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葉延濱:沙克詩歌的原創、超越與排他性

葉延濱:沙克詩歌的原創、超越與排他性

 

葉延濱


1

  面對從事詩歌創作四十多年的詩人沙克,我覺得不僅要研究他的優秀作品,還應該研究他的寫作立場和態度。沙克能在文學道路上長跑幾十年,具備了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他對原創性的堅持,另一方面是不斷地超越自我。

  先談區別于他人寫作的原創性。幾十年來沙克從不做跟風跟跑者,從早期的民間自印詩集《握住你的手》,到1990年代出版的詩集《春天的黃昏》《大器》《沙克抒情詩》,然后是離開詩壇十年轉向新聞職業,直到2007年重回詩歌寫作,在2010年代出版的詩集《有樣東西飛得最高》《單個的水》,近幾年出版的《憶博斯普魯斯海峽》《詩意的運河之都》《行吟本土》《納米集》(英漢雙語美國出版),他活在浩瀚綿延的文學時空中,磨礪出自己的文化認知系統和詩歌美學理想。在當代詩歌界,沙克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存在,語言、語體、文體自成體系,極具個性的理性思考與形象思維互化同行,不屬于任何一派寫作方式,而這樣的原創性寫作,需要太多價值性的自我支撐,否則就可能在自生中自滅。他一首一首、一本一本地寫作詩歌,提煉出“生命、自由、美和愛”的終生母題,形成“意象、心象與自白相融合”的風格特色。

  再談超越自我。沙克能夠在持續的量變和階段性的質變中獨自前行,僅僅在語言藝術、文本文體上就需要作出許多具體的超越。他前期的自信式寫作雖然注重感性和直覺,卻常常有外來文化及觀念的介入;進入新世紀以來,他的語言構造和思想內容發生了某些質變,在超越外在影響的覺悟中,皈依向漢語文化的根源和生命本真;到了寫作《向里面飛》的時候,他完全回到了內心,進駐于世事萬象的內部,柔軟的、情感的東西在詩句中滿血而生。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向里面飛”這四個字所統領的一部詩集,吸足了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汁液,呈現了沙克生存體驗的富裕和語言藝術的純熟,給了我們標志性的精神指向,進入他重新認識、塑造和命名的更為真實的那個世界。這才是最大的超越。他在詩集《向里面飛》中寫了不少生活歷程中的故土事物,那完全不是現成的外在的故鄉形象,比如《手指那么長的靈感》《神住在苦楝樹的內核里》,已經不是客觀世界中的山水風景,而是沙克內心再造的藝術存在,并被他作了重新的解讀。

  我還要談談沙克詩歌的第三個方面,這是他的基本面。沙克恪守著排他性的認知立場和思想態度,善于使用自主自立的語言系統來創造文本。比如他寫的那篇《一首詩》,采用疊詠的語法,螺旋遞進他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自覺,并逐級推向高潮,“一首詩連著一首詩/是多么快樂/一首詩脫離一首詩/是多么痛苦/一首詩消解一首詩/是多么艱難/一首詩成就一首詩/是多么高尚/一首詩獨領風騷/一首詩比死亡比朝代偉大/一首詩活在白骨之上花簇之中/呼吸著所有人的呼吸”,這么一首短詩,在通常的漢語詞匯的條件下,構建出如此宏大的容量,讓我感到吃驚,非常了不起。他寫于2010年的《當我老了》這首詩,體現了他對自然生命的終極感悟,從他身上脫落的牙齒變成琴弦和琴碼、琴撥,回到他所愛的人的身體中,撥弄著懷人懷物的心思,“柔和的音韻,隨風起,叫浪息”,具有特別的情感力量和思想深度,直至進入無為無極的生命輪回。

