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向陽而行
——讀高煜自傳體長篇小說《輕履者行遠》有感
文/祁軍平
這本38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輕履者行遠》,我整整用了十天時間才讀完。合上書本時,不禁為作者高煜的英年早逝而痛心。這位出生于寶雞的才女,畢業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生前在西安財經大學任教。天妒英才,年僅32歲的她因癌癥不幸離世。她短暫的生命雖如流星劃過,卻留下了耀眼的光芒,她的成就令人望塵莫及。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有人認為人生毫無意義,只要活著就好,但高煜用她的生命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于利他,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這才不枉來人世間走一遭。臧克家曾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路遙、史鐵生如此,高煜亦如此,他們雖已離世,但精神永存。
《輕履者行遠》的結構巧妙,借鑒了中國古典小說章回體“連綴法”,使得這部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的長篇小說條理清晰、有章可循。在寫作技巧方面,作者采用了“橫切懸念,倒敘事件”的手法,避免了平鋪直敘的枯燥,讓讀者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小說以主人公趙楚煜的成長為主線,通過對她一生的描繪,深入探討了生命的意義。故事從趙楚煜的出生寫起,貫穿她的童年、少年、大學時光,直至英國讀博、回國任教,直至生命的盡頭。其書不僅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心路歷程,還有她從教多年的英語學習竅門。為了成為父母的驕傲,趙楚煜自幼刻苦努力、胸懷壯志,但長期的勞累最終導致她患上乳腺癌。書中生動展現了她面對病魔的堅強與樂觀,也提醒著我們珍惜健康,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趙楚煜從小聰慧過人,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從幼兒園到英國留學一路順遂。她對筆情有獨鐘,一歲抓周時三次抓筆,此后無論在國內讀書還是在英國留學,都熱衷于收藏各地名筆。她天資過人、愛好廣泛,這與她出身于世代知識分子家庭、家族遺傳以及父母的熏陶密切相關。她小時候學習廣泛,是個“雜家”,并且是個乖乖女,父母早早為她規劃好了人生。她讀小學六年級時便通過了鋼琴業余十一級考試,小學五年級的作文還入選了《全國優秀少兒作文選》,展現出非凡的潛質。
在學生時代,老師的引導對學生至關重要。如今的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有責任心的老師越來越少。趙楚煜一生中遇到了許多老師,由于她品學兼優,大多數老師都對她青睞有加。然而,王老師卻是個例外。王老師因兩個兒女夭折,精神受到刺激,產生了歧視女性的畸形心理,辱罵、虐待學生,給趙楚煜留下了心理陰影。但趙楚煜從這段經歷中吸取教訓,在以后從事教育工作后,她始終尊重每一位學生,甚至能準確記住所帶班級每個學生的姓名。聯系實際,在現實生活中,能遇到一位包容學生的老師實屬難得。我的兒子在高新一中讀初中時,遇到了一位性格柔和的地理老師王睿鸚。盡管我兒子學習偏科,但王老師對他一視同仁,還讓他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受到老師的關愛后,我兒子的地理成績在隨后的兩年一直不錯。然而,當王老師休產假,由一位二十多歲的小張老師接替班主任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小張老師對我兒子偏科的問題總是挑毛病,復習時只關注班級前十名,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表現出放棄的態度。這讓我兒子自暴自棄,最終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而趙楚煜則遇到了石老師,石老師引導她謙卑做人,并贈給她“謙受益,滿招損”六字真言。
高煜的文風幽默風趣,文字功底扎實,部分章節讀來令人忍俊不禁。例如,她把別人家的女孩比喻為“金花”,自家兒女則是“爆米花”,把小雞比喻為“小朋友”,把三個同學比喻為“三根苦菜花”,還有“小時候表哥披著床單、頭上頂個紙杯子,偌大的國家就靠兩人撐著”等描寫,都彰顯了她活潑的性格。她非凡的寫作能力,與家人在她小時候就給她買《中國通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以及她博覽群書、從小堅持寫日記密切相關。這些經歷從小在她心中種下了文學的種子,鍛煉了她的文字表達能力。音樂是治愈心靈創傷的良藥。在趙楚煜學業壓力大、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命運》《愛的協奏曲》等鋼琴曲為她撫平了內心的陰霾。
人性是復雜且自私的。從戰國時期到如今,雖已跨越數千年,但人性并未進步一毫米。在小說第四章《大學青澀班長與怪異女孩》中,舍友們在不涉及利益時和睦相處,但凡一旦涉切身利益,為爭助學金老六和老七便鬧得不歡而散;李月為了爭奪“省級優秀畢業生”,更是使壞耍心機、兩面三刀。同時,這本書也讓我仿佛跟隨作者去英國旅游了一番,揭開了海外留學的神秘面紗,成為人們了解海外留學生活的一扇窗口。此外,它還糾正了我對癌癥治療的誤解。我曾以為化療是用機器激光殺死癌細胞,原來化療是通過輸液,以毒攻毒。讀第一章時,我的心情一直很壓抑,為這位風華正茂的海歸碩士深感惋惜和痛心。
