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牧民》:講好奮斗者的故事
作者:張彩華
由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布仁巴雅爾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簽約作家趙艷聯手創作的《中國牧民》,飽蘸激情,把廷?巴特爾質樸的生活提煉提純,把廷?巴特爾一生奮斗的故事,把廷?巴特爾最感人的事跡,精彩地講了出來。
《中國牧民》真實記錄了個人生活的跌宕起伏,展示了一個優秀牧民的風采。文中講述了廷?巴特爾同志從新中國開國少將廷懋的兒子,成長為優秀牧民“草原之子”的精彩人生。青年時期的廷?巴特爾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插隊到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成為一名普通牧民。牧民生活的貧窮深深的觸動了他,在城市長大的廷?巴特爾,第一次看到草原牧民的真實生活,善良正直的他,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力量改變牧民的生活,這是他決定要留在這片草原的初心。在這里他遇到了甘心跟自己過一生的愛人,盡管結婚時白手起家,買了舊氈房,自己動手加固修補改造,自己用舊箱子改造,刷上油漆當柜子,但是這些都成了他留在草原的信心。在牧區生活中,他發明了"廷.巴特爾式打井法""遷移式蒙古包""行走的崩克""減羊增牛的蹄腿理論""少養精養""打草不拉草""四點平衡""網圍欄封育"……他是草原上的能工巧匠,也是他當牧民就一心撲在草原上,是一個優秀牧民的證明。
《中國牧民》真實呈現了社會變革中,有膽識者的榜樣作用,展示了一個優秀帶頭人風采。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廷?巴特爾扎根草原50年。這50年,我國社會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濟體制轉型,牧區政策改革等大變革大跨越。這50年,草原經歷了從集體經濟到個體經濟,草場開發從無序到有序,牲畜養殖從盲目到有計劃等等。50年的風云際遇里,作品圍繞廷?巴特爾抓住機遇,膽大但不冒險,通過自己的小范圍實驗,成功后再大范圍推廣的方式,盡量減少牧民的損失。在治理渾善達克沙地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的發展新途徑。他帶領牧民尋求創富門路,幫助貧困戶想辦法求富,與大家一同致富,是廣大牧民公認的致富帶頭人。作品記錄了廷?巴特爾在提升牧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感動和激勵更多的牧民,主動站出來幫助別人,打造了和諧美好的現代化幸福牧區生活環境:實現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牧民》真實謳歌了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展示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風采。作品展現了廷?巴特爾的家庭生活,在家里,他是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在他的身上,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善德:“言必信,行必果”。作品記錄廷?巴特爾的個人奮斗過程,無不閃耀著高尚品格的光輝。在牧區,他一直行走在無私奉獻,大愛付出,不求回報的道路上,漸漸成為了一方草原牧民的主心骨。比如他的所有發明,所有創造,都是直接無償教給別的牧民。在分牲畜到戶的時候,他家分的的別人都不要的羊;分牧場的時候,他家分的是別人都不要的牧場。在牧民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就成了智多星;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他首先想到的是所有牧民家庭;在幫助漢族青年牧民張愛忠規劃養殖目標,幫助漢族牧民贠亮家劃區輪牧時,他都是直接實地教給他們……他就是草原上的一顆明星,照亮別人,溫暖別人,他用實際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他從知識青年到人大代表,再到全國勞模,從牧民成為“時代楷?!保荒羺^人民譽為“草原之子”。他獲得了“七一勛章”,他榮獲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改革先鋒”“,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長篇報告文學《中國牧民》的出版發行,意義是非凡的。作品展示了廷?巴特爾不僅是千千萬萬個中國牧民的縮影,更是無數優秀共產黨員中的典型代表。作品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明磊落。廷?巴特爾具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拼搏進取精神,具有先他人之憂而憂的高風亮節。他的背后,是中國整個改革開放到富起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巨大社會變革過程,是新時代草原恢宏壯闊的發展歷程。
長篇報告文學《中國牧民》告訴我們:正是因為有像廷?巴特爾這樣努力奮斗的人,才使草原越來越美好,才讓我們看到了整個草原大地的詩意棲息。
【作者簡介】
張彩華,內蒙古興安盟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文藝評論作品散見于《草原》《百柳》《吉林日報》《內蒙古日報》等報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