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首詩里品讀春天
——讀余玉英的關于春天的詩歌
作者:漢新 阿鑫
收到余玉英這本詩集《夢留在夢里》(廣東旅游出版社,2023.5)的時候,剛好翻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林中路》關于詩意棲居的話:“在這貧乏的時代做一個詩人意味著:在吟詠中去摸索隱去的神的蹤跡。正因為如此,詩人能在世界黑暗的時代里道出神圣。……哪里有貧乏,哪里就有詩性。”作為小學教師的余玉英,懷著對繆斯一腔深情,在春天般的詩意生活中一路追尋。
春天在哪里?各人有各人的說法。詩人余玉英的春天,則是“立春一過,陽光就明媚起來/風暖和的身子/穿過人潮/在一顆開滿花的樹下溫柔地喚我/一轉身/撞見紅紅的桃符高高掛起/金桔/富貴竹/發財樹簇擁著春節/對我作揖/祝我鴻運當頭”(余玉英?《我無法漠視春天的呼喚》)她用“陽光”“風暖”“人潮”“喚我”,描述著春天到來。詩人為讀者拓展了一個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色。你會看到,桃花盛開,青草碧綠,大地一片盎然。你會發現,春天的小雨細細柔柔,風兒似乎叫醒了沉睡的河流。燕子飛回來了,杏花將吐出粉嫩的花蕾。而接下來的一幕,又將讀者拉到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之中。在這里,詩人用了“富貴竹,發財樹”來預示著富裕和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
“哦,春天,這淘氣多情的小妮子/喚得花兒放肆地敞開心扉/喚得草兒一山一山地綠/喚得溪水叮咚叮咚地流/喚得游子從四面八方/歸心似箭/又眉開眼笑地趕赴家的海洋。”(《我無法漠視春天的呼喚》)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將春天和春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經意間起到了雙喜臨門的效果。特別是最后兩句,道出了年味不僅是味蕾上的一種享受,同時更是與父母、親人團聚的喜悅。在春節濃郁的氣氛中,同父母,兒女的零碎細語均是在外飄泊的游子最最感動和期待的瞬間。
在《我無法漠視春天的呼喚》一詩里,我們看到詩人“揣著春節的請柬/與故鄉/與漸生白發的父母團聚/和我兄弟姐妹們/我的先生孩子/站在土灶臺的一口大鐵鍋前/正兒八經地洗手焚香祭灶神/炸炸煎堆,酥角,糖環,牛耳朵/敲打米餅/烘出一屋子濃濃的年味/看著父母臉上笑出了褶子/我跑到門口的羅漢松下/對著一條新芽呢喃/春兒,你可滿意?”用女性細膩委婉的語句,淋漓盡致地將人們笑逐顏開過春節的那種意境洋洋灑灑展現在讀者的眼前。在這里,她用了“請柬”“故鄉”“父母的臉”“祭灶神”等表現形式,烘托出濃烈的年味,以及感恩父母的心情抒發。在這些描繪里,似乎聽到了親人們的一聲聲祝福。仿佛,這色香濃郁的年味,從遠古的風俗中走來,從大地飛花中走來,從思念父母的親情中走來。它逐漸演變成中華民族一道靚麗的風景,緊緊縈繞在每個人的心田。用“烘出一屋子濃濃的年味”,傳來了春天的味道。
“風吹著二月的暖/陽光嗅出紫荊花的軟/一群雛鳥仆仆歸巢/笑聲取悅偌大的校園/響起喜悅的童謠。”這是余玉英的又一首詩歌《在春天啟程》。“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看到這首詩歌,我不禁想起了這首童謠。相信,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妙,最純真的階段,他就像一朵花,一顆果子,一彎新月,一空星辰。他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在這里,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童年、以及校園的愛與懷念。這個段落層次分明,表達了詩人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和對校園的無限向往之情。
這首寫于某年開學注冊時候的《在春天啟程》,詩人看著學生春節后開心地返回學校,跟同學老師問好、擁抱、擊掌,心里的感慨和好好工作的決心。作為一名小學老師,雖然自己的童年過去了,但常常和學生的童年一起成長。詩人余玉項,更多想表達學生身上勃發的精神氣,不僅僅是追憶,而是身臨其中,一直被學生的活力所感動,所激發,攜手同行,是推動學生翱翔知識海洋的風。“春天,明媚著一切/清晨的校園/回蕩愛的喧囂/我們用掌聲拍打時光的間隙/用擁抱粘合分別的眷念/重逢在這里/再次攜手同行。”不難看出,詩人又將春天和童年的校園融合在了一起。其中“春天”“校園”“時光”“攜手同行”從這些詞匯上看,詩人是在提醒人們珍惜美好的時光,也充分詮釋了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不能虛度光陰的深遠意境。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純真而又美麗,荷塘月色,勾勒出青春的夢想。在這里的描寫,也是作者對逝去的美好童年在特殊意義上的追憶。春天帶給人與自然的,永遠是蘇醒和成長,給這個世界帶來萬紫千紅,煙花姹紫。然而,童年也像東逝的河水,短暫而又美好,它往往讓人來不及思考和珍惜,就匆匆流走了。
“(余玉英的詩)像野草合奏風搖,草綠效天碧,詩人風雨筆墨,似霜葉紅點秋色。”(李發模)這首看似寫春天的詩,分明表達了詩人對知識,童年,以及校園強烈的愛,深刻表達了她崇高的信仰與非凡的斗志。詩仙李白曾對春天說,如果遇到東風飄灑雨露,就會與天地一道春意盎然。在余玉英的春天里,“啟程吧,少年/趕往朝思暮想的大海/知識是槳,你們是船帆/老師是那一股推動的風……”,她巧妙地運用“啟程”“知識”和“老師”等醒目的字眼,極具推動力、感染力與震撼力。
“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覺到詩意的生活。”(海德格爾),遠在大山深處小學任教的余玉英,春天永遠是她詩意的生活。
(《夢留在夢里》 余玉英 著 廣東旅游出版社,2023.5)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