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藏,深情訴說
——淺析泉水詩作《我與西藏》
作者:史映紅
接到泉水詩作《我與西藏》微詩評的寫作任務,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內心是感動的;我不認識詩人泉水,但從文字上看,詩人在雪域高原的日子應該不會太短,因為只有時間和歲月會讓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產生如此濃郁的情感,在這樣濃郁情感之下吟誦出的詩行,無論是對過往歲月的回眸,對當下生活的體味,對高天厚土的矚目,對湖泊大河的遠眺,對人生意義和生命的縝密思悟,對讀者來說,印象注定是深刻和持久的。
行文至此,就想起自己對天上西藏的諸多感觸來,比如對青藏的山:“青藏高原,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總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屋脊”,是地球第三極,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5座雪山在這里,世界上海拔超過7000米的70余座雪山在這里,世界上海拔超過6000米的數千座雪山在這里,它高聳奇崛,它博大渾厚”,(引自拙文《走近黃河》)。比如對青藏的水:“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發源地在這里,比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我常想,這些最終流向渤海、東海、黃海和印度洋的巨大河流,這些直接或間接供養數億人用水、用電、灌溉的河流,這些過去或者現在改變城市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河流,這些數千年來左右歷史和經濟雙重發展的河流,如果溯流而上,返回數千公里,只是某一座雪山融化的一滴水,或者一個淺淺水灘滲出的一滴淚;青藏高原無疑是它們的母親,是青藏高原孕育了它們”,(引自拙文《走近黃河》)。比如對青藏的人:“在青藏高原久了,能感受到她的獨特,寧靜的山河和肆虐的風雪,能塑造我的寬廣和包容,五彩斑斕的經幡和飛舞的風馬,能讓我的氣韻增添無盡的夢想,藏族同胞虔誠的信仰和神秘的宗教文化,讓我遠離浮躁、忘卻塵世的繁雜;他們平淡質樸、璞玉渾金的本色,讓我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敬天愛人,誠信守義、憐憫萬物”,(引自拙文《走近黃河》)。
回到《我與西藏》前六句:“我的靈魂/曾經在雪山草原徜徉/火熱的青春/奔放地與拉薩碰撞/流淌的汗水/揮灑在藍天白云間”,青藏之美,美在山的奇崛,蒼茫厚重,險峻高聳,延綿不絕。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一個游俠般自由徜徉、恣意揮灑的浪漫旅者,“雪山”的高聳進入心扉,“草原”的浩闊進入眼簾,虔誠的面孔走走停停;青澀不去,“青春”再現,一次次的“奔放”,一次次的“揮灑”,一次次的心靈“與拉薩碰撞”;沒變的是摯愛、是鐘情、是癡心不改;變的是“拉薩”的越來越大,越來越高,越來越美和發展的越來越快。
“徘徊的腳步/一次次把八廓街丈量/心中的苦澀/偷偷在青稞地哭泣/沉默的目光/久久凝望岡仁波齊”,川流不息、絡繹不絕的“八廓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八廓街”,“揮灑”虔誠、收留虔敬的“八廓街”,每時每刻都讓身處此地的人、或遠道而來的人目眩神迷,情思紛紜,感慨良深。
“心中的苦澀”是什么?是遠離鄉關、懷念鄉梓的遙遙牽掛?是回首往昔、穿越多年歲月煙云的浮想聯翩?是一路走來,經歷諸多草枯葉黃和雨雪更迭后的直抒胸臆,或款曲低訴?“岡仁波齊”,高處的父王,多少“沉默的目光”,多少遠道而來的瞻望,多少向真向善向上向美的叩拜,多少雷電轟鳴和雨雪蒼茫,讓“岡仁波齊”由高聳變得更加高聳,讓奇崛變得更加奇崛,讓至高無上變得更加至高無上。
“修行、矗立、喜馬拉雅之巔、夢想的翅膀、雅魯藏布大峽谷、起舞、信仰、靜靜與牦牛述說、夢中、那一片高原紅”等,通過這些文字,首先讀到了只屬于天上西藏、地球之巔和“世界屋脊”的亙古與蒼茫,高聳與洪荒,剛勁與厚重。還讀到詩人把景物風物人物融為一體,并期望內心接近自然,親近天地和回歸本真,其實質是鳴奏一曲個體與自然、心靈與天地相結合的和諧樂章。愛爾蘭詩人葉芝曾言:“我們所做所說所歌唱的一切都來自同大地的接觸”,這句話很好的印證了詩人泉水這首詩的創作心境和內在品質。
“相遇,是與你注定的前緣/回望,是向你深情的告白/不朽,風化為萬年的冰川”,這三句,淡淡的彌散出一縷禪意,或者說哲學義理,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啟迪,應該像陶淵明筆下的“每有會意處,輒欣然忘意”(魏晉·《五柳先生傳》)吧!應該像李翱筆下的“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唐·《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吧!應該像蘇軾筆下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吧!
詩人泉水的作品我讀的不多,這與自己的孤陋寡聞和極其有限的閱讀有關,亦或與詩人泉水寫的不多有關,但這并不妨礙詩人文字的流暢優美和意境的含蓄俊朗;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曾言:“我十四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對于我們從事文學和藝術創作的人,都應該好好品味和理解這句話,肯定會大有裨益。
我與西藏
作者:泉水
我的靈魂
曾經在雪山草原徜徉
火熱的青春
奔放地與拉薩碰撞
流淌的汗水
揮灑在藍天白云間
徘徊的腳步
一次次把八廓街丈量
心中的苦澀
偷偷在青稞地哭泣
沉默的目光
久久凝望岡仁波齊
未果的修行
矗立在了那喜馬拉雅之巔
夢想的翅膀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起舞
信仰的故事
靜靜與牦牛述說
夢中的色彩
停留在那一片高原紅
相遇,是與你注定的前緣
回望,是向你深情的告白
不朽,風化為萬年的冰川
作者簡介:
泉水:現為中央部委干部,2009年至2012年曾在西藏工作。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藏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