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太丨為中國當代作家蔡越濤的《越濤詞》第二部作序

錦心繡口吹蘭氣 煙津玉露三月花
春去春又還,萬物已涅槃。
我還沉浸在上部《越濤詞》所營造的溫婉纏綿、且又回腸蕩氣的詩情畫意中,冥想著綿綿詩意帶來的酣暢呢,而如今,大才女蔡越濤的同名作品第二部又擺上了我的案頭。翻閱之際不禁感嘆:第一部已是出手不凡,這第二部,又怎是一個“美”字了得!字里行間不只是“菊繞枕邊月,閑云撩詩行。看淡聚散事,任歲月暖涼”的灑脫美,更是“一樹梨花春帶雨,柳浣東風銜舊夢”“癡情如我種紅豆,縷縷相思待秋收”的紅塵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亂紅飛度搖燭影,夢醒方知春睡重”的“那一岸曉風”牽動我的視線,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絢麗秀柔的文字里蘊藏著恬淡的向往和美麗的哀愁。

品讀《越濤詞》第二部猶如錦心繡口吹蘭氣,煙津玉露三月花,如沐春風,如飲甘霖,美不勝收。蔡越濤把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格美做到了完美統(tǒng)一,美到令人拍案叫絕,不忍釋卷,從中享受當代中國好詞的精神大餐。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悠悠五千年,詩詞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在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處于重要地位。蔡越濤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學習詞作,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人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縱觀中國歷史,一些有成就的人,名門望族,各界精英,往往是熱愛詩詞、飽讀詩詞、善寫詩詞,從詩詞中陶冶情操、汲取力量的人。例如古代的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現(xiàn)代的毛澤東等,詩詞成就光耀千古。
中華詩詞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嚴格的格律韻腳、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灃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是中華詩詞美之所在,是中華數千年社會文化生活的縮影。在當代中國,詩詞已經深深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蔡越濤作為電視媒體人,長期與鏡頭打交道,體察生活更加直觀,也更加深入淺出。她將自己的審美體驗、內心情感,與經過提煉加工后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形成一種藝術境界。她的《越濤詞》第二部在文字美的同時,畫面感豐富靈動,仿佛每首詞都可以聞到一幅幅畫面的呼吸。諸如:“天山白云漫渡,牧笛橫吹絕倫。駿馬踏花四蹄香,牛羊八方成群。苜蓿碧翠錦毯,長調悠揚黃昏。君郎把酒逞英豪,雄鷹舞透祥云”的描寫,把帶有濃郁草原氣息的美景美圖立刻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似乎觸手可及。
世間萬千事,誰人不困情?

蔡越濤最擅長對人間真情的描寫與刻畫,即可感知其熱情如火、對美好愛情憧憬的一面,亦可觸摸其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情動眉彎,深入骨髓,直逼心靈。當被“僅憑一回眸,入情萬丈,哪管白露降。“心事成潮,香襟濕,好夢難圓。怎奈何,一簾春色,空卷半簾薄寒”的復雜心情席卷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萬般無奈,感慨盈懷,“臨窗獨坐夜闌珊,天幕橫,月半彎,秋去冬來,垂柳枝已殘。”“十里情歌起,隔岸飛花黃,夢還斷橋西廂,恨夜長。”“癡情債,空哀嘆,滿城孤寂,一襟煙水寒。”即便是這樣,卻還能體會到“莫道離愁驚恨鳥,今宵一醉,任他桃花劫”的任性與孤傲,其人生況味,暖涼自知。
昨夜西風過,今朝葉見黃。

縱覽《越濤詞》第二部,總感覺被作者牽著魂魄似的,不由地從內心深處與詞章息息相通共波瀾,領悟人生是一個漸悟漸進的成熟過程。初心鬢云度,今宵嘆香塵。深深地感知到詞章融入了作者對人生、對愛情、對事業(yè)的思想感情,出神入畫,刻骨銘心。詩詞的語言是最凝練的,最精彩的字詞或句子,好像人的眼睛一樣傳神。當讀到“紅顏色易衰,花開彈落弦。”“看千古風流人物,惜華年。”頓時生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同時哀嘆人生的乖殊,“三千情絲抽盡,獨自話凄涼。”“長風送秋雁,歸期寄月鉤。”一次次將離殤撕出一道道口子,一次次舔著傷口悟道自省,“踏破紅塵三千丈,不過一簾夢。”與其是被紅塵凡事折磨得遍體鱗傷,“倒不如,眉低一笑,任爾花開西東。”這里可以看出,詞與作者憂喜相伴,一同成長。
離愁孤舟渡,恨別萬里空。

“自古癡情多離恨,紅塵多少事,都付戲言中。”人要想活的有尊嚴,得有棲身立命的活法,“若懷詩心吹蘭氣,何懼茍且偷平生。”“一朝紅顏浣秋雨,尚有傲骨撐寒冬。”蔡越濤最終將“詩言志”的詩性特質錘煉得爐火純青,“人格美”也上升到了更高層次,讀起來酣暢淋漓。
蔡越濤曾經多年手持金話筒穿梭于電視熒屏,口才了得,文筆更是了得。在《越濤詞》第二部中突出地感覺到,她詞的詩性獨立意識和詩思探索更加主動,詞作的技術運用也更加嚴謹。讀她的作品,總能給人以字字珠璣的暢快,語境學養(yǎng)老道深厚,文學功底可見一斑,真可謂蘭章華韻,無論是思想表達,還是藝術表現(xiàn),都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堪稱難得佳作。尤其是金句燦若星辰,朗朗上口,必將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及煙波浩淼的文學寶庫中的煙津甘露,滋養(yǎng)后人。
我為蔡越濤喝彩,并為她今后的創(chuàng)作給予更加美好的期許。
2018年3月22日

作 者 簡 介
張玉太(筆名張帆)河北省元氏縣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委員,北京大學中日詩書畫比較研究會顧問,作家出版社資深詩歌編輯。曾任臧克家、賀敬之、李瑛、翟泰豐等著作的責任編輯;已為200多位中青年作家、詩人的作品擔任責編。

來源:行走散文作家聯(lián)盟 行葦春秋
作者:張玉太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YwNDA1NQ==&mid=2247492250&idx=1&sn=532e5f8ca57c304e48e493a51d5de47a&chksm=eadf6722dda8ee340736dacd68d73b56a3fba5a67fc95db850d09e3456fb595565112a5abb2b&mpshare=1&scene=1&srcid=05280gJEDUWBQMEKB08lpYFD&pass_ticket=Ox3CwO%2B6152e64SXzTMyoeQqLY3muLzj%2BYOdlEphm0OSHedifVZZ49E6GKOVaV7t#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