  所謂自主自立的語言系統,是標新立異的藝術基礎,標新立異本應該是詩歌創作的基本特征,每個詩人都想與別人不一樣,但是很難寫到位很難做得到。在當下詩壇,充斥著思想和語言的表面花哨的一些東西,實質上是很空洞的,是不懂著裝者的奇裝異服,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沙克則完全不同,他有過人的長處,因為他不僅是一位久經訓練的詩者,還是一位文學和藝術的論者,是一位評論家,對當代詩歌具有真切的體察把握,始終有一種價值標準的遵循,以此來支撐他的文化思考和藝術構成的標新立異。當我讀到他的詩作《深刻的地方》,清楚地感受到了他的敬畏所在,原來他的標新立異的深處,懷著對詩歌精神和生命規律的皈依。在當下的詩歌寫作中,確實有不少人在詞語上裝神弄鬼,做著自以為是的無效寫作。而內含敬畏之心的沙克,以詩歌創造力和文本質量來標新立異,也就是憑作品說話,顯得特別的難能可貴。

  我們在閱讀《深刻的地方》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是詩集《向里面飛》中語言最平緩、最低使用技巧的詩,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隱含著玄機。“一塊田里,種著爺爺和奶奶/一條路下,鋪著父親和姑姑/一個墓園中,妻子的體溫還沒散盡/這是從我沒有出生時/從我兒時少時開始的犧牲”,什么叫“從我沒有出生時……開始的犧牲”?有誰這么寫過家人至親,在詩人還沒有來到人世時,自己的奶奶和姑姑做了故鄉的祭祀品;有誰如此使用“犧牲”這個詞,這不是意識形態的壯烈概念,也不是自然的去世、死亡,而是作出了犧牲,是指作為犧牲(祭祀)品的夭折生命。“犧牲”是苦難命運與血淚信仰的派生詞,與膚淺的詩意化沒有關系,連續的犧牲發生在詩人沒有出生前和幼時兒時,凝成了文本中的形而上的生死觀和故土觀。

  即使《深刻的地方》這首詩在語言技藝方面不太標新立異,詩人的思考表達也是標新立異的,“埋葬著這么多家人的地方/在我的體內怎能不深刻”,這么個地方,對于詩人當然是刻骨銘心的。關鍵的轉折來了,這是無可奈何的詰問和抵抗,“你還要我什么/除了母親和女兒/我都給你,只要你讓我叫你家鄉”,母親和女兒,象征著詩人的存在宗旨和精神信仰,那是不能舍棄和犧牲的,即使獻上自己無可再獻的唯一生命,也要守住那么多“犧牲”換來的宗旨信仰。接著,是擰緊發條似的追問,“你還要我什么/我的命……也給你/只要你允許我稱呼你/家鄉”,我的命后面的這個省略號,不是茍活及空白,是在痛苦地思考掙扎,產生了無比的語義張力。家鄉的形象在這里不是傳統的溫暖與寬容,而是嚴酷的磨難考驗。這塊現實的精神的故土,被賦予形而上的內涵:只接受歷經了生死考驗的自覺靈魂。

  面對沙克拿血脈生命和藝術信仰寫出來的詩歌,不適合作簡單的道德或是非的判斷,也不能僅僅做簡單的技藝分析。沙克詩歌寫作的原創性、超越性和排他性,來自他堅韌的主體自信和純熟的語言控制力。詩集《向里面飛》的藝術思想價值,包含著沙克的對于“生命、自由、美和愛”的立場態度,具有深厚的人生容量和哲思含量。精神原鄉和靈魂棲所,便是“向里面飛”的坐標和目標。在當下詩歌界,如果以描寫心路歷程、田園懷鄉類的詩歌作品作對照,詩集《向里面飛》是進入內心時空的最好標志。

 

  葉延濱,當代詩人,歷任《星星》和《詩刊》主編,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圖標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 免费一级国产生活片|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一二区| 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ljr绿巨人地址| 激情另类小说区图片区视频区| 够爽影院vip破解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91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视频网站| 色cccwww|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伊人影院在线视频|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野花视频www高清|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 日本漫画大全无翼无彩全番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xxxxx做受大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