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史映紅評論(之三十四)

史映紅評論(之三十四)

 

雪山上的腳印,或高原上的身影

——淺析黨益民詩集《雪山上的腳印》

 

作者:史映紅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當兵在遙遠的西藏日喀則,訓練出操,學習執勤,站崗放哨,三點一線;由于長期遠離故土雙親,每每夜深人靜,獨望孤月,便拿起筆抒發思鄉之情;單位領導見我經常寫寫畫畫,還讓進了新聞報道組,就開始了學習寫作。除了新聞稿件,也寫詩歌散文,當時詩歌之火的燃燒還比較旺盛;我把自認為不錯的豆腐塊寄到《西藏日報》《西藏文學》《日喀則報》《拉薩晚報》和西藏廣播電臺的“空中雪蓮”欄目,一些豆腐塊竟然陸續發表;我欣悅地一遍又一遍看這些豆腐塊時,大多時候,能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黨益民,他名下要么是洋洋灑灑、下筆千言的散文、報告文學和小說,要么是構思獨特、才思奔涌、像水鄉層層疊疊梯田般鋪排的詩歌,讓我非常羨慕。無容置疑,他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西藏文壇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或者說名家,名字經常與扎西達娃、馬麗華和西藏第一個獲魯迅文學獎的加央西熱等排在一起。

  再后來,黨益民一發不可收拾,長篇小說《一路格桑花》《喧囂荒原》《父親的雪山,母親的河》《石羊里的西夏》《根據地》《雪祭》,長篇報告文學《用胸膛行走西藏》《守望天山》等十余部作品問世;被改編的《一路格桑花》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接連獲魯迅文學獎、柳青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至今在西藏軍地文壇傳為美談,影響深遠。

  而我近期一直品讀的是黨益民詩書畫集《雪山上的腳印》,又把回內地已十年的我帶回到遙遠高聳的西藏和高原軍營。下面從三方面淺析。

 

西藏,云天之上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是人類最原生態、最純粹的地方,是離天和太陽最近土地,同樣也是此生可以抵達彼岸,從而能凈化心靈的最好去處。程抱一在談到里爾克時說:“詩創造,在他心目中,是一種苦修、一種圣德。接受做詩人,是宗教式的獻身”。黨益民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入伍進藏,數十年來,把自己身心全方位融入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仰望、側觀、感受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他敬畏這里的山川河流、草木萬物,與它們心與心交流,與這片土地的人們深情對話;人們的悲天憫人、隨遇而安,人們的從容淡泊、寬闊豁達,人們普遍的溫文以麗,意悲而遠的境界,始終潛移默化影響著黨益民,故而在《雪山上的腳印》里,詩人寫了不少這方面的作品。這類詩作,往往將抒情與哲理相結合,在舒緩的語調與節奏中蘊含著一種遼遠悠然的意境,押韻句式自然而舒展,沒有牽強附會和生拉硬拽的痕跡,讓讀者感到輕松舒暢卻又回味無窮;有一種歷史的深厚和滄桑感;有一縷哲學或禪宗上的通透與豁達;有一種只屬于青藏高原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符號。 

  來品析《瑪尼石》:“那些石頭上/刻著六個字/唵嘛呢叭咪吽/血紅,滾燙/如同刻在心上/每一顆都是一個祈望/堆在一起/就是一道心墻/永不風化的信仰∥那些石頭/是殉葬的格桑梅朵/開放在朝圣的路上∥那些石頭/是菩提樹上落下的堅果/敲打著天堂的門窗∥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人來往,云飛揚/石無語,風在唱”。第一節“石頭、刻著、唵嘛呢叭咪吽、祈望、心墻、信仰”等詞句,把青藏高原獨有的地域特色加以呈現,是的,走在這片充滿神性和信仰的土地,經幡、瑪尼石、桑煙、白塔、經輪、隨處可見,我就無數次看到人們即便捻毛線、織布、勞作時都默誦著“唵嘛呢叭咪吽”;走路、靜默時不忘捻佛珠、轉經輪。詩人巧妙地用“刻著、刻在”與“心上、心墻”兩組排比句,把高原人民深入血脈的信仰和與生俱來的情懷加以展現,這種濃烈信仰上的堅定與情懷是持久而執著的,是代代傳遞、生生不息的。

