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旦,瀏陽籍作家胡玉明先生回到了家鄉瀏陽。
我們一見面,他就將厚重的的63萬字“湖湘文化研究系列”《瀏陽潭灣夢》贈送給我,并由我代他轉送給瀏陽的一些文友。
前幾年,有幸認識了這位謙和的湖南銀監局黨委宣傳部部長。當天,從他的健談中感覺到,他學識淵博,有超人的記憶。他從古到今,天文地理,無所不談,總是滔滔不絕。他對詩詞、佛學都頗有研究。后來,每次引領他認識瀏陽的文友,談吐中念念不忘的也是瀏陽。他不但能寫,還會說故事。他解讀著瀏陽這片紅土地上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每次見面他總是眉飛色舞的說起他的瀏陽潭灣夢。
沒有想到,他這么快就把夢就實現了。可我想出的書,一拖就是好幾年。真的是由衷的佩服作者,他是那么的勤勞,他對夢想的追求,真的是好執著。“人生難得是精神”,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文學,真的是夢想成真。
我利用業余時間,慢慢品讀了作者的書。
俗話說,開卷有益。特別是從《沉醉湘水》到《瀏陽潭灣夢》,讀出了作者的靈性和魂靈。這兩本書,給我們金融作家一個榜樣的力量,也是為湖南金融作協成立奉獻的一份禮物。
《瀏陽潭灣夢》這本書,是作者自出版散文集《沉醉熱土》《沉醉感動》《沉醉湘水》,詩歌集《沉醉張家界》《麓山惠風》后的又一部力作。該書由湖南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唐浩明書名題字并作序推薦。湖南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覃正愛,國這一級作家、湖南省文史館館員廖靜仁,金融作家、書法家陳忠等對該書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作品,被著名作家唐浩明稱贊為“貴在特色、重在激情、有正能量、折射視野”。
品讀《瀏陽潭灣夢》很受感動。
感動之一,是作者對家鄉的那份熱愛。我和我們瀏陽文友感動這位在外工作的瀏陽籍作家,他為我們生活在瀏陽的人,對瀏陽這塊風水寶地上的“礦”,比我們挖得更深,更遠,更廣。
潭灣是瀏陽380多個行政村中的一個,和瀏陽許許多多村莊一樣,令無數熱血青年魂牽夢繞。從七溪潭灣村走出來的湘藉知名作家胡玉明,潛入瀏陽河畔,以“潭灣夢”為切入點,縱深拓展,游戈三湘四水,把脈湖湘文化淵源,飽蘸筆墨。他的《瀏陽潭灣夢》,和中國偉人聯系在一起,和中國革命聯系在一起,這本書讓瀏陽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提升了地位,增加了份量,增強了可讀性。由中國工農紅軍瀏陽市小河革命歷史博物館編著的《羅霄山脈百年風云人物錄》(上下卷,《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3.9),其中就收錄了《瀏陽潭灣夢》第1—19章、約33萬字(輯入下卷),并經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審讀,確認為是“向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感動之二,好作品貴接地氣。作者相信,自古文學在民間,憑著他那眷戀與執著,寒來暑往,孜孜不倦地到知情的老革命,老烈屬,老干部,老同志那里去訪問采寫,由此得到第一手豐富而又珍貴的資料。他撿來的點點滴滴都是金!正是這些細節,使得這些故事更加豐滿動人,更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永恒的教育價值。
可以說,《沉醉湘水》和《瀏陽潭灣夢》是瀏陽歷史的重要補充。湖南省作協主席、著名歷史小說作家唐浩明先生在序中的深情點評:“既予人以豐富的精神食糧,又具有可貴的史料價值。”轉載自中國金融文學網實踐表明,焦達峰將軍之孫、《焦達峰傳》作者焦復楚先生,就在其中兩個章節中予以引用。中紅網——中國紅色旅游網《特稿:毛澤東瀏陽遇險考察報告》,鮮明地注明“本考察報告參考了胡玉明著《沉醉湘水》”。
作者的執著,已經產生了社會效應。他運用大量史實揭示革命道路前進的曲折性和光明性,讓人們深切地體會到民族的復興不是夢想而是現實,新中國必將繁榮昌盛!
