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專題 > 正文

詩人丘樹宏粵港澳大灣區系列作品述評

編前語:2022218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三周年,謹此,我們今天特別推出著名文化學者江冰教授《唱響人文灣區建設先聲:丘樹宏粵港澳大灣區系列作品述評》一文,以饗讀者。

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江冰會長說: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尤其需要講好嶺南故事,尤其需要廣東本土文化的助力推動。丘樹宏先生具有多種身份,在多個平臺和領域中,堅持多年呼吁推廣廣東本土文化。可以說,文學創作、文化活動、文化研究等多個方面并舉;尤其是首倡并力推孫中山文化上升為國家命題,影響全國,力可扛鼎。

今天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視野下,廣東本土文化乃至嶺南文化,急需建立自己的創作、欣賞、教育、消費、推廣、傳播系統,丘樹宏在此方面做了長期探索。

廣東的文化、文藝、文學,在敘事系統上與中華傳統文化同脈,但又是獨成體系的,與北方文化同中有異,海洋生態文明色彩濃郁、文化個性突出。同為中華優秀文化,似乎處于邊緣的廣東文化在中國近代以及改革開放——兩次文化崛起的歷史事實,這啟示我們:她在什么時候能夠影響全國?什么時候與海外呼應?其中的歷史規律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研究。這方面,丘樹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案例。

總之。在粵港大灣區文化建設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在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丘樹宏堅持數年的努力正是在這樣的方向上,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推介。 

 

唱響人文灣區建設先聲

——丘樹宏粵港澳大灣區系列作品述評

江 冰

 

文化,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浸潤人心的溫暖、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

“共建人文灣區”“建設粵港澳文化圈”“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 “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要建設人文灣區,通過文化創新,推動灣區城市群的文化驅動力和內部凝聚力,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勢,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以上句子一時間成為熱詞。

眾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位于嶺南之地,珠三角水系之內,灣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且灣區內的人文價值鏈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筆者在追尋最早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建議方面“先聲者”時發現,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山市政協原主席丘樹宏是最早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建議并率先踐行的人,也是目前創作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文化作品最多、題材和體裁最豐富的學者、作家之一。除了首倡孫中山文化并力推成為國家命題這一重要貢獻之外,他孜孜不倦,字字珠玉,以豐富的舞臺作品、文學著作、歌曲作品、人文社科作品為“共建人文灣區”注入豐富的文化內涵。截至目前,他相繼創作近八十部(篇)、近二百萬字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主題作品,此外,他還策劃組織、參與有關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主要的大型活動和項目十余個(項),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力推孫中山文化成為國家命題

  2007年,丘樹宏擔任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要求他提出中山市的文化發展規劃。通過思考和調研,丘樹宏提出了建設文化名城的設想,主要思路是以2011年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為契機,開展兩大項工作,一是申報和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二是建設八大文化工程。丘樹宏還首倡孫中山文化概念,并提出將孫中山文化作為八大文化工程來部署。他的想法和方案的得到了市委的認可,并以2008年市委一號文件下發實施。經過十年一貫的堅持和推進,2011年寫入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成為省一級命題;2019年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并于2月18日頒布,上升為國家戰略與命題。孫中山是“綱要”中唯一提到的人物,而孫中山文化也是“綱要”中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文化概念。

什么是“孫中山文化”?丘樹宏概括為三個層面:一,核心層就是孫中山的思想、理論、主義等等,形而上的、意識形態等最核心的東西。二,核心的外圍是什么?是這些思想、理論、主義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元素。其中最主要有兩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明,而且,孫中山文化史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明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文化,形象地說就是咸淡水文化。第三個層面,孫中山自身就是文化大家,他本身就是重要的、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甚至是人類世界的重要文化遺產。比如孫中山的著作、文章、演講、詩詞、書法等都是絕佳的,他就是一個文化名家。

在擔任市委宣傳部長和市政協主席期間,借2011年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2016年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契機,丘樹宏接受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任務,負責策劃和組織全面的一系列活動和項目。這些項目和活動,以政治紀念為核心、學術研究支撐、文化活動為動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實事為目的,上接國家天線,下接基層地線,縱橫國內外,開展了大大小小二百多個活動和項目,將孫中山文化轟轟烈烈、做得有聲有色,大大擴大了中山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力地促進了中山市經濟社會和文化大發展,提升了文化軟實力,孫中山文化得到了國家、省市和社會各界,以及海內外華人華僑的理解、關注和支持。

