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渴望飛翔
——淺析陳貴平詩作《疊傘曲》
作者:史映紅
記得兒時在野外放牛放羊、上樹摘果,或幫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接觸最多的是各種鳥兒,布谷鳥、燕子、啄木鳥、白頭翁、成群結隊的麻雀等,對鳥兒們自由自在、逍遙穿梭、從容來去真是羨慕至極,心想,如果自己也能飛翔該有多好。
這些年里,每每休假出差,或與人聊天,當對方知道我曾在西藏當空軍時,總會好奇地問:“是開飛機嗎,開飛機是不是很神氣,怕不怕”?我只好慢慢解釋:是當空軍,但不開飛機,我們屬于空軍航空兵地勤部隊;負責給飛機通信導航、充電充氧、運輸牽引、加油掛彈等。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內心卻想,我也想開飛機,從小到大一直想展翅藍天,翱翔蒼穹,可開不了啊!
1997年9月,我被部隊推薦到空軍政治學院上指導員班,在學員隊里,有不少來自空降兵部隊的同學,我總喜歡與他們聊天,聊與飛翔、跳傘相關的話題,比如日常訓練、疊傘背傘、登機升空、出倉瞬間和騰空而下的感覺和細節。藍天白云,傘花朵朵,輕盈飄蕩,宛如空中芭蕾,真是如夢如幻;每每此刻,總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羨慕的神色,同學便笑著說:“你壓根兒就不應該在地上忙碌,而應該在天上飛翔”。
言歸正傳,一起來品析軍旅詩人陳貴平的《疊傘曲》,第一節“如同鋪開一片天空/每一朵白云,每一顆星辰/都是鑲嵌在降落傘上的工具”,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每個細節都全神貫注;我想起自己在新兵連初學疊被子,在班長指導下,擺正鋪平、壓實拉勻,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我想起剛下連隊巡邏時,排長出發前鋪開要巡邏的線路圖,指給每一個戰士看,直到大家都看明白,他邊疊地圖邊說:“作為軍人,在我們守護巡邏的地方,千萬不能把領土守小了,不能把主權守沒了”。我還想,疊好的降落傘,背在每個戰友身上,待令出發,多像儀仗兵舉著或捧著國旗,時刻“眼要看到,手要摸到,心要想到”,那是士兵心里的圖騰,是戰士的生命。
“挑起每一根傘繩,看是否/都連接著紅色的血脈、英雄的基因”,記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每一根傘繩”,在戰士的眼里和心中,是黃河長江,是長城昆侖,是每天必須巡邏的邊境線,與心有關,與愛有關,與槍有關。把“所有的膽怯與脆弱”抖掉,把哪怕一絲一毫的畏縮與恐懼拋卻,把無畏與果敢撿起來,把英勇與頑強揣在胸懷。
“七十四點七平米、兩個士兵、整整齊齊的三十層、每一層、一道藍天、這一副、三角形、如同一排”,這一節,詩人用八個數字,巧妙地連成一段小視頻:“兩個”屏氣凝神、心神專注的“士兵”,“兩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士兵”,“兩個”汗流浹背、不知疲倦的“士兵”正在疊傘;他們鋪開“潔白的天空”,最終疊成“藍天的屏障”。好了,看,“這一副三角形的形狀/如同一排,即將發射升空的導彈”;詩人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兩個士兵”對本職崗位的無限熱愛和對軍營生活的深深愛戀;刻畫出“兩個士兵”堅定的信念和對工作的極端熱忱;從“兩個士兵”認真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動作上,綻放了他們內心向前向上向陽的花朵,帶給我們豐富和充滿想象的審美余韻。
“融入所有正義和勇氣/包裝成一顆子彈模樣/一具降落傘,或者說/一顆智慧的子彈,已經上膛”;南朝文學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里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國詩人佛羅斯特亦言:“詩歌的材料應該是在經驗上平凡,在文學上非凡”;詩人陳貴平就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通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具象和表面的現象來看本質,溯流而上,“沿波討源”,通過“經驗上平凡”,苦苦尋覓“文學上非凡”,進而表達情感,抒發情懷,釋放愛戀。
當下,一些新媒體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機關用盡、煞費苦心;一些寫作者照貓畫虎、言之無物、華而不實;一些文學圈子里相互吹捧、站臺拍手、跟風抬轎;真實情況是:很多文字東拉西扯,不知所云,可讀性不強,甚至病句迭出、不堪卒讀。
這個時候,作為一個閱讀者,我尊重陳貴平這樣的寫作者,他安心本職,把脈普通,書寫平凡,謳歌正義,進而為民族立心,為社會鑄魂,傳遞正能量,這正是當下我們全社會所需要的文字。
疊傘曲
作者:陳貴平
如同鋪開一片天空
每一朵白云,每一顆星辰
都是鑲嵌在降落傘上的工具
眼要看到,手要摸到,心要想到
這是雕刻在每個疊傘員心里的一句話
挑起每一根傘繩,看是否
都連接著紅色的血脈、英雄的基因
是的,那就進行下一步
提起傘衣,抖落所有的膽怯與脆弱
貼在大地上,將傘衣折疊
這七十四點七平米的潔白的天空啊
此刻在兩個士兵的手里,疊成
整整齊齊的三十層,每一層
都是一道藍天的屏障
這一副三角形的形狀
如同一排,即將發射升空的導彈
融入所有正義和勇氣
包裝成一顆子彈模樣
一具降落傘,或者說
一顆智慧的子彈,已經上膛
作者簡介:
陳貴平,1994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現服役于空降兵某部。散文《一平米格桑花》榮獲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主辦的第二屆軍事文化節優秀文學作品獎,歌曲《傘花綻放黨旗揚》在空政舉辦的“云霄戰歌”活動中獲獎。作品發表于《解放軍文藝》《解放軍報》《空軍文藝》《空軍報》《人民武警報》等。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