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生長》閆秀 著,阿根廷拉丁美洲出版集團出版
閆秀:直言不諱的悲憫
作者:梅賽德斯?索拉(孫新堂 譯)
《秘密生長》一書由八篇故事組成,感謝拉嫡娜?迪米特洛娃精彩的翻譯,我們可以窺見閆秀的敘述功底,發現“并不遙遠的中國”。在她細膩的字里行間,我們走進別致的風景,像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一樣徐徐展開,呈現在我們面前,傳遞著獨特的當代氣息。我們好像穿越到故事里面,與其中的人物(大多為女性)呼吸著同樣的空氣并感同身受。這種感染力或張或弛,卻無時不在。我們可以捕捉到這股微妙的風,是閆秀獨特的敘述方式,“是賴以生存和呼吸的空氣”。
在這幅廣闊的畫卷中,閆秀用現實技巧和時而口語化但不乏詩意的詞句刻畫了一個個女性形象。沒有婉詞的華麗堆疊,有的只是赤裸裸的血肉現實:小蝶、英子、小七、阿刁、純一如……三三表面大膽瘋狂,更不肯服輸,“海豚”內里克制溫情,也樂觀大方,她們都是奪目耀眼的。就這樣,不同地域人類靈魂的獨特與內在美善變得活靈活現。
在小說《西藏記》中,她以第一人稱敘述,這種強烈的體驗以這樣的表達為開場:“天空的藍是一種灰藍色,高貴、獨特而神秘,我驚訝于這種藍,美得讓人忘乎所以。一抹介乎白色和灰色同時又無限接近于藍色的微妙凝視。這種色彩是我以后的漫長歲月里回憶中最清晰的畫面。我想西藏的時候,我便會首先想起這片天空。”閆秀把這片天空像寶藏一樣帶在身邊,并在其中找到了她的藝術的準確箭頭,能夠捕捉到日常以及有時不可提及的逃逸之美。在她的故事中,外部和內部像鏡子一樣融合在一起,體現了靈魂和世界的原始統一性。
我們也知道她如何鍛造他的自由精神以實現自我意識……“如果一個人忠于自己的內心,就是自由的”。在默默無聞或身處邊緣的眾生中,她有一顆古老而智慧的心,經過慈悲的錘煉,長出了如淚滴般閃耀的珍珠。只有全面而忠實的關注,才能揭示出那些在或淺薄或冷漠的視線中隱藏的現實,而這些現實與文學巧思的輕浮游戲格格不入。她的作品除卻了無益的裝飾,舊傷愈合的同時,紙上刻下新疤,似是需要破譯的符號,亦如布滿體膚的文身,不容忽視。
天和地、男人和女人形成了一個旋轉的四元組,在不斷的流動中尋求其平衡。她在短篇小說《秘密生長》中,描繪了不平等、對婦女的歧視,甚至強奸。在《重生》中,陳醫生形象的出現,才是男性角色中愛的體現,是最謙卑和最高的形式,是關懷。大自然母親是 "神圣而純潔的大地",她虔誠地擁抱著她的生命,但她也是在分娩、傷口、淚水中迸發的身體。小說《愛人》中,慧告訴我們:"她的藝術涉及三個永恒的主題:生命、死亡、愛";我們可以將這些應用到閆秀的這組原創故事中,她行使的自我認識——超越了自傳式——跳到了他人的深淵。
共情的哲學概念(艾迪特?施泰因現象學意義上的移情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種跳躍,即主客體發現的方法:以悲憫命名,從冷漠中拯救并擁抱每一個角色。一種罕見的美如微風般環繞在備嘗陰暗與歧視的她們周圍,傷口和痛苦在其身上孕育開花。我們會因此愛上她們,好像我們也被她們的目光所拯救,得以重生。
作者簡介:索拉˙梅賽德斯 MercedesSola,作家,阿根廷國會大學“中國文化之家主任。
作家閆秀(左)和索拉合影(攝影:Frank)
《秘密生長》作者簡介:
閆秀YANXIU
旅英作家,文學翻譯,媒體人。
新聞傳播碩士,曾在上海做電視記者,文化節目主持人和策劃人。
2014年創作小說集《秘密生長》,由翻譯家、漢學家拉嫡娜譯為西語,在海外雙語出版發行,該書進入2023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
2020年簽約中國作家榜,翻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呼嘯山莊》;
2023年5月受邀訪問拉美,參加布宜諾斯艾利斯書展《秘密生長》發布會,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等高校進行講座,受到國際文學界和媒體的關注。
著名詩人德烏科(Leopoldo Castilla)評論其作品為“中國新小說之光”。
自由寫作十余年,在網絡上擁有大量穩定的讀者。現居住于英國和上海。
(本文由作者授權作家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