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梅這三千年

梅這三千年

——是果也是花,是花也是人,是人更是理念

 

文/董元奔(江蘇省)

 

【前言】

 

酸酸的干梅子羹,被國人喝了三千多年,喝到今天依然別有一番滋味。不過,三千多年來,梅從人們的口中之物,轉化為眼中之物,升華為心中之物,梅早已不僅僅是干梅子了。

 

在寂寒的冬天,梅從容的開了,她“開時似雪,謝時似雪”,陪伴多少隱士遁跡山林的寂寞,慰藉多少壯士報國無門的苦悶,也讓平凡的人在社會變遷的大潮中明哲保身。

 

皚皚白雪中綻放的梅,冷艷如天宮仙女,她清高,無視那天兵天將,她絕俗,不沾那人間穢氣。早春冷水畔綻放的梅,淳樸如越溪村姑,她守正,不惹那一池春水,她持節,不容魚兒調戲。料峭春風中綻放的梅,從來都以斗爭的姿態站立著,她號召迎春、山茶、玉蘭、海棠等各路花仙子共襄盛舉,埋葬舊世界,創造一個流香的新世界。

 

被人工栽培以來,梅跟人們的生活建立起了緊密的聯系。數千年間,在跟人們相伴的過程中,梅對于人們的意義逐漸從生物性向非生物性轉化和升華,這一過程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先秦至唐,是果也是花,梅以其生物屬性為人們所喜愛,或食用其實,或欣賞其花;兩宋時期,是花也是人,梅成為人們特別是文人隱逸生活、壯志難酬、興亡之嘆的精神寄托;元代以后,是人也是理念,人們對梅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哲學思考,發掘出其清高絕俗、守正持節、勇于創造等可貴品質。 

 

一、先秦至唐:梅是果也是花

 

根據用途,梅分為果梅和花梅,前者以食用為主,后者以觀賞為主。

 

先民們將野梅首先開發成果梅。酸甜苦辣咸這五味都是人們的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人們喜愛果梅的酸味。

 

我們常常把臘梅和梅混為一談,其實臘梅是臘梅科,屬于被子植物,梅則是薔薇科,跟杏的關系最近,稍遠的就是桃和李,梅和杏、桃、李一樣,首先是以其果可以食用而受到我們的先民們注意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安陽殷墟出土的一個青銅鼎里有許多梅核和干梅,梅核明顯大于野生梅的梅核,這說明商朝人可能已經開始食用人工培植的果梅了。商周時期的人們喜愛食用果梅,喜愛的是其酸酸的味道。可能那時候醋還沒有普及,古人把梅子曬干,當作酸的調味品來使用。周朝的膳食官員位列“五官”,地位很高,其手下還有一層一層的龐大工作團隊,食品開發應該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了,對梅實的改良或許已經有了進展。《尚書·說命》曰:“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尚書》把梅和鹽并列在一起,可見,周朝人喜愛喝酸而稍咸的羹,這有點類似于今天我們常喝的酸梅湯。

 

由于人工開發技術還很落后,先秦時期果梅的產量并不很高,人們主要還只是把干梅子作為調味品使用,而不能作為日常水果來食用,因而,梅子也就因為稀少而受到人們的珍視。《詩經》中有多篇提到梅實,其中最有名的是“召南”中的《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分,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這首詩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姑娘向她所愛的小伙子發出的求愛信號。姑娘跟小伙子同在梅園里勞動,她借著梅子逐漸成熟并逐漸收獲的時間延續,多次要求小伙子抓住機會,把他剛收下來的梅子送到她家作聘禮。詩描寫了梅子紛紛成熟落地的情形,其實梅子未必有那么多,這是詩人由于對梅子的喜愛,而以豐富的可以天天隨便吃的梅子來比況愛情的甜蜜和愜意。

 

