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行走,在西藏感悟
——淺析依心沐野詩作《西藏行》
作者:史映紅
看到《西藏行》這個標題,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與西藏千絲萬縷的關系,我曾在數篇文章里寫過,但還是忍不住再絮叨一番:1991年初冬,處于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間的甘肅老家,寒風凜冽,霜雪斑駁,冷如冰窖。加上那年高考落榜,我心緒非常糟糕。好則入伍體檢順利,已確定參軍,并且要去我一直向往的遙遠而神秘的西藏,故而,年輕的我對未來仍然充滿期望。
自此,去西藏、到西藏、在西藏填滿了我大部分人生履歷,連自己也未曾想到,這一干就是21年;21年可不是小數字,比我在甘肅老家生活時間還長3年,比我現在生活的城市要長十多年。在青藏高原服役的歲月,收獲無疑是巨大的,我曾三次五年上了三所軍校,即空軍后勤學院,空軍政治學院,解放軍政治學院,懵懵懂懂竟然也踏進了團職軍官的行列。最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富足,或者說思想認知的提升,我從忠厚老實,質樸單純,璞玉渾金的藏民族身上,學到了誠信守義,敬天憫人,光明磊落,學到了謙卑寬忍,虔誠恭謹,向真向善。平心而論,可能是自己太愚笨的原因,這些認知老家沒給過我,學校也沒教給我。
在我內心深處,西藏無疑是我第二故鄉,是我精神家園,是我心靈的存放地。近些年來,每隔一些時日,總要回西藏走走看看,像遠嫁的女兒回娘家一樣。我把西藏的風物事物人物多次寫進作品,但我又知道,對于廣袤博大、高聳蒼茫的西藏而言,我只是千千萬萬過客里普通一員,天寬地廣,山高水長,崖峭谷深,永恒之瞬;我真不敢奢望自己成為西藏的一抹柳綠,一朵花紅,一捧陽光,一縷月色,甚至一滴晨露,如果能做青藏高原的一只候鳥,于我而言,已經非常知足。
離題遠了,來品析依心沐野詩作《西藏行》第一節,“你是我幾十年夢幻的天邊/你是古海的巨浪/你是離天最近的地方/你是千山之巔,萬水之源/你是風卷落日的悲壯”;詩人在結構、排行、斷句、技巧等方面,使用了置換、比喻等修辭,但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排比句式使用,讓情感的釋放由輕到重,讓語氣的加深由淡到濃,讓詩蘊的彌散由緩到急;詩作節奏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詩歌結構鋪排疏朗有序,簡約明快。整首詩在氣勢上,或者說氣場上變得慷慨激昂,高亢嘹亮。
第二節里:“此刻,西藏就在我眼前/我向往的西藏正在路上”,讓人印象頗深,詩人把“幾十年夢幻的天邊”的西藏,變成“就在我眼前”的西藏,這突如其來的激動、好夢成真的心情,詩人表達得形象而逼真。依心沐野繼續寫西藏特有的物象,“最干凈的太陽”“信念在天地間茁壯”“經幡搖曳著生命的虔誠”等,題材與詩意內涵就緩緩擴散開來,詩境也像高原的陽光一樣變得明媚、清透、敞亮。“最干凈的太陽”照耀下的西藏;“萬物在這里靜默生長”的西藏;“信念在天地間茁壯”的西藏,“經幡搖曳著生命的虔誠”的西藏,迎面而至,撲面而來,既“在傳說中回蕩”,又在現實生活里發出“生命的交響”。
品味第三節,我看到詩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良好狀態,此刻,詩人的主體意識被神奇瑰麗、美輪美奐的西藏風物事物人物所感染,這些風物事物人物讓詩人心馳神往:“尼洋河流淌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布達拉宮閃爍雄偉的光芒”“文成公主依然是那朵最美的雪蓮”“納木措/放映著讓人屏息的藍色圣像”;這些物象在詩句中被呈現、塑造和綻放;這種由詩韻、詩心之共情而觸發的時空振動,是連接想象與現實的紐帶,是詩歌閃耀的獨特燭照;既溫暖了詩人,也光照了讀者。
“啊!西藏/在你面前/我只有舉不高的驕傲/摁不下的謙卑”,很喜歡這幾句,雖然僅22個字,但能看到詩人對西藏的敬畏,對神山圣湖的敬畏,對古剎廟堂的敬畏,對藏民族光輝燦爛、古老深邃文化的敬畏。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夫唯不爭,故無尤”。這里,不難看出依心沐野是具有水質的詩人,水,兼容包蓄,隱忍執著;水,低調內斂,謙遜矜持。古希臘思想家德謨克里特也言:“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是模仿禽獸,做禽獸的小學生的。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鳥學會了唱歌”。
是的,為什么很多人向往雪域,憧憬西藏?并不辭辛勞,三番五次地要回到西藏,感受她的脈搏與心跳,傾聽她的心律與脈動,因素肯定有很多,但我想有個很重要因素,那就是:西藏是一塊充滿神性的土地,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始終知道崇拜和崇敬,尊重和尊崇,敬仰和敬畏,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我還想,如果一個人慢慢理解感悟,并力所能及地去踐行的話,說明他趨向了成熟,或者說他已經成熟。
西藏行
作者:依心沐野
你是我幾十年夢幻的天邊
你是古海的巨浪
你是離天最近的地方
你是千山之巔,萬水之源
你是風卷落日的悲壯
雪山巍峨矗立著你的莊嚴
奔流江河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海拔與風雪舞動山川與生命的交響
嚴酷環境雕刻著人們的勇敢、堅強
此刻,西藏就在我眼前
我向往的西藏正在路上
迎著最干凈的太陽
萬物在這里靜默生長
信念在天地間茁壯
經幡搖曳著生命的虔誠
悠久在傳說中回蕩
尼洋河流淌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
布達拉宮閃爍雄偉的光芒
文成公主依然是那朵最美的雪蓮
納木措
放映著讓人屏息的藍色圣像
日喀則
你有西邊純凈的陽光
林芝
你是神仙都想居住的世外桃源
古格王朝
你給世界留下一個沒有答案的猜想
連綿的雪山呀
以山作筆,在云朵上寫下一首首神奇的詩篇
啊!西藏
在你面前
我只有舉不高的驕傲
摁不下的謙卑
揮不去的留戀
讓我用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和你道一聲“再見”
作者簡介:
依心沐野:退休教師,一個在書中把日子拉長,在指間認真的浪費自己的人。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