為藝術而藝術又何嘗不是一種觀念。小說家有時更樂于接受評論家給自己貼上的各種流派的標簽。 雖然作品建筑在作者對世界和生命的形而上認知上,然而文學的目的就是文學。小說應該就是語言文字的雜耍,是人類語言文字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的集中展現。現實只是作家使用的材料,在生活中有好人和壞人,在小說中只有描寫得好和不好的人,這是怎樣善良的愿望也無法替代的。

  好小說就是一堆奇妙的文字。寫作的激情來自于此,來自于對文字的喜愛,來自于尋找和創造一些別的字、詞和句子的樂趣。“人們不是用思想來寫詩的,而是用詞語來寫的”,“世界被創造出來,只是要達到一本美的書的境界”,(馬拉美語)。脫離現實的困厄,梵高是滿懷熱愛而不是憎恨在創作的。那么,純文學是脫離現實的象牙之塔嗎?

  正相反,越是藝術的,才有可能越是本質的,從而越具有批判的道德屬性和永恒的價值觀念。

 

朱力平

20221127

于北京雅園

 

金鋒:致力平

 

力平兄如晤:


  來函收悉。 

  其實我不是搞批評的,我只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真誠地閱讀你小說的讀者。也許你會奇怪,一個藝術家怎么會像批評家那樣來言說?這也是有原因的。在我自己的創作中,有些問題自己糊弄不過去,才習慣在棘手的難題中做一些追問。繼而覺得,一個藝術家,也應該成為自己的批評家,這完全是我個人覺得很是重要的方面。所以,也很自然會把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帶到與你的交流中去。

  我跟祁國說,我與力平兄的交流,假如能成為一個“文本”,這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我覺得,這個“文本”其實已經實現了。因為,通過我們完全沒有預設的書信交流,我們都執著而嚴肅地表達了自己,包括態度與立場。

  你的這封來函非常重要,許多想了解你作品背后思考的人,在這封信中都能找到答案。這封簡短的回信一如你小說的“后記”,我讀出了你的堅持與真摯,也讀出了你的愛。

  我們都愛創新,創新中有著自由。

  這里,我非常想邀請你來我的工作室,來看看我的作品,我想,我們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交流。為此,我期待著。

 

金鋒

20221128

于上海名企公館191

 

朱力平的第三封回函

 

金鋒兄:


  28日來信收悉。

  拙作長篇小說《梅寧的選擇》問世八年來,沒有受到多少關注,連我自己都淡忘了,我奇怪當初我是怎么魔怔的。小說是供?消遣的,互聯網時代提供給?們的消遣太多了,小說自然很少有人去讀了,何況我這本破玩意兒。我想,我的書能夠“在某個鮮有人問津的圖書館的某個角落享受上架待遇(奧茲),就不錯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藝術的阿羅漢大祁國先生在疫情閉關期間讀到了我落滿時間灰塵的小說,如獲至寶,譽為文學饕餮之徒的珍饈美饌。他不但盛贊之,推廣之,還提出很多真知灼見,與我如琢如磨,催促我盡快修改以便再版,搞得像是在搶救什么似的。起先我還有所抵觸,實在是懶到不行心志已平了。待我振拔精神重回以往,才發現此書在刀斧一番后,才能畫上最完美的句號。

  您的來信讓我信心倍增,如見曙光,有您這樣的讀者,實在是作者的莫大幸福。在我們周圍大多數人連自由的頭腦都不需要,就更別提什么意識流和空靈內在了,能夠對這些玩意兒感興趣的人不會超過十萬分之一,這個比例對一個孤僻的自我也是太過龐大了,幸運的話,也許會有十個會心的人,三五個知音,半個伴侶,足矣。

  謝謝邀請,有機會一定去欣賞大作。

 

朱力平

202211?29

于北京雅園

 

  來源:金鋒 日常陳述 2022-12-01 14:20 發表于上海

 

  作家簡介朱力平,詩人,作家。1955年生于北京,畢業于清華大學。曾任職于某央媒。自閉癥自愈者。常年閉門潛心寫作,作品較少示人。《梅寧的選擇》是作者歷時十年完成的長篇小說。

  《梅寧的選擇》,以當代中國真實生活為背景,充分展示了小人物梅寧豐富的內心世界,并通過對人性的探討,挖掘和揭示出個體存在的本質,同時以幽默的筆調探討了時代和命運這兩大主題。


 1


  附:資料

 

  書名:《梅寧的選擇》

  作者:朱力平。

  ISBN9787515322032

  頁數:219

  定價:30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4

  裝幀:平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梅寧的選擇》主人公梅寧是北京的一名普通職員,由于好幻想和沉思的性格,而很難融入乏味的集體生活中,他身上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孤獨感和自閉傾向,也使他和物欲橫流的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在他身上充滿了一個有文化的現代人的精神困惑和各種矛盾,以及理想和現實的種種沖突。

 

  目錄

  卷首詩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卷尾詩

  后記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成年人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五月天在线婷婷|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猫咪免费观看人成网站在线|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a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激情影院在线观看十分钟| 国产黑丝袜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成年人在线视频网站|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在线观看| www.插插插|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1av|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尤物视频网站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久久免费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