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金笛會客廳‖著名散文詩作家秦華訪談錄


金笛會客廳‖著名散文詩作家秦華訪談錄
 
        采訪人:
        金笛(人人訪談總編、)

 
        金笛簡介
 
        曾獲首屆“路遙杯”青年文學獎、首屆中國青年文學大獎,國際漢語大賽一等獎,以及國內各類文學大獎賽獲獎五十余次。作品曾在《中國窗口》《信息世界》《詩刊》《中國詩歌》《中國詩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學報》《青春》《女友》美國《美華日報》香港《大公報》等雜志報刊發表。詩歌作品被選入由巴金主編的上海50年文學作品選。有作品介紹到國外并入選《世界詩人詩選》。作品被收入近百種選集。北京城巿未來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顧問,中國文化促進會召公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文化顧問,人人訪談總編、國際聯合報社總編,中國城市媒體傳媒聯盟副秘書長,人物網副總編,中國人物報道主編,中國"太湖風"詩歌大獎賽終審評委,世界散文詩研究院副院長,世界散文詩博覽副主編,世界網絡詩人聯合會創始人。中國倉央嘉措詩社,貴州一道詩藝總社,東方攝影家文學,山東東坡詩社顧問。
 
        被采訪人:
        秦華(簡稱秦):【又筆名巴伶仁】,本名唐玲。祖籍四川,生于新疆,長于湖南,曾經在陜西、無錫學習生活工作過,現居上海。
 
 
網絡散文詩拓荒者(人稱散文詩酵母)。
 
        中國散文詩學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員、上海作協會員、上海朗誦協會會員暨巾幗玫瑰女詩人朗誦隊干事,北京旗袍文化研究會會員,國際儒商聯會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校園散文詩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團委員上海分會主席、中外散文詩研究會理事等。
   
        獲“魯黎”詩歌獎等全國征文獎、杰出詩人獎、優秀評委獎等幾十次。
   
        作品散見《中國散文詩90年》《詩刊“中國當代詩庫》、《散文詩精讀(百年經典:青少年美文閱讀)》、《詩百家》、《中國當代九人詩選》等幾十種選本,《詩刊》、《星星詩刊》、《散文詩》、《散文詩世界》、《詩潮》、《歲月》、《香港散文詩》、《常青藤》、《澳洲紅鸚鵡》《中學生語文報》等世界各地幾十種報刊雜志。連續數年入選《中國年度散文詩》系列、《中國散文詩精選》系列、《中國散文詩年選》系列、《中國散文詩人》系列、《大詩歌》系列,《中國散文詩》系列等多種選集,
 
入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著有散文詩集《春天的玉蘭》和詩歌集《生活的詩意》及網絡電子版書刊若干。
 
        主編過《一窗陽光散文詩精選》,《散文詩博覽》及《世界散文詩人大辭海》總編。中國詩歌網及《谷風詩刊》副總編、晨曦詩社、浦江詩會等報刊雜志及論壇顧問。致力于中國散文詩事業發展的虔誠者。
 
        觀點:用心靈發現美景;用文字表達世界
 
 
秦華和著名作家王安憶在上海
 
 
秦華和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黃宗英在一起聊天

 
秦華和著名詩人楊煉在上海詩歌節
 
 
陸澄、秦華、卓卿、王偉在上海作協
 
  金笛: 秦華您好,我們有過一次會面,還是你請我去的,上海三八節紅酒詩歌朗誦會。
 
  秦華:金笛老師好!首先感謝您對我的采訪。再感謝那天您能夠應邀參加上海白領詩社聯合滬上十幾家民間詩社舉辦的“上海三八節紅酒詩歌朗誦會”。那天人多,本來主辦方邀請您發言的,但我都沒有注意到您何時離開了?照顧不周請老師多多包涵!
 
  金笛: 我不知道你在上海這個城巿住了多久,以前也知道你在上海經常舉辦一些詩歌活動,你能聊聊這些話題嗎?
 
