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Al時代,詩人和作家會被取代嗎?

Al時代,詩人和作家會被取代嗎?

 

作者:王曉波

 

最近,70 歲童話大王鄭淵潔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承認自己寫不過AI的鄭淵潔”“作家將被取代”,他還講了使用 AI 寫作的親身實驗:“我給AI下達指令,讓它用鄭淵潔的手法寫一篇以皮皮魯為主人公的文章,然后我再設置好場景,設計好里面要出現(xiàn)的人物和關系,描述得很詳細。AI用了4秒鐘就完成了,寫得真好。”

看了這段新聞,我滿感興趣讓Deepseek創(chuàng)作一首詩歌,我給她下達指令“請幫忙以廣東詩人王曉波的風格寫一首詩歌《菩薩》”約10秒鐘后,她給了我回復:“廣東詩人王曉波的詩歌常以日常物象為切入點,通過古典意象的現(xiàn)代轉譯構建情感空間,其代表作《菩薩》通過佛珠串聯(lián)起母愛與信仰的雙重隱喻,語言質樸卻充滿禪意。以下仿照其風格創(chuàng)作的同題詩作,嘗試在斷裂與重續(xù)的意象中捕捉母性光芒。《菩薩》:古剎的檐角垂下雨簾/母親跪成石階上一滴未干的露 /香火攀著經文生長時/她捧回一串菩提,用/五更的針腳將月光縫進繩結//裂紋在年輪里蜿蜒了九次/每顆珠子都裹著/南方的潮濕與鹽粒/斷裂處涌出松脂的絮語/像是她反復縫補的叮嚀/在雷聲碾過手腕時結成琥珀//此刻檐鈴搖落黃昏/褪色的繩線正穿過第七道裂隙/檀香從裂紋里溢出/漫過銹蝕的門環(huán)與銅鎖/我看見她彎曲的脊背/正托起一尊瓷像的倒影/觀音低眉處/有未說破的春汛在掌心漲潮”她還解釋了創(chuàng)作思路是“基于王曉波詩歌特質”,理由挺充分的,內容很多,限于篇幅,在此我就不再復述了。

我讀了她的詩歌,感嘆她的敏捷,水平也不低,但是她的詩歌給我的感覺是情感空洞,僅是詞語、意象的簡單組合,內容空泛,缺少人生體驗和審美情感,讀后難以誘人共鳴。讀了她的詩,給我的感覺是:詩人、作家是無法被完全取代的。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品,是情感的抒發(fā),是心靈的呼喚和靈魂的吶喊。我的拙詩《菩薩》有一定的辨識度,該詩在《詩刊》雜志發(fā)表,被《詩選刊》雜志選載,入選多種文學選本和曾獲得“香山文學獎”,該詩還被多位詩歌名家點評過,全詩如下:“鄉(xiāng)間千年傳說,到禪城祖廟祈福/能給五行缺水的人添福消災//返鄉(xiāng)前,母親誠心去了一趟祖廟/添了香油請了開光佛珠//念珠至今在我手腕,已近十年/穿連念珠的繩子斷了數(shù)次//每次我將這念珠串起佩戴手腕/總覺自己被一尊菩薩攙扶”

Al的寫作水平如何?大家可以展開充分的討論,她具備的強大自主學習能力,讓我們對她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期待。人類文學的核心價值在于情感共鳴與思想深度。文學創(chuàng)作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表達,AI雖能模仿情感表達,但無法真正理解復雜人性,例如魯迅作品中的思想力量或村上春樹小說的情感內核,她是難以企及的。AI寫作無法替代人類創(chuàng)作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個性。

