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高原,或高原之上

高原,或高原之上

——淺析曾云詩作《歸于高原》

 

作者:史映紅

 

前些日子,剛為也曾在西藏部隊服役的詩人曾云的詩寫了拙評;其實一些文朋詩友的約稿,一些同學囑咐要寫的書評,還有熟識或不太熟識的朋友讓寫的評論文章,已積壓了許久,時間一長,感覺像背負了一身沉重的債務,一時半會兒又無力償還,就這樣沉甸甸的拖著,有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個欠債不還的無賴。

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品析曾云的詩,原因是從他的個人簡介里,從他穿綠軍裝的照片上,從他跌打滾爬的訓練視頻上,從字里行間溢涌的氣質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想起在他這個年齡自己寫作的艱辛。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當兵的地方是日喀則空軍某部,海拔3900米,沒有電,水也不正常,夏季尚好,冬季整個水管被凍結,只能四處找水。記得晚我一年的新兵訓練,超過兩百名新兵吃水就是大問題,好則離營區不遠處有一條不大的河,應該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分支。每天早上,新兵營的班排長就帶領那些穿得鼓鼓囊囊、見了老兵喊班長、敬不標準軍禮的新兵去端水。那場面是浩蕩、壯觀的,來回約3000米,他們端著各自洗漱的臉盆,在河里舀滿水,顫顫巍巍地返回了,零下約20度的酷寒,水邊走邊灑,新兵們胸前、褲腿、翻毛軍用大頭皮鞋上瞬間就結冰了,走路嘩嘩作響;這支絕無僅有的取水隊伍,一個個像剛入職的傳菜員,小心翼翼;又像喜劇大師卓別林扮演的某些角色,有些滑稽;到了目的地,真不知道既要做飯,又要洗漱的水還剩下多少?

我的意思是在當時條件下,生活是艱難的,寫作也是艱難的,唯一投稿方式是郵政平寄,內地的報刊拿到手,基本是一個月以后了。那時年輕,精力好,能熬夜,又在管理比較松的政治機關,白天上班訓練,晚上在自制的煤油燈下寫作,第二天把稿件蓋上義務兵三角郵戳寄走。后來當我有幸加入自治區作協和中國作協后,當我三次參加魯迅文學院的學習培訓,當我多次參加采風和一些文學活動之后,才知道一些人上午完成作品,中午或下午就送到編輯部了;下午完成的作品,晚上就與編輯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在稱兄道弟中交到編輯手上,這絕對打破了我對投稿的認知。

與編輯交流不是說沒有,記得從軍第二年臨近年底,那時除了正常上班、學習訓練,還復習考軍校,當然寫作也沒中斷,有一天收到《空軍報》署名劉慧芳的編輯的一封信,字跡靈秀雋永,走筆溫潤如玉,滿滿兩頁;信箋比普通紙厚點,也要大一些,信箋上方有紅色的《空軍報》社字樣,纖細的格子是藍色的,是西藏藍天的藍。記得信中除了對我稿件的點評和鼓勵,還要我好好學習相關寫作知識。我決心把信保存好,永遠珍藏。此后戎馬倥傯,輾轉南北,三次上軍校,三個部隊來回調動,加上探親休假,早就不知丟到何處了。但在腦海深處,我一直銘記著這封信,銘記著一位叫劉慧芳的編輯,在就讀魯迅文學院高研班時,甚至想找找老師,當面說聲謝謝,但早已沒了聯系方式,終未如愿;后來陸續出版了幾本書,在列要贈書的師長朋友名單時,很想把劉慧芳寫上,還是沒有聯系方式,只好作罷。信里內容大多忘記了,但在那個酷寒冰冷的冬季高原,那個19歲的少年,用結著凍瘡的手捧著信箋,因激動而發抖讀信的情景卻歷歷在目,永生難忘。