  秦華:我住在上海加起來有二十多年了。我丈夫的祖籍是松江府的人(上海土著)。上海的(顧、陸、施、徐)四大姓之一。我主要從事散文詩推廣及詩歌朗誦活動。進行過多種多樣的散文詩講座。2001年起一直在網絡里寫作,主要是榕樹下、紅袖添香、中國詩歌網、詩歌報網站、歲月雜志網、紅網、智客、樂趣園、青年文藝網、綠風、百度空間、天涯、新浪博客、網易博客、騰訊空間、搜狐博客等。
 
  只要有人介紹網站我就去。幾乎所有大網站及文學網站都有我的足跡。可以說我為推廣散文詩,無處不在。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為推廣散文詩,我在網絡停留的時間每天都有十幾個小時。進一個論壇就建議建立一個散文詩欄目,我做首席版主,等到大家熟悉喜歡了這個欄目,我就轉移陣地,開辟新的散文詩欄目。2002年起榕樹下的中國藍調兒散文詩組合非常有名,我是主編。為《散文詩世界》建立網站,點擊率兩年超過70萬。現在,中國許多實力派散文詩作家都是這十幾年通過網絡學習散文詩,成為散文詩中流砥柱的。在網絡上舉辦過幾次散文詩比賽。因為被評為優秀評委而在2006年被大慶作協批準為會員。

  2006年5月參加新詩大觀編輯部的年會,被評為杰出詩人。第一次從網絡走出進入現實,與詩人們開始了正面接觸,又在石家莊《詩選刊》編輯部見到了當時的許多詩人編輯。感覺詩人們都的善良單純。接著去了青島,與平度作協的領導作家詩人交流,學習到了許多寶貴經驗。回上海,詩人鶴雨通過QQ與我交流,拉我進入上海詩歌界。2006年十一前鶴雨帶我參加了上海各大詩社在上海社科院的聯誼活動。這次活動上認識了一批詩歌作者。記得有城市詩社的社長鐵舞與骨干XXX,新城市詩社社長玄魚與秘書長杞人,海上風詩社社長李文亮及陳佩君,責任主編漂之雨,翻譯詩評人蔣鼎文等。后來在社科院的城市詩人社的活動上認識了現在的上海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楊繡麗等。
 
  因為海上風詩社活動地方在虹口區圖書館,離我家近,就參與他們的活動了。不久成為編輯部編輯。與他們一起舉辦詩歌研討會及朗誦會。在參與海上風的活動同時,也參與城市詩人社與新城市詩社的活動,比如下河迷倉的大型詩歌研討朗誦會,與太倉的詩歌聯誼會。2008年情人節那天宓月路過上海,我們中外散文詩學會上海分會舉辦了她的散文詩研討朗誦會,我參與策劃組織并主持的。特別是新城市詩社的十周年慶前,走訪銅陵、南京、無錫等長三角詩歌圈活動,在2009年參與策劃了新城市詩社十周年慶祝活動。;舉辦了全國詩歌征文活動。當時邀請到了中宣部的老領導,中國詩歌學會的常委秘書長祁人及中國詩歌協會網站站長周占林,上海宣傳部的老領導及各媒體。邀請到長三角及上海周邊各大詩社的負責人及詩人等近二百人,影響力不小。

  2010年世博會期間,我參與策劃了在豫園茶樓舉辦的全國首個詩茶朗誦會。
 
  邀請到著名配音演員童自榮、金話筒主持人陸澄,安溪的領導及當時的上海著名詩人季振邦、劉希濤及實力詩人孫思、徐俊國、秦華、語傘、南魯、陸群、牧詩人、袁雪蕾、王永銀等,還有滬上的幾大詩社:滬東文化宮、中外散文詩學會上海分會、華亭詩社、城市詩社、新城市詩社、海上詩社、海上風詩社、谷風詩社等,還有安溪朗誦協會及茶道表演隊等參與。

  從2006年5月走出網絡,走進現實,時至今日,參與策劃舉辦的詩歌研討會與朗誦會不計其數了。有時是周六與周日分別兩個地方的活動。有時是周六周日連續一個地方參加活動。有些是客串,有些是參與策劃、評論、朗誦。
 
  最奇的是2014年5月23日,早上在楊浦區文化館參加民間詩歌節的策劃活動。中午一點到豫園清真寺參加周書林的詩歌研討會。下午三點趕到思南公館參加閃誦活動。晚上7點又參加燕松杯詩尚頒獎典禮。盡管我的心臟不好,安裝了ICD(埋藏式心臟除顫復律儀),有時會躺在交通車上,但因為有文學支撐,生活還是是非常快樂的。
 
  金笛:您 在什么時候喜歡上文學并開始創作的?
 