漢魏六朝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游仙思想的出現,隱逸之風的萌芽,以及清談行為的盛行,山水、植物相繼作為純粹的觀賞客體進入兩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的視野,梅花也不例外,這從這一時期的詩賦作品可見一斑。這一時期,果梅得到改良,品種增多,花梅也大量出現,人們在大量食用果梅的同時,還以花梅妝點生活環境,這不僅是漢代人審美思維的巨大發展,也是梅在人們的生活中將要脫離其生理性的表現。如果說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還說的是漢末人們對梅實的喜愛,但愛菊的東晉詩人陶淵明已經有愛梅花的詩句了:“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很明顯,詩句中的梅和柳都是作為觀賞植物而栽植的。南朝大將陸凱有一首寫梅的名詩《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首詩把《詩經》中《摽有梅》贈果梅的愛情詩發展為贈梅花枝的友情詩,明顯揭示了梅由人們食用其果實向欣賞其花朵的轉化。而南朝樂府詩中有一種橫吹曲“梅花落”,雖然多是寫戰爭題材,但是它常常以凋落的梅花起興,感傷的情懷正是詩人喜愛、欣賞和珍視梅花達到無以復加程度的表現。

 

隋唐時期,梅實逐漸退出文學領域,文人們吟詠梅花的詩詞開始多起來了。唐代詩人崔道融的五言詩《梅花》寫道:“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首詩一心一意欣賞梅花,用雪比喻梅花的潔白和清純,用橫斜交叉的枝條形容梅樹錯落有致的美,而詩人對朔風的“告誡”明顯是對六朝時期“梅花落”主題思想的繼承。王維有《雜詩三首》,其第二首寫道:“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第三首寫道:“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兩首詩先是詢問故鄉的寒梅是否開了,然后寫故鄉寒梅開的時候女主人公的悵惘心態。兩首詩均表明詩人關注的是梅花,而不是梅實、梅株之類。同時,詩人又有所寄托,前者寄托了自己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懷念梅花,就是懷念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人;后者寄托了早春梅花盛開時節女主人公的傷春之情,梅花開了,不久就會凋謝的,女子的容顏也是如此。王維的這兩首詩其實也是“梅花落”主題的升華。

 

總之,從先秦到唐代,人們對梅從喜歡吃其果實,到喜歡觀看其花朵,文人們開始把自己的感傷情懷熔鑄于梅花的美,熔鑄于這種美的易逝之中,這為此后人們深入思考梅花奠定了基礎。

 

二、兩宋時期:梅是花也是人

 

宋代雖然在軍事上羸弱,但是其經濟和文化都處于高度發展時期,遠遠超過唐代。朝廷對士大夫物質享受的提倡和對獨立人格的鉗制,使得宋代文人大都缺乏唐代文人那樣的豪邁灑脫品質,而是樂于坐在書齋中,對日常生活和事物仔細琢磨,試圖發現它們的“理趣”,以此寄托自己被壓抑了的人生。宋代文人對梅正是如此。

 

北宋初,林逋使梅化為隱逸生活的精神寄托。

 

自古隱士很多,有所謂“小隱隱于市,中隱隱于外郡,大隱隱于朝”之說,但是絕大多數隱士都是假隱士。伯夷叔齊只是因愛國心切而遁于首陽而已,陶淵明只是因官場失意而回家做地主而已,王維只是因“安史之亂”嚇破了膽而選擇亦官亦佛而已。林逋則不然。林逋雖然熟讀經書,善詩善畫,卻不愿意參加科舉考試,甘愿一生布衣。他作詩基本上是作完就扔,不留底稿,他擔心死后會被名聲所累。他也未婚娶,更不會生子,他擔心妻子兒女會破壞他的隱逸生活。他結廬西湖孤山,廣種梅花,如同陶淵明把精神寄托在菊花上,林逋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梅花上,自稱以梅為妻。

 