  甘南詩人阿信在《花與寺》里說:“按藏族的說法,每時每刻,都會有神靈從你的頭頂經過——你必莊重,你必虔敬。我就是這樣對待我寫作的文字——因為我寫作的高原不僅神秘,而且有靈”。黨益民對待文字也是這樣,第二節共六句,其中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句都使用排比句式,名詞“石頭、格桑梅朵、路上”與“石頭、堅果、門窗”對應;動詞“開放、朝圣”與“敲打、落下”對應;代詞前后兩個“那些”對應。閱讀既瑯瑯上口,又舒展流暢。意象之間的跳躍性并不突兀和強烈,但在字里行間蘊含著濃郁的詩韻之美,有一縷古樸和書香氣息,悠然從容,清純淡雅。第三節“人與石”“來往與無語”“云與風”“飛揚與在唱”,三行21個字,濃縮了排比、對應對照等修辭手法,嫻熟自然;卻把只屬于西藏地域的高聳遙遠,蒼茫奇崛,民俗民風的獨特奇異,卓爾不群,人們信仰與心態的緣生緣終、風輕云淡描摹得暢酣淋漓。

  繼續看《其布和拉姆》:“藏北的黃昏/剛剛送走狂風/雪花便開始飛舞∥我拉著你們的小手/在無樹的街道上行走/你們的小手冰涼/上面有陳舊的凍瘡∥我蹲下來對你們說/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孤兒/我就是你們的爸爸∥其布仰頭看著拉姆/拉姆使勁抿著嘴/黑亮的眼睛里/無聲滾下幾顆淚珠”。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言:“有兩事充盈性靈,思之愈頻,念之愈密,則愈覺驚嘆日新,敬畏月益;頭頂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讀到第一節“剛剛送走狂風/雪花便開始飛舞”,這些文字我是感動的,大家都知道,高聳奇崛、遼遠蒼茫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之巔、世界第三級,絕大多數地方長年冰雪覆蓋,風暴肆虐,高寒缺氧,但正因為這片酷寒之地,鍛造了高原各族人民樂觀豪放、堅毅頑強和以苦為伴的精神氣質,反而在極端嚴酷的自然環境中張揚著人性的光芒和決不屈服的信念,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人與自然、與神靈、與自身和諧相處的關系,即休戚與共,互幫互助,共生共榮。

  第二節“拉著、小手、無樹的街道、陳舊的凍瘡”這些詞句,襯托出兩層含義,“高在阿里,苦在那曲”,藏北之地,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之上的高原,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雪如席、風如刀、驕陽似火、晝夜溫差大,“山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是這里真實寫照;環境的嚴酷,種不活一棵樹,故而孩子“小手冰涼、上面有陳舊的凍瘡”;再則襯托出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兵愛民、民擁軍的魚水之情,在這充滿愛的土地,冷漠麻木、貪婪功利被人們擯棄,取而代之的是善良友愛和同舟共濟。

  西漢學者劉向在《說苑?政理》中講:“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我蹲下來對你們說/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孤兒/我就是你們的爸爸”,簡約的動作與文字,質樸的走筆,彰顯出人性的善良與慈悲,寬厚與大愛,奏響了一曲高亢的軍民情深、魚水相依的情感贊歌。結尾“仰頭、看著、使勁、抿著、滾下、淚珠”,這些動感十足的詞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黨益民的這首詩把情感表現得深沉、細膩、強烈,有一股撞擊心靈的力量,這些文字營造的環境與情節,有苦澀和沉重的成分,有悲涼與傷感的情節,但更多的是溫馨和溫暖,友愛與體恤,能看到陽光撫摸的痕跡,能聞到酥油茶醇香的味道。

 