  秦華:說來話長。我從小喜歡文學。上小學時就因為買書,把媽媽給我打醬油的錢買了書,邊走邊看撞樹,回家挨罵。
 
  大約在我上初一吧?寫了話劇投稿解放軍文藝被打回來被同學們嘲笑就不再寫這類東西了。上高一,我的作文《汽笛長鳴》得了最高分98分(描寫北方夏收情景)。被老師做范文在各班級讀。接著是上黑板報等,引發了我的寫作愿意。后來看得多了才清楚這樣的文章就是散文詩。
 
  1993年我們有了企業報。我又開始作文了。每期報紙上都有我的作品(時評雜論、生活常識小竅門、文摘等),有時會一期報刊出現三篇我的作品,因此,我有了幾個筆名(秦華、吾思、汐波)。年年是單位的優秀通訊員。不久還參加了報刊編輯培訓班,系統地學習了如何選稿,排版。1995年起就是地方時報記者編輯并兼職房地產報副刊編輯。
 
  真正開始文學創作應該是1999年5月12日早晨差點猝死而復活過來才想到應該給自己留下點什么,不能白活了。特別是2000年7/8/9三個月住過五次醫院,三次救護車送去醫院。第五次就按醫囑進行了ICD植入術。這種機器保質期以前是十一年。我堅持吃藥,維持到2014年(2008年機器就報警了)心臟病再次復發時不得不在中山醫院換掉了報廢的ICD。這次比較簡單,只是換儀器,沒有換心臟里的導管。2000年這種儀器還是臨床實驗階段,費用高,風險大。在手術臺上要進行猝停復蘇測試三次。主刀醫生都是回國醫學博士后導師。我的主任醫生在我蘇醒后對我說他也提心吊膽的(作為無錫第一例這樣的手術,他要為醫院負責,為患者負責,患者家屬負責,還有自己與自己家人負責)等。還有醫院里的生老病死及病人及家屬與醫生的所見所聞都激發了我寫作的靈感。
 
  從那時開始,我就走向了文學創作。開始用稿紙寫,主要是散文隨筆及游記雜談等有些刊登地方報刊上。后來用電腦寫作到文學網站論壇發布。當時是需要進網吧按時計費的,為省時間改為寫詩歌了。我擅長散文詩,而散文詩不被認可,沒有發表的園地,就激發了我為散文詩開荒的念頭。
 
  金笛: 您主要是寫散文詩,還是別的什么體裁,有沒有獲過什么獎項?
 
  秦華:其實我開始是寫散文隨筆雜談的。而且寫過話劇、快板、相聲、三句半等,發表的不多。散文詩與分行詩,散文隨筆都有獲獎的。最多的是散文詩。2009年獲得過九次全國性征文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
 
  金笛:關于您的創作經歷和成果可以聊一下?
 