離題有些遠了,一起來品析曾云的詩《歸于高原》:“行走抵達/深入高原的胸膛/始于熱愛/千年的玲瓏/交織風雨澎湃/血液的源頭里/流淌著靈魂的/萬水千山”,唐代詩人杜牧曾言:“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意者,思想也;氣者,情感也;辭采章句者,文采也。在第一節里詩人就把三者完美的加以結合。千里綿亙,萬里群峰,高聳入云,終古不化,在這樣的地域環境,生也艱難死也悲壯,但總有一些人義無反顧,堅定決絕,“行走抵達”,并“深入高原的胸膛”,忍受孤寂清苦,經受酷寒缺氧,在冰峰峽谷間巡視巡邏,在大坂冰崖上攀爬執勤,在滔滔江水畔察看警戒;在漫天雪花中,在“風雨澎湃”里,傾灑“靈魂的萬水千山”。

“追逐挑戰、高原的真相、戰士、古老、恭敬、野性、渲染、圣潔的凈土”等詞語,各位讀到了什么?我讀到了一種美,詩人以凝煉沉摯之筆,努力表達一種寂寥之美,孤傲之美,蒼涼之美,奮進之美,奉獻之美;我們仿佛看到綠色的身影在翻越冰川峭崖,看到青春的魂魄在逾越邊陲雄關,闊步在報國御邊,鎮守疆域這一神圣的崗位;122年前,蔡鍔將軍在《軍國民篇》里言:“捐死生、絕利欲,棄人生之所樂,而就人生之所苦,斷一人之私,而濟一國之公”,這鏗鏘之言,激昂之語,被新時代的高原軍人書寫著,“以恭敬和野性”方式,身體力行,躬身實踐。

“把堅實的足跡/留給高原/命運誰主沉浮”,“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計篇》);“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司馬法·仁本》;“邊疆之戍”“國家之重事”,這些古老、悲壯、神圣的話題,似乎越來越淡出年輕人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文化快餐,是排山倒海的小視頻,是浩浩蕩蕩的動漫游戲,是對一切滿不在乎與不屑一顧。但在曾云的文字里,有高原軍人喜怒哀樂和軍營際遇,有邊關戰士所思所想和精神境界,有官兵軍營生活體驗和戍邊喟嘆,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青春朝氣和旺盛的生命涌動。

“鄉愁依然如故/熱戀高原水土/那淚流滿面的詩行/是修煉青春的秘籍”,這些文字,我們讀到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的思親念舊,回望鄉梓;讀到了“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楊炯《從軍行》)的豪邁激越,執劍雪域;讀到了“目暝負多疚,長歌招國魂。頭顱當自撫,誰為墨新墳”(清·鄒容《和西狩》)的奉獻邊關,浩氣凜然。

當下很多人家國意識淡薄,奉獻犧牲精神缺失,普遍追求安逸享樂,在這大趨勢下,曾云的詩有一股“風雨澎湃”的壯闊氣勢,有一股“追逐挑戰”的軍人氣質,有一股“誰主沉浮”的豪氣干云;韶華與風雪相擁,綠色與邊關輝映,兵魂與國魂共鳴,就顯得尤其可貴、及時。

 

歸于高原

 

作者:曾云

 

行走抵達

深入高原的胸膛

始于熱愛

千年的玲瓏

交織風雨澎湃

血液的源頭里

流淌著靈魂的

萬水千山

 

追逐挑戰

還原高原的真相

歸于夢境

多情的戰士

是古老的花朵

以恭敬和野性

渲染這片

圣潔的凈土

 

把堅實的足跡

留給高原

命運誰主沉浮

遠游據理力爭

鄉愁依然如故

熱戀高原水土

那淚流滿面的詩行

是修煉青春的秘籍

 

作者簡介:

曾云,筆名鳳鳴。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人,長期服役于西藏地區。作品見《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解放軍報》《解放軍生活》《軍隊黨的生活》《人民陸軍》《陸軍文藝》等軍內外多家報刊,并入選多部詩文集。著有詩集《西南往南是黔西南》《在光榮的憂傷里》《雪野上的豹子》。

 

史映紅:男,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个人在线观看的高清|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雄y体育教练高h肌肉猛男|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绿巨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波多野结衣未删减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樱桃直播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91视频国产91久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韩国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厨房切底征服岳|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视频网|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夫前被强行侵犯在线观看| 2022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美村妇真湿夹得我好爽|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荡公乱妇hd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免费一级在线观|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