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宇宙的周藝文
作者:顧振清
周藝文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文化跨界者、遷徙者。他不但橫跨了兒童文學與視覺藝術兩個不同的人文創作領域,而且打通了觀念水墨與特定場地裝置兩種不同藝術媒介之間的關聯。萬物皆備于我,周藝文秉持的這樣一種觀念,歸結于他以人為本的宏觀視野與大開大合的人生格局。借助范式轉移之力,周藝文將主觀虛構的平面敘事,翻轉為審視并批判消費社會的人造景觀。從中,觀者可以見證藝術家對公共美學與傳播學的深度認知和嫻熟運用。
白色羽毛是周藝文近期觀念水墨創作中無所不在的視覺要素。從平面上羽毛符號的虛構敘事,到裝置作品《鴿子廣場》中以一萬只白色擬真鴿子打造的立體人工置景,藝術家實現了不同媒介、形式之間的無縫連接與范式轉移,并在上海寶龍美術館《1 /2加1/2:周藝文個展》上付諸事件性的全新實踐。周藝文的沉浸式空間裝置作品《鴿子廣場》包括了密集分布在美術館展廳地面、墻壁和空中的一萬只和平鴿標本,以及一只足以裝進幾個人的放大版的金屬鳥籠、幾條公眾可以坐下休息的長凳。占據70% 展廳容積的一萬只和平鴿標本,幾乎在室內空間再造了一種城市化的戶外鴿子廣場的宏大敘事。現場無疑具有超越日常經驗的視覺沖擊力。懸掛在空中的、保持飛翔姿態的鴿子標本,以反重力方式橫向站立在垂直墻面的鴿子標本、還有地面上扎堆的鴿群,一概保持靜止狀態。似乎是有人偷偷摁了時光機的暫停鍵,讓熙熙攘攘的鴿群突然定格、石化在某一時刻。觀者在《鴿子廣場》現場的鴿子“叢林”中穿行,猶如科幻片《X戰警》中一個個以光速瞬移的超能力者。通過超現實的實景搭建,周藝文把城市公眾廣場上常見的一種景觀平移到了美術館無特定標注的白盒子空間,從而把容納一萬只鴿子標本的現場,變成讓人身臨其境、感受沉浸式體驗的一個思想實驗室。
周藝文《鴿子廣場》,彩墨,紙本,2023年
周藝文《鴿子廣場》,特定場地裝置, 2023年,上海寶龍美術館
周藝文《鴿子廣場》,特定場地裝置, 2023年,上海寶龍美術館
周藝文《鴿子廣場》,特定場地裝置, 2023年,上海寶龍美術館
藝術家《鴿子廣場》的符號化表達是一個二階語義結構。在作品可見的、可感知的表象層面,符號的能指是和平鴿,所指則是承載和平鴿之意義,以和平鴿祈盼和平、祈盼更好明天的鴿子廣場。于是,鴿子與廣場兩者構成《鴿子廣場》符號的一階系統。在作品隱性的、不可見的內涵語義層面,鴿子廣場與廣場的公眾性效應則構成《鴿子廣場》符號二階系統的能指與所指。符號的二階能指其實是一階能指與所指的總和,直接意指了人類文明正向進步與發展的主題。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把符號二階系統歸結為一種社會神話系統。因而,周藝文以《鴿子廣場》映射并反思整個社會神話系統,調度的是更深邃的認知結構,適配的是更宏大的思想背景和文化語境。距今4000-3500年前,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吉爾伽美什史詩》泥版所記載的最早的大洪水傳說中,就有主人公烏塔納皮什提放鴿子探洪水水情的情節。而《舊約?創世紀》則傳承了這個洪水滅世故事,故事中諾亞在方舟中曾三次放飛鴿子,最終鴿子銜回橄欖枝,帶來洪水消退、世界復歸綠色與和平的信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馬薩喬的教堂壁畫《圣三位一體》中,基督頭頂上方凌空飛翔的是一個代表圣靈的白鴿形象。1949年,藝術家畢加索為大會為巴黎世界保衛和平大會海報所畫的和平鴿素描。1949-1962年,酷愛和平鴿的畢加索又畫了一大批和平鴿線描。當今,世界上許多現代都市的市中心往往保留著鴿子廣場,并保持著節日慶典上放鴿子的儀式。由此可見,和平鴿一直被當作人類守護天使,象征和平,寓意和睦。其實,周藝文憑借特定場地裝置《鴿子廣場》,不但批判性地傳承了和平鴿符號古老而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而且還在這一符號文本系統上做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形式翻新。通過范式轉換,周藝文的《鴿子廣場》以群像化、空間化、景觀化的方式,把鴿子形象升級為鴿子廣場符號。他在作品所彰顯的符號二階語義結構,代表了藝術家對于文化基因與傳統符號的一種語義重構的努力。
13 世紀意大利威尼斯圣馬可大教堂的馬賽克鑲嵌畫《諾亞放飛白鴿》
文藝復興時期的1426-1428年藝術家馬薩喬Masaccio的佛羅倫薩圣瑪利亞?諾韋拉教堂濕壁畫《圣三位一體》
1949年,藝術家畢加索為大會為巴黎世界保衛和平大會海報所畫的和平鴿素描
1950年代,藝術家畢加索創作了一大批和平鴿線描
在各式消費主義流行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市場經濟與商業文明的神話系統已然構成全球性擬像社會、景觀社會的底層邏輯。然而,緣自童話創作的周藝文不忘初心,始終在藝術中守護愛、和平、自由、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價值觀念。作為一種社會神話的符號,周藝文的《鴿子廣場》二階系統的語義重點在于它的所指,即鴿子廣場的內涵意義。雖然表面上它直接意指和平與反戰;但在內涵意義上,它含蓄、隱晦地意指著廣場的公眾性效應。有史以來,廣場一直是人類各種定居點與市鎮的一種標配。現代社會的廣場不僅聚集鴿群,更會時不時地聚集人群。廣場作為各種社會信息的宣發地、集散地,無疑映射了一種歷久彌新的社會性權力結構及其權力話語。周藝文以藝術的名義,實施了鴿子廣場符號的一次意義再生產,借此展示自己對于人類話語、社會神話、傳播學與公共美學系統的一種深層反思。《鴿子廣場》放飛的是周藝文一種童話般純粹而美好的夢想,體現的是他一種推動人類心智正向發展的不懈訴求。回溯藝術史文脈,不難發現,正是由于中外藝術家們的接力創作,才讓和平鴿與鴿子廣場符號得以不斷刷新、不斷延續,演化為當代藝術的一種重要視覺表征。
周藝文在創作上追求邏輯自洽、自成宇宙。故而他從未局限于水墨丹青圈子,也未止步于當代藝術領域。他的參照系統是人類人文藝術的全域系統。他的知識生產情結,鏈接的是人與宇宙和諧共處、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無限時空。
2023年8月10日,顧振清主持上海寶龍美術館《1/2加1/2:周藝文個展》學術論壇
2023年8月10日,上海寶龍美術館《1/2加1/2:周藝文個展》學術論壇現場
2023年8月10日,上海寶龍美術館《1/2加1/2:周藝文個展》開幕式部分嘉賓合影,手持花束者為藝術家周藝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