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綻放的蓮
——淺析才旺尼瑪詩作《墨脫緣》
作者:史映紅
時常關注西藏的朋友應該知道,林芝市墨脫縣,藏語之意為“隱藏的蓮花”,位于西藏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喜馬拉雅山東段與崗日嘎布山脈南坡,東鄰察隅縣,西接米林市、隆子縣,北鄰波密縣等,南部與印度接壤,常住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人口約1.5萬人。大家知道,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流經我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由于地處西藏海拔最低處,故而這里雨量非常充沛,氣候非常溫和,生態(tài)保存非常完好。
大家還知道,墨脫是我國2843個縣級建制里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2022年第4期《西藏文學》“喜迎二十大專輯”的頭題,有幸刊登了本人的組詩《豐碑》,其中有一首《扎墨公路》,專門寫通往墨脫的路,請允許我引用部分詩句:“1961年10月,西藏軍區(qū)組織人勘探/1965年,試圖修扎墨公路/因山勢險峻、災難頻發(fā)中斷/1973年考慮修崩西公路/因靠近印控區(qū)而放棄/1975年再修扎墨路,投資2538萬元,歷時6年/粗通約百里,犧牲34人,重傷近200人/不久,因地震塌方中斷/1981年至1994年,雛路修至墨脫,犧牲11人/1993年9月25日,幾輛車像小心的烏龜/勉強開進墨脫/宣告中國最后一縣通車/開天辟地的歡慶,石破千驚的欣悅/被次日巨大泥石流帶走/幾輛車永留墨脫∥1995年投資2千萬,修補27千米路段/2000年4月9日易貢湖潰堤,路段大部沖毀/2009年投資16億元,2013年基本完工/橋梁29座,涵洞227道,總長117千米/每年只通8個月/2017年改造扎墨路,斥資12.015億元/一條路,60年/60年,一條路”。長長的路,彎彎的路,崎嶇的路,險象環(huán)生的路,讓歲月辛酸,讓生命悲愴,讓所有人久久地仰望,卻又心懷不甘。
才旺尼瑪詩作《墨脫緣》的前六句,“墨脫/蓮花成仙的圣地/雅江咆哮的歸宿”,嘎隆拉雪山巍峨屹立,億萬年的原始森林里,飛瀑流云隨處可見;果果塘大拐灣天造地設、鬼斧神工;讓墨脫神秘夢幻,獨特奇崛;曾幾何時,這里沒有路,只有羊腸小道,所有進出的物資,靠牦牛馱,或者人背,“背夫的天堂”名副其實,背鍋碗瓢盆、柴米油鹽,背五金百貨、衣服被褥,背骨肉情深、血脈相連,背春夏秋冬、月缺月圓。
接著六句里,“山的故里/水的故鄉(xiāng)”,墨脫在雅魯藏布江下游,高峰聳云,連綿不斷,谷大壑深,峽谷萬丈,海拔最高的南迦巴瓦峰達7787米,而雅魯藏布江出口處巴昔卡村海拔只有154米,7000多米的落差,讓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聞名遐邇,震撼世界。特殊的地理地貌,復雜的水氣交融,讓這里成為動植物的天堂,珍稀生物的博物館,可謂物寶天華,是地球上少有的秘境、仙境、險境;“像一灣五色綠洲流進高原/像一盞七彩神燈匯聚的港灣”。
“墨脫/你拂凈了心靈的塵灰/你放飛了歲月的傾訴/你鎖住了山水的愛戀”;這樣的文字氣象大,氣勢足,畫卷寬,畫面廣,高遠而明凈,遼闊而澄澈,禪意悠長,氣蘊敦厚;能看出詩人觸景生情,情由心生的痕跡。在美輪美奐的景致中,在蒼茫浩淼的時空中,在發(fā)自肺腑的摯愛中,詞語和文字間的神奇反應便產生了,詩句與現(xiàn)實的裂變讓詩意延伸、延展、延綿,山水追趕山水,云霞渲染云霞,心靈放飛心靈。
“墨脫/我愿今生只記得你/不再和你陌路而過/只為聆聽山水心愿”,這些詩句氤氳著才旺尼瑪?shù)纳铙w驗和生命情調,在詩人精神情感與親身歷練雙向的契合中,讓主觀情愫與客觀需求交織互補,讓景、讓情、讓愛交相輝映,真正融入和諧之境。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言:“我們所做所說所歌唱的一切都來自同大地的接觸”;詩歌名家艾青在《詩的散步》里講:“……那存在于大自然里的豐富的幻變,那存在于無言的心中的有拍節(jié)的波動,那一個生命向另一個生命之間的默契,不也就是詩歌么?詩歌是自然本身所含有的韻律”。
是的,貼近于“同大地的接觸”,貼近于“大自然里的豐富的幻變”,進而提煉成簡潔的文字和精美的詩行,這是才旺尼瑪詩作《墨脫緣》留給我的深刻印象。
輕盈而不失分量,簡約而不失精致,從容而不失激昂,才旺尼瑪創(chuàng)作思路很正很直很對,希望讀到他更多更美的詩行。
墨脫緣
作者:才旺尼瑪
墨脫
蓮花成仙的圣地
雅江咆哮的歸宿
墨脫
路的代名詞
背夫的天堂
墨脫
山的故里
水的故鄉(xiāng)
墨脫
像一灣五色綠洲流進高原
像一盞七彩神燈匯聚的港灣
墨脫
你拂凈了心靈的塵灰
你放飛了歲月的傾訴
你鎖住了山水的愛戀
墨脫
我愿今生只記得你
不再和你陌路而過
只為聆聽山水心愿
作者簡介:
才旺尼瑪:1972年7月出生,西藏昌都人,現(xiàn)工作于林芝市林草局,先后在巴宜區(qū)、墨脫縣、米林縣 、工布江達縣工作 ,系1985年第一批內地西藏班畢業(yè)生。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fā)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西藏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