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浪漫都為情
——湖北詩人韓林子作品讀后
作者:顧偕
在所有以往的抒情陣營,浪漫一直是詩歌的重鎮,不管時世與滄桑怎樣的相生相融,幾乎也從未被邊緣化。應當說這種跳躍力很強的大凡意象絢爛的演繹,不單是溫情力量心之所向的熾烈映照,恐怕更是浸染著執著的一種風采展現的獨放。“感覺自己有對翅膀/能在藍天上飛翔”,“陽光一聲不響,輕輕地/踩在滾動時間的水面上”。
韓林子的詩歌浪漫,沒有僅止停留在認識表面的清澈悠揚上,在他頗似凝重的明亮間,野視深處,仿佛總有一些不乏高度自覺的探尋與思考,有著詩歌現代性,必須有所強調的浪漫的理趣。這樣的審美意味,尤其那種激情有度的光華彌漫,往往就有了鮮明思想能夠凸顯的內核。作品在更深一層浪漫的洋溢上,一旦有了揭示價值的寄托,單鈍的情字自然便不是滲透詩作的主要質地了,此時浪漫的主體性呈現,無疑較多的則為內在心靈的精神感受,而不是皮相豐富情懷的疊合。
“過江的人,總笑容滿面”,“兩岸都是他們的青山”。能讀到這般絕然不是一般遣懷言情的句子,是令人無不暢然而快慰的。這種堅定所要洞見彼岸的有對人世衍變的感悟,不僅在真正抒情的追問之際,隱含著內心向往的穿透力,在踐行著嶄新的自我審視時,同樣因為內涵智性的長年積淀,使之一種立體的思想形象,愈發亦具有浪漫飽滿的張力。天然的詩從來就像不化妝的藝術,盡管澄明不斷,卻也一樣要有著對世界與人性深刻的理解和重構。比如通過浪漫,來不為情緒所動地演化出多種揭示的聯動;在浪漫中自由地傳遞情意與思想,不是單面的風流瀟灑,許多時候,而是需要在象喻機理中,坦露出一些更深層次的靈魂樂章。18世紀德國著名批評家施勒格爾早就說過:“浪漫詩是漸進的總匯詩,它力求把詩變成生活和社會,把生活和社會變成詩。”為此在精神向度的意蘊注重這方面,韓林子在浪漫的自我鏡像上,謀求的似乎一直不是浮華年代的荒謬展覽,他作品的空間切入,總有不少直指人心靈魂體驗的內視性,有意義的守望,有超驗和諧一種美麗極端的秩序平衡,像是從來也不曾在浪漫中,有過什么盲目的縱情放歌。
我,也是這塊土地上的人民
常與草木站在一起,輕抹浮塵
面對一直無聲的石頭
默誦五百年前,我用手抄寫的
一段經文
——《這塊土地上的人民》
滾滾的人流中
歲月掀起一層層浪波
我們都在浪下
我不知道是你,你不知道是我
——《某一天,我們見過》
思想藝術對世界的影響,有時是經由一路攜著思索與認識的雅潔循環,來通透地加深作品的力度的。這種精神質感,在走過所有的浪漫之路后,一切都不再是歡天喜的純粹遭遇,往往豐饒中會體現出事物的品質和本質,亦即可能正是在不經意中,在靈感的火花里,會驟然提升出類似歷史意識的那種浪漫的內核,并借助浪漫活躍這一形式,真切地實現一些詩人的生命主張。“山間,飄起一層層霧嵐/讓人把世間的那些浮云看淡”,尤其“在深山/樹木猶如小草,君子猶如常人/山花會起火/石頭躲在溪水中,靜聽鳥鳴”。超然想必也是一切詩歌的基本元素,尤其在浪漫中超然,更意味著對自身與世界進行的反思,且在所謂的孤獨逍遙中,并不忘乎天忘乎地的仍要完成一種內在心性的綜合訴求。由此看來,真正的詩歌浪漫,并非僅止一味地旨在崇尚個人價值的獨立性,只圖一已之榮,而全然忘了在無限的完善中,便是浪漫,亦當有不斷思考一以貫之的精神綿延的一致性。在浪漫中良性發展,且激活精神不遺余力地進而尋找諸如浪漫背后的價值意義,挖掘和發見甚至是浪漫的深度與高度,并能站在洪荒之中/這一日,人類找到了源頭/高山矮下來,風霜雨雪各自為序/我提燈歌舞”(《第七日》),讓片斷成為整體的默契,讓浪漫再現一種遼闊的明朗,我想有了這樣一種無限智力活力的灌注,千古而然的詩歌浪漫,才會有真正的詩學形象意義,這種不單是情緒的增添浪漫,自是更能為讀者,帶來莫大的安慰。
