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蘭香飄丹霞
作者:溫飛宇
甲辰新春,我收到劉茂蘭發來的一部詩集稿,名為《一縷蘭香》。她尊我為師傅,要我給她的新詩集寫上一個序文。也不知什么原因,當地的一些作者出書,老是以各種套近乎的理由要我幫他們寫上幾句,都被我以沒空為借口擋了道,以至于在一些公共場合碰見時似乎多了不太近人情的色彩。
可對于劉茂蘭來說,我好像找不到什么理由去忽悠搪塞,只好教唆她去找那些有影響力的詩壇大咖為她的新詩集《一縷蘭香》圈點畫色。發現這招不好用,就用了些江湖套話,比如自感才疏學淺、誠惶誠恐之類的過時用語,以此躲避這趟于我壓力太大的文字糾纏。
這招依舊失靈。劉茂蘭要我給《一縷蘭香》寫序的理由簡單:喜歡讀我的詩歌,讀我的詩歌,她能進得去,也能繞得出來。再者,劉茂蘭是仁化縣詩詞協會主席,而我偏偏又掛了個名譽主席,于情感,很難推卻,也只好硬著頭皮攬下這活了。
從時間上來說,我認識劉茂蘭有六年之多,通過接觸交流,發現她是一位勤奮上進、心地善良的人,愛好也廣。除了在詩詞天地的一番耕耘,她還對書法頗有成就。在一次書寫“中國夢”三字的現場,她落在宣紙上的墨寶,上了100多萬網絡點播熱搜,讓她在書法界名聲在外,求她墨寶的人也絡繹不絕。就這么一個柔中帶剛的女子,很難讓人想到她在幼教上的執著與追求,從1997年創辦小太陽幼兒園算起迄今,她耕耘于幼教事業近30年。如同詩歌要有意象作脊椎一樣,劉茂蘭也將自己不同于別人的辦學理念不懈植根在家鄉土壤之中,所謂不同于別人,就是以小鐘琴音樂教育作為對幼兒藝術心靈的啟蒙來加以熏陶,使幼兒的素質教育得以健康的拓展。她的這一做法,贏得了社會上的普遍贊同和眾多家長的認可。
打開劉茂蘭的《一縷蘭香》詩集,從中發現一個亮點,詩集共收錄了詩人200多首詩歌作品,大部分作品在全國各級報刊、網絡平臺發表過,時間跨度從2021年到2023年,是作者近三年時間創作的詩歌作品。詩集由四個小輯構成,每輯又各由50多首詩歌作品構成。分別是∶“悠長墨香把時空串起”、“笑點在小太陽歡騰”、“照亮心空拐彎空隙”、“理想照亮未來”。在四個小輯中,詩人以對生活的熱愛、故土的眷戀、童心的歌唱以及紅色文化題材的挖掘,無不在詩歌中抒情展現,酣暢淋漓地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賦予了濃郁的思辨色彩,更多的意義是讓詩歌的意境遼闊,達到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對話。
我說句不太中肯的話,在我的身邊,有一大幫自比徐志摩、戴望舒的“詩人”,他們的所謂新詩,分明是一些分行體的排列,缺少詩歌內在的節奏和韻律,讀起來,如同一杯白開水,讓人乏味。
本人不才,也常被邀請在一些論壇開講座,我聊得最多的無非是一首詩歌必須有的節奏與韻律,離開這二點,再厚重的現實題材,也折疊不出優秀的詩歌,也不是現代詩歌發展的路徑。基于此,劉茂蘭的詩歌創作也一直不離不棄詩歌本意的追求,她的仁化縣詩詞協會也朝著這一方向邁進。詩集《一縷蘭香》保持了詩人一貫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寫得飄逸、童趣,節奏韻律感也很強,給人有一種清新的亮麗之美的享受,也展現了女性獨有的細膩柔和之美。不管是個人主觀上的抒發,還是面向大自然的生態地學詩歌的創作,劉茂蘭的詩歌都不離詩歌真正的構建,摒棄記敘文字的層疊。現代詩歌,離了啟、承、轉、合的結構鍛造,漏掉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這不是我們要讀的一首好詩,也會將新詩引入萬劫不復的死地,這不是危言聳聽。
縱觀劉茂蘭的詩集《一縷蘭香》,我不敢說每一首都是好詩,但作為她在新詩領域的理解和情感融合,情景是和每一位書寫新詩探索者相同,我們可以有相互的比對與爭鳴,不應該出現以那家為大。新詩就目前走過的道路,依然還沒有教主出現、依然在崎嶇的路上潛行,只有不斷出現探索的勇士,新詩才可以寫好總結歸納。在新詩的創作道路上,我能看到和相信的是,劉茂蘭以她的稟賦天資會走得更穩妥,她筆下的詩歌會擁有更多讀者的喜愛,這是無疑可質的。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