綠色,鑲遍西藏

 

  作為軍旅作家的黨益民,大多數作品是以國防邊陲、軍人界碑、守疆戍邊為基本素材,文字充滿了軍人的陽剛之氣和詩人的靈慧之氣;把高原官兵“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精神加以呈現,給廣大讀者帶來直觀全面的了解西藏、理解高原軍人遠離鄉關,戍守云天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家國情懷。《雪山上的腳印》絕大多數作品是寫國防與綠色,邊疆與軍人,詩人把西藏軍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可親可敬的身影濃縮于筆端,既栩栩如生,又活靈活現,感人至深,比如《冰雪鎧甲》:“從踏上邊關的那天起/鎧甲就在骨頭上生長/一天一天,堅硬異常/鎧甲冰涼,熱血滾燙∥雪山轟鳴/雷霆萬鈞的雪崩/刺破黎明/助陣雪域鏖兵∥太陽離得很近/如一盞點燃靈魂的燈/青春在冰雪間沸騰/照亮雪域高原的天空∥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蒼穹為屋冰當床/高原缺氧又何妨∥雪線之上/有一種威脅/不是敵人的子彈/而是時間的刀刃/穿過鎧甲的縫隙/在勇士的胸膛上/刻下勇敢與堅強∥生命禁區里/生與死的距離/在一呼一吸之間/心臟的一起一伏里/掩藏著生命的秘密/鎧甲再硬/手中沒有刀槍/一切都是虛妄/想要和平/就必須拿起武器/正合與奇勝/考驗兵家的智商/向死而生/是勇士最后的榮光∥現代戰爭/全域聚優/速決制敵/勇士需要智能化/更需要冰雪鎧甲/這道精神的閃電/是戰爭的制勝密碼/鎧甲比山還硬/使命在肩頭嘶鳴/冰峰就是刀鋒/出征,出征”(節選)

  讀這些詩,我眼前總是晃動著許多身穿戎裝的年輕軍人形象,有的騎馬或牽馬,頂著風雪艱難行進、逆風而上;有的嘴唇干裂,大口大口吞雪、吃著凍成冰疙瘩的干糧;有的在哨所旁筆直挺立,呵氣成霜、眉毛成雪;有的因為巡邏路上山高坡陡雪厚,堅持不住而轟然倒下,戰友們七手八腳地攙扶搶救;有的以界碑的姿勢迎接朝霞萬丈,目光如炬,緊握鋼槍掂量手中的吳鉤……許多面龐與身影閃現著、穿插著,幻化定格為一個個綠色的身影,鑲嵌在無數座哨所和巡邏路上,披星戴月,與界碑為鄰,與風雪為伴。

  前三節,眾所周知,不少戰士入伍前是家里的小皇帝,但奔赴雪域,穿上軍裝,瞬間就長大了,邊疆是屬于雄性的,軍旗與界碑,軍裝和綠色,是責任使命,是榮光職責,是盡職與堅守,也是國徽軍徽的濃縮。“雪域、雪山、雪崩”縱然“雷霆萬鈞”,但擋不住官兵“雪域鏖兵”,執勤巡邏,守疆戍邊的腳步與熱情。這里“太陽離得很近”,可以烤黑面頰,曬裂皮膚,灼傷眼睛,但戰士們不躲閃不后退,反而視太陽“如一盞點燃靈魂的燈”,照亮巡邏的路,照映出敵人的圖謀不軌,“照亮雪域高原的天空”,也照映出西藏軍人對祖國和人民忠貞不渝的心。

  四五六節,詩人寫青藏高原地域環境的極端艱苦,“蒼穹為屋冰當床”,“生與死的距離/在一呼一吸之間”,缺氧、雪崩、滾石、泥石流;巡邏路上,溝深水急,崖峭山陡,險象環生;有時一場小小的感冒就能奪取一個年輕的生命。詩人接著寫“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把戰士們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標準更高的昂揚狀態和大無畏英雄氣概表現得纖毫畢現。我曾在西藏部隊21年,自然知道西藏是我國西南安全上的依托和屏障,總面積達12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八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很多地方冬季氣溫在零下30度,這里有長達4000千米的邊境線,每一寸邊境線有一雙警惕的目光,有一顆赤膽忠心,當然,也有足夠多的上膛子彈。

