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記著你的足跡
——淺析萱歌詩作《岡底斯山的呼喚——緬懷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作者:史映紅
提到援藏,想起偉人毛澤東的一句話:“進軍西藏,不吃地方”,因為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當時西藏各族人民生活還很困難,為了廣大老百姓生活不受影響,他向進軍的人民解放軍發出這樣的指示。
提到援藏,想起1987年6月,鄧小平同志語重心長地講到:“目前西藏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西藏人民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善,但總的講還是處于落后狀況,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提到援藏,想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確立西藏工作總體方針,確立了“一個中心,兩件大事,三個確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穩定局勢和發展經濟兩件大事,確保全區社會長治久安,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提到援藏,想起2010年年初,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同志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進一步認識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落實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不斷開創西藏工作新局面”。
提到援藏,想起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提到援藏,想起“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1994年9月,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1995年,被中組部追授為“模范共產黨員”和“優秀領導干部”稱號;2018年12月,被黨中央、國務院追授為“改革先鋒”稱號,授予“改革先鋒獎章”。
提到援藏,想起孔繁森在一首詩里的兩句:“冰山愈冷情愈熱/耿耿忠心照雪山”。想起孔繁森常說的一句話:“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想起1994年12月5日,在他葬禮上的兩句挽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也想起家鄉人民對他深深的思念與無盡緬懷的挽歌:“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還鄉”。
第一節,眾所周知,孔繁森曾先后兩次援藏,詩人萱歌兩次援藏并在末輪援藏結束后調入西藏工作。“我手捧哈達”,“獻上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一直追隨的敬仰和信念”,這是一位“援藏干部”向另一位“援藏干部”的“追隨”和“敬仰”;是一位齊魯大地的孩子向另一位齊魯大地孩子的“追隨”和“敬仰”;也是一位援藏晚輩向一位援藏先輩的“追隨”和“敬仰”。因為是岑寂冷峻、樹枯草黃的冬天,因為是高聳蒼茫、雄奇亙古的高原,因為是莊嚴肅穆、莊重靜謐的烈士陵園,孤獨“站在你的墓碑前”,更顯得凄楚憂傷、慷慨沉摯、悲涼悲壯。
大家知道,這“三十年”,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三十年”;這“三十年”,是我國邊疆穩固,社會政通人和,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三十年”;而“你獨愛的雪域高原”,由于黨和國家一系列政策大力傾斜,由于多個省份人力物力財力援藏力度的加強加大,由于雪域兒女銳意進取和奮勇前行,變化速度更是追風逐月,一日千里。這時候,即便“風駛過,云駛過”,即便“雪花駛過,日月駛過”,“卻怎么也駛不出”各族人民和“這片土地對你深情的懷念”。看,“藏族孩子趕來了/阿里的阿爸阿媽趕來了/藍天白云趕來了/我們含著熱淚/一次次在心靈深處將你呼喚”,這里的人們至真至善、虔誠虔敬、感懷感恩;這里的土地澄澈澄明、純粹本真、敬天敬人,一直在緬懷你,感念你,追思你,從未停止。
“你的微笑、你的事跡、你一直帶動、你不朽的魂靈、融入天地、聳立于岡底斯山、奔赴世界最高處、向大地昭告”,通過這些詞句,詩人以排比、擬人等修辭方式,形象表達了孔繁森的優秀品質和崇高奉獻精神,他對工作的熱忱和敬業,對藏族同胞的眷顧和依戀,對雪域文化的熱愛與追尋,對腳下這片土地的迷戀和摯愛,不僅在雪域大地家傳戶誦、人人通曉;在齊魯大地不脛而走、婦孺皆知;也在中華大地廣為傳誦、九州知曉。可以說,孔繁森的高大形象和勇于奉獻精神站立成為雪峰,倒下成為江河,升起成為星辰,翱翔成為雄鷹,奔馳成為駿馬。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杜甫《蜀相》);“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于謙《詠煤炭》);“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一》),古圣先賢的不朽詩行,描摹了一位奉獻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已化作凜冽的風和厚重的雪,與高原融為一體,他崇高形象和不朽品格化作高山雪蓮,孤傲圣潔,芬芳美艷,感召和指引后來的人,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康莊大道上,前赴后繼,大干苦干,帶領高原兒女,正“闊步行走在/陽光遍灑的清晨”。
這首詩情感濃烈,言辭純凈,意蘊充盈,與萱歌以往文字相比格式不盡相同,但情感投入和情懷投放卻是一致的。
岡底斯山的呼喚
——緬懷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作者:萱歌
在這個冬天
站在你的墓碑前
我手捧哈達
獻上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
一直追隨的敬仰和信念
三十年
你獨愛的雪域高原
空氣不再稀薄
天空依然蔚藍
在高原的盡頭
風駛過,云駛過
雪花駛過,日月駛過
卻怎么也駛不出
這片土地對你深情的懷念
我問風,你在哪里?
