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光:劉福麟詩歌的美學意義
作者:賴廷階
詩歌要追求什么?詩人要追求什么?追光,追求光明,是詩歌的天性,追求光明的詩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詩人發光,詩人通過作品來傳播光,就是很美麗的詩人了。
劉福麟就是一名追求光明的詩人,讀這位詩人的作品,就能讀到積極向上的生命氣息。
詩歌追求內心寧靜
人要有光明,就要內心寧靜。光明之心安靜,內心有光,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需要進入天堂的境界,才有歸宿。
《白樺林》一詩寫道:“還有一些鳥兒在等,風/從水面上撿到羽毛的殘留//魚是河的聽眾,對水與岸/之間的節奏很敏感//白樺林用一片黃葉,披掛了/一匹瘦馬,夕照里就有了炊煙的長嘯//在峽谷的另一側,還有一片林子/它們才是春來秋去的侯鳥//我來了,為一棵白樺樹而來/為內心掙扎多年的寧靜而來”
這首詩標題是“白樺林”,很顯然,生命樹就是光輝的表達。詩歌寫到了:鳥、羽毛、河流、水、岸,白樺林就在這樣的風景里面,馬、夕陽、候鳥……閱讀了一個生態的畫面,最后,追求“我來了,為一棵白樺樹而來”這是對生命樹的追求,一個人要成為生命樹的意義,回歸到生命樹,活成生命樹的境界。
回到生命樹的狀態,靈魂就有了正確的歸宿,因為人的追求很準確:“為內心掙扎多年的寧靜而來”
人需要高處的風景,人需要崇高價值。仰望天上,就有真正的未來。天上,有人盼望的力量。
《天空藍得無法描述》一詩寫道:“在六月,我一直盼著一件事。//她的背影在廚間一晃而過/我似乎聞到了田野上熟麥的/氣味,那么飽滿而圓潤//麥芒蓬勃,比起無法描述的天空/它刺向了廣闊的藍,我在忍著/過敏的痛感//我的情緒還在干燥,麻癢指向/另一件事不可言喻的事,就在廚門/響動的瞬間,塵世爆出耀眼的光//我守著干裂的土地,恿動體內激流/勇進的水渠”
天上的美才是永恒的吸引力。人生在大地上經過,為了愛而努力,為了愛的人而努力,麥地里的麥子:一粒麥子落在泥土里死了,復活,發芽,長出很多麥子回家回到倉庫。而與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成為麥子一樣回家。
人生在地上經過,都是客旅。人生之后,要能到天上。我們常說一個人死了,離開人間,就去了天堂。人生在世,要與自己相愛的人一起在天底下好好彼此相愛。
詩歌追求光明價值
詩歌的光明給人溫暖。光明有火焰一樣的溫暖,哪怕寒冷,光明也會帶來溫暖。忍耐需要安靜之心,光明帶來圣潔對人的安慰。
《松濤是雪的火焰》一詩寫道:“即使有一萬個理由,我還是選擇燃燒/我深埋在大嶺下的骸骨/蓄滿了沸騰//雪是火焰/在一萬棵松催動的濤聲里/火舌舔著峽谷/雪野上閃爍耀眼的灰燼//我在浴火,縱身于大嶺的松濤里/我的理由是焚燒/是萬箭穿心的愛情/讓我展開鳳凰的火翅//雪終于沉默了,它在諦聽/千山萬壑里我所熱愛的大地之音”
松樹形成的森林波濤,就是一種生命的表達生機勃勃,尤其是在冬天,松樹森林在雪中,就會形成另外一種風景:詩人稱之為“火焰”。
火焰是光明與溫暖。人作為血肉之軀,追求愛情,追求自己的伴侶,是為了今生幸福,更要為了靈魂的潔凈歸宿。
