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文字,讓生活充滿味道

文字,讓生活充滿味道

——讀安寧

 

作者:常耀宗

 

劉熙載認為,藝術應該“尚實”,而不應該“尚華”,孤直非文,浮艷亦非文。言外之意,只注重形式的藝術最終會走向窮途末路,多注重內容的藝術才能日益廣袤。對此,我深以為然。

 

放眼當下散文圈,不難發現,有些人的散文缺少濃郁的生活氣息,讀來無趣味。或者,即便有生活,也是“變得優雅、平滑、順溜、好看,但是,是假的。”(1)一句話,他們的文字與生活并不貼近,有貌合神離之嫌,沒有將二者達到合之則雙美的境界,難怪得不到讀者的青睞,更別說流傳開來了。

 

近讀作家安寧發表在《內蒙古日報》《齊魯晚報》《光明日報》《散文百家》《青年文學》幾家報刊上的幾篇散文,感覺她的文字里滿含生活的味道。她的這幾篇文章緊扣時代脈搏,將現實生活與個人體驗融為一體,自然、生動地展現出一個生機勃勃的煙火人間,構成了一種文學與生活的隱喻,在返觀與外照間,引導我們認識自己,“收獲一種更加有意義、有趣味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啟迪。”(2)

 

探究安寧把文字還給生活,重構生活與再造生活的藝術品格,至少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值得我們借鑒。

 

第一,挖掘文學形象內涵,喚起求真向美之心。如何從“弱水三千”中做到“只取一瓢飲”呢?這就需要我們“選取現實社會和生活里能體現本質的‘一斑’或者‘片段’,借以反映整體的現實社會和生活的歷史過程,這是散文寫作者應該具有的藝術能力。”(3)在這一點上,安寧無疑把握、拿捏得十分到位。

 

行走在呼倫貝爾雪原上,看到馬、奶牛、孤貍在活動,看到駱駝在雪地上負重前行,看到人、牧民庭院中的狗以及正在搶食的小鳥……蒼茫大地,面對萬物日常化流程圖,作家以平靜、恬淡的心境,天然敏感到浮海眾生賦予的形象內涵——《滄海一粟》。我以為,安寧通過此文想要傳達的主旨是,世間有你有我,才叫眾生。所謂眾生平等,即離開了誰都是不圓滿的世間。抑或,自然原本由萬物組成,人不過是自然之子,渺小的存在,切不可自視高大,為了一己私利破壞了這孕育萬物的遼闊大地。人應該擺正自已的位置,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珍愛生命,和諧共生。

 

純真的吳青老人到眉山旅游留下了愛環境愛他人的真誠故事,當年蘇軾蘇轍在眉山留下了手足情深一起走好人生路的感人故事,譚君的一對朋友不離不棄留下了“同懷視之”的故事。在我看來,《有人路過眉山》的主題是,通過對路過眉山的人把坦誠待人的古風人情默默傳承這一事實的反映,希望眉山文化元素可以注入到當今那些不能真心相處的人際關系中,起到干預、甚至重構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作用。

 

人之為人,當何以對待自然萬物,何以為人處世?當我們欣賞著作家從生活中挖掘出來的文學形象內涵時,我們便可以直觀自身,產生社會責任感和自我提高的意識,“以呼喚人性中求真向美之心的回歸,從而達到追求美好的境界的正面效果。”(4)

 

第二,細致描摹城鄉景色,放射出詩意情感的光輝。眾所周知,當人的精神一旦進入到體驗狀態中,那么文學與生活就有了撞擊的可能,平日很不起眼的東西也會閃現出詩意的火花。正如英國詩人柯勒律所說:“給日常的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過喚起人們對習慣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導他去觀察眼前世界的美麗和驚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種美麗超自然的感覺。”質言之,當作家的體驗達到“出乎其外”的境界時,她所寫事物的根本的性質就會顯著地突現出來,放射出詩性光輝。

 

例如金銀木是我們常見的落葉性小喬木,但當它在雪后的北京滿樹呈濃烈的紅時,引起了作家的注意,轉入到體驗的狀態,出現了超越普通物而成為具有詩性意義的審美物——似冬天里的一把火,給作家以無限的溫情與激情。《一株金銀木點燃了冬天》,是安寧對蘊藏在生活中的自然美的發掘與攝取,它讓我們在感知自然偉力的同時,不由想學習金銀木不張揚也不卑怯的個性,內生克服生活困難的勇氣和力求上進的動力,爭取活出精彩的自己,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

