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又出新著 《北京文學》頭條發表C919報告文學
傾情時代華章,委以重任采寫。名刊頭條發表,獻禮祖國華誕。
三年磨一劍,作家陳新C919長篇報告文學在著名文學刊物《北京文學》頭條發表——
陳新又出新著 《北京文學》頭條發表C919報告文學

陳新與大國工匠胡雙錢合影
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8日訊(南平 文/圖)春節剛過,作家陳新便迎來喜訊,他花三年之功采寫的國家又一重大題材、大飛機C919長篇報告文學,在全國著名文學刊物《北京文學》雜志2019年第3期頭題發表。
名刊頭條發表,獻禮祖國華誕
《C919,飛向藍天》以程不時、張慶偉、金壯龍、賀東風、吳光輝、李東升、劉衛平等人物為主線,精彩地還原了人類飛翔結,中國飛機夢,以及中國商飛從無到有,C919從研討到設想,從設想到案頭圖紙、從案頭圖紙變地面實物、再從地面實物到一飛沖天艱難的研制過程,和所經歷的曲折坎坷。
場面宏大,細節豐滿,有笑有淚,情節跌宕,壯志云天……
《C919,飛向藍天》是中國第一部書寫大飛機C919的長篇報告文學。是中宣部及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動重大現實題材創作”10個專項之一。是由中宣部及中國作協指派采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的獻禮作品。
中國大型客機 委以重任采寫
2016年,陳新與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張煒、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趙玫、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等著名作家被遴選出來,書寫中宣部及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動重大現實題材創作”的10個專項,其中采寫中國商飛民用飛機技術研究研發的重任,落在了陳新的肩上。
三年多前,在一個寒冬里陽光明媚的上午,陳新坐上了飛往上海采訪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大飛機項目的飛機。
在現代制造業的產業鏈中,大飛機的制造與智造,無可爭辯地處在頂端,對國家產業的升級和經濟的發展,能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能帶動材料、化工、信息、自控、動力、機載設備及機械制造等許多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能給整個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研發大飛機,是中國在經過幾十年的準備和積累后,向現代化發起的一次真正沖鋒。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制造業雖欣欣向榮,卻十分低端。難以想象,中國對外出口8億件襯衫,得到的利潤才只能換回一架空客A380飛機。
這是一種尷尬,更是一種羞辱。
而且,噴氣式客機創造的價值是其研發投入的800倍,可謂利潤極高。
因而中國下決心要研發大飛機。

陳新采訪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胸有家國情懷,感動激蕩內心
在采訪的過程中,中國商飛給陳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令人仰止的高新科技,壯懷激烈的家國情懷,還有上下一心的工作狀態,無私奉獻的工作熱情……
在這里,無處不在的感動,激蕩著陳新的內心。他為大飛機人的“堅定”感動!大飛機人始終堅定信念,牢固樹立大飛機一定能早日翱翔藍天的必勝信念,積極應對型號研制中的各種挑戰;為大飛機人的“奮斗”感動!中國商飛的廣大員工,收入不高,加班很多,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少,卻無怨無悔。他們心中都有一種奮斗的自豪,為中國商飛,為中國騰飛;為大飛機人的“拼搏”感動!沒有拼搏,哪來收獲?大飛機人,用拼搏的汗水,寫下了忠誠與大愛;為大飛機人的“奉獻”感動!世間諸事,無論多苦多累,倘是因為愛,苦累都是幸福。夙興夜寐,不舍晝夜,卻甘之若飴地付出,這便是奉獻,這便是愛……
雖然陳新與中國大飛機人所從事的職業不同,但是他與他們也有相同的地方,那便是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
陳新的家國情懷跟家庭有關:其父曾是軍人,為保家衛國做出過貢獻;外公是開明紳士,曾賣家產買飛機支援前線抗日;母親曾接受過高等教育,深知國富才能民強的道理……
受家庭環境的熏陶,陳新在創作小說、散文、詩歌的同時,也喜歡以報告文學的形式關注和書寫國家的重特大科技項目。
業內之人都知道,科技報告文學很不好寫,原因是牽涉到的人和事很多。美術家畫一二個人的畫好畫,要畫《清明上河圖》,可能就很難。
因為《清明上河圖》中牽涉的人物眾多,事件眾多。
國家重特大科技題材報告文學猶如報告文學體裁中的《清明上河圖》,涉及到的人物與事件千千萬萬,千頭萬緒,不能只寫哪一個人或者只寫哪一件事。要寫人成就事,事塑造人。人與事疊加成就事業,事業輝煌反襯群體的偉大。
傾情時代華章,擅寫重大題材
陳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曾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北京文學獎、浩然文學獎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四川文學獎、新華好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優秀作品獎、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獎等。
散文《江凡》入選北師大版全國小學《語文》課本。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繼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倫之后,第五位文學作品進入全國《語文》教材的四川作家。
受邀為中宣部創作,展現我國文藝家取得輝煌成就的四集紀錄片《召喚》,在央視各頻道播出。
擅寫國家重大科技題材的陳新,先后采寫了中國探月工程、探海工程首部長篇報告文學,他在寫作時,不僅講求結構,還喜歡將主人公的情懷和細節融會在波瀾壯闊的科技事件曲折的進程之中。
《探海蛟龍》《蛟龍逐夢》是陳新采寫的國內首部關于“蛟龍”號深潛器進行海洋深潛實驗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發表和出版后,不僅被收入年度文學選本,被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市教委等單位評入2014年度上海市中學生必讀的十本好書;入編高中大聯考浙江卷語文試題和2015北京市朝陽區語文高二下學期期末考卷,還榮獲北京文學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四川文學獎、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獎、徐遲報告文學獎提名獎等獎項。
《嫦娥攬月》,是陳新所寫國內首部關于中國探月工程的長篇報告文學,發表和出版后,先后被國家教育部評入“2015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且是“人文社科類”15本圖書之一;由中國作家協會獨家主辦,在北京召開了作品研討會、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提名獎、浩然文學獎一等獎。

一飛沖天的C919
夙興夜寐寫作,作品受到好評
關于中國大飛機這個題材,雖然也不好寫,但是C919研制與翱翔這項能引領中國現代工業騰飛,史詩般的工程中的人與事很打動陳新,因而他要求自己要努力寫好。所幸寒窗孤影,春秋易季,夙興夜寐,他花去三年時間完成的這部作品受到了好評。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著名詩人、著名文學評論家師力斌在讀過這部作品之后,給出了這樣的評論:“稿看了,特別好!您是能打大仗、善打大仗者!全篇充滿激情、感情……”
《C919,飛向藍天》在全國著名文學大刊《北京文學》雜志2019年第3期以頭條位置隆重發表后,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
一位名叫洲洲的讀者評價說:“陳老師,我昨天晚上看完了《C919,飛向藍天》,覺得大氣磅礴、蕩氣回腸,非常感謝!看完后意猶未盡,還想看更多內容,想得知C919最終是怎么一步步研制出來的。有沒有完整的一本書的啊?有的話我一定去買,這樣讀起來更痛快。”
針對不少讀者渴望早些閱讀未壓縮版大飛機長篇報告文學圖書,陳新告訴記者說,書稿已交由一家國家級著名出版社,并已進入出版程序,不日即可上架,屆時歡迎讀者購買支持,并提出閱讀意見。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南平
http://nc.newssc.org/system/20190308/002622355.html?spm=zm5056-001.0.0.3.cNdkB3