松濤在雪中,就有寧靜,有冷靜的思考,把欲望的火焰冷卻下來,追求靈魂需要的溫暖。這就是雪聽到的靈魂追求:“雪終于沉默了,它在諦聽/千山萬壑里我所熱愛的大地之音”
人要圣潔,就需要用圣潔的話語來錘煉自己的精神。就像打鐵,讓自己得到錘煉。
《鐵匠》一詩寫道:“這樣的手藝人少了,因為/打鐵是一輩子的事//鐵燒紅之前,爐火已經有了/主意,鐵不知道//另一塊鐵,是原來那塊鐵的/愛子,是精子與卵子的產物//在鐵錘與鐵砧之間錘打了一千遍/之后,他發現自己就是一塊鐵”
這是一首相當優秀的詩歌,鐵匠的事業是火焰中錘煉,這是一件艱苦的勞作。當一個人成為一塊鐵以后,就會成為鐵的見證。
這首詩寫出了與眾不同的詩歌味道:“另一塊鐵,是原來那塊鐵的/愛子,是精子與卵子的產物”讓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塊鐵,這是人生的成熟。真正的人生需要經得起敲打、要靈魂有歸屬。
為了光明,努力去做,經歷,就沒有遺憾。
《一只燒壞的爐子》一詩寫道:“一生儉樸,只燒過蜂窩煤/還是燒出了洞//車站貨場上發亮的塊煤/每天它都靜靜地望著//它想過身體里燃燒好煤,爐火/熊熊的,它知道那才是理想的樣子//主人愛護著用它,珍惜它的光和熱/在冬夜溫一壺酒,等一場雪//它發現自己外層鐵皮銹腐/內層耐熱泥粉碎,那夜屋外下著雨//主人終于抱起了它,輕輕地/把它放在院外初晴的陽光下”
這首詩寫出了生活里的美好部分:節約、光與熱的美好、幸福的酒與美好的雪,經歷了生活、日子、家庭的美好部分,見證了家庭、人生的熱愛、溫情。
一只燒壞的爐子經歷了生活、過日子,從火熱的情懷到推出生活的現場,好比人的一生,都進行了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詩歌讓更多的人得到靈魂洗禮
為了獲得光明,需要經歷洗禮,洗禮之后,人就能進入光明,重生。人需要源頭的水才能讓自己的靈魂重生。
《老井》一詩寫道:“時光鑿出它的深度,消失的/村莊,淹沒了它曾經誦經聲//我看到一只深邃而迷惘的眼/聽它閱讀寫滿風雨的天空//我尤其想念,笫一鎬掘開它的人/他倔強的追逐羞大地深處的內容//也許是某個朝代的一群饑民/稀釋出了一付能夠硌碎石頭的骨骼//在一個大雪彌漫的冬天,一只/羽翼碩大的鳥兒,從大地上銜走了它//它淌出的最后一滴淚水/在荒野上世代相傳”
老井是詩眼,也是這首詩的關鍵詞與主題。一般而言,老井都是一個村莊的古老事物,都有滄桑、時間久遠。
詩人稱之為“我看到一只深邃而迷惘的眼/聽它閱讀寫滿風雨的天空”。一口老井的存在,從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預謀、需要。
所以,詩人對老井的思念:“我尤其想念,笫一鎬掘開它的人/他倔強的追逐羞大地深處的內容”。老井知道人間的生存艱難,知道饑餓的可怕。
老井的的確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就像老人把自己的貢獻全都交出來了:“羽翼碩大的鳥兒,從大地上銜走了它//它淌出的最后一滴淚水/在荒野上世代相傳”老井依舊使用自己的水來為人們服務:愛的奉獻全都盡心盡力。
生活、自己的生存環境是獲得光明,經歷洗禮的見證與表達。