丘樹宏發現,粵港澳大灣區十一個城市,除了在地理上有著共同的珠江淵源外,在人口結構、語言、風俗習慣和文化上,都有著許多共同的特色,尤其是,孫中山與這些城市都有著直接、間接的聯系。因此,丘樹宏在2017年就發表了《粵港澳大灣區要注重人文價值鏈的發掘和融合》一文,并提出“孫中山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重要的紐帶。同時,丘樹宏還專門組織過兩次“孫中山文化粵港澳行”活動,一是在“綱要”頒布之前,在香港跟中聯辦、新華集團合作辦過一次;發布之后,跟香港《大公報》合作,共同派記者和專家到十一個城市走一圈,然后在《大公報》一個個城市整版刊登報道,最后出了書《中山路》,描述十一城與孫中山的關系、史跡、故事。丘樹宏在落實這些一件件實事的同時,借國家向各界征求“綱要”意見的機會,不斷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爭取將“孫中山文化”寫進“綱要”。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中山市各級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尤其是在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下,“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這一句話,終于出現在了“綱要”中。這里,我們不能忘記求丘樹宏的努力和奉獻。

丘樹宏認為,基于孫中山具有深刻的世界性和人類性,孫中山文化還要擴大到與世界各國優秀文化、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合作。要建設孫中山文化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將孫中山文化融進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融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之中,形成國際性的孫中山文化圈。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丘樹宏在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攜手共建人文灣區方面仍將佳作頻出。

交響組歌引發孫中山文化熱

“桂山下/蘭溪畔/山河綠如藍/春來秋去翠亨村/走出一個人/走出孫中山/點亮一片天!”

這是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中的一首用咸水歌風格創作的歌曲。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丘樹宏在策劃組織中山市的紀念工作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詩人,也應該有自己的作品。他創作了大型組歌《孫中山》(以下簡稱《孫中山》),南方日報予以全文刊發,其中的《世界潮流》被大型史詩電視劇《辛亥革命》選中作為片尾歌,由奧斯卡音樂獲獎者、著名華人作曲家蘇聰作曲,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在央視播出后,影響很大。省委宣傳部發現后,將《孫中山》列入省里的重點項目,二次創作成大型交響組歌,當年在廣州、北京演出,之后又在吉隆坡等地演出,首次成功塑造了孫中山的音樂形象。2011年辛亥百年、2016年孫中山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孫中山》先后由國務院僑辦、國務院臺辦、國家僑聯、國家文旅局等部門安排前往孫中山走過的國內外城市珠海、香港、臺北、澳門等上演十余場,不少海外華僑機構還自己排練演出,在海內外引發了一股孫中山文化熱。《孫中山》被安排在中央電視臺和廣東省電視臺播出,并獲得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孫中山》的成功并沒有讓丘樹宏自滿,而是以孫中山文化為核心,將自己的創作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以至更遠的地域。丘樹宏創作了大型交響史詩《南越王趙佗》并在河源、廣州演出,,讓人們從音樂舞臺認識了趙佗;創作并公演大型交響清唱劇《咸水歌》,發掘和推介了珠三角的疍家文化;創作大型電視文藝片《英雄珠江》并在央視和廣東電視臺播放,回顧和頌揚了珠江縱隊的抗戰歷史。丘樹宏近年來創作了二十多部大型長詩和舞臺作品,大多數屬于嶺南文化、珠江文化范疇,比如《海上絲路》《粵港澳放歌》《珠江》《Macau·澳門》《中山是座山》《道·羅浮》,《海上絲路·香云紗 》《香山魂:香山“紅色四杰”頌歌》《海的珍珠,珍珠的海》,為助力“共建人文灣區”建設添了不少磚,加了不少瓦。

《中山傳》畫出“孫中山文化圈”

作為一名學者、作家,丘樹宏傾心于大地上書寫。他的史詩創作鮮明可感。在他創作的二十多部部史詩中,都呈現出其為時代而歌的家國情懷。而他所創作與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有關的作品中,同樣能窺見厚重的歷史感和寬大時代感。