情人眼里出西施,林逋既然以梅為妻,他便能發現梅與眾不同的美來。林逋在自己的詩詞中描繪了梅各姿各態的美,比如其最著名的《山園小梅》寫道:“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由于詩人把梅作為妻子,所以詩并沒有寫梅的傲雪迎霜,而是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梅的迷人的美。小園里別的花都沒有開,只有梅在宣泄著春光;而白鶴、粉蝶這些動物只有嫉妒梅的份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雖然是改自五代時期江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但是林逋的這兩句把江為寫竹影和桂香的分散性特征集中到梅的影和香上,橫斜的梅影風姿綽約,陣陣襲來的梅香令人心曠神怡。有這樣美的梅作伴,活的有滋有味,林逋何必娶妻,更何必做官呢?

 

南宋前中期,陸游使梅化為壯志難酬的精神寄托。

 

陸游出生于北宋滅亡前夕,成年后,他目睹大宋山河破碎,心如刀絞,決意報效國家,恢復故土。但是他早年參加科舉考試,得罪了權相秦檜,科舉的大門遂對他關閉,直到秦檜死后,三十四歲的陸游才踏上仕途。然而,做了官之后,陸游才發現,皇帝要么不敢北伐,要么就心血來潮胡亂打一次敗仗,而那些文武大臣除了爭權奪利,幾乎沒有誰愿意組織北伐的。陸游向皇帝獻了數次北伐的策子,都不能被采納;而他雖然也置身于軍營,卻終日無所事事,直到幕府解散。六十歲那年他黯然回鄉閑居,居然閑居了五年之久。

 

報國無門的陸游非常苦悶,他愛上了梅花,他希望能通過梅花寄托他的抱負,化解他的煩惱。陸游的詠梅詩詞很多,最著名的是《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詞寫的明白如話,詞人以梅花自況,上片描寫梅花飽受風雨折磨的凄清寂寞,宣泄作者不為君主和權臣待見的郁悶,感嘆自己的失意人生;下片寫梅花的清高和永遠不會丟掉香味的堅貞,抒發作者自己遺世獨立的情懷,表明自己不改初心的堅強信念。

 

南宋后期,姜夔將梅化為興亡之嘆的精神寄托。

 

姜夔的時代,大宋南邊那半壁河山也進入風雨飄搖的境地。在對待金國的問題上,朝廷中幾十年來一直在為是戰是和爭吵不休,后來不再吵了,對金實行屈辱的和約成為君臣共識,年年供奉財物給金國,天下似乎已經太平了。統治集團除了在朝廷中爭權奪利,就是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真的太平了嗎?其實,金國已經在積蓄力量,準備南下“統一天下”,而蒙古人正在崛起,其吞并宋、金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一生布衣,四處飄零的姜夔雖然對時局了如指掌,但是他又能怎么辦呢?

 

姜夔只能聽天由命而已。姜夔一生填過十多首梅詞,最著名的是自度曲《疏影》和《暗香》。《疏影》寫道:“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營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上片,詞以一只小鳥落在孤梅上開始寫起,凄清得可憐的氣氛一下子就出來了;接著詞人又把這幅“花鳥圖”放在黃昏時分的竹影中,再以昭君出塞的沙塵做背景,時代的可憐狀令人驚心。下片,詞人借梅花妝說梅花欲妝點可憐的世界,希望嚴寒不要摧殘梅花,時代不要摧殘美人,但是詞人深知這是妄想,怎么辦呢?“隨波去”而已。

 

總之,宋代文人不再關注梅實,而是以詩詞大量吟詠梅花,在欣賞梅花的美的同時,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其中,或如林逋寄托隱逸生活之寂,或如陸游寄托壯志難酬之愁,或如姜夔寄托時代興亡之嘆。

 

三、元代以后:梅是人更是理念

 

元明清時期,文學體裁得到大量開發,詩詞散文之外,戲曲、小說異軍突起,其他文藝項目如音樂、美術也呈現出大發展態勢。梅如同其他人情和事物一樣進入到這些文藝領域。梅花詩,梅花詞,梅花曲,梅花畫,戲劇中的梅花場景設置,小說中的梅花描寫,層出不窮。元明清文人在對梅花大量描寫的同時,對梅花所折射的人生意義和社會意義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梅花以哲學的形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元初詩人元淮禮贊梅的清高絕俗。