Al不懂人間疾苦,她沒有七情六欲,不會因為外界變化產生情緒波動,比如嫉妒、權力欲望等,這些都是人類獨有的。她沒有生物神經系統(tǒng),她不會像人一樣談戀愛,無法產生七情六欲等情緒反應。她只能模仿已有數(shù)據(jù),而無法像人類那樣將饑餓、疲憊等生存體驗轉化為藝術創(chuàng)作。人類對疾苦的理解與身體記憶緊密相關,如饑餓時的饑腸轆轆、腸胃絞痛,離別時的喉頭哽咽。她沒有實體, 無法形成這種“身體-情感”的神經聯(lián)結。她的局限性確實在于它無法真實“體驗”人類的情感或疾苦——它沒有意識、沒有主觀感受,所有的回應都源于對海量數(shù)據(jù)模式的統(tǒng)計分析。在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其局限性,不要過分依賴或期望人工智能能夠完全替代人類。AI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優(yōu)勢,比如高效、多樣化敘事和個性化體驗,但同時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情感深度不足、缺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依賴既有數(shù)據(jù)等。

“文學的目的,是為幫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對于真理的追求,同人們的鄙俗行為作斗爭,善于在人們身上找到好的東西,喚醒他們靈魂的羞恥、憤怒和勇氣,做一切使人能變得高尚堅強、能用美好圣潔的精神來活躍自己的生活的事情。”(高爾基),文學是人學,文學通過真善美的傳遞,為人類提供精神坐標。文學能塑造價值觀、培養(yǎng)健全人格。文學創(chuàng)作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人的良知為出發(fā)點,關注人性、人道主義精神,以及人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人類的意識和情感是多種多樣的,惟有其中的良知趨于一致。良知是人類意識達成統(tǒng)一的一種可能。AI文學創(chuàng)作不會取代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向更高維度發(fā)展。文學創(chuàng)作的未來,我們需以敏捷擁抱科技,以沉著堅守人文初心,在“人機協(xié)作”中探索文學的無限可能。

AI文學創(chuàng)作不會取代人類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向更高維度發(fā)展。文學創(chuàng)作的未來,我們需以敏捷擁抱科技,以沉著堅守人文初心,在“人機協(xié)作”中探索文學的無限可能。

在唐朝,寫詩不是詩人的專利,寫詩是人們交流的需要,是人們心靈的需要,更是有教養(yǎng)的標志。在文學史上,有一種說法,每一個唐朝人都是詩人。在AI時代,傳統(tǒng)由作家、詩人和評論家主導的創(chuàng)作模式正在被迅速打破,一個多元化文學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詩人”。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山市詩歌學會第二、三屆主席,《香山詩刊》主編。

 

(原載:《中山日報》2025年3月17日“文化周刊”,刊登時原文有刪節(jié))


1

王曉波,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山市詩歌學會主席、中山市文聯(lián)主席團成員、《香山詩刊》主編。著有《山河壯闊》《騎著月亮飛行》《雨殤》等5部;主編《那一樹花開》《詩“歌”中山》《中山現(xiàn)代詩選》等13部;曾獲人民日報作品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中山市優(yōu)秀精神文明產品獎、中山文藝獎、香山文學獎一等獎等獎項。其詩學評論《吹掉泡沫還詩歌以亮麗》(載《人民日報》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茍同的錯誤詩學》(載《作品與爭鳴》2003年7月)曾受到廣泛關注;詩歌作品載《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青年文摘》《詩選刊》等刊物;入選《中國詩歌選》《中國詩歌年度選》《中國新詩日歷》《中國愛情詩精選》等選本。)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

 

最新作家網圖標.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限乱码| 人间**电影8858| 免费极品av一视觉盛宴|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青娱极品盛宴国产一区| 涩涩涩在线视频| 夜夜爱夜夜爽夜夜做夜夜欢|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老子影院午夜理伦手机不卡| 欧美xxxxx做受vr| 国产电影麻豆入口| 久热这里只有精| 5252色欧美在线男人的天堂| 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特级毛片AAAAAA|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欧美xxxx喷水|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太大了轻点丝袜阿受不了|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青柠视频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91偷偷久久做嫩草电影院| 男人桶女人爽羞羞漫画|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激情网|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 欧美黑人粗暴多交高潮水最多|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