《湖邊》一詩寫道:“月亮湖這地方,有大片蘆葦蕩臉上/和大片堿地,來湖邊的人/等著漁火,等堿地上開出的稻花//父親耙地的眼神,看由遠及近的母親/近到一朵花開在他的臉上//湖面上靄氣迷亂,父親走了/之后,母親身影孤獨得像耙子/刨出的單音節蘆葦蕩里的漁火熄了,一股藍煙/在黎明的魚簍邊繚繞,纏著母親疲憊的/咳聲//月亮終于落到湖面上了/湖邊人家的故事圍著湖水動蕩/漁火與稻花的情節比我寫的曲折”
這首詩是一個地址,是一個生存的地方,是父母求生的土地,是水邊的土地,還有蘆葦蕩、漁火、稻花、月亮、夜晚……在生存空間里,是人的美好,是人間的愛那么珍貴:父母是愛在一起互相體貼。
這樣的詩歌讀起來,有人需要的光輝柔軟部分:臉上的花,說明生活、家庭都還是有盼望、喜悅的內容。父母艱苦的努力,用愛支撐來自不易的溫暖,都是珍貴的內涵。
把活水給別人,這是恩典給與的使命與責任。
《水渠》一詩寫道:“把水領到沒有水的地方去//感謝大河,山泉,感謝鐵鍬/感謝識趣的石頭//翻開紀念雜交水稻之父的文章/發現了他是踏水而來的//像一個孩子,癡癡地看老師/在黑板上留給他的四個字//許久,天空打開一扇湛藍的窗/他舉起镢頭,原來自己是開渠引水的人”
這首詩出手不凡,提供活水,就是讓人得到活水帶來的灌溉、解渴,得到活水帶來的洗禮,那么,就有了生命的本質意義,得到了人生的答案。
“把水領到沒有水的地方去”這就是一條水渠的使命、命運,意義。
一個人的人生就要去做把活水給別人的人,這就是愛的意義。
詩歌說出愛與深情
人活在愛里,才有光明。沒有愛,就沒有光明。有愛,就有活著的溫暖。
《野菊花》一詩寫道:“那種花很小,小到草灘上的/香氣稀薄而零星//從峽谷向外,野草的蓬勃/如一場雨后泛濫的水勢//割草人的姿勢,壓彎了/跑在他前面的小蛇//只有一枚野菊花,在斜陽里/全神貫注的捧住幾滴汗水//他釆了一束,媳婦說/這個八月騷情得很”
關于菊花的詩歌,很多人都寫過,陶淵明的菊花當然很著名,而這首詩寫出了野菊花絕對的精彩:“只有一枚野菊花,在斜陽里/全神貫注的捧住幾滴汗水”。
采摘來的野菊花,也為了表達一種夫妻之間的情調。野菊花的氣息熱愛光這首詩很接地氣、很具有人性浪漫的部分。
熱烈的愛盛開,熱烈的愛也需要維護、打掃。愛是干凈的,需要維護愛的圣潔。
《掃雪》一詩寫道:“夫人準備了掃雪工具,她說/搓在雪上,雪就沒了//白雪還是來了,它走得很慢/它怕我驚恐,先偷偷落在鬢角上//每次,夫人都驚叫,又白了/她是喜歡大雪之前的我嗎?//這冬天的雪,這歲月的雪/我先白了,夫人跟著也白了//我們不掃了,面對面大雪紛飛”
掃雪,實際上,體現了深刻的人生意義:夫妻、歲月、人生、家庭都在天地之間展開。這首詩的切口很小,切入點通過細小的事情,來顯示詩歌揭示的巨大意義:人生在伴侶之間,更是依靠彼此的愛來維持生命的溫暖。
人不過是時間里、世上的過客,唯獨愛才是人生的生命意義。
為什么需要“白”?因為白是圣潔,白是干凈,白是明明白白、豁然開朗。
結語
好語言,讀起來,就讀到了魅力。具有好品質的語言,才會有好品質的創作。劉福麟的詩歌讀起來親切,讓人得到詩歌帶來的光明、愛、潔凈。從詩歌里流出的甘泉,讓人解渴、得到洗禮。這位詩人的語言細膩、細心,作品善解人意,給人親近。閱讀這樣的作品,就像與最好的知音聊天。
好的詩人,總是耕耘了美麗的人性,給人們帶來福音。
附錄
劉福麟詩歌
《白樺林》
還有一些鳥兒在等,風
從水面上撿到羽毛的殘留
魚是河的聽眾,對水與岸
之間的節奏很敏感
白樺林用一片黃葉,披掛了
一匹瘦馬,夕照里就有了炊煙的長嘯
在峽谷的另一側,還有一片林子
它們才是春來秋去的侯鳥
我來了,為一棵白樺樹而來
為內心掙扎多年的寧靜而來