 

元代兼并南宋,中國歷史第一次出現少數民族統一大漢族的“小馬拉大車”式的政權,這在元初漢族知識分子的心中是酸楚的。而元朝起初并不看好南宋的儒家思想,竟然取消了科舉制度,讀書人失去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們被迫沉淪于下層。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一直扎在他們的心中,所以即便身處下層,甚至身處險境,他們仍然以積極入仕的儒家弟子自居,于是他們成為社會上一個遺世獨立的群體。

 

元淮在其詩《立春日賞梅之作》中寫道:“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應是畫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南宋的繪畫水平比前代有了很大提高,工筆畫、山水寫意都是崇尚線描人物的唐代所罕見的,宋末元初的山水畫題材有時候故意取自古詩,這種取材方式使元初出現了題畫詩。元淮的這首小詩特別是前半部分的畫面感很強,也許就是為某個畫家的梅畫所寫的題畫詩。柳陌、殘雪、紅梅、孤村、小橋,構成一幅清涼淡遠的國畫。紅梅固然不是生在宮中,而是生在野渠頭;固然陪伴紅梅的不是寶鼎、錦帳,而是一座小橋和橋下的流水,但是,紅梅沒怨言。紅梅已經沒有了前人詩詞中的那種凌寒怒放的神態,而是從容的抖落積雪,顯露自己嬌艷的容顏。這首詩中的紅梅正是元初千千萬萬生活在民間的儒士清高絕俗的人格象征。

 

明代中期畫家、詩人唐寅的梅花圖和梅花詩禮贊梅的守正持節。

 

明代儒學復蘇,儒學直追宋代,但是卻比宋代更加保守,那就是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合一的封建禮教成為儒學的核心理念。強大的明代政治機關鉗制人們的思想,用一整套法律和道德條文統治天下,靠讀書可以做官的文人自然推崇這一切,所以明朝文人崇尚守正。但是,文人天生就有精神獨立的傾向,在遵守各種規范的同時,他們總是竭力維護自己心中的那塊凈土,保持自己的氣節不變。于是,他們便從梅花的自然屬性入手,把梅花和人事作類比,提煉出梅花的守正持節。

 

唐寅一生最愛梅花和桃花,他留下許多梅花畫和梅花詩,而且他的許多梅花詩又是為梅花畫所題的詩。比如他的86厘米高,34厘米寬的畫《早春幽芳》,畫面上,一截粗壯的梅干向右、向下伸出長短不一、直曲不等、粗細有別的梅枝,梅枝上散漫的開著幾朵梅花,或者僅僅是花骨朵。畫的空白處題了幾首詩,其中一首是唐寅自己所作:“一種幽芳占早春,雪中誰是看花人。暗香疏影吟邊趣,秪許逋仙為寫真。”唐寅的畫往往需要跟詩一起欣賞,因為他的詩也是畫的內容,這幅《早春幽芳》正是如此。畫面上并沒有雪,也沒有看梅的人,雪是詩中交待的,看梅的人不僅是詩中交待的,還指欣賞這幅畫的人們。唐寅這一畫一詩描繪了梅花在早春凌寒開放的颯颯英姿,并寄語看花人也要像梅這樣不畏艱難,立足于大地上。畫面的底色是暗黃的,為“暗香浮動”提供了視覺基礎,而經過詩句一介紹,欣賞者遂被帶入林逋的人生境界,這其實就是唐寅所要表達的自己的精神追求,那就是不必試圖改變社會,找個幽靜的地方修身養性就是了。

 

清初小說家曹雪芹禮贊梅的勇于創造。

 

