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莊秋景
畫卷中的淄博記憶
——高小立作品賞析
文/劉池水
文化是城市之魂,承載歷史,彰顯魅力,為社會發(fā)展注入精神動力。淄博文化底蘊深厚,畫家高小立的“淄博記憶”系列風景作品,生動展現了淄博的底蘊與風貌,引人思索淄博文化藝術的繁榮。
孝婦河畔
高老師的作品如細膩深情的視覺長卷,將淄博的過往與當下緩緩展開。從熱鬧的周村古商城到質樸的淄川古村落,從悠悠的孝婦河到繁華的城市街景,幅幅畫作飽含畫家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他以細膩筆觸、斑斕色彩與精巧構圖,精準捕捉淄博各地神韻,讓熟悉的景致在畫布上重煥生機,使更多人看到淄博獨特的美。
工業(yè)老區(qū)
這些作品不僅描摹了淄博的外在景致,更深入探尋與展現了城市的內在精神。它們見證了淄博人民的勤勞智慧,凸顯了齊文化“變革、開放、務實、包容”的精神,是“兩創(chuàng)”精神在藝術領域的有益嘗試。在描繪傳統工業(yè)場景的畫作中,淄博昔日的輝煌與奮斗清晰可見,激勵著當代人奮勇向前;而展現民間風俗與生活場景的作品,則傳遞出淄博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許,以及彼此間濃厚的情感聯系,都是城市和諧發(fā)展的基石。
中學夜色
在文化傳承進程中,高老師的繪畫作品有著重要作用。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沖擊下,多地傳統文化式微。而他的作品如一座橋梁,貫通了淄博的歷史與現代,為年輕一代打開了回溯家鄉(xiāng)往昔、瞻望文化未來的窗口,激發(fā)了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促使他們投身文化傳承事業(yè),為淄博文化的延續(xù)匯聚了青春力量。
309老國道
在城市發(fā)展中,文化藝術是提升軟實力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高老師的“淄博記憶”系列風景作品,經展覽、文化交流及媒體傳播,向外界展示了淄博的文化內涵與魅力,吸引了游客、投資者和人才,成為淄博的文化名片,在文旅融合、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了文化動力。
般陽幽徑
高小立老師的“淄博記憶”風景畫系列,以深沉情感、精妙技藝與獨特風格,融入淄博文化藝術寶庫。他的作品讓我們重溫淄博的記憶與靈魂,體悟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相信高老師會以“淄博記憶”為源,取古融今,續(xù)繪新景,為淄博文化藝術事業(yè)再添新篇。
(劉池水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 第一副主任)
樵嶺之春
凱瑞景園
旱埠茶軒
新城古道
於陵庭院
稷下雪霽
河東社區(qū)
化工人家
九頂初夏
藝術家簡介
高小立,山東煙臺人,高校教師,致公黨黨員。先后畢業(yè)學習于山東藝術學院、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上海同濟大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