  當下我們的確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特別是疫情之后,大江南北充滿勃勃生機,到處生機盎然,這是多么可喜可賀,無容置疑,我們正大步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但任何時候不應該忘記守邊固疆、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不應該忘記每時每刻有人在站崗放哨、執勤巡邏、搶險救災。在我并不長的軍旅生涯中,一些可親可敬的戰友有的倒在巡邏路上,有的倒在戰斗崗位,有的倒于高原性疾病,這個名單很長,像西藏厚重而深邃的歷史,像蒼茫漫長的邊境線。

  詩作結尾,“現代戰爭”雖然需要“全域聚優/速決制敵”,但“更需要冰雪鎧甲/這道精神的閃電”,時代在發展,國防現代化的步伐更是日新月異,世界軍事領域的競爭一直如火如荼。這時候如何捍衛祖國神圣領土,如何保護14億人民安居樂業?當然要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作基礎,但“精神的閃電”才“是戰爭制勝的密碼”;我理解那就是一種深入血液的信仰,深入骨髓的氣質,正如《亮劍》里趙剛說的:“信仰,那曾經是多么厚重的力量。那是你無數次想要放棄之時堅持下來的理由。你愿意為它付出青春、熱血,甚至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也如李云龍說的“我們進行了22年的武裝斗爭,從弱小逐漸走向強大,我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這種軍魂,就是我們廣大指戰員的戰斗意志”。

  “使命在肩頭嘶鳴/冰峰就是刀鋒/出征,出征……”尤其讓人深刻,像千軍萬馬沖鋒的號角,像雄兵百萬拉動的氣勢,鐵甲洪流,滾滾向前,戰鼓雷動,旌旗獵獵,氣壯山河,給人一種激越澎湃、向前向上的力量。這首作品充溢著高昂的激情狀態和滿血復活的力量,充溢著奮進的斗志與家國情懷,表達了詩人的赤膽忠心和對使命責任及新軍事變革的堅定信念。

  再品析《一個兵的兩座墳塋》:“一個人可以死兩次/以前我不信/自從你走后/我信了/親愛的戰友/你走得如此匆忙/沒有留下一句話/來不及喊一聲爹娘/盡管有一千個不愿意/但我仍親手將你埋葬∥站在你的兩座墳塋旁/我無比悲傷/你還很年輕啊/青春還沒來得及綻放/就凋零在冰雪邊防∥放心吧,戰友/你的母親/就是我們的親娘/我和戰友們/會替你守好邊防”。作品描述的是黨益民親身經歷,在他報告文學里,曾數次寫過“一個人可以死兩次”的真實故事:一位與黨益民同年入伍的汽車兵,有一次執行運輸任務時發生重大意外而掉入江中,部隊組織人員密集搜尋,十幾天后在某處發現了半具遺骸,被戰友們收殮掩埋;第二年春天,戰士們在據此幾十千米下游又發現了半具遺骸,通過身上殘存的毛衣碎片辨認出來,于是大家又挖了一座新墳,把半具遺骸加以掩埋。作品第一節詩人以憂傷的走筆,徐緩地描述,寫一起入伍、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執勤戰友的悲壯犧牲;冰封雪裹的青藏,峽闊溝深的青藏,山高崖峭的青藏,多少淚水能融化那千年的雪、萬年的冰?多少青春能填滿萬仞懸崖、萬丈深澗?多少爹娘的呼喚至今在廣袤蒼茫的雪線回蕩?