“天黑了/我們靈魂之燈亮起來/天空的星星就多了”,“從青絲到滿頭白發,又回到少年讓年年春天,花開滿山”。
韓林子無疑是位有著極大抱負而又純真依然的詩人,夢想青春之類,也許永遠會是詩人一生浪漫的記憶高潮。他的作品沒有太多的語言實踐,樸實就是他的修辭光芒。人類尚未到達真正的光明世界,所以能把謝幕當作序幕敘說的那種雄心,便是一種襟懷高邁的大浪漫,而遠不致于是種膚淺的詩學病癥。
2024.7.2于熱日中的廣州南崗
顧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當代著名詩人與思想批評家。
附:韓林子詩歌作品小輯
韓林子詩歌作品小輯
作者:韓林子
◆一滴水
我站在地上,鳥坐在樹上
撐把傘
遮住眾人仰慕的目光
我爬到樹上,鳥飛到天上
感覺自己有對翅膀
能在藍天上飛翔
當我的心飛在白云之上,鳥落地上
發現自己無非是滴水
偶爾在心中,翻起一點浪
◆鵝卵石
說是流水的沖擊吧
流水總一沖而過,把你踩在水底
就不管你
讓時間去打磨
說是時間的打磨吧
時間總是無形的,不打你也不磨你
水中,輕柔地泡你
修行靠你自己
說是自己修行吧
總一群一群地,在水中打鬧
怎安安靜靜地,坐下來修身養性
讓時間把那些鋒芒收起
◆暗走的腳步
沙河邊幾只水鳥,拍著翅膀
拍掉我,藏在它們身上
舊的時光
一些掉落的塵土
我站在遠處
怕身體內包著的一些,硬硬的石頭
不小心砸傷它們的頭
砸傷我的過去
陽光一聲不響,輕輕地
踩在滾動時間的水面上
和時間賽跑
如同所有暗暗走動的腳步
◆在網里,我和魚一起
在網里,我和魚一起
不想逃脫,這種命運
億萬年前,我是漏網的一條魚
后來變人
兜著也好
讓吃和不吃的人,都能放心
而你,只要在我的心里放點水
我就感激不盡,謝你大恩
如果,能沉沉睡著
何必讓一股清心的風,把人喚醒
這么多年,我一直生活在夢中
你不信,魚信
◆夢回原始
在一片原始,黑暗的森林里
燧人氏燃起一團火
有巢氏從夢中醒來
山頂洞人趁著夜色圍獵
我拿一把石斧和一只彩色陶罐
從仰韶徑直走到半坡
先進至大汶口
乘船到河姆渡,扭起秧歌
多余的糧食煮為酒
隔著母親河,與幾個朋友對飲
女媧用五彩石作畫
畫中人,一定有伏羲和我
◆我也吃掉一些冤魂
我和眾人圍在飯桌邊
看見桌上倒下的一些亡靈
它們依然痛苦地呻吟
而眾人在歡笑
我心懷慈悲,該吃的還是要吃
我吃下了許多冤魂
只是假裝閉下眼
以證明自己有顆以善為本的心
不要向我哭訴
吃下惡人的飯食亦是惡人
我的靈魂也在哭泣
我如果不吃就會被吃
◆石頭不要人間任何一頂桂冠
看見山中,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石頭
靜靜地坐在地上
不為功名所累
我有時,也這樣而想
它們光著頭,不要人間任何一頂桂冠
像一個個遁入空門的和尚
心里默默地念經
而眾多的草木,匍匐在它們腳旁
都一聲不響
生命發出一縷縷清香
山間,飄起一層層霧嵐
讓人把世間的那些浮云看淡
◆某一天,我們見過
某一天,我們見過
一條長街,是條滾動的長河
我們肩并肩走著