  秦華:前面已經大體談到了我的創作經歷,因為我的父母一個是四川人,一個是湖南人,又當兵到新疆,他們在那里聚合生育了我,我在一歲半又回到湖南生活,快五歲了才從長沙轉戶口到新疆,后又隨父母轉到陜西,嫁給一個上海人,調動工作到無錫,又隨大學畢業的孩子回到上海。這些豐富的生活經歷給了我深厚的基礎。而我從小就能歌善舞喜愛文學。大家都說我多才多藝(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五歲多就帶妹妹,照顧生病的母親。7歲就踏縫紉機給自己縫補衣服。還教會同學的母親。8歲上臺的演出服裙子就是自己做的。十歲納鞋底給弟妹做鞋子。那時我父親的同級叫我小鐵梅。還是宣傳隊里的小演員。學習樂器等。初中以后,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是我操心了。這些都為我的寫作打下了基礎。特別是我喜歡收集資料。對學識總是貪得無厭。學過中醫,做過衛生員。當過廣播員、電話接線員、教師(幼教、中小學)。也在學校食堂做過飯,喂過豬。從小學三年級參加學校組織的拾麥穗,挖花生,減苗等開始到后來的除草,打茬,割麥,扳玉米,曬場,摘棉花等等,直到高中畢業,每學期都累計一個月時間參加勞動,還要管理學校的試驗田等等。那時學校都要學工學農學軍的,是正兒八經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我又如饑似渴地好學。這些都是我創作的動力吧。至今,我出了兩個單本,四五個合集,若干個網絡電子書刊吧!參與過許多報刊雜志的選稿組稿編輯工作。做過許多次詩歌比賽的評委(有現場的,網絡的)被那時的網絡人稱為網絡發展散文詩的拓荒人(散文詩酵母)。在散文詩界大家都認可說中國散文詩能夠有今天的輝煌,秦華功不可沒。在上海,熟悉我的人說我是詩歌活動家。
 
  金笛: 你喜歡上海嗎,會一直在這個城巿生活嗎,如果方便的話也可以聊一下?
 
  秦華:喜歡上海啊!現在的上海(人稱魔都)可以說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許多外國人都到這里生活,不愿意回國了。我們社區就有不少外國人居住。我家樓上有說一口上海話的非常漂亮的混血小美女。前面說過丈夫祖籍是松江府的。在崇明有老宅子,他曾經是某大使館翻譯,在上海有公司。我們的孩子出生在上海,現落戶上海,我們自然而然會終老上海了!
 
  金笛:不知您對當前的詩壇有見解?
 
  秦華:現在的詩壇相對以往是在好轉,螺旋式上升。這與國家的文化政策分不開的。習主席上來召開了文藝座談會。對文化有了新指示。經濟文化一起抓。特別是詩詞大會、誦讀大會在央視開播后,反響不錯。詩歌(古體的詩詞歌賦、現代的分行詩、散文詩、歌詞)有了許多發表園地,不再是只能逢年過節或大事件才有他的影子了。
 
  盡管出現過多次的詩歌事件對詩歌影響不好。但也讓大家能夠認識詩歌,觸摸詩歌了。詩歌不再是陽春白雪而是接地氣了。從干巴巴的老干體轉換成了朦朧詩:口語詩,口水詩,下半身詩、意象派、寫實派、垃圾派等等。無論怎樣,詩歌都有了多元化發展空間,對詩歌進步有好處。大浪淘沙。能夠沉淀下來被認可的詩歌慢慢變成了經典。一些被人為炒作的詩歌僅僅剩下被議論的話題了。以前,許多地方是一切向錢看。只抓經濟忽略文化,丟失了傳統美德,道德淪陷,笑貧不笑娼。出現了許多不可理喻的怪事,這些也波及到詩壇。出現了為發表詩歌走門路,托關系,炒作,甚至有女詩人為紅而出賣色相,找槍手等等。這些現象盡管還是有所存在,而且是大家心知肚明,但并不影響詩歌的發展。其實,只要不影響大眾賞析詩歌的水平,暫且由她去吧!詩歌發展到一定程度,理智地對待,紅過了也就會暫停了。
 