感動之三,文藝工作者應該有自己的夢想。作家胡玉明就是個有夢的男人。他選取家鄉瀏陽大圍山東麓的張坊鎮、小河鄉——原湘鄂贛蘇維埃臨時政府所在地這樣一個點,從“潭灣有夢”切入,然后拉開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故事的大幕,由點及面,波瀾壯闊,生動感人,顯示出作者高超的故事駕馭能力。他當過兵,在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的熔爐經受冶煉。他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深沉熱愛,用他的激情,化作一行行文字,真可謂功德無量。他謳歌瀏陽潭灣,把曾經因為歷史原因遺忘的紅色沃土,重新彰顯在世人面前,還原了他孩提時代做的一個瀏陽夢,那是多么的難得啊!作者如今插上了翅膀,夢已飛翔。他的夢,關乎潭灣,關乎文化,關乎社稷,值得弘揚。革命先烈九泉有知,堪可告慰。
《瀏陽潭灣夢》這本書,看的出是出自男人之手。男子漢大丈夫,胸中自有乾坤。因為,作者寫得高瞻遠矚,讀后蕩氣回腸。
瀏陽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這里曾經涌現了王震、宋任窮、李志明、唐亮、楊勇等五名上將,同時還有孔石泉、湯平、李貞等25位革命前輩被授予中將或少將軍銜。書中描寫的每一個鮮活的人物都有魂靈,都有扎根,都有風采。作品雖然用“碎片”方式,只采擷部分鏡頭,但是卻使思想充滿血和肉。本人的寫的一首歌詞《鐵算盤將軍美名揚》,有幸被作者收入該書中。但是,作者對湯平將軍的了解,從他厚實的文字當中,可以得知那是花了很多心血的。其實,作者對書中提到的很多人物,都花了很多“苦力”去了解,不得不佩服玉明的精力之充沛,以及他對歷史的高度負責精神。
作者是個有才情的人。他神交古人,用心感悟,學有所成,在他身上,閃爍著一個作家的秉賦和靈性。作者的書中,除了體現出他詩詞的才情之外,還處處體現到他為人的周到,作文的周全,以及他對父母兄弟姐妹兒女的親情,對支持他創作的妻子與愛情,還有同學、同事、戰友、文友的友情,可謂文朋書香,六學同修。他的心中,不僅裝著瀏陽河,裝著三湘四水,還裝著民族復興中國夢。
作者在文學的大觀園里,一直保持自己的特色。他將豐饒的歷史碎片串聯起來,串成一串串珍珠,奉獻給了讀者。使得《瀏陽潭灣夢》這本書有形有色有精神。作者通過詳盡的史料,嚴謹的文字,闡述了他的觀點——瀏陽河,可以說是整個“紅色”長劇中,拉開序幕的開始之地。
《瀏陽潭灣夢》這本書,把瀏陽的人文志士和愛做中國夢的人牽得更緊,牽得更攏。振興中華,建設美麗中國將是薪火相傳的偉大事業。
讀了作者的書,頓開視野。他給我指引了一條明朗的創作思路,作為本土文藝工作者,應該好好地把脈瀏陽這塊沃土,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深入探索湖湘文化。
寫作的人,自身要有精氣神。人貴精神,才有氣場,才能煥發激情,才能用文字感動讀者。
聆聽胡玉明先生的講座,品讀他的著作,由衷感到作者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詩賦特色滿眼春”。作者心中有家鄉,有邦國,自然“一枝一葉總關情”。玉明是瀏陽人,他不僅做瀏陽夢,還把夢想演繹成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自然有文化淵源。
胡玉明先生的瀏陽夢,做出了水平,做出了激情。
潭灣夢,不僅僅是瀏陽夢,它只是中華民族復興之夢的序幕。
實現中國夢,任重道遠。有道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越。”
從頭越,堅持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蒼山如海,江山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