  第二節“站在你的兩座墳塋旁/我無比悲傷”,字字帶情,句句含淚,如泣如訴,這發自肺腑的吟誦,讓字里行間彌漫著真情實感,這是詩歌應有的品質,也是對朝夕相處戰友深切懷念的真實表達。“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發乎情,止乎禮儀”(《毛詩序》);“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情緣境生,而境隨情感”(俞平伯《俞平伯全集》),古圣先賢、名派大家對詩歌抒情的論述可謂鞭辟入里,力透紙背。結尾“母親、親娘、守好邊防”等詞語,既表達了高原軍人堅毅果敢、鐵血無畏的一面,又表現了他們面對生死別離肝腸寸斷、悲傷難抑的一面;還抒發了高原軍人縱然面對犧牲和付出慘重代價,仍要把保家衛國、守邊固土的責任與使命放在第一位,放在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這些文字既有一種焚心錐骨的痛,又有一種激越向上、鏗鏘向前的力量;它的名字叫軍魂,它的體現者、踐行者,就是無數軍人。

  接著品析《邊境線上的古堡》:“六百年的古堡/骨頭很硬/任槍炮呼嘯/遍體鱗傷/陡立不倒/白云撫摸殘垣斷壁/鳥兒在彈洞里筑巢/夕陽西照/一群崗巴羊/在寂靜的山坡上/啃食著秋草”。前五句詩人使用短促簡潔、鏗鏘有力的文字,個人理解,至少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正如我們讀到的,“六百年的古堡/骨頭很硬”,是的,冰刀雪劍無數次擊打它,電閃雷鳴無數次襲擊它,六百年來,如火的驕陽烤曬它,但它仍然挺立著,即使“遍體鱗傷”,但仍執拗頑強,令人感動地“陡立不倒”。而我更愿意理解為詩人以“古堡”這一意象象征我們祖國母親,數千年里,特別是近幾百年,帝國主義列強用洋槍洋炮、堅船利艦打擊我們,在中國土地上耀武揚威、肆意殺戮、無惡不作;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無盡的硝煙彌漫過,沖天的烈火焚燒過,寒氣逼人的鋼刀屠殺過,震天的槍炮呼嘯過;曾讓我們家園赤地千里,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雖然家國破碎,“遍體鱗傷”,但華夏兒女始終“骨頭很硬”,不屈不撓,拼死抗爭,始終昂首挺胸,像大雪中傲然站立的松柏,像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像高聳入云的珠穆朗瑪。

  前五句寫“古堡”的前世往昔,后面寫“古堡”的現在,“鳥兒、撫摸、筑巢、夕陽西照、安靜的山坡、啃食著秋草”等詞句,描摹當下邊境線的安寧和諧與恬靜悠然。這首簡潔之作,前半部分蒼涼厚重,冷峻深沉,后半部分悠閑淡然,靜謐和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歷史的探尋與溯源,對我們走過或陡峭險峻,或荊棘密布來時路的回眸與總結,進而堅定信念,愛國愛軍,忠于職守,把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扛起來,讓中華民族全速航行的巨輪劈風斬浪,搏擊風云,從勝利走向輝煌。讓祖國神圣的土地不再有“槍炮呼嘯”,更不要“遍體鱗傷”。

  整首作品文辭熟捻,過度自然,詞語搭配新奇,意象意蘊恰到好處,是一首借景抒情、寄意于物的佳作。

 

站在雪山望故鄉

 

  當我認真反復品讀《雪山上的腳印》,在第四輯“故鄉在東我在西”里,詩人一改寫西藏和雪域高原時蒼茫剛勁、氣勢恢宏的風格,也一改寫邊陲和軍營澎湃激越、蕩氣回腸的格調,而是以深情憂郁、悲愴難抑的走筆,字字含淚,句句哽咽,緬懷母親,這些咯血之作,如泣如訴,靜讀細品,詩人把我們帶到他用文字構筑的情感世界,在這世界里,能清晰地感知到詩人獨特的抒情智慧,體悟到他娘倆的血脈之情,作為讀者的我們心的漣漪與詩人情感的波濤同頻共振,黨益民用文字激蕩起懷念母親的浪花,淋濕了我們在浮世奔跑的腳印,浸潤著我們在滾滾紅塵里日漸麻木冷漠的心。