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
陽光非常柔和
從一張笑臉上,滑進暖暖的心窩
我們唱著同一首歌
我沒有看你,你沒有看我
滾滾的人流中
歲月掀起一層層浪波
我們都在浪下
我不知道是你,你不知道是我
◆第七日
站在洪荒之中
這一日,人類找到了源頭
高山矮下來,風霜雨雪各自為序
我提燈歌舞
很多鳥獸,慌張在灌木叢中
不敢出來,說能與我為伍
亮過頭的星星落下
變成地上的一塊塊石頭
一切從新開始
溫馨的陽光,抬升仰望的高度
萬物伸長手臂
我把內心的空闊還給星球
◆我已等你萬年
為了等你
我在這條小河邊,一坐就是萬年
看歲月如煙
從青絲到滿頭白發,又回到少年
讓年年春天,花開滿山
你是否還是當年那個漂亮的小臉蛋
水靈靈的一雙大眼
像這清亮的河水,一路在尋望
心目中的一座大山
一年又是一年
一封情書放在厚積的云間
淚水有時嘩嘩地落下
一次次打濕了你我的雙臉
我的人兒呀
路不遠,你怎么走得這樣慢
◆砍柴人
那個上山的人
每一次,手里拿著一把彎刀
有人把他的一生藏在山里
只有慢慢地找
每天下來
他把自己扛在肩上,很沉重
那是一天要過的日子
塞進灶里,一把火燒了
晚上,他想做一個好夢
把柴米油鹽忘掉
那把刀掛在天上
變成彎月
◆我走失的羊群找不到主人
在深山
樹木猶如小草,君子猶如常人
山花會起火
石頭躲在溪水中,靜聽鳥鳴
我喂養多年的羊群
一定會走失
一定會在迷迷茫茫的天空
飄為一朵朵游動的云
而我在地上,如同一粒灰
它們看不見,也不知道
四處張望的主人,正讓淚雨
打濕了一身
◆我們身上都長毛
大地的身上長毛
粗大的叫樹,微小的叫草
它們再長毛
長在頭上的叫葉子
之間會生出各種蟲子
人是這蟲子中的一種
身上也長毛
只是長得少,用一層衣服裹住
保護身上的毛孔
好讓靈魂出竅
靈魂也長毛
這種毛叫語言,手勢和眼神
語言長出的毛,叫文字
像鳥煽動翅膀
就可上高的境界去了
◆拾荒者
一只流浪貓站在一處高坡
望見高坡下有條小河
小河邊有一堆垃圾
垃圾上有幾只翻動的鳥雀
它走了過去
一條流浪狗走了過去
一個不知名的流浪者走了過去
沒有人看出有點像我
我也是一個流浪者
一直在自己心宇里流浪
有時走到人類歷史的垃圾場上
做一個默默的拾荒者
◆我是這樣一個人
在中國中部
鄂北一個四季分明的小鎮
有個人常走在路上
用腳踩著世俗的風塵
因為出生在某年的冬天
知道世態有炎涼
就以寒冷的冬天為姓
以山上的林子為名
他就是我
頭頂著上天賜予的一朵祥云
卻不時趴在地上
聽地球心臟里那些聲音
◆我不像鳥在天空辨認路徑
鳥在天空辨認路徑
云彩會給它指路
下面的山水不做聲
我也不做聲
我常在地上走
常在山水間尋找自己今生
有時站在一片云彩下
聽一聽世上的鳥鳴
山水一直站在歷史上
手握著一面面鏡子
我常在鏡子里,站在歷史上
這些鳥和云都不相信
【作者簡介】韓林子,湖北人,韓愈后裔39世。上世紀60年代出生,70年代寫詩,80年代辦刊,90年代出版詩集。1991年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93年政治教育專業畢業,1999年法律專業畢業。1989年開始,詩歌散文先后30多次在全國大賽獲獎。現為《湖北詩歌》主編,《中華山詩刊》主編,《中國韓氏詩歌》主編,《世界詩壇》主編。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