曹雪芹時代雖然正值康乾盛世,但是中國的封建社會畢竟快要走到了盡頭,民主主義新思想早在明代中期就已經開始萌芽。王陽明的“心學”觀,李贄對道家學說虛偽性的批判,黃宗羲“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的啟蒙主義,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文主義,王夫之經世致用的唯物觀,等等,都是民主主義新思想萌芽的典型表現,而《紅樓夢》的主題正是表現這種新思想的萌芽,賈寶玉及十二釵都是這種時代新人。

 

《紅樓夢》第五十回,在蘆雪庵,賈寶玉、李紋、薛寶琴和邢蚰煙斗梅花詩,李紋的《賦得紅梅花》是這樣寫的:“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也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紅梅出自寒冬,她是在斗爭中走進新時代之春的,她剛到新時代的春天就迫不及待的盛開了,并且迅速引領各種花兒次第開放,占領了天下,掃盡冬天里積累的殘枝斷葉。曹雪芹借李紋的筆所描繪的紅梅正是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先鋒隊,這支先鋒隊的到來,預示著舊時代的喪鐘已經敲響,中國歷史正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向走向戊戌,走向金田,走向武昌,走向“五四”!

 

總之,元明清時期的文人通過詩詞、繪畫、小說等各種文藝體裁,對梅進行了全面的哲學思考,賦予梅各種人生和社會內涵,或清高絕俗,或守正持節,或勇于創造。

 

【結尾】

 

梅是果,也是花。我如古人一樣經常喝梅實羹,酸咸可口,去熱解毒;我有時候還飲梅花酒,酒不再辣,當然也不會酸,口感清冽,還不會宿醉呢。

 

梅是花,也是人。她旁若無人的開放在西湖孤山,讓香味隨落瓣回歸泥土;她悄無聲息的開放在野外的斷橋邊,執拗的用自己的芳香凈化那一片天地;她非常特意的陪著畏寒的小鳥開放了,她能為小鳥驅散嚴寒嗎?不能,沒關系,她開放就是了。

 

梅是人,更是理念。一朵朵火兒般的梅花迎著冬風,抖落身上的雪團,驚得滿地枯枝一聲都不敢吭,梅清高絕俗。一朵朵白玉般的梅花錯落有致的綻放在粗枝或細枝上,枝條的扭曲和粗細從不影響梅的姿色,梅守正持節。一朵朵紅的、白的梅花開放在江南的水湄,花香飄向四面八方,云南的山茶、新疆的雪蓮、西安的海棠、吉林的胡楊,等等,各地的花兒應聲綻放了,梅勇于創造。


2025-3-22(7.jpg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于江蘇宿遷,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名輔導工作者,兩度被選為教育廳機關雜志封面人物。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作家網簽約作家,今日頭條“優質深度長文精選頻道創作者”,頻繁大量獲今日頭條青云賽事獎之后被今日頭條聘為“專家評審百人團”成員。已發表作品500多萬字。有論文獲人民日報出版社專題征文一等獎、中華詩詞學會梅堯臣詩學獎等,有論文或長文獲今日頭條青云獎56次,還有詩文獲湖南省社科院文學匯展獎、中國散文網生態文學征文特等獎等,有駢文被市屬重點中學勒石于校園。相關作品入選《福州大學“中華詩詞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詩詞學會宋詩宣城研討會論文集》《山東師范大學李清照暨第37屆中華詩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論文匯編)》《中國詩典(1917-1999)》《中國最美游記》等。個人傳記入選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放首發式的大型圖書《中華百年人物(現代篇)》,有關事跡載入《江蘇教育年鑒》。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男男车车的车车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黄色片|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国产a级黄色毛片|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在线视频a|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日操夜操天天操| **一级毛片在线直播|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日韩系列第一页| 香蕉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日本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视频| 舞蹈班的三个小女孩唐嫣|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国产swag剧情在线观看| 新梅瓶4在线观看dvd|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播放|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国产乱弄免费视频|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高清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玩山村女娃的小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