——《遼河》2024年第四期
《松濤是雪的火焰》
即使有一萬個理由,我還是選擇燃燒
我深埋在大嶺下的骸骨
蓄滿了沸騰
雪是火焰
在一萬棵松催動的濤聲里
火舌舔著峽谷
雪野上閃爍耀眼的灰燼
我在浴火,縱身于大嶺的松濤里
我的理由是焚燒
是萬箭穿心的愛情
讓我展開鳳凰的火翅
雪終于沉默了,它在諦聽
千山萬壑里我所熱愛的大地之音
——《北方文學》2023年第5期
《天空藍得無法描述》
在六月,我一直盼著一件事。
她的背影在廚間一晃而過
我似乎聞到了田野上熟麥的
氣味,那么飽滿而圓潤
麥芒蓬勃,比起無法描述的天空
它刺向了廣闊的藍,我在忍著
過敏的痛感
我的情緒還在干燥,麻癢指向
另一件事不可言喻的事,就在廚門
響動的瞬間,塵世爆出耀眼的光
我守著干裂的土地,恿動體內激流
勇進的水渠
——《遼河》2024年第四期
《鐵匠》
這樣的手藝人少了,因為
打鐵是一輩子的事
鐵燒紅之前,爐火已經有了
主意,鐵不知道
另一塊鐵,是原來那塊鐵的
愛子,是精子與卵子的產物
在鐵錘與鐵砧之間錘打了一千遍
之后,他發現自己就是一塊鐵
《野菊花》
那種花很小,小到草灘上的
香氣稀薄而零星
從峽谷向外,野草的蓬勃
如一場雨后泛濫的水勢
割草人的姿勢,壓彎了
跑在他前面的小蛇
只有一枚野菊花,在斜陽里
全神貫注的捧住幾滴汗水
他釆了一束,媳婦說
這個八月騷情得很
——《遼河》2024年第四期
《老井》
時光鑿出它的深度,消失的
村莊,淹沒了它曾經誦經聲
我看到一只深邃而迷惘的眼
聽它閱讀寫滿風雨的天空
我尤其想念,笫一鎬掘開它的人
他倔強的追逐羞大地深處的內容
也許是某個朝代的一群饑民
稀釋出了一付能夠硌碎石頭的骨骼
在一個大雪彌漫的冬天,一只
羽翼碩大的鳥兒,從大地上銜走了它
它淌出的最后一滴淚水
在荒野上世代相傳
——《遼河》2024年第四期
《湖邊》
月亮湖這地方,有大片蘆葦蕩臉上
和大片堿地,來湖邊的人
等著漁火,等堿地上開出的稻花
父親耙地的眼神,看由遠及近的母親
近到一朵花開在他的臉上
湖面上靄氣迷亂,父親走了
之后,母親身影孤獨得像耙子
刨出的單音節
蘆葦蕩里的漁火熄了,一股藍煙
在黎明的魚簍邊繚繞,纏著母親疲憊的
咳聲
月亮終于落到湖面上了
湖邊人家的故事圍著湖水動蕩
漁火與稻花的情節比我寫的曲折
——《中國詩歌網》每日精選
《一只燒壞的爐子》
一生儉樸,只燒過蜂窩煤
還是燒出了洞
車站貨場上發亮的塊煤
每天它都靜靜地望著
它想過身體里燃燒好煤,爐火
熊熊的,它知道那才是理想的樣子
主人愛護著用它,珍惜它的光和熱
在冬夜溫一壺酒,等一場雪
它發現自己外層鐵皮銹腐
內層耐熱泥粉碎,那夜屋外下著雨
主人終于抱起了它,輕輕地
把它放在院外初晴的陽光下
——《中國詩歌網》每日精選
《水渠》
把水領到沒有水的地方去
感謝大河,山泉,感謝鐵鍬
感謝識趣的石頭
翻開紀念雜交水稻之父的文章
發現了他是踏水而來的
像一個孩子,癡癡地看老師
在黑板上留給他的四個字
許久,天空打開一扇湛藍的窗
他舉起镢頭,原來自己是開渠引水的人
《掃雪》
夫人準備了掃雪工具,她說
搓在雪上,雪就沒了
白雪還是來了,它走得很慢
它怕我驚恐,先偷偷落在鬢角上
每次,夫人都驚叫,又白了
她是喜歡大雪之前的我嗎?
這冬天的雪,這歲月的雪
我先白了,夫人跟著也白了
我們不掃了,面對面大雪紛飛
——《詩刊》2022年1月號下半月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