我問云,你是否已經走遠?
藏族孩子趕來了
阿里的阿爸阿媽趕來了
藍天白云趕來了
我們含著熱淚
一次次在心靈深處將你呼喚
三十年,你的微笑已經融入天地
三十年,你的事跡已經巍峨聳立于岡底斯山
三十年,你一直帶動著援藏干部一次次奔赴世界最高處
三十年,你不朽的魂靈向大地昭告:
真正的生命不再是瞬間!
此刻
迎著風雪,迎著未來
沿著你的大愛
我們正闊步行走在
陽光遍灑的清晨!
后記:今年11月29日,是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離開我們30周年紀念日。作者作為援藏和進藏干部創作此詩,以表達深深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作者簡介:
劉萱,筆名萱歌,西藏女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供職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兩屆援藏后主動申請調入西藏工作。用20年時間行遍西藏,為西藏《雪域萱歌》及主打欄目《雪域讀詩》公益性文化平臺創始人。九年來,《雪域萱歌》開創了西藏自媒體十二個“第一”,榮獲華語詩歌春晚“2023年度優秀詩歌公眾號”稱號。著有詩集《生命.階梯》《生命高地》《西藏三章》。詩集《西藏三章》為西藏第一本有聲詩集,開創了散文詩“三章體”形式書寫西藏。
2024年,詩集《西藏三章》榮獲“第七屆西藏珠穆朗瑪文學藝術獎”。評論稱“她在西藏朔造了自己高冷而遺世獨立的詩歌形象,以獨特的意象構建、審美視角和意境營造寫出了當代散文詩的杰作”。她開創的詩歌“三章體”式別出心裁,為西藏詩歌創作開辟新途,注入活力。”
國內幾十家媒體報道稱:“《西藏三章》的出版是雪域高原詩歌和朗誦群體回歸的象征,更是西藏新媒體時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詩作《藏北三章》(二)榮登《2016.文傳榜》國內“十大國學文字作品”榜單,全國網絡讀者投票位列第一。為“2019.首屆中國西藏詩歌節”主題歌曲《西藏,你就是詩和遠方》和歌曲《初心贊》的詞作者。歌曲《初心贊》榮獲“共和國的旋律”2024原創歌曲大賽銅獎。在詩刊、十月、星星詩刊、人民日報、作家網、中國詩歌網、香港作家、西藏日報、西藏文學、散文選刊、鴨綠江等全國性報刊(網)發表詩歌、散文等數百篇作品,并獲全國獎項。詩作入選《2018中國新詩排行榜》《2019中國新詩排行榜》《每日一詩 》《許你一世格桑花開》香港作家出版社《凝注的文學風景》等文本。2024年《今古傳奇》雜志“影響力人物”欄目專訪作家。
史映紅:70后,甘肅省莊浪縣人,筆名桑雪,藏族名崗日羅布;在西藏部隊服役21年;曾在《文藝報》《詩刊》《解放軍報》《青年文學》等發表各類作品1000余篇;出版詩集《西藏,西藏》等4部,傳記文學《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等,評論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讀魯迅文學院第19屆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