  曾經有人問我關于趙麗華的詩歌現象。我是非常理解她的。她的詩歌寫得都不錯的,是魯迅獎獲得者。她僅僅想把詩歌平民化,不再束之高閣。但她出力不討好 實驗失敗了。梨花體表現的確實有點不倫不類,被人為炒作,是趙麗華意想不到的。讓詩歌成為了事件,特別是脫光了朗誦來力挺趙麗華的更是讓趙麗華雪上加霜。如果去仔細地讀一讀看一看趙麗華的其他詩歌,許多都非常好,值得一讀的。對于詩歌的好與不好來說。我認為詩歌沒有辦法分好壞,因為沒有標準與條框來圈套。就只能是按個人愛好——喜歡與不喜歡來衡量了。大家都喜歡的詩歌應該是好詩歌。評判不能離開當時寫作的時代。我被邀請參加過中國范兒--汪國真的錄制。主持人的重點是讓大家都認為在座的是他的粉絲才是。我是重點發言人。但我對主持人“中國詩歌已死”這樣的看法提出了質疑。汪國真認為中國詩歌已經死了,因此,他不再寫詩歌了,做主持人,寫書法等,許多山川留有他的墨寶。我認為中國詩歌不會死,只是螺旋式上升。而且我說了我不是汪國真的粉絲,因為詩歌,我來了,想聽聽汪國真先生對詩歌的看法。結果呢?認為是汪國真粉絲的影像留下來播放了,而我這個重點發言人的影像不符合節目要求被掐掉,沒播出。汪國真走了幾年了。而中國的詩歌還在發展,現在有許多被介紹到其他國家地區。我的詩歌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家華語地區被介紹朗誦等。也有被用雙語發表的。我常在詩會上說:創作詩歌應該是個性化創作才好!意想不到,情理之中,本土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補充:2018年3月29日在顧村櫻花詩歌節上,我還提到了分行詩創作應該如同妓女一樣充滿激情(這個妓女論被許多人熱議過。我在這里說明一下那話不是我的原創,是我借鑒的),散文詩創作如同淑女優雅大方細膩。散文相對來說就是熟女了,能夠盡情釋放,鋪開了去寫。而小說就需要婆婆媽媽地去寫了。娓娓道來,細膩到內心的描述。
 
  金笛: 文學世界里有你喜歡和祟拜的作家和詩人嗎?
 
  秦華:有啊!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大凡名著的作家我都喜歡,而且在給《中華少年》訪談錄里推薦給小朋友的書也是讓他們多讀名著。有特點的作家是我崇拜的。這里只說中國作家吧!

  蒲松齡的《聊齋》,把人鬼交融,活靈活現。吳承恩的《西游記》記載了大唐的高僧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真經,也是大雁塔藏經樓里的那些經書的不凡歷程。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琴棋書畫應有盡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斗智斗勇。施耐庵的《水滸傳》中的108將各有特點。金庸的武俠小說也是琴棋書畫包攬其中。我在陜西生活過多年,熟悉陳忠實的《白鹿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路遙的幾部小說都讀過,感嘆他對人生的理解。王安憶的《長恨歌》是對上海,對女性的解剖(我與她有過短暫的交談與合影)等。葉辛的《孽債》對知青生活及返城后出現情況做了深刻剖析。
 
  關于詩歌:大家喜歡的我都喜歡。所有的詩歌愛好者都是我的榜樣。我會從他們的詩歌里獲得靈感。有特性的詩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維、李清照等,不用舉例說明了。而現代詩里的分行詩、散文詩更是我的菜。中國有,上海也有許多有特點的詩人都是我的榜樣 在這里就不一一例舉了。歌詞應該數方文山了。他稱自己的詩歌是素顏詩。周杰倫的許多歌詞是他的杰作。
 
  金笛:最后謝謝您接受我的訪談,再見,握手!
 
  秦華:應該是我感謝您金老師才是。應該說抱歉:一個采訪,因為我的心臟病復發而一拖再拖,一年了才完成修改。不對之處敬請諒解!握手!再見!
 
  (2017-05-01寫于上海/2018-05-20修改于西安)
 
來源:中外藝術家
 
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580605480?parent_id=0&p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 88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小尤奈私拍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两个漂亮女百合啪啪水声| 美女张开腿男人桶|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同性spank男男免费网站|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手机免费在线**|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xyx性爽欧美| 漂亮女教师被浣肠| 国产色爽女小说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最新视频-88av|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资源|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怡红院成人在线| 日韩美女hd高清电影|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大佬的365天第三季完整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在线免费视频你懂的| 日韩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