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不同的劫難,這是無法預料和逆轉的。即使是天之驕子趙楚煜,在人生如日中天時,因過度勞累、忽視健康,而不幸患上了乳腺癌。我不禁想到了姚貝娜、陳曉旭等因癌癥離世的名人。癌癥的名字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而當它真的降臨到身邊時,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處變不驚呢?絕望、焦慮、無助……這些情緒如同無盡的折磨,讓我無法想象自己若身處其中會怎樣。我或許無法像趙楚煜那樣堅強。面對生死,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能做到活得通透又有幾人呢?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贖自己!高煜在書中描述了她得知自己患有癌癥后,依然選擇積極面對生活,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氣與堅韌。她希望通過本書和自己的經歷,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面對困難,敢于追求夢想。哪怕面對死亡的威脅,她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
通常你越是在乎什么,什么就會越折磨你。作者想必深受上海復旦大學于娟事跡的觸動。正是癌癥的磨難讓她痛定思痛,放下對物質與名利的執念,看透人生的本質,卻依然熱愛生活,實現了超脫與涅槃。
真正的強者,是看透人生本質后,依然熱愛生活。癌癥讓她咽下所有痛苦,病魔卻讓她愈發堅強。她從不抱怨命運,始終保持著樂觀、獨立與自強。她不像協和醫院的董小姐那樣靠關系走捷徑,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在抗癌的兩年里,她靜下心來,寫下了近 30 萬字的自傳體小說和 20萬字的旅游日記。她用自己的經歷與感悟,寫書幫助更多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癌癥治療。讓大家從她的身上吸取教訓,在書中提醒大家勞逸結合,珍愛健康,避免重蹈她的覆轍。我敬佩作者高煜在32歲確診三陰性乳腺癌后,一邊治療一邊寫作,盡管最后因病情離世,小說未完成,但她在生命最后幾年里的努力令人敬佩。她向死而生,自覺抗爭命運,不僅努力完成自傳體小說初稿,還記錄抗癌日記、自駕并編輯圖文游記,甚至計劃整理自創的“單詞記憶九步法”相關詞匯。她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讀者從她身上看到了超凡卓絕、無比英雄的品質。她的精神是不朽的,比那些如“董小姐”靠關系或靠臉蛋、顏值生存的人不知要強多少倍。高煜短暫而勵志的人生以及“向死而生,向陽而生”的高煜精神,將會激勵千千萬萬的人;更多的學子將通過她的英語教材,考上理想的大學,惠及諸多的莘莘學子。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像作者高煜那樣活成父母的驕傲,愿人世間少一些病痛,愿更多人能從高煜身上獲取前進的力量與勇氣。高煜在書中反復強調,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其長度,而在于其深度和廣度。她認為,即使生命短暫,只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追求、不斷挑戰突破自我,就能實現生命的價值。
《輕履者行遠》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深思的作品,它不僅是高煜個人生命的書寫,還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面對生死時的思考。書中反復探討了“怎樣活著才是真正活著”的哲學命題。在面對死亡威脅時,高煜依然保持樂觀心態,努力探索生命的意義。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面對困難,追求夢想。
高煜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她用文字記錄了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世界的熱愛。她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人前行的道路。正如馮唐所說:“成年人的世界,一定要學會自渡。”愿所有人都能活成高煜那樣“向陽而行”的模樣。
作者簡介:祁軍平,陜西岐山人,中國散文學會、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迄今在《作家文摘》《華文文學》《百花園》《格言》《感悟》《微型小說選刊》《洛陽晚報》《城市晚報》《文化藝術報》《陜西工人報》《陜西農村報》《華商報》《西北信息報》《洛陽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二百余篇,《麟游文化》編輯,出版有小小說集《招聘爸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