近幾年,國家外文局策劃了一個很有意義的項目:出版“絲路百城傳”,選擇陸地和海洋兩條絲綢之路的一百個城市,用五種語言出版一百部著作。《中山傳》的任務落到了丘樹宏的身上。經過一年多努力,丘樹宏和另一個中山作家黃剛完成了《中山傳:偉人故里 千年香山》的創作。這部著作中,丘樹宏堅持了這么一個原則,由于中山市的獨特性,更由于偉人孫中山是一個世界性人物,《中山傳》的涉及范圍除了中山外,還應該輻射到孫中山等名人所涉及的海內外廣闊的范圍。這一點在《中山傳》中體現的十分充分。世界的孫中山,世界的《中山傳》,成為《中山傳》與其他城市傳記最大的差異,并成為最突出的特色。此前,丘樹宏曾經根據孫中山足跡所及,策劃制作了一個“孫中山文化圈”,它以翠亨村為原點,輻射到了海內外非常廣大的地域,從而讓人們以更新的角度和視野,更形象和深刻地認識了一個新的孫中山、新的中山市,認識了廣東省,認識了中國,以至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

丘樹宏這類與粵港澳大灣區有關的文學作品十分豐富,比如著作《中山路——孫中山粵港澳足跡錄》《Macau·澳門:澳門回歸20周年文集》《和美之城:中山》《國家命題:孫中山文化》《心的看見》《永恒的蔚藍》等。其中散文《翠亨村》還獲得了人民日報的年度佳作。丘樹宏從文學的角度,為人們以孫中山和中山市為視角,向人們介紹了一個嶄新的粵港澳大灣區。


“我愛大珠江,我愛粵港澳”受到央媒推介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充滿音樂的世界。在丘樹宏所創作的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歌曲作品中,首首動聽,曲曲動人。2022年2月15日元宵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大灣區之聲在廣州專門采訪了丘樹宏。即將到來的2月18日,是“綱要”頒布三周年,電臺要重點推介丘樹宏主創的歌曲《我愛大珠江,我愛粵港澳》。2017年,丘樹宏受《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啟發寫下了這首歌詞,并專門請《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作曲劉長安作曲,由著名歌唱家張學樑演唱。歌詞以珠江為紅線,從地理和人文兩條線索相交,以遠古與現代相結合,氣勢磅礴,感情豪邁,寫出了粵港澳的地理和人文特質,寫出了大灣區的精氣神,很受聽眾喜愛,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我們再來看看丘樹宏呼吁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駐會主席金旭庚合作的的歌曲《粵港澳放歌》:

白云山,獅子山,東望洋/大五嶺是我們巍峨的脊梁//美香江,美濠江,伶仃洋/大珠江是我們慈愛的親娘……

在2019年 9月29日晚的“壯麗七十載 奮斗新時代”中山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上,壯美的交響合唱《粵港澳放歌》作為壓軸作品首次驚艷亮相,觀眾反響熱烈,評價甚高。之后,中山市合唱團將這個作品改成鋼琴伴唱,又體現出了粵港澳優美的一面。如今,《粵港澳放歌》成為大灣區影響最大的主題音樂作品之一。

丘樹宏還創作了《伶仃洋上唱大風——深中通道之歌》:

一山巍峨立馬雄/兩千里珠江流東南/咸水淡水大潮涌/千百載,江洋險/驚濤駭浪風云動/多少代,闖天下/赤子熱血家國夢/南海浩瀚飛蛟龍/東西兩岸架彩虹/登高遠眺太平洋/伶仃洋上唱大風。

深中通道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它是連接深圳和中山的快捷通道。深中通道不僅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橋梁,還承載人文因素和經濟社會意義的所在,對于粵港澳大灣區這條“黃金大道”,丘樹宏以歌的形式來贊頌。他飽含深情和激情創作了《伶仃洋上唱大風》,歌詞形象地表現了深中通道的歷史根源、現實風貌和未來展望,表達了他對深中通道建設者的敬意。

除此之外,丘樹宏還創作了《中山是座山》《龍行港珠澳》《珠海漁女》等歌曲。細數其所創作的歌曲作品,共有26首之多,從多個角度樹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音樂形象。