 

夏季,泰山腳下,在鄉村寫作、生活,那也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煙火氣,也有世外桃源的新奇感,帶給人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住在黃昏的客棧》,是安寧親近自然生活、享受自然生活的又一例證。它意在告訴我們,偶爾拋開城市喧囂的生活、工作的壓力,蒞臨有點另類的鄉村民宿去住住,放松身心,回歸自然,生活別有一番風趣和收獲。更深一層,它提示我們要積極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非奴役。

 

托物言志也好,境由心造也罷,以上兩文,都是“呈現出在不同環境地域下,人與自然萬物的生存和生命狀態。”(5)散發著城市自然的獨特魅力和鄉村客棧的豐富多彩,見出詩意棲息之地,見出引人入勝的一個側面,見出一種精神力量。

 

第三,看似呈現生活原貌,實則超出了對現實層面的指涉。真實客觀地進行藝術描摹現實生活,還生活以本來面貌,沒有半點世俗觀念的束縛,沒有摻雜任何功利的考慮,有的只是生命欲望和本性本能的自然流露,只是大膽、率直、淳樸的性情體現,安寧的文章,看似“從日常出發,抵達的卻是靈魂的深處,字里行間都是對生命本相的凝視和勘探,因而具有某種普遍的抽象性。”(6)

 

無論是她的《烏金巷的理發師》,還是她的《牧歌》,表現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世間。前文寫了一個在城市二十年,因為善良遭人騙,生活一直勉強過得下去的打工女青年,關鍵時候,她想幫患重病的弟弟卻囊中羞澀。無奈中,她不得不以無為的心態去打理人生。后文寫了一個身患絕癥,來日無多的小女孩,她在一無所知的情形下,只是快樂無憂地生活著。“活得認真、踏實,散發著鮮活的生命熱度。”(7)

 

讀罷這兩文,我們不由跟著作家一會兒感傷、悲痛,一會兒憐憫、遺憾,在領略這一個個悲劇美之時,我們的心靈得到了陶冶和凈化,無由地令我們對生命、存在生出哲性思考。在這個意義上,安寧“筆下的人物其實是某種生命的符號和象征。她的散文講述的是靈魂的故事,而不是傳奇的故事”,(8)對生命、存在的隱喻,構成了安寧散文重要的精神向度。事實上,在當下的散文界,我們極少看到有關這些問題的追問。今日“許多人的寫作,只是滿足于對生活現象的表層撫摩,普遍缺乏和現實、存在深入辯論的能力。”(9)文學是人學,丟失了對人的關懷,丟失了文學的文化意義,文學還是文學嗎?文學到底何為?對于這些問題,安寧的散文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行走大地,安寧記錄下一幕幕活色生香的現實場景,充滿人間煙火氣,充滿人性的溫度,使她的“日常”有了別樣的味道和體悟,讀來更具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這是她的散文獲得普遍贊賞的主要原因。(作者系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注釋:

(1)李敬澤,《面對散文書寫的難度》,《人民曰報海外版》,2017年12月13曰。

(2)錢念孫,《好作品如電流,貫通文學世界與現實生活》,《光明曰報》8月。

(3)柏峰,《散文的藝術品格》,《文藝報》,2020年6月。

(4)童慶炳主編,《文學概論》,第188-189頁,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5)安寧,《世間萬物讓我動容》,《文藝報》,2021年10月10日。

(6)(7)(8)溫奉橋,《阿占小說印象:知識、美學與日常》,《文藝報》,2021年10月。

(9)謝有順,《肯定中國當代文學也需勇氣》,《文藝爭鳴》,2021年第7期。

 

作者簡介:常耀宗,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當代文學協同研究中心研究員、察右前旗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作家網新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久久曰本av免费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超污| 中文字幕aⅴ在线视频|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日韩v亚洲v欧美v精品综合|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xxxxwww日本在线| 李宗60集奇奥网全集|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综合久久网| 被民工蹂躏的雯雅婷| 捏揉舔水插按摩师|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99re免费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青春禁区视频在线观看8下载|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阳光电影在线观看| japanese性暴力| 欧美最猛黑人xxxx|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雪花飘在线电影观看韩国|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