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殊一相 • 李政恩書畫篆刻作品展” 在安徽省淮北市開幕












由安徽省淮北市文聯主辦、中國山水畫院等協辦的“萬殊一相·李政恩書畫篆刻作品展”于2017年11月12日在淮北市體育場開幕,共展出青年書畫家李政恩書法、篆刻、山水畫、彩墨敦煌作品130余幅,比較全面的展示出作者創作文脈和各方面的藝術才能。展覽成為淮北市文化藝術界的文化新聞事件,吸引著一批當地收藏家、企業家和書畫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李政恩的二十余名文朋藝友也分別從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各地趕來,共襄盛事。
李政恩,字嘯嵐,號云溪草堂主人,生于安徽淮北,幼承庭訓,習字作畫,讀文誦詩。12年前,他離開家鄉,負笈京城,遍訪名師,就讀于首都師范大學首屆龍瑞山水課題班、中國國家畫院胡抗美工作室、曾翔工作室。先后得到王德民、丁夢周、龍瑞、姜寶林、王乃壯、胡抗美、曾翔諸位先生悉心指教。他曾在故宮博物院學習工作了5年,作品被海外收藏數百幅。近年來,李政恩受邀為山西五臺山、福建石竹山、云南法藏寺等名山古剎題寫大量牌匾。
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張成源研究員在開幕式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認為:“李政恩是當下藝術領域青年藝術家中不可多得的才俊,藝術門類涉獵廣泛,藝術探索非常全面。精擅書學佛理,書法具有唐楷褚風,氣韻飽滿,在當下書壇獨樹一幟;彩墨敦煌造像更是從西畫汲取,承古出新,襃衣博帶,神情飄逸,釋道修美,藝哲合一。其山水作品透著靜氣、文氣、正氣之氣韻,又具有造型造境之力、用筆用墨之力和營造力之神韻。其篆刻刀入秦漢,變法新風,方寸之間又見新天地。”
中國國家畫院教學中心學術主持馬嘯表示,“萬殊一相 • 李政恩書畫篆刻作品展”展場寬敞,布展講究。“在這里,無論是工整精致的鐵線小篆、古雅端莊的小楷、風姿綽約的菩薩造像,還是粗獷質樸的金文大篆、氣勢開闊的行草書、滄桑斑剝敦煌壁畫臨摹品,抑或是清曠恬淡的水墨山水、清麗鮮亮的重彩畫……‘萬殊’就代表他這些藝術創作面目的多樣性,但更重要的是‘一相’。藝術是跟人心靈相通的東西,每一個藝術家最后都要走向‘一’,而不是走向‘多’。這個‘一’,就是自己的內心深處,這是個深不見底的精神谷底。”
淮北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輝主持了開幕式。他說,“最近淮北市藝術界喜事連連,佳訊不斷。長期在外學習、打拼的藝術家們紛紛回鄉舉辦返鄉匯報展,這既是說明從淮北走出去的藝術家們不忘初心,眷戀家鄉的山水之美,感恩家鄉的養育之情,也說明淮北市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不斷吸引著游子們的關注和關心。李政恩擅長書法、篆刻、繪畫,真草篆隸皆有能,寫意、工筆、水墨、彩墨,樣樣涉獵,是從淮北走出去發展較為全面、較為出色的藝術家之一。”
李政恩一再感謝家鄉領導和親朋對自己這個北漂游子的厚愛,感謝遠道而來為他加油助力的藝術界前輩和良師益友。他深知藝術是寂寞之道,艱辛之路。藝術的比拼到最后,即是做人。他決心牢記“先做人,后做藝術家”的金言,仰望前輩,謙卑求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報鄉梓親情。
作者:張海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