  來看《遙祭母親》:“天堂里的媽媽/今天是您的三周年祭日/可我不能回家/我只能朝著故鄉的方向/長跪在西藏的雪地上/向您祭拜,請您原諒/可能有人會說我不孝/可是媽媽我知道/您不會怨我/母子連心,您最懂我/當兵臨走時您對我說/別想家/別牽掛媽媽/你干出了名堂/媽媽臉上才有光/吃糠咽菜也覺得香∥百善孝為先/忠孝兩難全/什么是孝/您說,順就是孝/什么是順/您說,聽媽的話/當一個好兵/兒子始終牢記您的話/爬冰臥雪/九死一生/邊關明月可以做證/父親說,每次接到軍功章/您都會流著淚說/這是娃用命換來的啊/娃沒有辜負我/娃是一個好兵∥離家三十六年/兒子陪您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兩年/您的思念被歲月越拉越長/無言的母愛里/閃爍著期盼的淚光/兒子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看您/轉眼您已白發蒼蒼/只有那十三枚軍功章/默默地陪伴在您的身旁”(節選)

  品讀這些文字,就想起毛澤東主席緬懷母親的挽聯:“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朱德委員長在《回憶我的母親》里寫到:“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第一節詩人用質樸真摯的語言,講述“今天是您的三周年祭日”,詩人只能“長跪在西藏的雪地上/向您祭拜”,對慈母的思念與緬懷,作為軍人對崗位的忠誠與熱愛,二者取舍與糾結讓我們感同身受;自古忠孝兩難全,這是作為軍人必須要直面的矛盾,但最終只能舍小家為大家,以守疆戍邊為重中之重。好則“母子連心”,通情達理的母親,心系國防安危與邊境安寧的母親形象陡然而立。是的,母子之情,血脈之愛、臍帶之恩在黨益民的文字里已經升華為更深沉、博大、持久的愛,這種愛浸透著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和道德傳統上的強大力量。這種排山倒海的力量,這種雷霆萬鈞的氣勢,正是我們國家和56個民族賴以生存、持續發展和不斷強大的最穩妥的基石。

  接著“您說,聽媽的話/當一個好兵”“您都會流著淚說/這是娃用命換來的啊”,這樣的文字,即便是鐵石心腸的人,我想他不會不無動于衷。曾幾何時,社會上形成一股歪風邪氣,并席卷大江南北,有些人把目光投向舞臺上光彩照人的明星身上,投向豪橫任性、消費無度的暴發戶身上,投向一些道貌岸然、夸夸其談的官吏身上,對國防科技、教書育人、醫療衛生和體力勞動者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黨益民的母親,也許文化并不高,見的世面并不多,但老人知道“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的道理;知道“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的道理;知道“家國相依為大義,后家先國應前瞻,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的道理。

  結尾“離家三十六年/兒子陪您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兩年”,讀到此處,你想到了什么?我想起春秋戰國時期孟子與母親孟母三遷的故事,想起宋代歐陽修與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當然也想起南宋岳飛與母親岳母刺字的故事。詩人母親的博愛慈祥、堅強隱忍、明義通理的形象屹立在我們腦海;既感受到老人對兒子的愛,也對國家和人民的愛,愛到極致,就“吃糠咽菜也覺得香”;就經常安頓兒子“當一個好兵”;也感受到詩人對家鄉和母親的愛,對軍人這個職業的愛,愛到最深處,就“爬冰臥雪”,就“九死一生”,就力爭上游“當一個好兵”。語言淳厚,走筆質樸,感情細膩,可感可觸,這比那些泛泛空洞的宏大抒情強多了,比那些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的文字強多了。

