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花界人間》 :“以花為神”,是我們一生的浪漫

“正月山道花,二月野薔薇。三月山芝麻,四月山姜花。五月野八角,六月水葫蘆……”曾游閱過山水名勝的八桂大地廣西,在那片樂韻馨香的福地,壯族人日日以山歌表達對花的頌贊。這世界上,能有多少人堪比壯民與生俱來的浪漫?

我們的生命不能沒有“花”
在壯族,他們常把"情歌"稱之為"花歌",往往通過對花的贊美來抒發自己對心愛姑娘的愛戀。于是,曾感動于那首傳唱至今的《尋找婚源歌》:我用彩布彩巾包花種,我用美錦美毯來包花芽,拿這枝花去栽我園,捧這枝花去栽我家……
壯人愛“花”,要源于這個民族流傳千古的信仰“以花為神”。在那片日光雨水充沛的地域,每年花季之時,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人們很容易把花兒與繁衍生育聯系在一起,把鮮花比作春情萌生的少女或受孕的女子。《南越筆記》載: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詞曰:“白花男,紅花女。” 在眾多的壯族民間傳說中,創世女神姆六甲是從花中生。后來主管賜花送子之事。所有人都是從姆六甲花園中的花朵轉世。善良的人死后,花魂回到花界,再度化為小花,等待降臨人間。
尤其在壯族老人口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花",女人是紅花,男人是白花。人有了病,就是自己的生命之花生了病,需要去護花,病才會好。所以,他們在傳統服飾的背帶正中繡上各種怒放的花朵,像把生命的虔誠坦露于人間。在壯民的古樸認知中,花的一生亦是人的一生。透過花,他們穿越著古往與今朝,世世代代延續著“一花一世界”的故事。


生命像花兒一樣
于是,我們在舞劇《花界人間》中遇見了壯族男女達棉與布壯的愛情。達棉和布壯本是姆六甲花園里最美麗的兩朵花,它們從花界來到人間,引起地界花蜘蛛的強烈妒忌,以報復之心毒傷達棉,讓她時常陷入“瘋魔”,并借由達棉傳染他人。在歷經千難萬險,布壯與達棉發現真善美的初心才是實現救贖的唯一良方。有別于傳統的民族題材舞劇,《花界人間》以想象的方式,將創世主題、生命觀以及傳統文化搬上舞劇舞臺,圍繞“花”的浪漫情愫,來表達民族的人文個性。
舞劇不僅有對愛情堅定的訴說,它更是展現了壯族人對花的崇拜與隱喻。花隱喻心愛的人、隱喻珍貴的愛情、更隱喻著循環往復的生命。在表達上,舞劇生長出自己的三界視角,來探觸到壯族先民骨子里浪漫的生命定律:在愛善的世界里,花界就在人間。當形而上的信仰具體到故事情節時,它除了原本設定的二維空間,也引入了地界這一創世空間,并根據天坑中蜘蛛幽靈的傳說,設置了地界蜘蛛這一角色,將戲劇沖突由二界拓展到三界,通過善惡之間的糾纏賦予故事情節更飽滿的傳達。



的確,達棉與布壯的愛情是浪漫的,而讓人內心涌動的是來自這個古老民族唯美的宇宙觀。他們不僅擁有精神存在的“花界”,還有物質存在的“人間”,他們深信萬物有靈和不滅的相生相衍。這種物質與精神共存的宇宙觀,是那片沃土長出的繁盛與美。
也許,壯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訴說著,相信花,才能成為花;相信浪漫,才能生長出浪漫吧。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花界人間》
演出信息
2018年10月12/13日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
2018年10月29/30日
北京保利劇院
2018年12月28/29/31日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
2019年1月22/23/24日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文:蛋撻
圖片攝影:劉海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