人文社科作品為嶺南文化呼吁

2021年12月31日,在廣東文化建設進行專題座談會上,丘樹宏提到,“我們廣東是有文化的,我們的文化是珠江文明,是海洋文明,我們應重新評價評估廣東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以“珠江文化”“趙佗文化”“孫中山文化”“改革開放文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五個方維度全面闡述廣東文化、嶺南文明或者是珠江文明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這些,都是他多年關注人文灣區建設的結晶。

這些年中,丘樹宏的筆下創作出《國家命題是怎樣煉成的》《粵港澳大灣區要注重人文價值鏈的發掘和融合》《孫中山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的重要紐帶》《孫中山文化交流合作規劃綱要》《廣東人文富礦呼喚集體抒寫》《“三味”中山》《小小翠亨村》《蔚藍的中山》《走進百年珠海》《廣東人文富礦呼喚集體抒寫》《香港·香山·香緣》《香山夢尋》《文化大省離廣東多遠》《慶齡文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鄧小平理論與珠海可持續發展》《珠江:一條與長江黃河一樣偉大的母親河》《三大名人與廣州城市文化品牌》《深中通道連起珠江兩岸近當代神話》《一方豐美的音樂水土》《心中永遠的中山》《香山佛事》《中山的世博緣》《咸水歌:疍家人的詩經》《為大灣區放聲歌唱——歌曲<粵港澳放歌>創作札記》《澳門不能沒有史詩——大型史詩<MACAU 澳門>創作札記》《道·羅浮的精氣神——大型史詩<道·羅浮>創作札記》《中山是座山——<中山傳>創作札記》《你認識南越王趙佗嗎》《寫中山人喜歡的歌》《“繆斯”逸仙——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十年記》《“中國夢”呼喚海上絲路崛起》《今天,該給我們的村莊立傳了——從<出伶仃洋:崖口村人文鏡像>說起》等。


大型項目策劃組織為人文灣區熱身

弘揚孫中山文化,人文灣區建設,都需要各種介體來承載。丘樹宏一個重要的工作特點和優勢,是能夠策劃和組織大量大大小小的活動和項目:

——策劃組織“中山杯”華僑文學獎,填補了國內文學獎的空白,至今已經舉行了六屆。還策劃組織了孫中山文化節。以上活動都成為了廣東省文化強省的重要項目。

——爭取到中央電視臺心連心節目走進中山、央視中華長歌行走進中山,組織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個活動和項目,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周年一百五十個活動和項目。

——粵港澳大灣區人文交流合作座談會、孫中山文化大灣區行、孫中山文化粵港澳行、孫中山文化高鐵行。

——紀念香山建縣八百六十周年、大香山地區和中山、珠海、澳門十大海洋文化地標評選、中山城市原點建設和香山香沉香命名活動。

——“駝鈴與帆影”鄭和下西洋系列活動、中國詩歌萬里行走進中山、辛亥革命與中國女性征文和研討活動。

——小欖菊花會與孫中山文化、古鎮國際燈光文化節等產業文化項目。

——孫中山文化海外足跡行、《中山傳》《深圳傳》連起文化深中通道、中山與香港和澳門藝術家交流互訪活動。

……

一個一個的活動,一個一個的項目,十余年來從未停息,使得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交流合作此起彼伏、風生水起。

    筆耕不輟,碩果頻出!丘樹宏一直以來堅持多樣性寫作,被詩歌界定義為“時代歌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20年他從中山市政協退休后撰寫了萬字長文《詩寫人生路》,作為前半生的一份小結和紀念,更作為退休生活包括新的創作的一個開端。在文中,他寫道:白駒過隙,人生苦短,在未來的日子里,唯有繼續孜孜堅持“詩寫人生路”,永遠以初心、以情懷,永遠用辛勤、用奉獻,來回報人生的緣分和福分。這是我一生無可回避的選擇和責任、一生義不容辭的義務和使命。

2022年2月17日

江冰: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 欧美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在线观看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看| 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推拿电影完整未删减版资源 | 日本精品ova樱花动漫|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最近的2019中文字幕hd| 国产在线2021|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男男(h)肉视频网站|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国产小视频91|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免费的毛片基地|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爽视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