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深扎牧村的新鄉土書寫

深扎牧村的新鄉土書寫

——趙有年中短篇小說集《炊煙籠罩的牧場》簡評

 

作者:郭守先

 

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之翻譯獎得主趙有年,出生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巴溝鄉上才乃亥村,21歲州民師畢業,參加工作后又在同德縣唐谷鎮當鄉鎮干部4年,近年來又掛職第一書記在貴德縣尕讓鄉官加村先后從事“扶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工作5年,也就是說他在本土半農半牧的鄉下整整生活和工作了30年,俗話說人活三十為一世,文學理論家們認為小說家的創作往往又受制于童年的記憶,故“憤怒”寫小說的趙有年,即使不“與時俱進”也會步入鄉土小說創作的。當然,趙有年的鄉土小說創作不同于上世紀20年代魯迅們開創的文化審視類鄉土小說,也不同于上世紀80年代阿城們致力的文化尋根類鄉土小說,他的小說配合當前意識形態建設需要,立足“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國家文化戰略展開的一種鄉村敘事,屬于“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倡導性寫作,用前蘇聯格隆斯基的理論說屬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用當代中國理論家的命名,可以稱為新鄉土寫作,因為他的小說創作以第一書記為直接或間接敘事客體,具有社會性、真實性、人民性和時代性的特征,故他的小說創作更接近于趙樹理、柳青們具有敏銳政治意識的鄉土書寫,只不過趙樹理塑造了鄉土世界中的“革命新人”,而趙有年塑造了鄉土世界中的“建設新人”而已。

繼中短篇小說集《溫暖的羊皮襖》及納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的長篇小說《石頭村里杏花開》之后,2004年,趙有年又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炊煙籠罩的牧場》,該作品集14篇小說,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巴灘草原我們這個時代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塑造了旺扎、達布等鄉村振興的一代新人。本文試圖以該作品集為例,對趙有年深扎牧村的新鄉土書寫,進行一次以點帶面的品鑒。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作家大多會精明地選擇“近事糊涂遠事清”的敘事策略,譬如前些年盛極一時的新歷史小說,因為“遠事”較少顧忌,可以潑墨書寫,而“近事”會涉及現實政治及許多活著的人,不好著墨。故選擇“近事”寫作的作家們,大多不是遁入隱語寫作,就會不知不覺陷入圖解政策的窠臼。但趙有年以鄉土情深的質樸面對了當下,且能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做到自由切換、張弛有度,正如劉曉林教授在序中所言:“對此(圖解政策,作者注),趙有年顯然保持著高度警覺,雖然小說中時常對政策通過人物之口進行解釋,但總體而言,他對時代話語與人物關系的處理合理得當。”直面當下,為時代代言、為生民立命,對作家來說是一個難度極大的挑戰。

十多年前,有文友,寫了一本反映河湟鄉土生活的小說,他寫的都是三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的“遠事”,但他簡介中的自我期許是“湟水谷地一代農民的代言人”。筆者在他邀約的評論文章中直言不諱地說: “代言”應當是現在進行式,而不應該是過去式,過去了或社會已經達成了共識,“代言”就失去了意義,說某某作家是某某時代的代言人,不僅他的創作應當與時代同步,而且還應該有前瞻性的思考,要以深厚的學養和無畏的品格做后盾。要想成為農民的代言人,我想應當從農民當前急需表達、卻無法表達、不敢表達的問題入手,通過創作進而引導農村社會向健康的發展方向,而絕不能僅僅滿足于寫歷史備忘錄。雖然趙有年的小說創作,從其根本屬性上說屬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或者說是新鄉土書寫,但令人欣慰的是,他有意無意、間接暴露出了當下一些農村社會存在的問題,表達了一個作家應有的良知和懷抱。

譬如《老人與黃牛》,一二節以春天的生機反襯田野的寂靜和開耕老人的失落,第三節筆鋒一轉開始回憶百年藏莊瑪曲村的開耕節的熱鬧,從第四節起,用極其細膩的筆觸白描了“一個人的開耕節”,以及第一書記東巴杰在網絡直播中憂心忡忡的呼吁,將當下城市化進程加快,村民大量涌進城市生活,導致的土地撂荒問題暴露無遺,耕種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事,小說結尾不無遺憾地寫道:

“游客早已撤退,田野、村道一片安寧。

老人趕著一頭拉車的老黃牛,行走在杏花掩映的村道中,一片孤寂!

炊煙籠罩在村莊上空,空氣里彌漫著飯菜的香味……”

“一片安寧”“一片孤寂”字里行間浸透了作者多少憂患和沉思,因為這不是第一書記一次直播就能改變的事情。

又如《暮色》,描寫了阿媽康姆兒子、女兒大學畢業后,相繼在城市安家立業,盡管兒女也很孝順,她也曾到城市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城市嘈雜擁擠,空虛、寂寞的她后來堅持回到農村生活,然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一家人在暮色中圍坐在餐桌前吃頓團圓飯,已經成了奢望”,小說雖然講述的是康姆和銀巴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故事,但深度介入的卻是農村“空巢老人”如何贍養的問題?因為銀發浪潮已經席卷華夏,生活中也不乏“竇格吉”這樣口無遮攔、良心滅絕的兒媳,盡管第一書記旺丹嘉們修建了“瑪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但小說依然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憂傷和哀愁。

