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橫流,歲月成詩
——寫給依凡詩集《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
文/溫智慧
李凡:筆名依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江西省作家協會成員,南昌市作協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發表詩文、評論、歌曲若干,參與創作十余部舞臺劇和微電影并榮獲相關省市級與國家級獎項。曾擔任《中國現代詩歌研究》《心理學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書籍副主編等工作,相關媒體受邀嘉賓。出版詩集《這人間》。
時間,真能打馬虎眼,把一些記憶磨平。當收到依凡新詩集《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我急忙在我的書柜翻檢,依凡的第一部詩集《這人間》曾否予我,坦率地講,如果依凡曾把《這人間》贈我,我也沒讀,那時是貪玩的年紀,一天價就差演習兒時掏鳥窩的功夫了。除了,渾渾噩噩的無端游走,就是爛醉如泥地在一個個酒杯前顛三倒四,回想起來,總給自己以原諒,過去了,誰還沒有過年輕,誰還沒有盲目過,這樣算是對自己的一份救贖。
書柜里馬澤平老師的《歡歌》,林珊的《小悲歡》《好久不見》都在它們的空間位置筆挺筆挺地立著,前些日子又收到澤平的《上灣筆記》,這些詩集給我的書房平添了內涵與質地。
此時,最該祝賀依凡的新作問世,她一路忙于職業,教書育人,撫慰迷失,糾正迷茫,助力加持,讓那些困惑的孩子和人們步入新途,端正人生態度,從容面對月升日落,坦然綻放歡樂,發出朗朗笑聲。在職業風聲水起的同時,依凡的詩郁郁蔥蔥,結集出版,只能說明依凡秀麗的世界,豐富的人生,滿滿的詩意。
首先,要說詩集《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這部詩集,純粹,干凈,透著詩人對文學,詩歌,成書結集的基本持重與認真,詩者是一位有較高審美,和美學認知的人,這樣的詩集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帶著墨香,帶著詩歌的唯美,體體面面,大大方方,從從容容問世。沒有插圖,沒有手繪,沒有請一些有名頭的人們前言不搭后語地作序,題跋,從詩本心出發,到達詩本意現場,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那樣平靜,安然。這一切無法擋住詩人詩作的詩精神,詩特質,詩血型……屬于依凡這些詩的屬性,如此鮮明,如此坦然,是不可多得的詩語呈現,作為讀者的我無比喜歡,這樣的詩雅致,專情。
從書體量來說,體重,開本,那樣審時度勢,恰到好處,200多首詩,200多個頁碼,不急不促,不肥不膩,再多點也慵懶,再少點會單薄。讀者捧在手里,脖頸妥帖,手腕安好,在詩歌里放牧自己的眼睛,不麻木,不心煩,是最好的詩人,詩作與讀詩的人,最為圓融的遇見,和互相體恤,與之間尊重。
從單首詩體來說,依凡的詩作多為短詩。短得戛然又突然,給人留下更多的詩思索、詩聯想、詩意會。不要覺得短,就容易、就好寫、好多人有這樣的偏見和認知短板,短就有了濃縮,濃縮后的釋放,個中的信息是無窮的變量,詩意向、詩隱喻、詩理想,掩卻在詩行的肌理與縱深。釋放出一個巨大的能量場,讓喜歡詩歌的人全心投放自己的詩理解,詩所得,詩收獲。
眾多詩語中不難讀出,依凡詩歌的撫慰式的詩走向,這或許與她的職業有關。依凡是心理專家、是人民教師、是青年詩人,還兼職作諸多文化工作。她的詩是依凡職業的觀照。心理學專家的輸出,是釋放、是中肯、是救贖、是期盼,是換位思考下的專業靶向精準。她會隨被調整對象的喜樂悲歡,而悲歡喜樂。我們都有被職業反噬的經驗,或者說經歷,不經由地就會表達或者表現出來。
因此,職業相關思索代入詩歌中,輸傳于廣眾,也是專業理念的一種文學釋放,詩歌當然。
識得依凡,是因為詩,是馬澤平老師與詩人呼和的一場詩歌行走,我是那場行走中與詩人們的有幸遇見。
當然,對依凡、澤平、林珊,還有楊森君等幾位詩人印象更深刻。與澤平和依凡建立起沒有中斷的聯系,閑來問候一下,聊幾句生活,工作,近況,那樣順理成章。
我毫不客氣地打擾依凡,有一次公差去往南昌,我聯系了依凡,依凡在一個教學任務不能脫手的情況下,給我們安排了接待,心中有感謝也沒說給過依凡,有貿然的歉意,幸好還有未來的相約,作為一種文學人之間的永續情誼而長久存在。
依凡在詩集自序之前,設計了以“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請您接一句,您會寫什么?為題的”兩頁調查問卷式的設問,接句的有:作家、媒體人、心理專家、律師、教師、警察、快遞員、留學生和高中生。他們所接的一句,都是那樣精彩,多從人文、職業、暢想、未來、個體、情緒、奮爭與接納和解為落點,各自用心用情,闡釋,對“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作了完好的接續,體現了價值認知,理性趨同的情感光芒。
依凡的自序,作得非常棒。她談到職業特點,職業遇見,人生百相,五味雜陳。她談到了生命與創傷,高考人群的期待,談到交流學習,談到詩集情況,引用“卡俄斯(Chaos)”的故事和佛洛伊德,談到觀看《肖申克的救贖》給她的詩歌啟發,談到感謝。
讓人感動的是自序中的附言里講的,暑期作為志愿者看望過的9歲男孩去世,依凡收到消息時,恰是把序言定稿準備發給編輯的時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她在序言寫到:繼續朝前走,但是盡量不要被裹挾,留下一個倔強鮮活的背影,也挺好。
我以為,這是依凡詩歌和人生的定位,那樣鮮明,那樣灑脫,那樣明媚。
依凡的詩無一不是一道方程式,寫給人性,人生,人們的。
每一首小詩,詩味雋永。戛然而止后的綿長……引人回望,深思,不舍。
依凡的詩無一不是一個深研,留給人間,人群,人們的。
每一首小詩,清麗光火。句號后面多少欲言又止……讓人流連,深刻,忘返。
詩集封底有這樣的詩:如果這個世界會有創傷/別怕/每個人的心底/都有潛在的陽光……
最后,寫幾句話吧,送給依凡,愿她如慧哥這般喜歡。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青山有思,白鶴忘機。
汀花雨細,水樹風閑。
星海橫流,歲月成詩。
身如芥子,心藏須彌。
往日不悔,未來可期。
2024年9月6日于巴彥浩特
作者簡介:溫智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