  結尾《今天,我該給誰打電話》:“今天是母親節/我拿起手機/一時茫然/不知該給誰打電話∥母親走了/大媽走了/二媽走了/姨媽走了/舅媽走了/就在半個月前/岳母頂著一頭白發/也一聲不吭地走了/她們都走了/好像約好了/去另一個世界旅游/可我知道/她們買的是單程票∥從此,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讓我叫一聲‘媽’∥高原春來遲/后院的梨花開過了/一片片飄落時/不像是高原的飛雪/更像是母親凋零的白發/高處不勝寒啊/天堂的春天來得晚/桃花梨花都開了吧/媽媽們/你們相約去踏青吧/去聞聞花香/聽聽青鳥的歌聲/青鳥會帶去我的問候/你們哪個聽見了/就告訴其他媽媽/就說,我想媽媽了”。

  一二節“今天是母親節”,按慣例,要向母親等長輩問候,卻又“不知該給誰打電話”,因為接電話的人都“走了”,一個巨大的落寞與失落,無奈和無助就撲面而來。這兩節簡約、干凈、幽怨,卻又情感飽滿,長歌當哭,催人淚下。眾所周知,古往今來,詩句中涉及生死的話題都不好把握,但黨益民在抒發思念、深情緬懷親人時,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生命的理解、新詩詩學領悟和審美關照,以及人性自省都融匯于詩行,讓作為父母兒女和兒女父母的我們面對人類共同情感這一主題時,捫心自問或反躬自省。

  第三節僅22個字,詩人沒有用“悲傷、悼念、哀慟”等詞語,但營造了一個悲涼凄愴、心酸難過的氛圍,并且彌散開來,籠罩于紙上,籠罩在讀者內心;其原因是詩人寫得睿智巧妙,構思精到精致,賦予了人間煙火氣息和生活厚度,散發著熟悉卻又可見可聞可感可觸的親情氣息。

  詩作最后,詩人用“高原春來遲、飛雪、白發、問候、我想媽媽了”這些詞句,把高原和故鄉連起來,把母子血脈和親情連起來,把小家幸福與國家領土安全連起來,既心系國家安危、執著戎馬軍旅、心懷大義,又思親念母、懷戀故土、回望鄉梓。抒發了一位高原老兵濃濃的家國情懷,艱難的情感取舍,表達了詩人尊長孝老、敬賢戀家的可貴品格。

  “生命禁區”,那高聳的世界,雪山的故鄉,冰川的海洋,冷風的家園,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脊梁,那片廣袤酷寒之地,除了滋生一種永不言敗的奮斗精神、永不褪色的家國情懷,還產生詩歌,黨益民和他的文字就是最好的詮釋。

  這部詩集寫得真誠真摯真實,黨益民拒絕嘩眾取寵,夸夸其談,以真情實感、肺腑之言貫穿始終;平而不淡,清而不淺,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和妙招,聚焦了家國的熱點,生活的亮點,親情的痛點,為當代軍旅和邊塞詩,親情和緬懷詩提供了優秀樣本。

  金朝末年詩人元好問在《送秦中諸人引》里說:“關中風土完厚,人質直而尚義,風聲習氣,歌謠慷慨,且有秦漢之舊”。北宋理學家、陜西眉縣人張載對文人學者的期望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非常敬重的路遙先生在《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里說:“藝術勞動應該是一種最誠實的勞動。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虛假的聲音可能瞞過批評家的耳朵,但讀者是能聽出來的”。是的,自古先賢大家云集的三秦大地,自古文人墨客層出不窮的關中沃土,是黨益民的故鄉,有著如此深厚文化底蘊土壤的滋養,有著三千年秦磚漢瓦歷史文脈的熏陶,加上在青藏高原四十余年戎馬歲月的鍛造歷練,這是黨益民著作等身、創作斐然的原因吧!相信很多讀者與我一樣,一定期待他以后更多的作品。

 

  作者簡介: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藏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圖標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www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天天干天天在线|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www视频免费| 男人和女人做免费做爽爽视频| 好男人www社区| 免费看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 性感的瑜伽教练|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蜜桃成熟时2005|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CAOPORN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 国产99在线播放| 一级女人18片毛片免费视频|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农村胖肥熟口味重|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欧美女人毛茸茸|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