再如作為小說集書名的短篇小說《炊煙籠罩的牧場》,不回避茅盾,集中反映了“鄉村振興”中一些牧民自身存在的問題,譬如個別牧人自視甚高,不愿“用草原上擠牛奶的手去抓農民干苦活的鐵鍬”,有的牧民無視第一書記的辛勞,“一點兒氣都受不了”,像小孩子過家家,將第一書記千辛萬苦聯系的裁縫鋪、電焊鋪等學手藝的工作,說放棄就放棄。更有甚者,自私自利,沒有一點契約精神和大局意識,村里合伙做生意遇到困難后,都不想承擔責任,都只想拿回自己入股的股份:“我冷靜地坐在一旁聽股東們的意見,發現部分股東不想擔責任,還想從戛泰嘉書記那里拿走當初入股的資金。戛泰嘉書記也一時給他們解釋不清,合伙生意虧損怎么處理股東的債務。于是,我不得不出面解圍”,后來在“我”說出“合伙辦企業都得承擔風險,自從合伙做生意的那天起,所有的合資人都像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大道理后,大家方才放棄拿走“羅勒(豐收)養殖業合作社”入股股份的想法,開始同舟共濟想辦法。將“鄉村振興”中“人”的問題展露得淋漓盡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用倒敘手法書寫的短篇小說《走出草原的牧人》還指出了牲畜超載、生態惡化,而牧民群眾無法適應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如何推動禁牧工作順利開展,切實保護好草原生態,加快傳統畜牧業由粗放型向精養型轉變,保護草原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以及如何因地制宜走“手工藝品加工”“畜牧產品深加工”及“文化生態旅游業”經濟發展路子,這些實踐對半農半牧村鎮如何開展“鄉村振興”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以上是筆者從“寫什么”的層面進行的一些浮淺評說,下面我們再從“怎么寫”的層面再來說一說該小說集的優劣。筆者以為該小說集從審美的角度說,可圈可點的地方主要有兩點:一是民間俗語的大量運用,極大地強化了敘述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譬如“姑娘不愿坐在福窩里,山羊不愿住在平地上”“老實話好聽,老羊皮隔風”“利刃之傷可治,惡語之傷難醫”等等;二是欲揚先抑、懸念設置等敘述技巧的運用,增強了小說的吸引力。譬如《雷殤》開頭用1700字容量鋪排父親之死,從而有力地渲染了第一書記在接下來的幫扶濟困中的作用和意義。結尾的懸念設置又讓讀者欲罷不能:“‘我決定要跟她(嫂子)離婚了。’哥哥態度堅定地說。哥哥的決定使得我們大家震驚得目瞪口呆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哥哥到底最后離婚了沒有?小說沒有編制太圓滿的結局,給讀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間。再如《漂泊的思念》欲揚先抑,開頭將以第一名成績順利拿下州政府文秘崗位的“我”,聽到安排到鄉下當第一書記后的失落、委屈,以及父母摸不著頭腦的慨嘆和哭泣進行了大肆書寫,為后來“我”如何一掃愁云為鄉村振興建功立業張目。另外《炊煙籠罩的牧場》開頭,還用村干部冷落第一書記的報到,來設置懸念,第一書記想知道書記村長究竟為何沒有來歡迎“我”?婦聯主任說村里發生了大事,但又不說發生了啥大事,第一書記著急,我們讀者也跟著著急,像這樣巧妙的構思,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美中不足是該小說集中的部分作品 ,結束時,往往車剎得特別急,譬如《雷殤》結束部分:

“石建華書記和公保書記及時召開村民大會,會上才吉夫婦手捧哈達,上臺言辭鑿鑿地向我們家道了歉。石建華書記還給全村村民普及了有關雷擊的常識和防備雷電的方式方法。仁科煮熟的鴨子嘴硬,死活不承認他做出的齷齪事,只好交給派出所處理,他才接受了教訓,賠償了所造成的損失。

嫂子接受了第一書記的教育,答應回我們家好好跟哥哥生活了。我真替哥哥高興,畢竟一家人團圓,和和睦睦過日子,比什么都強。

我作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要去上大學了。可我不想給家里人增加負擔,要辦理助學貸款,到學校之后也想找一份兼職,掙錢解決自己的生活費,假期不回家,打工掙錢,完成自己的學業。”

這里用不到300字的敘述,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出了一一交代,這種旁白式的敘述,與開頭細膩、舒緩的描述形成了鮮明對比,希望趙有年寫小說時,引以為鑒,處理“收式”也能有“起式”的耐心。另外,人物語言也有與身份不相符的問題,譬如《暮色》中農村婦女阿媽本措吉與阿媽康姆談論婚姻問題時有句對白:“俗話說:‘不上高山獵不到香獐,不下深水摸不到金玉。’當自己走進了婚姻的圍城,才知道自己的婚姻合不合適自己”,“婚姻的圍城”是錢鐘書富有哲理的形象概括,我想不應該出現在農村婦女阿媽本措吉之口,他應該是知識分子們才有的表述。希望趙有年能進一步借鑒自己“翻譯獎”小說作品的創作技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朝一日,原創小說也能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

 

作者簡介:

郭守先,字蘇墨,號西海劍客。著有詩集《天堂之外》、文集《稅旅人文》、評論集《士人脈象》《超我光焰》、隨筆集《魯院日記》、文論專著《劍膽詩魂》等。作品曾獲中國稅務學會“全國稅收詩詞展評”二等獎、《中國稅務報》征文二等獎、第四屆青海青年文學獎、第三屆全國專家博客筆會優秀獎、第二屆青海文藝評論獎等。歷任《青海稅報》編輯部主任、青海省作家協會委員、海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等。現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青海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青海省稅務學會副秘書長、《稅務學習》月刊副主編。

 

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色视频| hdjapanhdsexxx|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24小时日本电影免费看|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1a级毛片免费观看| 杨幂13分20秒未删减bt|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 国产真实乱了全集磁力|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国产夫妻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白桦楚然小说叫什么|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