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照夜明·青山無古今
——興安水墨藝術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

7月22日,“白馬照夜明·青山無古今 ”,作家、畫家興安水墨藝術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開幕。

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致辭
7月22日,“白馬照夜明·青山無古今 ”,作家、畫家興安水墨藝術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開幕。
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孫志鈞,中國作家書畫院執行院長白描,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葉梅,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軍,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臧永清,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北京作協駐會副主席王升山,作家出版社副總編、作家文摘報總編輯張亞麗,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梁飛等200余人出現了本次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作家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張瑞田主持。

興安畫作

興安畫作

興安畫作
此次展覽展出了興安近幾年來創作的以馬為主題的水墨作品60多幅,還有他的古體詩冊頁《溪翁詩集》、工筆臨摹自唐代到清代以及日本的經典馬的冊頁《集古十一駿圖》、水墨馬長卷《五駿圖》《三駿圖》以及扇畫《引馬圖》等等。
文人書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自魏晉和盛唐開始,在宋元興起的獨特的文人藝術傳統,影響至今,所謂“書畫同源”,詩書畫不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雙引號)等等,都是對這種傳統的描述和肯定。近幾年,文人回歸,作家的書法和繪畫創作風起云涌,為中國的書畫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文化界獨有的風景和現象。興安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文人藝術家之一。
李敬澤在致辭中表示,興安的畫是他在文學之外又闖出的一條藝術創作之路。在他近兩年的作品中,能深刻地體會到興安作為蒙古族作家,心中一直馳騁的那匹駿馬,希望他的馬在將來能夠插上翅膀,飛得更高遠。
白描借用《聊齋志異》中關于神馬的典故,贊揚了興安對馬的專注和獨到的表達方式,認為興安筆下的馬不僅僅是一幅簡單的畫,已經在引領觀看者進入到他妖嬈而別致的藝術世界中。
葉梅認為,興安的畫不僅有神,而且還有他作為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性與獨特性,在他的畫中,既可以體會到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人的曠達情懷,也可以感受潛伏于城市之中,草原人身上所具有的寧靜與悠遠。

興安談文學與繪畫
興安表示,作為一個作家,過了知天命年齡后重新拿起畫筆,需要感謝三十多年的文學訓練給了他水墨藝術創作新的視角以及豐富的滋養和根基,也給了他探索和創新的膽量,這些經驗和感悟在美術學院是學不到的,所以,他要感謝文學。他坦言他不是畫馬的人,他是用筆墨和內心養馬的人。他筆下的馬首先來源于自己的民族,來自馬背民族的榮光,其次是來自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們提供的豐富的經驗和遺產。他慶幸自己有機會實踐著自己少年時期中斷的繪畫夢想,慶幸一直飽有對繪畫的激情和感覺,并且一直在進步,他愿為實現新的高度和方向而努力。
本次展覽由北京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主辦。參加開幕式的還有楊志鵬 、肖亞峰、羅云中、張永、閆志杰、宗鄂、商震、趙晏彪、馮秋子、邢春、李青、路遠、王彬、王久辛、顧建平、寧肯等。
興安簡介:
興安,號溪翁,蒙古族。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和魯迅文學院第九屆高級評論家班。著有文藝隨筆集《伴酒一生》及散文、評論近百萬字。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作品被古巴哈瓦那大學藝術學院、意大利貝納通學術研究基金會、法國作家之家、巴黎藝術中心及中國、英國、比利時、蒙古等藏家收藏。
(攝影:尹超)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尹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7/c403994-3017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