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詩歌,有用的詩人
——在衡夏爾詩集《詩歌對人類無用》首發式上的幾句話
作者:趙卡
衡夏爾的詩集《詩歌對人類無用》,書名好而大膽,說出了一切高級思想的本質,書名也預示了這本書的性質:無用。雅思貝爾斯曾發明了一個著名論斷,即人類在2000多年前有個“軸心時代”的歷史時期,他舉的例子是古希臘三賢即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古印度創建佛教的釋迦牟尼,我國春秋時期的老子、孔子等,這里面有個奇怪的現象,像古希臘人探討的都是無用的東西,大多是抽象的,而我們的古代先賢研究的都是實用的學問,我個人認為無用的東西比實用的東西高級;比如炒菜,這是一門有用的技藝,但不如探討宇宙的邊界高級,而宇宙有沒有邊界,對人類其實是無用的。
我和衡夏爾幾年前就認識,他寫詩也寫小說,思考性隨筆也寫得不錯,所以你看他的詩是很獨特的,詩中有思辨的東西。我看他小說看得多,當時我就覺得他的小說有一種高級感,這種高級感來自英語思維的訓練,尤其是他小說里的對話,和國內的作家比起來,屬于頂流水平了。
衡夏爾是一個對事物(不論抽象的還是具象的)特別敏感的人,觀察和思考的角度也特別,他一般不玩虛的,直抵事物的核心,就是那種你會看起來很具體的寫法,也就有了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震撼性,比如《豬怕過年》和《馬肉》等;這些詩,雖說殘忍,但又會讓人覺得幽默,我認為這就是一種能力,也可以說是一種天賦。什么是天賦?我認為天賦就是一種處理理念的能力。
說起“處理理念”,從前直到現在,關于知識分子的定義一直沒有論辯清楚,索維爾有個定義我認為是到目前最有說服力的,他說知識分子就是“處理理念的人”;若干年前,知識分子詩歌和口語詩兩幫人都爭得厲害,實際上都是某種偏狹主義在作祟,我現在回到衡夏爾的詩上說,他的詩有口語性質,但又深具哲學性質,也就是說,他的詩是知識分子的內容口語詩的形式,你說他是知識分子詩人和口語詩人?不好說,我就簡單地說他是一個善于處理理念的詩人。
說點技術上的事,衡夏爾的詩絕大多數是口語性質的,但不能簡單說他的詩是口語詩;他的詩有點像布考斯基,我不知道有沒有一種術語說這種型制或形式的詩,是瘦型的,詩中還有對話就更了不起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寫口語詩難不難,但寫長了是挺難的,這里面有個材料、結構和形式的三合一問題,現在看來,布考斯基不難,衡夏爾也不難。
衡夏爾和他的詩引起了讀者們的關注和討論,甚至是深思,我覺得這就是無用之用,開個玩笑,詩歌無用,但詩人有用,所以大家要珍惜詩人。(作家網編輯劉不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